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里的周小雨慵懒地翻了个身,找了一个更舒服的姿势,轻轻抚摸着丈夫的胸膛。
“照你这么说,陛下和明月还真的没什么。”邱海阳的神色有些古怪,“没道理呀……那么一个大美人,以我对陛下的了解……”
“不许说我哥坏话。”周小雨在他腰间用力一拧,“别人那叫尊重,懂不懂?”
“尊重?”邱海阳嗤之以鼻,“面对一个爱死你的女人,两年了居然还不动手,这才叫最大的不尊重,会严重挫伤女人的自尊。”
“我是针对未婚男人说的。”邱海阳一看老婆神色不对,赶紧讨好地说道,“我发誓,第一眼看到周小雨,我就已经想着要……”
“男人都是流氓,骗子,混蛋!”
“我不是的呀,老婆……”
“你就是最大的那一头……”
“好吧,既然如此……那我就流氓给你看!”
………………………………
黑色的防弹轿车驶过长街。
司机刘一飞在内视镜里看到后排的秦明月眼圈有些红肿,暗自嘀咕莫非是秦助理被陛下训了?
虽然是秦明月身边的亲信,刘一飞却依然忍不住想到了那个北京上层圈子流传已久的流言:关于某皇帝和某局长助理之间不能不说的二三事。
秦明月静静地看着车窗。
由于黑夜反光,在车窗中浮现出的那张秀美脸庞就这样若隐若现,分外带了几分诡异的魅力。
秦明月轻轻抚摸了一下自己的嘴唇,眼前仿佛又出现了那个惊愕和不知所措的面孔。
那位在外人看来如同神祗的皇帝,在这一刻,也不过是个有些自恋,喜好美色的青年男子罢了。而且很明显,自己对这个人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只是对方在刻意压制,试图把这种冲动隐藏得更深。
但在那一刻,那双眸子里爆发出来的……**,已经足够了。
这场战争还很漫长。
对付这样一个精于计算,多疑而冷静的对手,单纯的理性显然只会越来越远离那个目标,而单纯的感性则注定会成为对方的附庸和牺牲品。
如果说,之前这个对手更像一个防御严密的堡垒,那现在的他在自己面前,已经开始露出了一丝缝隙。
男人的怜惜本就是最大的弱点,而对一个女人的愧疚更是引发某种情绪的滥觞。
总情局王牌特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就读心理学,精擅心理分析的总情局局长助理,皇帝亲信,二十二岁未婚女青年秦明月嘴角微翘。
…………………………………………………
西苑舞会上的那一幕,在第二天就传遍了整个北京上层圈子,随即又通过各条渠道传到了媒体,然后是民间。
各大报社的王牌记者们纷纷接到了来自主编和社长的严令,务必抢在别人面前挖到这条“头等新闻”。刘建荣家的外面已经多了禁卫军的警戒线,以“军事秘密”的名义严禁记者混入,却更坐实了这个猜测。
中华宫外面,打扮成各色人等的专业狗仔队频频出没,观察动静。
内阁也是闻风而动。
舞会的第二天,唐绍仪已经借着“国务”的名义进宫打探口风,郑宇也不隐瞒,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信誓旦旦地表示一切都是为了国家。
远在东北主持商务开发的李志雄第二天就接到了电报,风风火火搭火车赶了回来,一门心思要“说服”这位外甥,力推他在李家族内精挑细选的几位绝世美女,以便“亲上加亲”。
远在东京的许凡虽然沉默,却透过皇帝在日本的亲信传来了信息:元帅得知此事之后,面有喜色。
*
………………………………
第七十一章 序幕,经济国战开启
第七十一章 序幕,经济国战开启
三月的北京,一边是阳光明媚,一边却走着倒春寒,早晚温差极大。
可一切都阻止不了这个帝国心脏的勃勃生气。
年初开始,一款名为“收音机”的物件开始在市面上旺销。
这款由春华无线电公司生产的收音机外形像一个木头匣子,有两个旋钮,一个可以“调频”,一个可以调节音量。
之所以热销,并不是因为北京,武汉,上海和广州已经开始试播了无线电节目。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报纸上说了,皇帝陛下拟于五月五日,农历三月二十三大婚,电台要现场直播!报纸上说了,只要买了这个劳什子的收音机,就能和在现场一样,听到播音员的解说和现场的声音!
