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纪帝国- 第5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包括民意代表机关。”

    “当然,这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努力的方向已经明确:司法**必须得到严格执行。警政,检察,司法彼此的监督制衡,也绝不容易破坏。任何人,无论打着什么旗号,公然践踏法律,破坏社会的公正,就必须得到法律的制裁。”

    无线电波,在天空之中激荡,在云层与地面之间反射,汇合成强有力的脉搏,仿佛巨人的苏醒,血管中奔涌着前所未有的活力。

    ……………………

    “在这里,我还要问一问我们所有的法律工作者:到底是什么让千百年来我们的同胞只能寄希望于包青天,甚至不那么贪的‘清官’?为什么国家建立这么久,法治搞了这么久,国民心中的‘青天’情结还是这么重?这一切的责任难道就仅仅在于政fu中的某些人,在于政fu的某些施政?”

    律师们,法官们,检察官们,警察们,都是面色凝重。

    “我们的法律,到底能不能保护广大国民?你们作为法律的维护者和参与者,到底有没有对国民提供足够的服务?为什么国民宁愿乞求并不靠谱的青天大老爷,而不愿意去相信法律才能保护他们?为什么他们会为某些官员肆意践踏法治的行为叫好,而对某些人维护法律的行为视若仇仇?”

    “这里面的原因,我想有很多。首先,我们的社会处于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型之中,法律体系也是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里,一步步向前发展。与其说法治不可靠,不如说现在的法律有缺陷,还不完善。那我们要做的就不是抛开他,或者对官员有利的时候就用法律,不利的时候就不用法律;对某些无权无势的人就用法律,对其他有权有势的就不用法律。官员也好,普通人也好,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即使是帝国皇帝,我也受到相关法律的约束,受到宪法的约束。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持续努力完善法律,贯彻法治,改善立法,加强执法。我们不能嘴里说着法治,却做着践踏法律的事情,而其他人对此视而不见,甚至大开方便之门。”

    “又有人说,兰州问题,摆明了法庭也不可靠。司法**只是空话,还是和政fu穿一条裤子。警政,检察,司法,原本是互相制衡监督的体制,搞到现在却是一家亲,这样的体制不如彻底抛弃。与其这样遮遮掩掩,不如光明正大地合到一起。”

    “我的看法也并不复杂:与其因噎废食,不如坚持改革。法律有问题的,我们修订法律;宪法有阻碍,有漏洞,有不合乎时代要求的,影响了国民福祉的,我们根据宪法中修宪的规定,谨慎地修宪;执法部门有人执法犯法的,司法部门有人罔顾法律的,检察部门有人丧失公正立场的,那就依法追究责任。”

    “这就好比我们每天要吃饭才会健康,不能因为现在做出来的饭难吃,就改不吃饭了,而是要争取越做越好吃,身体才会越来越健康。”

    听到这里,不少农民都发出会心的微笑。

    老农们吧嗒着烟袋,听了这么久,就这句话最懂啦!看来陛下说的这法律是个好东西,回头找先生讲讲,咱们能不能也给陛下帮把手?既然这玩意比包青天靠得住,那硬是要得!

    法政专业,尤其是几所法政大学的学生,此刻已经是压抑不住的激动。当年先帝提倡法治,开设法学科,乃至建立法政学校,很多热血青年投身法律事业,可这些年多经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也经常从些师兄处听闻法律界的重重黑幕,不尽如人意之处,不由得也多了几分郁闷。甘肃伪证案逐步露出冰山一角,这些热血青年无不愤怒不已,可大部分却是缄默不语。

    这事情,毫无疑问是中国法律界的一大丑闻。可又能如何?毕业之后,很多人要去法院,去司法部,去各级政fu部门,如果履历里留下污点,前途怎么说?

