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这个并不重要。
总而言之,天子在一年后会踏上东归的路,在两年后,他回来了……
陆羽只需要把这个消息告诉荀彧,其它的……凭着荀彧的聪慧,自然会部署周全。
“荀司马可听说过,一山不容二虎后面的一句话?”
陆羽直接反问荀彧……
荀彧眼珠子一转,下意识的回答道:“难道是……好女不嫁二夫?”
他是凭着韵脚去答的……别说,这答的还挺公正。
“哈哈……”陆羽笑道。“也行,不过……我这儿的下一句比荀司马的更贴切一些。”
讲到这儿,陆羽眼珠子一转,直接说出了答案:“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
啊……啊……
荀彧感觉有点懵,这什么意思啊?
这跟天子东归有关系么?
“陆功曹怎么把话题又转移到徐州下邳城了呢?这一山不容二虎,不就是说的吕布与刘备嘛?”
“不不不!”陆羽摇了摇手指,连忙解释道。“荀司马,不要那么死板嘛,所谓万物皆可‘一山不容二虎’,比如说,我且问荀司马,长安城的军阀中,谁最牛逼呢?”
牛逼?
荀彧听懂了前半句,唯独最后“牛逼”这个词……没琢磨通……
牛逼、牛逼?牛……耕牛,逼?啥叫逼啊?
当然了,荀彧是不会明白,所谓“逼”,乃“逼格”也!
“咳咳……”陆羽轻咳一声,发现这次的用词超纲了,当即解释道:“荀司马……牛逼就是厉害的意思?我是问长安城军阀中,谁最厉害了?”
这么一说,荀彧就懂了,当即回道:“那自是李傕、郭汜两人!”
这话刚刚脱口,荀彧猛然意识到了什么。
等等……
一山不容二虎,李傕、郭汜……两……两人?
咻……荀彧倒吸一口凉气。
这下,荀彧懂了……原来,陆羽提醒的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不是下邳城的刘备与吕布,而是李傕、郭汜两人。
这么去品的话?
荀彧琢磨着……这长安城,要乱哪!
有的时候,人性就是这样,患难之际……好朋友之间可以携手共进、可以一起把咸菜吃的津津有味、也可以互相帮扶……
可一旦成功了,牛逼了,那……谁当老大,谁当老二,决策的时候听谁的?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这中间要细细的去讲,估计能写一本书了。
而李傕、郭汜自然也不能幸免,这是历史规律使然,也是荀彧读了这么多年圣贤书,从中能明悟出的道理!
两虎相争,长安城早晚要乱,而这么一乱……
天子东归就不再是没有希望了!
顺着这个思路去想……似乎,离荀彧心头的“迎天子”的构想又近了一步,近了一大步!
当然了,荀彧的样子,陆羽看在眼里……
这第一层他算是琢磨过来了。
其实……李傕、郭汜之所以反目成仇,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按照时间轴,先是李傕忌惮同为西凉将领的樊稠,于是将他给干掉……这个档口,李傕与郭汜的关系还行。
李傕甚至还经常找郭汜去喝酒,甚至送给郭汜一些小妾,试图去满足他生理方面的新鲜感与需求感!
照理来说,李傕已经够意思了……
这些美艳的小妾,他自己都不用,专门留给兄弟,满满的兄弟情义。
可……偏偏问题就出在这儿,李傕天天给郭汜送小妾,这可得罪了一个女人,没错……正是郭汜的夫人!
她害怕呀,其实……这很容易理解,有个男人天天给自己老公送女人,换作任何一个女人也会发飙的,担心自己的地位,担心自己有一天失宠,会痛恨那个男人!
于是……喜闻乐见的,郭汜的夫人就开始挑拨离间,一个劲儿的给郭汜吹枕边风,说李傕要害他!
起初,郭汜还没觉得什么,可架不住说的太多了,他是越想越害怕,再联想到当初李傕弄死他们好兄弟樊稠时眼睛都不眨一下的样子,郭汜是毛骨悚然……
也就从这儿起,两人开始剑拔弩张。
李傕挟持了天子,郭汜挟持了百官,双方大战几十场……整个关中烽火连天。
果然哪,能让男人反目的除了钱,也只有女人了!