这一下,三十华元的售价也已经阻止不了收音机的热销了。
就原理来说,这款原始的矿石机实在算不得精巧。
广播,究其原理而言,就是用麦克风设备把声音讯号转变为电压讯号。由于人的声音变化就是无线电波频率的变化,故而这种电波属于变频,而非无线电报机的等幅电磁波。皇家赫兹研究所开发的电报机,尽管越来越精巧,却并不能用于收听调幅广播。
郑鹰等人都深知无线电台对于军事作战指挥,以及国家信息发布的重要性,几乎与无线电报机同时就开始了研究。在国家意志的推动之下,早在1898年,赫兹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员薛春华利用一些天然矿石自身带有的半导体特性,申请了第一个“硅晶体检波器”专利,经过公示后,被帝国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该专利主要是以俗称“猫须”的尖细导线在矿石的灵敏接触点上得到最好的半导体效应。
不过,无线电原理的发明,距离出现商业化产品还有距离。为了推动无线电事业,皇家赫兹研究所成立了专门的事业部,调配大量资源加速研发。
由于人听力范围的局限,人耳容纳的声音讯号频率大约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而这样频率的信号无法进行长距离传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薛春华等人发明了“混频”,把这些声音讯号加上高频弦波讯号,也就是俗称的“载波”,两个讯号叠加,得到了可以长距离传播的am讯号。这种am讯号的频率很高,而其频率的摆幅就是声音讯号。
解决了长距离讯号传播的问题之后,薛春华的“硅晶体检波器”就派上了用场,即通过这种原始而简单的设备对载波进行半波整流(检波),截掉讯号的负半周,只留下一半的讯号,然后再把高频载波以滤波器过滤,于是剩下的就是声音讯号。
到了这个阶段,皇室产业的无线电部门已经介入。他们从商业化的角度向研究所提出了要求,并给与研究经费,签订未来的专利授权,而研究所除了获取研究资助外,在未来的产品出售中可以获取专利提成,达成“双赢”的产研结合模式。
皇室产业提出了选台和过滤杂音的问题。
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加装“带通滤波器”,也就是过滤掉低频和高频,只保留一段频率,而且其截取范围可调。
接下来是天线。
早期的这种矿石收音机,天线的安装实在是很大的一门学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春华在几大城市甚至配备了专门的“天线安装队”,售价的很大一部分倒是用于这部分人工费用。制式化天线如同一个十字架,把铜丝缠绕上去,固定住,架在屋顶。
春华公司还专门对要求高的“贵宾”客户单独出售一种高质量天线,采用永磁体制作线圈架子,在绝缘体中固定,再以超细包线缠绕上千圈,甚至可以收听到上千公里外的广播信号。
春华本身就是皇产无线电产业下属公司,命名为“春华”是为了褒奖和纪念薛春华这位无线电收音机的发明人。
这家公司是商业化运作的公司,税前利润的25分配给管理层,经营人员都是商业学校教出来的高材生,自然而然地运用了皇家体系中的一系列标准化商业策略。
首先是产品线策略。春华的商业化产品早在1905年就已经推出并进行了试销,随后根据市场反馈进行了改进。作为官方喉舌的“中华广播公司”几乎同时成立,并于1906年初正式获得了宣传部颁发的广播特许执照,定于1906年十月开始在北京,上海,武汉和广州同步开始无线电试播。
第一个商业化运营的无线电台“天涯广播公司”也得到了皇室产业投资部门的资助,并在中华广播公司之后获得了广播特许执照。
早期的广播节目从早七点到晚十点,内容包括新闻联播(必须的),天气预报,相声,音乐,评书,广播剧等,很是丰富。但无线电台真正的收入来源,还是广告。
