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考虑到汉朝这一代,被毒死的皇帝、王侯太多了,故而……凡是名门望族、贵胄子弟均有银针试毒的习惯。
而曹操回头看了这甲士一眼,又看了眼陆羽,最后望了一眼曹洪。
他沉默了片刻,开口道:
“验什么验?陆功曹不远几百里将这些蝗虫送来?岂是为了害我?我信陆功曹。”
其实,曹操心里想的是……子廉已经吃了这么多,若是有毒,早就该发作了!现在安然无事,那必是无毒!
当然了,曹操这诡异的小眼神没有逃过陆羽的观察。
陆羽理解……老曹想表达的是,我曹操信得过你陆羽,小白鼠已经有了,且验过了!
这么看……
心腹甲士似乎是自找没趣,但职责所在,也就不再吭声。
陆羽却是点了点头,心里嘀咕着,老曹还是很阴险的嘛。
说最感人的话,用最无知的小白鼠。
咳咳……
思虑的功夫……曹操已经将过油的蝗虫填入嘴中。
这东西才入口,一股酥脆、芬香的感觉,瞬间就刺激到曹操的味蕾……
要知道……便是在后世,蝗虫这种食材做成的菜肴都能让人眼前一亮,更何况是缺油少盐,以蒸煮清淡为主的古代呢?
别说炸蝗虫了,就是把拖鞋放到热油里炸上一炸,都是美味。
的确是这样,对于第一次品尝蝗虫的曹操,这味道,他微微一愣……这滋味儿,大大的出乎了他的意料呀。
带着重重的香味儿,带着丝丝的甜味儿,还有那种犹如吃鹿肉、狗肉时的嚼劲儿……竟是出奇的美味!
整个营盘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曹操,都希望从曹操的脸上找到答案。
而曹操却是不露声色,在众人的目光下,又将一只金灿灿的飞蝗填入嘴中,牙齿不断的咀嚼,舌头则去细细的体味……
这是用心去品尝,这么细品,曹操感觉比第一次的味道更好!
当然了,毕竟曹操并非出身贫困……有个大汉“财政部长”的爹,有个富户出身的亲娘,从小养尊处优的他什么好东西没有吃过?
这油炸飞蝗的味道虽是出乎意料,倒也不至于表现的太过夸张。
可这就已经够曹操心里一颤……
要知道,如今的情形,别说是这等美食,就是陆羽能送过来几百袋树皮,曹操都要满怀欣慰了。
恰恰这油炸飞蝗,让曹操的眼前一亮。
几个下肚,曹操似乎也上瘾了一般,最开始还是很斯文的一个个的去取。
到最后,变成了用手抓,一抓一大把……甚至,将两、三个同时填入口中,去感受这股浓郁的香味儿,以及与之相伴的果腹感、满足感!
平时曹操吃饭,往往一边看兵书一边细嚼慢咽,可今日,一改常态,他风卷残云一口气吃了将近二十只……
方才感觉有一种浓浓的饱腹感。
甚至……曹操还打了个嗝,吃的太快了,也太干了,若是能配点上黄酒,效果更佳。
“曹公……如何?”陆羽笑吟吟的问道……“其实……这只是飞蝗的一种做法,也就是这前线不太方便,否则,我做一道‘濮阳醉蚂蚱’……保管曹公更喜欢吃。”
陆羽将南方名菜“沪上醉蚂蚱”改名为“濮阳醉蚂蚱”,算是合时宜……
而这个步骤其实也很简单,主要以腌制为主,所谓醉卤……
当然了……陆羽其实就是随口一说。
没想到,曹操当即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好了,凯旋回去后,你得专程做上一道,我可有些心痒难耐,翘首以盼了,哈哈哈哈……”
罕见的,前一个时辰还愁云密布的曹操,此刻竟豁然大笑了起来,似乎……他那满是阴霾的心情也一扫而空。
“哈哈哈……”曹操尽量的抑制住心头的激动,他朝夏侯渊、荀攸、戏志才招招手,“都来尝尝,味道属实不错!”
这话脱口……
整个场面炸了,夏侯惇、荀攸、戏志才快步走向铁锅,而所有围观的甲士也纷纷围了上去,不敢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并不意味着,不敢当第二个,第三个……
反正曹洪将军已经吃过了,曹公也已经吃过了,他们都没事儿,更没有中毒,还对这蝗虫赞不绝口,那还等什么……吃就完了呀,再不抢就没了呀!
