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物埠人丰。
在这个时代,借助开埠较早,海运发达的优势,早在镇**一统江南之后,上海位居南北交界,东西华洋混居之所,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且迅速成为了华东经济中心。
从开始的纺织业,面粉业,银行业,到后来的造船业,纺织缝纫机械,自行车,乃至后来的汽车,化工,上海由商业中心而工业中心,进而成为金融中心,文化中心。
今日的上海,市区总人口已经超过两百四十万,城区如同蛛网一般向周边快速延伸。
这座城市,与广州和北京一起,剔除香港,被公认为中国最为国际化的三座城市。在闸北,一片建筑风格独特的街区,主要以蓝白两色色调为主,圆弧形风格的犹太教堂上,大卫六芒星更是显眼。
这是上海犹太聚居区。大批尚未归化中国国籍,或者依然保留着以色列国国籍的犹太人,就住在这一片街区中。
他们中的大部分生活富裕,在中国从事商贸,新闻,金融,文教,法律,会计等活动,收入不菲,也早已习惯了东方的一切,生活得惬意悠闲,并且有着在欧洲所没有的尊严与安全感。
同样的,外滩依然是外国在华上层人士的乐园。没到夜晚,那些庄园和别墅里依然是莺歌曼舞,灯火辉煌,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美国人,甚至俄国人,奥地利人,从政治家,外交家,军人,商人,银行家到各式各样形形色色的冒险家和掮客,在觥筹交错之间交换着政治经济军事和商务信息,为自己的国家,组织或个人赚进金山银海。
国立和私立的华校随处可见,新式幼儿园也不再是什么稀罕物。相对应的,力图在华扩大文化影响力的英法美德,也获得教育部门的批准,开设了一些国际学校,用于培养留学预备生。
四通八达的道路之上,到处都是拔地而起的新式建筑,商业楼宇,随处可见圈起来的建筑工地。
街道之上,多达十万辆注册汽车,已经让原本规划完好,甚至过于奢侈的城市交通系统也开始出现了个别的塞车。新的城市规划已经开始落实,对市政系统的改造和完善,随着金山银海的投入,也正在争分夺秒地推进。
新任上海市政fu在政fu工作报告中已经对市参政院做了承诺:本届政fu四年任期之内,力争将城市人均收入提升一倍,城市经济规模提升两倍,城市财政收入提升三倍。
这个被称为“上海一二三”的计划,显然也同样刺激到了周边城市。南通,苏州,杭州,常州,南京,纷纷追加了投入,增加了地方发展的优惠政策。
长三角这个条件得天独厚的地区,在这个时空,面对着同样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同样焕发出了最为璀璨的光彩。
发达的金融体系,富有活力的经济体系,广阔的市场前景,良好的产业规划组织,资本的商业嗅觉经过多年磨练,很自然地能够挖掘到自然禀赋之下埋藏着的商业机遇。
……
………………………………
第一百零二章 国(下)
第一百零二章 国(下)
**省,拉萨。
随着**和班禅两位至尊联袂进京朝靓大皇帝陛下,**的特殊自治被取消,变成了中央政fu行使训政的省区。
作为中国的西南边防重地,中国最主要的水源地,**获得了帝国政fu异乎寻常的重视。
中英外交备忘录签订之后,中国方面的驻藏军迅速膨胀。器械精良,薪酬丰厚的职业军人们进驻了白雪皑皑的哨所,精干的摩托化部队从青海…**的战备公路滚滚而来,同行的则是庞大的筑路部队。
公路先行,平行的铁路也在进行勘测。边境另一侧的英印军队,尼泊尔王家陆军墩尔廓营队,心情无比复杂地注视着北方这个强大邻居的一举一动。
根据中英外交备忘录,作为**传统藩属的锡金政权也已经恭顺地归附了中华帝国。在**改省之后,藏军新编的第四代本和国防军骑兵部队进驻锡金,锡金统治者入贡,留居北京,受封伯爵,并获皇室赠送田庄和企业股份,过起了富家翁的生活,并逐渐以联姻的方式彻底归化入了中国的贵族世家系统。
后来,锡金纳穆加尔王室改封的锡金伯爵家族出了一位陆军中将,这是后话。
在尼泊尔,国王沙阿家族对利用兵变篡权上位,以世袭宰相掌握尼泊尔实权的拉腊家族一直深怀不满。无奈拉腊家族背后站着英印当局,国王再有意见也只能做好橡皮图章这份很有前途的本职工作。
