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纪帝国- 第5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乱七八糟的楼梯声。

    张铁坚和林正道对视一眼,坏了!

    很快,门被推开,一群黑色华服的调查局干探涌了进来,领头的却是个绝顶美貌却冷若冰霜的女中校,一上来就亮出了证件和调查令。

    “林省长,张局长都在,我们倒是省了功夫。”来人点了点头,“跟我们走一趟吧,规矩你们都懂。”

    “我是甘肃省长。”林正道面色不变,声音沉稳,“说抓就抓,你们未免孟浪了些。”

    “调查局局长的命令还不够?”

    “我怀疑调查局擅权……”

    “这是上谕。”旁边的一位中校展开一份诏谕,“鄙人聂宪藩,宪兵司令部公干,奉上谕协助调查局办案。”

    …………………………………………

    与此同时,兰州官场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突袭。

    调查局甘肃站,北京过来的精锐探员,抽调协助的宪兵,禁卫军,甚至当地驻军抽调的支队分组直奔目标,就地控制。甘肃省,兰州市两级政府主要领导干部,警政系统和司法部的检察公诉系统,甚至法院法官纷纷被捕看押。

    调查局的干探翻箱倒柜,拉走了一车又一车的文件,往来信函,秘密档案。带队的秦明月知道,这一次他们的任务不仅仅是要获取会党案和伪证案的涉案资料,更要把之前历年发生的很多事件留存的资料掌握住。这样一来,调查局,或者说其背后的皇帝,在处理这次事件乃至一连串连锁反应的时候就可以掌握更多主动权。

    她很清楚,那位皇帝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放弃对整个事态的掌控。

    ………………………………………………………………

    “朕不希望这件事情变成一场毁灭一切的政治风暴。”

    中华宫。

    年轻的皇帝坐在御座之上,语气平静。

    “这件事情,错在甘肃。凡是涉案者,都会依法惩处。中央的一些同志也有责任,也会得到处置。”郑宇环视下面的众人,“这事情本该是司法部门的职责,可现在看来,我们这个体制运转,在很多时候还是只能依赖于我这个最高权威。”

    台下的自由派大佬也好,执政同盟的领袖也罢,此刻都只有静静地看着皇帝。

    “虽然心有不甘,但朕不得不承认,尽管父亲那一辈人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我也没少花心思,但我们这个国家距离比较健全的宪政体制,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不仅仅是形式差,内核也差,整个秩序,本质上还是依赖于权威主义,而非民主主义。”

    “可这就是现实。我们不可能脱离实际去凭空施政。”皇帝平静地说道,“不过,这一次朕不会强迫你们,只是发表朕的意见。毕竟这事情是你们闹起来的,如何收拾局面,首先是你们的问题,而不是朕的问题。”

    !#

    

………………………………

第九十一章 风雨

    

    第九十一章  风雨

    坐在左边的自由党,公民党,民生党的党魁们与右边的复兴党中执委对视一眼。

    “复兴党方面,朕已经提出了辞呈,未来将不再担任复兴党主席一职。”郑宇的话所有不知情的大佬们都是耸然动容,“既然帝国是多党制,朕就不好长期担任某一党的主席。不过,复兴党是家父遗泽,朕就勉为其难做个名誉主席好了。继任人选,我推荐唐绍仪伯爵,在中执委正式选举通过之前,由我暂时履行职责。”

    “从现在开始,复兴党也好,自由党也好,对朕来说,都是一视同仁。”皇帝平静地说道,“朕在这里就做个裁判,如果你们接受这个裁决,就一起解决这个问题。不接受,就提出理由和解决方案,一起讨论。”

    众人起立,一起鞠躬:“是,陛下。”

    “你们各自的要求,朕已经都听过了,朕就提个议案,算是抛砖引玉。”郑宇等众人落座,缓缓说道,“此案将由最高法院根据法条直接接管,无党派**官亲自主持审理,并由几位无党派的**官组织合议庭。除了严格依法调查此案,依法审判之外,这件案子就不再向外延伸了。甘肃的历史旧账,不是太过离谱的,暂且到此为止。真要都接出来,影响莫测,对国家未必是福。”

