《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很惊喜的望着羽弟,她是一个心善的人,自然会欣赏羽弟这种善意的举动。
  甚至,蔡昭姬觉得,从小到大没有白交陆羽弟弟,心头还隐隐有些成就感。
  过了片刻,蔡昭姬朗声道。
  “去前线打仗这么辛苦的事儿……羽弟操持着,这善后的事宜就交给姐姐好了,你放心,这桩事,姐姐一定替你办好!”
  闻言,陆羽颔首……
  他丝毫不怀疑昭姬姐能办好!
  毕竟……曾经他们南下寻亲,往往遇到穷人,昭姬姐都会去接济……
  或许,这是读圣贤书所致,亦或者……这是昭姬姐的天性使然。
  似乎,这个天性很适合母仪天下爱呀?
  咳咳……轻轻的咳出一声,陆羽摇摇头,想到哪去了,这是白日做皇帝梦了么?
  不过,话说回来……
  陆羽是有打算帮昭姬姐实现她心中梦想的……
  太学,重建太学,一直以来都是昭姬姐的梦想,而……按照陆羽的构想,在天子东归后,天下士人也会缺一个寄托之地,缺一个文坛上的领袖。
  陆羽有一个想法,要让昭姬姐继承他父亲的衣钵,做太学总长,做经学院博士,只不过……百尺竿头第一步,需要一些名声!
  给阵亡将士的家属送去抚恤,给予承诺也算是名声的一种体现。
  之后的,就要等天子东归了……
  别说,陆羽还挺期待天子东归的。
  很多他心中的设想,也必须要借助这个大汉持续了数百年的神圣价值,才能够得以实现!
  拭目以待吧……
  一年后,天子东归在路上!
  一年后,太学的重兴也在路上!
  同样是一年,魏武霸业扬帆起航,将迎来新的篇章!


第一百六十五章 刘备:感觉老天爷在针对我
  四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不过三个多月,中原大地,一个个村庄附近的河水变浅了许多。
  从前是急流奔驰的河水,现在变成了浅滩,牛走过对岸去的时候,水连它们的脊背都没不过。
  炽热的骄阳伸出火舌,舔舐着大汉的每一寸土地。
  树木软弱无力地垂下长长的柳条。
  百草枯黄,匍伏在滚烫的土石之上,等待着这早来的夭亡!
  而这,只是三个月大旱以来,这片炙热土地上的冰山一角。
  七月中旬,艳阳依旧高照,山龟裂的大地,仿佛历经风霜后老人脸上的皱纹,那么清晰的深刻,那么无奈的哀伤!
  一处处麦田早已撕开了一个个干裂的缺口,很多人都预料到了,今年的庄稼多半是颗粒无收。
  可……当这一幕真的出现时。
  依旧让不少农人垂泪不已,泣泪连连……整个九州均是如此,凄凉、彷徨!
  无风,无雨,炎炎烈日,酷暑难熬!
  ……
  ……
  兖州,濮阳城。
  “爹,我抓到了……这只蝗虫好大耶!”一个小男孩儿双手捂着什么,颇为兴奋。
  身后的大人急忙跑了过来。
  果然,小孩子手里的蝗虫腹部饱满,个头不小,一只能顶的上平常的两只了……
  “不错,不错……”
  大人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当即小心翼翼的将这蝗虫取出,填入他们早已准备好的瓶罐当中。
  这一对父子原是本地的农民,今年大旱,颗粒无收……
  似乎,来年的生计都成问题。
  照理来说,他们绝不应该露出如此的笑容……只是……
  好在……家里备了两桶油,可以炸蝗虫吃……
  以前,他们捕到蝗虫还会拿到官府置换钱币,可现在,傻子才去换呢?
  粮食绝收之下,粮价涨了几十倍依旧是有价无市,换到的钱根本就买不了多少粮食,还不如……直接炸蝗虫果腹。
  当然了……捕捉蝗虫并没有那么容易!
  主要是在田地里捕蝗的人太多了,可能一天也就能捕捉到十几只……可这些,无异于是农人们救命的口粮。
  “爹……那还有……”
  小男孩儿笑着就去追,他手中拿着一张捕虫网,这本是父子俩平日里闲来无事,去山林间捕蝴蝶用的,没想到……如今倒是派上了大用场!
  “老李啊?今天捕了多少只?”一旁一个黑黝黝的大汉朝这中年男人吆喝了一嗓子。
  “运气不好,七、八只吧!”