在郑鹰等人打造的商业帝国之中,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从一开始就已经打下。广告业的起步几乎是与皇室产业同时,并与各种媒体的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一开始是利用广告来宣传产品,后来逐渐发展到宣传企业,提高企业影响力和企业形象。
与国立的中华广播公司相比,商业化运营的天涯广播电台更加注重市场,广播节目经过了精心选择,各种栏目丰富,还与纸媒合作,在各城市主要日报上定期发布节目时间表以吸引听众。广播剧方面则早早买断了国内一些知名小说作家作品的广播剧版权,精心录制广播剧。
随着“皇帝大婚”引发的收音机购买热潮,天涯广播电台“一百兆赫”成为街头巷尾的话题,很快获得了商家的青睐。
经过专业市场调查公司的调查,目前的广播受众主要集中在“20…40岁的居家妇女,55岁以上的老年人”,而12…30岁的男子在没事的时候也会收听。到了夜间八点之后,往往是全家在客厅收听广播加上闲聊。
于是,各种家具厂商,家用化工品厂商,地产开发商,汽车厂家等纷至沓来,开始抢占“声媒”阵地。
等到了华兴三年(1907年)四月,天涯广播电台已经开了第二套节目。
整个广播公司目前还处于“烧钱”阶段,依然持续亏损。但郑宇亏得起。每年十几万华元的亏损对他来说算不得什么,而无线电广播事业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对于信息传播,推动公民社会发展,却实在是至关重要的推手。
这并非简单的经济账能算得过来的。
当一个国家的商品经济进入有序发展,民众的智慧被开启,只要政fu不刻意地进行愚民统治,钳制思想,市场本身的经济杠杆就足以激发创造力,引发一个个的奇迹。
更不用说在两代穿越者前后主政的中国。
皇家南海汽车公司在其新推出的“伯爵”系列豪华轿车中首先安装了车载调频广播,使这个娱乐利器比另一时空提前了十六年进入了汽车。
首先推出的伯爵a型车采用了七升六汽缸v型配置的汽油发动机,采取了压力润滑系统,由皇家罗伊斯发动机公司精心打造,性能超越了另一时空1904年问世的劳斯莱斯银色幽灵,公路最大时速高达一百四十公里。
为了提高安全性,这款豪华轿车配备了新型安全带,加装了保险杠,配置了钢化玻璃,内饰精美,线条庄重流畅,一推出就成为南方富裕阶层的新宠,并迅速蔓延到北方和南洋侨界。
在美国和欧洲,根据当地消费者习惯改进的美版和欧版伯爵车也在一个月后发布,一举征服了挑剔的欧美绅士阶层,尽管售价高达八千美元却依然供不应求。
伯爵车的热销,还在于一项出人意料的远程赛车活动。
1906年年底俄罗斯内战结束,从亚洲蔓延到欧洲的战火渐渐熄灭。但各主要强国大规模扩军备战引发的军备竞赛和紧张情绪,却依然让各国民众难以安寝。
1907年春节之后,中国报纸刊登了一个爆炸性新闻:前国防军上尉,三届广州…库伦汽车拉力赛冠军马少武宣布,他已经获得了皇家南海汽车公司的赞助,准备完成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以一辆改装的伯爵a型轿车,由他和南海公司的试车员,前拉力赛冠军赵文松驾驶,从广州出发,经武汉轮渡长江,然后抵达北京,再一路向西,由迪化一路穿越中亚,经俄罗斯,德国,法国,再从布列塔尼上船,纵穿英国,然后轮渡到美国纽约上陆,横穿北美,再轮渡到日本,由仙台一路开到长崎,然后轮渡到釜山,再一路开回北京,全程近三万公里。
这个史无前例的伟大尝试,甚至超越了另一时空1907年劳斯莱斯银色幽灵创造的记录:不间断行驶两万四千公里(维修费用只用了三英镑)。
而这一活动的口号,则是“和平之旅”。
皇家南海汽车公司的发言人宣布,南海公司资助这一活动,目的是“加深各国之间的了解”,“表达中华之民对于和平的期盼”。为了这一壮举,皇家南海汽车公司安排了一整支车队运送汽油,补给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