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纪帝国- 第4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布尔什维克的推动之下,也是在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的支持或默许之下,苏维埃通过了《土地法令》,《工人监督条例草案》、《俄罗斯人***力法约》、《工人同被剥削劳动农民的联盟》、《劳动人民和被压迫者法约》、《关于实行银行国有化及有关必要措施的法令草案》、《被剥削劳动人***力宣言》等重要条令,把八条纲领的精神进行了细化,并以法律形式固化下来,奠定了人***力的基础。

    被任命为外交委员的柯伦泰夫人马不停蹄地展开了工作。

    很快,这位新任外交委员以风姿绰约的形象出现在新闻发布会上,以“苏维埃喉舌”为身份宣讲了苏维埃的外交政策。

    柯伦泰夫人明确提出,“苏维埃的使命是为俄国人民带来民主,自由和富足,他无意去干涉或者影响其他国家的现状,对其他国家的土地也没有任何兴趣”,“苏维埃是人民的自治机关,他为人民服务。而人民需要的是和平与面包”。

    她提出,由于政权的草创,“在某些时候发出的一些声音,并非最终的意见”,“苏维埃的人民代表们清楚国际规则,也愿意与各国和睦相处,他们尊重规则,尊重现状,也尊重历史”。她进一步指出,“苏维埃并不否认沙皇政府曾经,并且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俄国的合法政府,他们签署的条约,只要不是明显出***家权益,损害人民利益的,只要是遵守了国际通用规则的,苏维埃一律给与承认”。她特别提到了沙皇政府所欠的外债,“沙皇政府一天存在,那么这笔外债的偿付就不能由苏维埃来行使,苏维埃不能替自己的敌人省钱”。而任何一个承认苏维埃政权为俄国合法政府,断绝与沙皇政府外往来的国家,“其拥有的俄国国债都将由苏维埃负责偿还”。

    这一声明被称为“三月声明”,顿时引发了新一轮的政治博弈。

    在巴黎,伦敦和纽约,俄国国债顿时如同坐了火箭一般向上猛蹿。之前将信将疑地跟着买了一点俄国国债的美国财阀大佬们,现在已经是后悔不迭,抱怨为什么没有多买点。

    五年期的俄国国债已经恢复到了六十六的位置。

    中国方面没有急着把抄入的俄国国债出手。在郑宇看来,局势始终在掌控之中,他依然有足够的信心可以获取更大的收益。

    法国的莫里斯?鲁维埃内阁顿时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但法国政治家们很清楚,事情还远远谈不上解决。正如苏维埃的喉舌所说,只有“承认苏维埃为俄国唯一合法政权”的国家,苏维埃才会负责偿付他们的国债。法国政府此刻就面临着两难选择:如果不承认苏维埃,自己持有的国债就可能被宣布无效,变成废纸;如果承认苏维埃,那就代表着他们抛弃了沙皇政府,而和这些“雅各宾分子”,“危险的暴民”变成了同盟者。

    法俄同盟,想一想法兰西居然要和一群红sè暴民把酒言欢,最大胆的法国政治家也感到了一种彻头彻尾的荒谬。

    不过,在法国政界内部,以饶勒斯和盖得为首的法国社会党发出了声音。这个左翼政党在法国,尤其是中下阶层中颇有影响力,与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并列为第二国际支柱。虽然他们反对暴力革命,主张以议会改良的策略推动社会向社会主义逐步演进,但他们并不支持政府一边倒地偏向沙皇***政府。

    饶勒斯提出,“苏维埃政权是一种全新的政权形式,就如同法兰西革命之于当时的君主制时代,我们很难简单地对其加以否定”。他认为,“俄国人民既然选择了苏维埃,那作为盟国的法兰西,就应该尊重大多数人民的意愿—就如同我们在一百年前不能因为与路易国王之间的si交,就必须站在革命者对立面一样”。

    盖得更加ji进,他直截了当地主张“法国应该承认苏维埃政府的合法xing,法国人应该多看一看沙皇***政府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人民”,并质问政府“为什么一定要站在被人民抛弃的外国政府一边”。

    很多持有大量俄国国债的法国金融界人士也开始对政府施压。他们提出,现在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外交策略:要么支持沙皇政府,马上动用包括武力在内的一切手段,尽快消灭叛乱者;要么支持苏维埃,尽快给与外交承认,以便手中的国债和在俄国的投资不至于打水漂。