  “唉,发现了么?最近地里的蝗虫可少了许多呀……老李你说说,会不会有一天被咱们给捕完了呀!”
  “这鬼天气……能过一天是一天吧,这烈日炎炎,滴雨未下的……若不是这炸蝗虫,怕是咱们都要去啃树皮了!哪里还能顾得上这蝗虫是否被捕食干净了呢?”
  两个农户你一言我一语的攀谈了起来……
  其实,如果按照捕鱼来论,往往捕捉到小的鱼苗,渔夫是会选择放生的,这算是捕鱼界不成文的约定。
  可……蝗虫就不一样了,这些害虫……素来侵扰庄稼,百姓们对它们恨之入骨,哪里还会考虑它们是小是大呢?
  小的炸一炸嘎嘣脆,大的炸一炸鸡肉味!
  尽管农户们的心头依旧无限抱怨着这鬼天气,更是对未来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但……总归……现在的他们,还有希望!
  捕食蝗虫,最起码能让每日吃到些东西,这就是希望!
  只要有希望,哪怕是黑夜中,也会有光!
  ……
  ……
  徐州,下邳城!这里是刘备的地界。
  如今,整个城中的药铺、医署旁哀嚎声一片……
  “诶呀……诶呀……肚子疼,肚子疼!”
  “谁说这虫子能吃的?刘使君么?他……他这个骗子!”
  “我就说嘛……人怎么能吃蝗虫呢?诶呀……诶呀……”
  七月整个大汉十三州庄稼绝收,不只是对曹操,对刘备也是一记重锤……
  不得以,刘备也效仿曹操,让百姓们捕食蝗虫,可……捕食归捕食,结局却与曹操那边迥然不同。
  整个下邳城、广陵城……哀嚎一片。
  已经有人因为食用蝗虫而殒命,更多的人围在衙署前击鼓鸣冤!
  蝗虫一旦聚集就会有毒,纵是高温炸过后,依旧会保留一些毒素,而这……在如今这个干旱时节,无异于夺人性命!
  “咚咚咚……”
  “咚咚咚……”
  擂鼓声震天动地,百姓们要向刘备讨个公道,凭什么……凭什么他说蝗虫可以食用?
  这……这不是害人嘛!
  此刻的刘备,他在衙署中左右踱步,愁眉不展!
  他也是醉了,他明明就是抄的曹操作业呀,明明这啃食蝗虫,是曹操那边开的头!
  可……人家兖州全境、徐州北部四郡就没有一丁点问题,怎么……偏偏到他这儿……就……就会出现大量的中毒呢?
  “大哥……大哥……”张飞嚷嚷着跑来,只不过他看着有点虚弱。
  没错,为了让百姓啃食蝗虫,关羽与张飞身先士卒,以炸过的蝗虫为食。
  结果……不过半日,两人均感觉头晕、目眩、浑身无力,到得最后,就差晕倒了。
  要不是医治及时,郎中以猛药灌入,让这俩兄弟一泻千里,此刻……怕还在床上躺着呢!
  关羽更严重一些,他也顾不上看《春秋》了,整日躺在床上!
  张飞则是一天需要往茅房跑八次,整个人都快要虚脱了。
  依着郎中所言,要排出此毒素,一泻千里,这是唯一的办法!
  这边……张飞与关羽身体强壮,又及时医治,熬过了这蝗虫的毒素……
  却不代表别人也有这个待遇,大量的百姓中毒,更多的百姓奄奄一息……
  当然……他们之所以吃蝗虫,也不是仅凭着刘备的一纸命令。
  更多的是听说……徐州北境、兖州全境的百姓吃蝗虫并没有什么问题呀!
  而且……坊间传言,蝗虫大补,甚至吃蝗虫能生儿子,总之传得是神乎其神,最重要的……蝗虫味道绝美,所谓——嘎嘣脆,鸡肉味儿!
  只是……味道却是不错,可……蝗虫有毒!
  如今,大量的百姓中毒,锅肯定得有一个人去背。
  那……毫无疑问,只有下邳城太守,张贴告示让百姓全民捕食蝗虫的刘备最合适了。
  “大哥……大哥……百姓们就快闯入衙署了,拦……拦也拦不住啊!”
  张飞都快哭了……
  要不是这段时间拉得快要虚脱了,凭他的力气……怎么可能拦不住这一群百姓呢?
  可……
  “刘太守,你……你倒是说句话呀!”
  “刘使君,陶州牧把徐州让给你……就是让你这样毒害我们的么?”