这些故事,一一浮现在陆羽的脑海里……
当然,这些自然不必向荀彧讲明,让他悟到长安将乱即可。
“咳咳……”
轻咳一声,陆羽继续开口。“荀司马,方才说的一山不容二虎乃是其一,不瞒你说,我这段时间用五气八运、阴阳五行继续推测了一番……”
唔……
这话一经提起,荀彧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陆功曹可是推断出?咱们兖州、徐州何时下雨了?”
“八月中旬。”陆羽脱口道,这都是书上写的,很精准……不过,他要表达的不是这个。“荀司马,我要说的不是这个……”
“那是?”荀彧眯起眼眸,他心里嘀咕着,难道陆羽又算出来了什么灾祸?
“是三辅之地!”陆羽脱口道。“我掐指一算,这次的旱灾咱们这边会持续四个月,也就是八月才会下雨,可三辅之地就惨了,长安会遭逢两年的旱灾,未来三年的庄稼均会绝收……而这,更是天子东归的必然条件!”
霍……三辅之地,两年旱灾,三年绝收!
荀彧的眼眸一下子瞪大,他的嘴巴也张开,长的很大,这股子惊讶足够塞进去一个鸡蛋了。
按理说,荀彧是推崇儒家学派的才俊,这种阴阳家学派的预测,他会信才怪?
可偏偏……珠玉在前哪!
就在现在,明明三月多雨,陆羽说四月旱灾……整个四月便一滴雨未下,从现在的情况去推断,很有可能陆羽推断出的这中原四月大旱、七月绝收是真的!
而若是再以此再去推,陆羽大胆推断出的三辅之地两年旱灾,三年绝收……很有可能也会成真!
短暂的惊异过后,荀彧的眼眸一下子恢复了神采,这……极有利于他们哪。
没错……关中大旱,粮食绝收!
那造成的后果势必是各股势力互相攻伐,争夺粮食与水源。
如此局势下,各军阀自身尚且难保,谁会去管天子与百官呢?
谁会去管朝廷呢?
这种时机之下,若是有亲汉臣子联合某些军阀,极有可能助天子完成东归大业!
而之后一切的一切,不就顺理成章了么?
荀彧豁然起身……“陆功曹,这三辅之地旱灾的推断?你有几成把握?”
他素来严谨,况且此事又直接关系到“迎天子”的进程,荀彧再三询问。
“八九不离十吧!”陆羽回道……
荀彧当即颔首,他记得……上一次推断中原旱灾时,陆羽说的是七、八成……
而八九不离十很明显比七、八成更笃定许多。
“好!好!好!”一连三个好字,荀彧左右踱步,似是在细细的思虑、部署……
从长安城虎口拔牙迎回天子是很艰难……
可若是天子东归洛阳,从洛阳处将天子迎回,这中间就有不少可操作性了!
“哈哈……”
荀彧高兴啊……
一段时日心中的纠结与思虑,总算在今儿个有了个结果,尽管……如今这还只是个设想,但……最难的第一步已经迈出去了。
荀彧闭着眼,他凝眉沉思,脑海中围绕着西进洛阳“迎天子”这桩事,已经开始了去设计,去书写全盘计划。
首先……
需要派更多的细作去关中之地打探消息,务必第一时间获得天子出长安、以及关中各军阀的动向!
其次,需要更频繁的派出使者去朝廷处朝拜,顺带着,争取一些天子身边忠臣的支持,告诉他们,兖州的曹操心系着天子。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必须在此之前打通兖州通往洛阳的道路,这中间有一些小股诸侯,均实力不强,只要提前剿灭……就不会耽搁“迎天子”的时机!
还有……
荀彧一连想到了十余条需要注意的点儿,他好像整个人浑然忘我了一般,时而从怀中取出笔与竹简寥寥写上几笔,时而自言自语……
迎天子,或许在曹操看来,是争霸的工具!
可在荀彧看来,那就是另一番意义的,诚如陆羽之前提到的——
——天子,这个曾经统辖华夏数百年的至高存在,哪怕实权式微,但……虚名犹存,且深深的镌刻在百姓、门阀、诸侯、士人的经验世界里!
荀彧是颍川门阀的代表人物,他又从小深受儒学的熏陶,他效忠曹操是为了毫无保留的施展才华,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报复,可……迎奉天子,则是他心中践行的大道!