    法国内阁变成了辩论场。

    总参谋部的高级参谋被邀请过来讲述双方的实力对比,给出一个“胜负可能xing”的确定结论。而这些高级军官们对俄国的局势也是一头雾水,只是笼统地表示“沙皇的军事态势不是很有利,其两部分被隔断在乌克兰和乌拉尔,其手下的部队也不那么可靠,更可怕的是他们西面和北面是革命者,东面是步步进逼的中国人”。当然,他们也很顺理成章地补充道,“革命者也有自己的问题,他们的统治并不牢固,内部也有派系问题,有权力的争夺,军队内部大批军官被捕,很多士兵回乡分地,部队秩序混乱”。至于胜负,他们认为“目前还不好说”。

    送走了这些将星闪烁的军官,内阁成员还是没有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不过,作为对苏维埃三月外交声明的回应,尚未撤离圣彼得堡的英法使节以si人名义拜访了柯伦泰夫人,表达了善意,并建议“保持密切联络”。

    车里雅宾斯克,俄罗斯帝国沙皇陛下临时驻跸行宫。

    车里雅宾斯克的要塞已经被攻陷,沙皇已经汇合了匆匆赶来的乌拉尔军区司令官丹尼洛夫,并调集了各地忠于沙皇的哥萨克,士官生,军官,士兵乃至乡团,加上近卫军和车里雅宾斯克驻军,总算有了六万人的部队。

    沙皇委托丹尼洛夫中将立即整顿部队,组建“乌拉尔方面军”,并公开向士兵宣布,“授予他们世袭的,不可剥夺的土地”,并作为沙皇最忠诚的战士,他们“有权获取叛乱者的财产”。

    一直对中***队的内部组织制度很有好感的丹尼洛夫中将,宣布“作为忠于沙皇陛下的军人,军官也好,士官也好,士兵也好,都证明了自己拥有忠诚和勇敢的伟大人格”,要求“废除军队内部依然存在的有损军人人格尊严的行为和语言”。这位中将热情地赞颂俄罗斯士兵的高贵品质,提出“弟兄们都是好样的,无论军官还是士兵,我们都要履行自己的职责,而在职责之外,大家是一起战斗的战友”。

    中将的讲话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俄***队,实际上是俄国社会的缩影。由于军官普遍由贵族和中上阶层担任,大部分军官,尤其是高级军官普遍蔑视士兵,因为这些“农奴们根本不算人”。按照一位将军的话,俄国士兵不过“是欧洲最好的人形牲口”。在沙俄军队之中,善待士兵甚至被认为是破坏军队秩序和传统的行为,而官兵之间,甚至上下级军官之间的体罚,责打更是家常便饭。

    之前的军事改革中,尼古拉耶维奇大公也曾经力主扭转,但限于俄国守旧的惯xing和某些贵族军官的抵制而收效甚微。可这样一个高压秩序,当出现了苏维埃这样一个高呼平等和***的政府,并且攫取了最高权威之后,无疑已经摇摇yu坠。将军们清楚这一切,沙皇也开始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尼古拉二世也许内心软弱,也许缺乏坚强的意志却故意要给自己装点一个强硬的外壳,也许他对俄罗斯社会中下层的情况缺乏认识,也许他有太强的优越感而往往会无视底层的要求,但他终究教育良好,很有修养和风度,也并不愚蠢,甚至在本xing上还是个有道德感的人—“高贵统治者”特有的道德。

    就这样,面对危局,也是恐惧于军队中的不满,沙皇也被迫在事实上开始了改革的努力。

    沙皇当场分发了大笔的卢布,并打开军需仓库犒劳了这些军人,与哥萨克和军官们开怀畅饮,载歌载舞。

    在军队改革的同时,沙皇已经接见了当地地方自治局的代表,甚至接见了忠于沙皇的农村村社代表。看到至高无上的沙皇纡尊降贵地与自己亲切交谈,嘘寒问暖,并且表达了改革的迫切,这些一直处于俄罗斯传统社会和文化熏陶之中的乡绅和农民代表也不由不感动。

    他们诚恳地讲述了乡村面临的问题,倾诉了市民和农民的要求,并且也表述了自己对沙皇的忠诚,并且呼吁“俄罗斯需要改革,但不能以内战的方式”,恳请沙皇“宽恕那些罪人,听取民众的呼声,真正改变俄罗斯,让农民,市民,乡绅,商人,贵族,军人可以和睦相处”,“以上帝的名义,救救我们的俄罗斯”。