不出曹操所料……
一哄而上,夏侯渊手快,抓了一大把,荀攸与戏志才比较要脸,没好意思跟将士争抢。
夏侯渊则是将手中的分给他们一些……
“嘎吱。”
填入口中,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嘎嘣脆,鸡肉……不,这味道是鸡肉味儿无法比拟的。
“曹休将军,速速吩咐弟兄们埋锅,多炸一些……今儿这蝗虫,咱们龙骁营管够!”
陆羽不忘吩咐曹休……
而曹操却是意味深长的走到陆羽的身侧,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使了个眼神……
意思是这里乱,找个安静的地方聊聊。
陆羽点了点头,随曹操往大帐方向行去。
陆羽大概能猜到曹操想问什么。
无外乎这蝗虫的量?这蝗虫的供给,能支持多久?
这个陆羽算不出来,不过,按照现在的情况去看,全民捕蝗,陆羽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收购……这远比直接购买粮食要省钱多了。
至于……蝗虫会不会因为过度捕捉,被兖州、徐州的农户们捉成了濒危保护动物,产量大减,陆羽心里也没谱。
不过,凭着他的判断,蝗虫的繁衍、成长速度极快……
而且旱灾更会加剧他们的产量,短时间内供应上这边的军粮问题不大!
想通这点,陆羽主动开口道:
“曹公不用为这蝗虫的供给量担心,至少一、两个月之内,它们还是能持续供给到前线,只不过……”
曹操的心思被陆羽点明,曹操扬了下手:“只不过什么?”
“噢……”陆羽直接回答道:“只不过,要让将士们顿顿吃蝗虫,怕将士们会吃腻了……”
其实,陆羽担心的是营养过剩,毕竟这玩意大补啊,而且……必定会有极少一部分人对蝗虫过敏,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无妨……”曹操摆摆手……“前线战场本就不是享受的地方,能吃饱就不错了,怎么能挑三拣四的呢?”
“再说了,如今粮食紧俏,故而权且将这飞蝗供给前线……若是以后粮食充沛了,便可以在整个兖州、徐州推广此油炸蝗虫的做法,以此……一来可防止蝗灾,二来也算是一种全新食材的补给!”
不愧是当过顿丘令和济南相的,第一时间,曹操想到的是供给前线,第二时间,便想到了预防蝗灾。
当县令、当国相那几年……曹操对蝗灾可谓是一筹莫展哪!
……
呼……
长长的呼出口气,隔着大帐的窗子,曹操望向了濮阳城。
粮食的供给问题暂时解决了……
可,还有一个问题,濮阳城内的吕布与陈宫没有给他半点儿机会呀,这要相持下去,鬼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
而且……还有一个让曹操最忧心的点,四月的太阳一天比一天毒辣,十几天了,还没下过雨呢!
万一真的如陆羽推算的那般大旱、绝收!
那……
“陆功曹?这次……我小觑他吕布了,没想到这濮阳城还真是块儿难啃的骨头!”
曹操一声感慨……
陆羽的眼眸也抬了起来,望向濮阳城的城楼,的确很高易守难攻啊,要不是因为这个,当初老曹也不会把粮食都囤积在这里。
再加上吕布那无双飞将的名头也不是盖的,强攻自然不可取!
呼……
轻轻的呼出口气,陆羽宽慰道:“曹公,保持耐心……一旦没有耐心就会露出破绽,陈宫最擅长把握别人的心里了,面对这样的对手,一个极其细微的破绽都有可能让局势翻转!”
耐心……
曹操眼眸凝起,他何曾不知道要有耐心,只是……
“唉,也不知道七月前能不能将这濮阳城攻下来!”
“应该……不至于到七月。”
陆羽眼珠子一转,“荀司马总是提到一句话——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若然不出预料,陈宫应该能算到我军缺粮,而这……对于他是一次机会!一次一击必杀的机会!”