    自由派的某人似乎想说什么,却被梁敦彦在桌子下面狠踢了一脚,顿时沉默。

    “借助这个机会,国家要对警政,检察和司法体系进行一次大的整改。”郑宇说道,“从明年开始,所有上岗的检察,司法部门的在编业务人员都要定期参加全国统一司法考试,通过了才能上岗。警政部的人员也要加强在岗培训,定期考试,凡是业务知识低下者,该淘汰淘汰,该转岗转岗。另外,中枢会组织力量集中清理一批冤案嫌疑较大的冤假错案,包括甘肃的……涉及到责任人的,一律依法处理。”

    “司法体制要启动改革,欧美的陪审团体制,帝国最高法院也研究过多年,以后不妨选择一些宪政省份,至少是主要城市开始试点。要相信我们国民的素质在不断提升,也要相信我们这个社会是有正义和公平存在的……现在至少要提高媒体对司法审判的曝光,加强舆论监督。”

    “地方警政部,此前只在宪政省份归属了参政院,现在要扩大。警政部门都归了民意机关,自然无法再肆意侵犯国民权利。”郑宇继续说道,“像甘肃这样的省份,固然是情况复杂,但参政院也不能总被政fu牵着鼻子走。林正道敢于如此妄为,我的放纵固然是原因,但制度上的缺陷和文化上的问题才是关键。中枢在这方面要加强监督制衡,本部的省份,哪怕是**青海,也不能搞一言堂。那些地方天高皇帝远,独断专行就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冤假错案,积累矛盾,为了掩盖矛盾和错误又要高压压制,最后就是越来越危险。至于那些民族问题比较复杂的地区,参政院先设一个架子,由中央委任参政议员就是。”

    “从现在开始,复兴党虽然还是执政同盟中的领导者,但凡是涉及到党政不分的,公权力为党,为小团体所用的,一律都要扭转过来。”郑宇继续说道,“这一次朕不会要求唐阁总辞职……不过内阁也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向国民交代。”

    “警政部的赵秉钧,税务总局的邱金华,司法部的耿雪忠,宣传部的唐才常……都要去职。”郑宇的话让很多人都是浑身一震,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私自弄权,制造冤案,以国家公权力为党派小团体谋私利,这些人也就只能回家抱孙子。”

    “自由党和公民党,还有各自由派团体,也要控制一下宣传调门,不要抓住这个机会穷追猛打。”郑宇的目光落在另外一边,“朕希望你们都能跳出狭隘的传统党人习性,摆脱争权夺利你死我活的政争思路,能够真正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党派利益之前,否则先帝和朕苦心建立的多党体制反倒是害了国家。”

    “陛下,敢问所谓宣传调门具体是……”梁敦彦小心翼翼地说道,“我等愚钝,但也是识大体的,国家民族利益优先也是本党的信条。不过具体如何界定,还请陛下示下。”

    “这件事,绝大部分责任还是在甘肃省府这帮人,以林正道为首。”郑宇点了点头,“既然如此,就不要过多株连其他,不要执着于党派之争,更不要上升到人身攻击。各位都是国家栋梁,虽有党派之别,路径之别,但为了国家复兴这个目标上是没有差异的。既然如此,各位只是对手,却非敌我,没有你死我活的关系。要想真的掌握权柄治理国家,首先要懂得‘相忍为国’四字。你们晓得吗?”

    自由党的几位大佬面面相觑,都有些不甘。但看着这位话里有话,威权无二的皇帝,这些人也明白,这些桌面上的政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这位权力者捧起来的游戏。真要惹恼了这位国民偶像,最高权威,什么主义也好,思想也好,理念也好,很自然地就会化作笑柄。

    面对这样一个威权无二,名声如日中天,几乎就是当世神祗的皇帝,要玩这场政治游戏,需要有足够的智慧,也需要足够的耐心。

    一切,都不过是刚刚开始。

    梁敦彦和唐绍仪目光一对。

    ………………………………………………………

    急转直下。

    没过多久,帝国调查局已经向御前提交了兰州会党案和伪证案查获的大批资料,触目惊心的照片,信函,内部文件,涉案警政和检察人员的供词纷至沓来,事实的脉络逐渐清晰。

    为了掩盖事实,打击辩护人,兰州警政部门不惜以赵丰材家人的人身安全来威胁赵丰材,并承诺在其反戈一击后给与“减刑”,由死罪改为无期,并且保住一部分家产,确保其家人安全。