    到了这个时候,沙皇也受到了震动。

    不过,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很快震撼了整个沙皇宫廷。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向刚刚**的“外高加索共和国”提出了领土要求,“鉴于外高加索地区从俄国**,苏丹政府认为1829年缔结的《亚德里亚堡条约》,1878年缔结的《柏林条约》已经失效,并正式要求归还格鲁吉亚,伊梅列季亚、明格列利亚、卡尔斯、巴统、阿尔达汉和巴亚齐特地区”。

    外高加索共和国政府震惊之余,立刻拒绝了这一要求,并马上宣布“举国动员”,同时向圣彼得堡的工兵最高苏维埃求援。

    遭到拒绝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马上采取了行动。驻扎在俄土边境不远,由十二个精锐步兵师,两个骑兵师组成的第一集团军,由桑德尔斯将军指挥,立刻对外高加索共和国发动了进攻。

    尽管后勤补给困难,这位德国将军却展示了惊人的军政才能。在恩维尔帕夏的协助下,他征调了六十万头驴子和骡子运输物资,并且把一半以上的部队留作预备队,亲自指挥先头部队迅速击败了组织涣散的守军,深入了外高加索共和国境内。更可怕的是,这支军队很快就分出了一支部队开向东面,目标是巴库油田区!

    几乎就在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提出领土要求的同时,罗马尼亚王国政府对基辅的皇后宫廷递交了外交照会,对原属摩尔达维亚公国的北比萨拉比亚地区提出了领土要求,希望“沙皇陛下务必予以考虑”。皇后立即以电文发送给了还在车里雅宾斯克的沙皇宫廷。

    接到电报的尼古拉二世沙皇简直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原本把俄国作为“恩人”,一直恭敬有加的罗马尼亚人,现在也敢于趁火打劫了!到了这个时候,沙皇再愚笨,也意识到了某种恐怖到难以想象的问题:土耳其也好,罗马尼亚也好,即使面对严重削弱的俄国,也绝对不敢自己冒头出来,除非在后面站着一座大靠山!

    可有这个实力,又与他们关系密切的……

    一个恐怖的猜想让沙皇不寒而栗。

    沙皇立即给德皇拍发了电报,询问“土耳其人和罗马尼亚人的事件,你有什么看法”,同时紧急约见英法两国的特使,要求对土耳其和罗马尼亚进行斡旋。

    英法的斡旋,在罗马尼亚受到了热情却毫无结果的对待;而在土耳其,英法的斡旋受到了苏丹宫廷和帕夏们外表礼貌却透着敌意与反感的—拒绝。

    德皇的回电令沙皇在失望之余,更平添了恐惧:“这是两国主权事务,我不好干涉,但请相信,我与你始终站在一起。”!。

………………………………

第一百八十九章 飓风(上)

    

    伦敦。

    三十一岁的前自由党议员,前英国陆军骑兵上尉,传奇英雄,记者,作家,殖民地问题专家,第七世玛尔巴罗公爵的孙子,现任英帝国殖民地事务次官温斯顿?丘吉尔,正神sè自若地坐在椅子上。

    新任大英帝国首相,自由党温和派领袖亨利?坎贝尔?班纳曼爵士,人称好人亨利的六十九岁老者,脸上挂着微笑,看着这位足可做自己孙辈的年轻阁僚:“温斯顿,在殖民地事务部干的怎么样?老额尔金好相处吗?殖民地人有没有给你找麻烦?”

    “勋爵是个好人。”年轻的丘吉尔耸了耸肩膀,表情却很是认真,“他对下属很包容,也愿意分享自己的经验。我很荣幸,虽然时间很短,但我已经受益匪浅。”

    班纳曼首相的目光越发柔和。

    这位温斯顿?丘吉尔并非鲁莽的年轻人。

    老额尔金,那位前印度总督,在班纳曼爵士看来,绝不是简单角sè。他早就听说了这两个人相处的事情:每次丘吉尔滔滔不绝地讲完了自己的看法,额尔金往往都会很平静地说一句“我不同意”,然后简单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丘吉尔处心积虑泡制出来的厚厚的材料,额尔金看完,很多时候都是简单地批注一句“这是你的看法,但不是我的”。可有些让人难以相信的,丘吉尔却真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