中国的崛起,让国王看到了另一个路径:利用中英之间的矛盾斗争夺回尼泊尔政权。
尽管中英备忘录再次确认了英国和尼泊尔之间《塞哥里条约》的有效性,但拉腊家族面对北面越来越强大的压力,尤其是英印当局在中国面前采取“绥靖”的现实,让拉腊也不得不正视北方邻国。
善于投机的拉腊家族也开始和国王的沙阿家族缓和关系,并且主动和**方面建立互信,约束边境军队,甚至主动送还参与**叛乱的外逃者。
随着中英重回“盟友”状态,尼泊尔偃旗息鼓。在叛乱之后遭受又一次清洗的**,也开始被被迫,半主动地走上了现代文明之路。
千百年后由僧侣主导的**社会,也开始尝到了现代文明冲击之下的“甜蜜的痛苦”。学校教的是汉语标准话,市集上卖的是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越来越多的汉人移民,以镇边军和开拓团为组织,从**,云南一步步向西移民恳牧,经商谋业。这些彪悍的汉人手持步枪,以军事形式加以组织,以聚居方式进行农场作业,农闲的时候就参与修筑公路,一步步把自己的势力向西延伸。
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林芝,气候温和,雨水丰沛,林木茂盛,更成了汉人的乐园。处于原始状态的珞巴人,门巴人,也开始带着惶惑不安的心情,感受到了一些文明气息的冲击。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全然不同的两种文明,开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碰撞,并将最终走向融合。
………………………………………
新疆。
在十几年之内遭到两次大规模战事的南北疆,幸存下来的回教居民,正在半惶恐,半好奇地开始接受一种似熟悉,又陌生的宗教:巴哈伊教。
根据郑宇制定的宗教改革计划,巴哈伊教当代先知阿布杜巴哈率同教团来到了中国,开始在传统的回教地区发动“改宗”工作。
这个源出伊斯兰教什叶派,却根据近现代社会发展,人文主义精神进行了大量改良的现代宗教,借助帝国政fu的强制力,开始了对逊尼派为主的西北穆斯林,甚至也包括河中地区穆斯林的大改造。
根据帝国法令,首先从新疆和河中总督区直辖地区开始,伊斯兰教阿訇必须持有政fu颁发的牌照才可以传教。而政fu的牌照一年一审,并且开始收紧。
事实上,只有改宗巴哈伊教者,才能够获得传教牌照。
虔诚的穆斯林们,在如此压力之下,不得不偷偷摸摸地联络阿訇进行法事。但好在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不同,主张信徒和安拉之间可以直接沟通,无须教士作为中介,日常宗教礼拜倒是不需要阿訇参与,故而影响实际上还没那么显著和急迫。
但改变终究已经开始。
在政fu的实际操作下,巴哈伊教教徒生活更便利,更容易被政fu,军队和经济部门接受,而巴哈伊教在当地也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礼拜场所,影响力与日俱增。
新疆与河中的穆斯林们,面对国防军的刺刀,实在鼓不起反抗的勇气。
林肃仁十年前在新疆的一场“京观比赛”一直杀到西北回教子弟心惊胆颤,小儿不敢夜啼。当时林肃仁的处理还历历在目:被俘者十中抽一当场处死,其余全部发苦役十年。
十年之后,亚洲战争中某些死不悔改之人又来了一次,结果被杀得更惨,而俘虏者的待遇变成了五中抽一就地处决,其余二十年劳役。
林肃仁的话没明说,但傻子都看得分明:每多一次反叛,处罚翻倍。
虽然数学的乘方对很多人来说有点高深,但掰着手指头算一下,大家都明白下一次是个什么概念。
随着西北铁路与俄国早先建造的中亚铁路对接,中国已经逐步稳固了对于西北地区,尤其是新疆和新入领土的统治。
继新疆的大型钠硝石矿被发现,并称为支撑中**事和化学工业的根基之后,帝国政fu也对新疆的地质勘探工作投入了更多资源。