    到了现在,皇帝已经把官僚政治的大锅盖掀开,把法律界重重的幕布揭开,以最为直接的方式,对这个国家的民众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依法治国。也拿出了自己的诚意:涉嫌触犯法律的权贵们,都将依法被惩处,而未来,法律将大于权力。

    …………………………………

    最高法院。

    首席**官田振明抬起头,看着墙上的画像,回忆着二十八年前从牛津法学院博士毕业的场景,回想着自己在英国事务所,在香港事务所的经历,以及在国内历经坎坷的风风雨雨,露出了一丝笑意。

    一切的努力,几十年的心血,数不清的妥协,忍辱负重,巧妙周旋,在两代统治者光芒之下的坚持,一切的一切,从这一刻开始,终于得到了背书。

    皇帝,对他的全体国民,以最为直接和公开的方式许下了承诺。

    那这就是这个国家的意志,无可改变。

    ……………………

    “有人说,我是穷人,花不起钱,请不起律师。没关系。我已经委托帝国律师协会,设立了法律援助组织,并建立了法律援助基金,利用这个机制,对需要法律援助,符合法律援助条件,但没有经济实力承担律师费用的国民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我个人将首先捐献五千万华元。这个法律援助基金,将通过购买我国上市的本国股票,债券的方式获取收益,以收益支付法律援助相关的费用。律师协会已经通过了规定,所有的注册律师,每年都必须完成至少三个法律援助项目。如果法律援助没有完成指标,或者其法律援助项目被当事人投诉,并经律师协会判定有重大责任,则第二年无法通过律师资质检查。”

    “这个体制马上就会启动,我国共计四万六千名注册律师,都会进入到这一体系之中,成为面对全体国民的法律援助者。未来,我们的法律教育还会得到最大的重视,我们的法律教育系统会扩大,律师也会越来越受人尊敬。”

    “请各位牢记:律师,并不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无良讼棍。我们固然不否认,的确有无良律师的存在,但这并不妨碍律师整体对于社会承担有重要责任。在未来,这种责任还将越来越重大。当有一天,国民们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之时,第一时间想到律师,而律师也可以很及时地介入,并且能够帮助国民合法地维护利益,法庭依法给与公正的判决,那么,我们这个社会就是真正的和谐社会。”

    “说到这里,我也要提醒我们的律师,乃至一切法律从业者。”皇帝的声音顿了顿,而某些听众则是神色一整,“作为律师,虽然你们的工作从形式上看起来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但这并不等于你们可以抛弃自己在道德上应该承担的责任。尤其在社会的转型期,你们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国民对法律的道德判定。如果你们片面追求利益,忽视最根本的公平与正义,就会导致国民对于法律体系产生道德上的恶评,对整个律师群体产生恶评,而最终恶化国家整体的法治环境,也会让你们自己付出沉重的代价。”

    “在司法方面,我已经与最高法院方面进行了交流,帝国司法将引入公民陪审团制度。也就是最终审判将不再由法官作出,而是以随机抽选的,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的,一定数量的有选举权的国民担任公民陪审员,以投票表决的方式作出审判决定。”

    “这一制度将首先在部分城市试行。未来,司法的**与公正,也将依赖于我们的公民。来自公民的审判将取代法官的审判,而它还会受到媒体的监督。这将是我本人,以及最高法院勾画出的未来帝国法治的蓝图。也许他还不够完善,还需要很多的工作,但我们的目标已经明确:依法治国,司法**,公民审判。”

    “这就是我与各位分享的第五个问题:国家治理的首要手段是法律,法律高于权力,而我们将共同努力,把这些落到实处。”

    ……

    

………………………………

第九十七章 政治斗争的界限

    

    ,下面我要说到的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政治实践中无法回避的东西:党派分歧,政见之争,权力的获取与失去。”

    最高权力者的声音,随着无线电波,在天空的云层中激荡,在整个中国的上空回响。

    这个声音是如此平静,如此的坦然无惧。

    所有的国民,面对着这样开天辟地的事件,面对如此闻所未闻的政治秘辛,感受到的却不是恶心,甚至也没有愤怒。

    他们心情平静,只是静静地听着,想着,很多人渐渐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原来如此,不过如此。