提及此处,陆羽想到了历史上曹操与吕布真正的濮阳战场……
那时候曹操的境况比现在更糟糕,整个兖州只剩下了三座城池,更别说什么粮草了。
而那种境况下,陈宫利用曹操急躁的心情布下了一张引君入瓮的天罗地网……
嘶……
陆羽眼眸微微的凝起。
他觉得……如果他是陈宫,按照如今的这个局势,忽略到蝗虫的信息差,他必定会料定此刻的曹操心急如焚,会选择铤而走险!
或许,陈宫还是会布下那张“引君入瓮”的天罗地网呢?
而这……
对吕布、陈宫是一次机会,对老曹又何曾不是一次机会呢?
心念于此,窗外的风骤然紧了一些,陆羽眼眸睁开深深的望向濮阳城,他自言自语道:“这特喵的也该起风了吧?”
——“陈宫啊陈宫……你正常发挥就好,可千万不要让我失望啊!”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不要愤怒,愤怒会降低你的智慧
耐心。
无论如何,陆羽的到来增加了许多曹操的耐心,最起码,暂时不用为粮食的问题担忧了。
不过……难受的地方在于,耐心并不足以拿下濮阳城。
终究曹操还是有些心慌。
当晚,大帐之内,曹操独自一人正在细细的品味着陆羽的话……不,准确的说,是陆羽引用荀彧的话——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青萍,微澜,所谓的时机,何时才会来呢?
曹操仰着头,隔着大帐的门仰望星空,感慨连连。
“大哥,大哥……”就在这时,夏侯渊急冲冲的闯入大帐,忙不迭的向曹操开口道:“田氏的族人偷偷的溜出了濮阳城,就在刚刚,他们带来了一封信,邀我们即刻出兵……他们已经控制了濮阳南城门,今夜就会为咱们打开城门。”
一句话讲到最后,夏侯渊的语气变得郑重了许多。“这可是一鼓作气攻下濮阳城的良机啊!”
呼……
田氏献城?
作为曾经与濮阳紧邻的东郡太守,曹操对濮阳田氏一族并不陌生。
田氏一族是濮阳城的首富,素来与夏侯家的几个族弟交好,这两年……曹操入驻兖州,田氏一族虽比不上陈留卫家对他财力上的支持,可大的、小的资助也从未断过。
可以说,濮阳的田氏一族,曹操与夏侯家都极信得过!
“今晚攻城么?这么急?”曹操反问道……
“没错。”夏侯渊提醒道:“信使就在外面,他说的十万火急,他们田氏已经买通南城门的守军,若不是今夜急攻,迟则有变哪!”
曹操眼眸一眯……
若然田氏一族献城的消息是真的,那这对他而言,无异于天降甘露。
不夸张的说,若是现在曹营的军粮短缺,他必定会毫不迟疑的学着霸王项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赌这一场。
可……刚刚陆羽带过来了足量的粮食,这就让曹操能够冷静下来,重新去估量,这桩事儿……值不值得去冒险!
粮草的充沛使他又变成那个睿智、冷静、谨慎、多疑的枭雄。
“妙才,你且先去稳住田氏信使。”
“大哥……”夏侯渊还想劝。
哪知道曹操摆摆手,当即吩咐其它甲士。“速速传戏军师、荀军师来大帐议事……”
“喏1”甲士领命就要去通传……
“等等!”曹操却是急忙喊停,他猛然想到了什么,连忙补充一句。“把陆功曹也喊来……”
提到“陆功曹”三个字时,他格外的加重了语气。
很明显……这件事儿,他很想听听羽儿的见解,毕竟……就在几个时辰前,羽儿还提到过那句——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田氏献降?这算是“青萍之末”,亦或者是“微澜之间”么?
……
不过半盏茶的功夫,中军大帐中,荀攸与戏志才已经赶来。
一路上,甲士已经将田氏献降的消息告诉了他们。
方才入帐,戏志才就开口道:“我早就有所耳闻,这田氏一族曾屡次资助曹公,更是与夏侯家关系莫逆,吕布又是新入濮阳城,这么短的时间内,料定不可能与田氏一族建立密切联系,甚至相互勾结,依我之见,田氏一族必是真心献城!而这于明公而言,是一次天赐良机啊!”
戏志才把心中的想法和盘托出。
一路上,他都在想这个问题,甚至做出了无数次的推演……
可无论如何推演,他也推演不出……田氏一族会背弃曹营,投靠吕布。
闻言,曹操微微点了点头……
起初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