  “大耳贼……你给我滚出来!”
  起先,百姓们的话还很文雅,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干旱、蝗灾、庄稼颗粒无收……总总愤怒情绪的汇总,百姓们越积越多,他们的怒火愈发膨胀,就快要爆炸了!
  已经有不少人直呼刘备“大耳贼”了。
  更是有不少人一边撞衙署的大门,一边骂刘备的十八辈儿祖宗。
  整个徐州民心暴动,俨然就快控制不住了。
  别看刘备表面上依旧是不漏声色。
  可他心中……早已是慌得不行,他感觉他快尿了,他那立身之本的仁义就快站不住脚了!
  关键是……
  凭什么?还有王法嘛?还有道理嘛?
  倘若吃蝗虫会中毒……凭什么兖州就不中毒,曹操领地的百姓就不中毒,偏偏……他刘备这儿的百姓就……就哀嚎一片,奄奄一息、卧床不起,乃至于殒命。
  刘备感觉自己被针对了……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这分明就没办法解释啊!
  其实……有办法解释的!
  只不过,这个办法是刘备永远无法触及的领域,他的名字叫做“科学”!
  “翼德,子龙……”
  终于,沉默了半晌的刘备开口了。“打开衙署大门,让百姓们进来,让他们……让他们冲我来!”
  “大哥……”
  “主公……”
  赵云、张飞同时开口,似乎都有话要讲。
  刘备却是重重的一甩手。
  “此次百姓中毒事件,罪在我刘备一人,错了就是错了,错了就要去面对!若然……若然面对百姓怒火的勇气都没有,那日后……我……我刘备还如何在乱世立足!”
  一言蔽,刘备再度扬手。“打开衙署大门,让百姓们进来,让他们冲我来……下邳城、广陵城千方有罪,那便是罪在我刘备一人!”
  这一刻……刘备表面上硬气至极……
  可实际上,他在赌,赌百姓们会给他一次机会。
  同样的,他也在赌,赌……百姓们不至于做出什么极端的行为。
  当然,刘备也可以选择逃避,选择不去赌,可若是那样,他几十年如一日,在乱世之中不断积攒的、作为立身之本的仁德之心一息之间就会彻底倾覆!
  “大哥……”张飞还想劝……
  刘备伸开手,他仰起头望着天,除了感叹老天的不公外,他唯独剩下呐喊,声嘶力竭的呐喊:“来……让百姓们的怒火来的更猛烈些吧!”
  ……
  ……
  兖州,陈留郡,衙署。
  “荀司马,你可算回来了!”见到荀彧赶来,曹操忙不得的去迎……
  荀彧是刚从太寿河那边来的……这段时间,他颇为忙碌,除了与夏侯惇一道操持着旱稻、水稻的种植之外……
  更是走访兖州,去窥探民心的变化。
  大旱之下,民心是最容易变化的,也是最容易出现暴动的。
  “曹公……”见到曹操,荀彧行了个礼。
  “怎么样?”曹操赶忙询问……
  别看曹操问的“怎么样”就三个字,其实……曹操问的问题很多,既有关民生,又有关敌对势力,甚至对战略规划的向往也藏匿在其中。
  凭着荀彧的智慧,曹操的言外之意,均能领略!
  “先说民心吧……”荀彧缓缓的开口,内容很多,一条一条挨着说。
  “民心如何?大旱之下……没有出现什么暴动吧?”曹操开口问道。
  “民心尚且稳固。”荀彧一缕胡须。“这倒是多亏了陆功曹与卫老一道开设的油坊,油的普及,使得百姓们多了一种‘炸蝗虫’的口粮,这蝗虫虽不至于是主食,也不能果腹,但终究能解一时之需!只是……近来田地里的蝗虫已经出现明显的减少,如此大规模的捕蝗,蝗虫怕是熬不过几个月的!”
  啊……啊……
  曹操微微一惊,荀彧这话如果放在半年前,曹操一定觉得很扯蛋。
  那时候,蝗灾几乎是庄稼的最大克星……
  每到夏季,曹操满脑子想的就是如何削减蝗虫,如何保护庄稼,遏制蝗灾!如果可能的话,曹操情愿把地里的蝗虫灭绝了,一劳永逸的解决蝗灾难题!
  现在倒好,蝗虫的确减少了……
  可曹操的心头竟莫名的有些难受啊……
  这都是粮食啊,怎么能减少呢?
  蝗虫啊蝗虫,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