如今……
好不容易能够获得这样一个机会……
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还有心中的大道融为一体!
他荀彧的心头怎么会不悸动万分?怎么会不倾尽全力?
看着荀彧这副浑然忘我,闭目冥想的模样。
陆羽琢磨着……就不要打扰他了,反正……他已经提醒到位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就让颍川才俊荀文若去安排吧。
当然了……迎天子过程中,具体的操作也很繁琐的,稍微想想,陆羽就觉得脑壳疼!
好在荀彧悟了,那基本上……
这迎天子的战略规划就稳了,稳如老狗!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下邳城,呵,三个男人一台戏
徐州,下邳城,城楼上。
“子仲,自打进入四月以来,一个多月都没有下雨了!”
刘备望着天连连感慨道……
“是啊……干旱往往会引发蝗灾。”一旁的糜竺眼眸凝起……“听闻庄稼地里的蝗虫开始泛滥了,已经形成小规模的蝗灾……”
糜竺没有把话讲完,意思却很明确,旱灾伴随着蝗灾,即将在七月丰收的庄稼怕是要遭殃了,甚至……很有可能会出现绝收的境况。
嘶……刘备的脸色骤然难看了许多。
“子仲?此前,我不是让你去张贴告示,效仿曹操……号召下邳城、广陵城的农户捕捉蝗虫么?怎么还是会成灾呢?”刘备当即质问。
“怪我……”糜竺低着头,脸色很难看。“告示是贴出去了,只是……承诺兑换给农户的铜币,并没有如期兑换,故而……农户的积极性并不高,这才造成了……现在的蝗灾,下官有罪!”
说着话,糜竺跪倒向刘备请罪。
话说回来,换做谁也不会真的拿钱去收购蝗虫吧?这也太扯蛋了……
只是,事后看看……若然当初比葫芦画瓢学着曹操的做法,为今,至少这蝗灾能够一定程度的避免!
唉……唉……
糜竺长长的叹出口气,还是目光短浅了。
“子仲快起来……”刘备一把扶起他,作为庶人派的领袖,糜竺是刘备在徐州能倚仗、能信任的为数不多之人,哪怕……他心里怪糜竺,可表面上依旧做出一副丝毫不介意的模样!
“子仲,这不怪你,有时候曹营里的许多做法,就是在我看来也是匪夷所思,好在……”讲到这儿,刘备顿了一下,他蹲下身子帮糜竺拍了拍腿上的灰尘后,方才继续开口。
“好在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趁着蝗灾的范围还不大,现在发动百姓全民捕蝗也还来得及……更何况……咱们在兖州的细作传来消息,兖州的百姓竟开始以蝗虫为食……甚至,征讨濮阳时,曹操大军的粮饷竟也是一袋袋蝗虫!”
刘备的话很缓,可传入糜竺的耳中,却无异于五雷轰鸣……
这……啃食蝗虫?蝗虫是虫子啊?兖州百姓不要命了?曹军将士……也……也不要命了?
糜竺感觉头有点晕……这……这完全违背常理啊!
他这边还在细想……
刘备的话却是接踵而出。“咱们的细作在兖州购得了一种叫做‘油’的食材,已经送来,他们提及……在烹饪器具中加入这‘油’,然后放在大火之上,将蝗虫放入其中,这种做法叫做‘炸’,而炸过之后味道极其鲜美,不输于肉食!”
刘备一句句的说,糜竺的脸色却是愈发的惊诧。
“我起初听闻这个也是匪夷所思……可……细作接连传来消息,甚至……徐州北境四郡也开始了以蝗虫为食,这就意味深长了……或许,这蝗虫真的能够啃食。”
一言蔽,刘备将手搭在了糜竺的肩膀上。
说这么多,其实……无外乎,他想让糜竺把全民捕蝗这件事儿放在心上,不吝钱财……
甚至,刘备又打算抄曹操的作业,计划在下邳城、广陵城用捕来的蝗虫尝试做食材食用,以此应对可能会出现的旱灾!
“子仲,这件事儿就交给你了……兖州已经证明,蝗虫可以食用,你放心的收购就好,曹操能以此做军粮渡过粮荒……若然,这老天爷再不下雨,咱们下邳城、广陵城也能要以蝗虫为食,这算是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