郑宇很清楚,后世的“煤海”吐鲁番盆地,“油海”塔里木盆地,大型镍矿,铜矿,金矿,铁矿,就隐藏在地表之下的岩层之下。虽然并不清楚具体位置,但他知道这一切对于发展国家经济,对于稳固西部边境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但在现阶段,新疆与河中的经济支柱,基本上还是农业。
在新疆,叛乱分子的土地,牧场,牛羊,资财被没收,镇边军为骨干的军垦进一步扩大,并以开拓团的组织引入了民垦作为血肉。
随着国家纺织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的急速膨胀,在这些农牧结合的组织里,美国长绒棉得到了广泛种植。新疆气候干冷,日照长,正适合优质棉花成长。通过品种改良,改善种植技术,新疆的棉花单产已经从一开始的每亩十公斤,上升到了超过二十公斤。
棉花产业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内地贫民移民新疆从事种植业和贸易活动。
新疆的牧业,也逐渐从分散游牧和缺乏组织的自足经济走向工场化生产。
与哈萨克草原地带因苏联时期的过度开垦导致土壤含水层丧失而沙化不同,新疆的戈壁化更多是由于过度放牧和漫灌。
正所谓马吃一茬,骆驼啃一茬,羊再吃一茬,从草叶到草根再到草籽就什么都不剩了。深知这种危害的郑家两代皇帝,自然不可能去重蹈覆辙,毁掉这片华夏民族母亲河的源头。
新疆牧业也采取了圈养为主的模式。大农场,或是集约化家庭农场模式,使农牧业机械有了用武之地。畜力拉动的地轮割草机很早就已经引入,而拖拉机牵引的大型自动割草机也在已经开始进入。
小尾寒羊等优良品种也批量引入了牧场。
郑宇的一整套纯种繁育,二元和三元杂交,利用统计学和数据库,指标化不断优选的理念得到了贯彻,一座座新型工业化育种场,养殖场开始出现。
按照郑宇这一套思路建立起来的各个育种场,已经逐渐开始繁育出了后代,建立了数据库的架构,摸索了更多的育种培育经验。而纯种牲畜的育种之外,科研人员还在试验不同种群的同类家畜进行杂交混血的效果。摸索最佳方案。
这种科学和系统化的方式,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传统的经济模式,并将最终演变为畜牧业的革命。
………………………………………………
台北。
这座新兴城市,借助发达的水运和铁路运输,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随着东北亚国防态势的稳固,台湾开发的加速,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近代化大城市的雏形。
尽管整个城市城区人口只有二十五万,作为一个新生省份的首府,台北几乎是从头建成,比起内地的大城市没有什么负担,也就很自然地更加现代化,更加井然有序。
台湾岛的经济支柱,目前主要是农业,盐业,榨糖,硫磺,渔业,化工和造船。岛内的资源说不上丰富,但还算全面。在台湾政fu的力争之下,国家也投入了部分资金在台湾开采了煤,铜,金,硫磺等矿产,铁路网络也得到了完善。
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台湾的民船制造业已经逐步发展为岛内至关重要的支柱产业。作为对国家民族政策的落实,台湾省政fu利用中央贴息资金为高山族人提供义务教育,免费食宿,并组建专门组织帮助下山的高山族人定居,转入农场和工场,还提供食品补助,以吸引这些尚保持渔猎习俗的土著居民下山,逐步融入现代社会。
台湾人口在这一年终于突破了四百万人。
…………………………………………
菲律宾,马尼拉。
回归中华一周年,在菲律宾社会,尤其是占据绝对主导的华人社会,引发了持续而热烈的浪潮。
在菲律宾,越来越多的有些微薄华人血统,甚至几乎是纯土著的土著人,都开始自称华裔。
这在法律上并无阻碍。
因为整个中华帝国,法律明确规定只有一个民族,中华民族。
你可以说自己是德裔,是中德混血,但民族,依然只能是中华民族。
这已经是一个开放而自信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