    当锅盖掀开,一切大白于天下,此前的一切猜疑,想象,演绎,一切黑暗到极点或肮脏到不可思议,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想象,最后也就是归纳为有错必罚,有法必依,知错要改十二个字罢了。

    说者坦然,闻者平鼻。

    一切原本可以没有那么复杂,只是形形色色的人出于种种私心,有意无意地将事情弄到复杂无比。

    “这一次的事件,有林正道和其他人个人思想认识,品性等方面的问题,但也有一个更加深刻的问题需要我们注意,那就是政治传统。

    “在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上,政治,作为少数菁英份子的游戏,千百年来,尽管有王朝更替,其外形乃至内涵也在不断演进,但有一些传统却顽强地延续至今。比如,党争。”“很多学习历史,或者对历史有了解的国民都会知道,汉朝衰亡,亡于党人,外戚和宦官争权:唐朝的衰亡亡于宦官和文官争权夺利,藩镇割据:宋朝,亡于新旧党之争,南宋则是主战派主和派之争,文武之争:明朝亡于东林党,阉党和文官政府内部的党派之争,文武之间的斗争。”

    “曾经强大的王朝,几乎都是倒在党争之下,而令华夏子民遭受涂炭。那是不是可以消灭一切的党派分歧,只保留一个党派,没有了党争,我们就会没有内耗,轻装前进了呢?”“这一次的事件之后,很多关心国事的朋友都曾经和我讨论国家的复兴与强盛,几十年来,是基于复兴党这个代表全民族根本利益的党掌握了国家的权力,并且明智而合理地利用了这种权力。建国之后发生的一些事件,却往往和多党并存政见分歧有关,至于华夏民主党和青年党更是走入歧途,不惜牺牲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来谋求党派私利。

    既然如此,我们重新把所有党派统一为一个党派,消除政见分歧不就可以了?”人们静静地听着,想着。即使是有些懵懂的老学究,这个时候也忍不住叨咕些“在理”

    唐绍仪和粱敦彦狐疑地对视了一眼。

    “历史告鼻我们,姿争并不是因为人为地划分党派而产生。每一个政权兴起,政权内部都有一个从早期的团结一致到后来的政见不合,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与人的利益有统一,也有冲突的必然结果。”“现代国家,国家内部根本利益一致,但依然不能简单地认为党派没有存在的必要。以我们的国家为例,社会发展迅速,分工越来越明细,军人,工人,农民,学生教师,手工业者,零售业者,商人,律师,医生,官员每个阶层,每个团体,在国家整体利益之下都有着自己的利益,彼此之间有共通,也有分歧,甚至有冲突的存在。

    这一切是我们否定不了的也无须否定。”

    “面对利益上越来越多的分歧,一方面我们要保障国家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可以聚集起无比强大的力量,为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个体,在这个世界上争取到我们的天然权利:但另一方面,面对差异如此巨大的利益取向,一个政党来代表全体国民,难免有些无法兼顾,即使我们这样做了,政党内部也会因为利益导向的冲突走向分裂。因此,随着社会分工的越发复杂,我们民族内部人群的多样化,一定程度的多党制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我不想否认,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多党制都带来了很多问题。

    我还可以坦承,目前国家出现的一些事件,也和目前国家的党派政治从复兴党的绝对主导走向多党并立有直接的关系。甚至我还可以直白地告诉诸位,作为复兴党主席,复兴党创始人的继承者,如果想要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威权,维护和加强复兴党的绝对优势地位才是最好的选择。”“但我不会选择这样做。并不是因为我仇恨自己的党,更不是因为复兴党做了多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我热爱复兴党,仅次于热爱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对他的感情,超过对其他一切党派。但我却依然要坚持宪法赋予国民的结社自由,维护议会选举体制,维护宪法赋予舆论的自由,维护司法的**,无论这种维护是否会危害复兴党的利益。

    因为我首先是国民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