    不仅仅是赵丰材案,打击会党的其他案件中也发现了大量的毒打,虐待,疲劳审讯,人身威胁等问题,从现有的卷宗来看,大部分人都算不上会党残余。

    涉案警员,检察官,乃至法官纷纷供诉,林正道在甘肃打着忠于皇室,忠于帝国的旗号,以训政和非常时期为借口,大搞一言堂,对强力部门进行了反复清洗,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干预司法,把警政,检察官和法官强行捏到一起组织“专案组”,“三长协商”,串通一气强行定罪。

    至于查案,方法基本上就是先抓人后收集证据,尽量罗织,总之你经营企业就有了组织,要开展业务就要和官员议员打交道,这自然就是“有组织的会党犯罪,向政fu渗透寻求保护伞”。有些非重点人物,抓就抓了,政fu终归不能抓错,实在算不上会党,就按诽谤政fu,要不就是非法经营,行贿,偷税漏税,乃至破坏国战大局,总之总能找到罪名出来。

    事实逐渐清晰。

    大部分被抓的,虽然也不乏有违法的,或者在法律边缘游走的事情,但真正称得上会党的,或者哪怕是搭边的寥寥无几,大部分人反倒是地方流氓无赖的受害者,无非是花钱买平安。大批已经定案的案件被发回重审,司法部,警政部门和司法部门与政fu勾连的铁证如山,大批涉案人员被解职送交调查。

    没有不透风的墙。

    随着甘肃光环的瓦解,林正道的偶像形象开始坍塌。来自上面的风向变化,让很多受压已久的异见人士也开始从冬眠中醒来,迅速开始了行动。

    地方参议局的议员控告林正道干涉民意机关正常运行,甚至勾连执法部门乃至地下会道门分子进行暴力威胁,而后来这些被利用完的会道门分子又被林正道和张铁坚作为“会党骨干”直接击毙灭口。

    甘肃大举借债发展经济的事实也被逐渐清晰,各级政fu负债累累,而重重政治任务压力之下,很多地方超常规的发展有着大量的水分,也积累了很多社会矛盾,全靠着张铁坚等人的高压政策来维持。

    政fu内部也出来了不同声音。林正道等人独断专行,破坏政fu的制衡机制,在甘肃很多次重大的决策失误被掩盖,和政fu有分歧的,屡次提出正确建议却让林正道失了面子的大批正直干部被打击调职,甚至不乏安排些龃龉案子抹黑陷害的。

    甘肃的新闻媒体也在林正道掌控的文宣部门与警政部门严控之下,完全沦为了歌功颂德的工具。民意被操控,真相被掩盖,在训政的掩护下,在一切为了国家的名义之下,政fu的一切,林正道的一切都被涂抹上了光亮的油彩,而一切晦暗都得到了掩盖。

    当锅盖掀开,内里的腐臭漂浮出来,人们才愕然发现,曾经被描述得无比辉煌的伟大功绩,背后其实有着如此不堪入目的一面。而所谓“一心为国”的政治明星,其实也不过是一个功名心切和不择手段的官僚。

    世事之荒谬,莫过于此。

    当这一切还仅仅在政fu中上层低调地流传,外间的传言已经是越演越烈。

    世间终究没有不透风的墙,政治的内幕,很多时候都在这些玩笑一般的交谈中被如实地传递。

    政fu宣传口径的突然变化,甘肃“官媒”们的集体熄火,林正道等甘肃重要人物突然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众多林正道时代遭到打压的政fu官员逐渐复职,一切的一切,都在传递着某种信号。

    在民间,一股暗潮已经开始了涌动。

    国民也许知识有限,视野偏狭,也缺乏足够的政治洞察力。但他们同样有着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各式各样的猜测逐渐汇成了一个主基调:林正道,出事了。

    很多思想敏锐之人很快就把这些事情和会党案,伪证案联系在一起。可更加奇妙的,就是答案往往是两极分化。一部分人认为林正道确实有诬良为盗,刑讯逼供,罗织大案,诬陷律师的问题,也是罪有应得;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林正道出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