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纪帝国- 第4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约而同地失了声。

    “陛下,这都是草国利器呀”一直低调的聂士成眼看着人人沉默不语,终于开口说道“这钱财终究是身外之物。可这军国利器与人,令他国尽知我底细,这可是陛下,老臣愚钝,但还请陛下三思!”郑宇点了点头。

    “陛下,要说一口回绝,不但平白损了一单生意,也有些驳了德皇的面子,反为不美。”李经方开口说道“以我之见,不如以稍稍落后之装备提供给德人……”“李伯爵此言差矣!”柯山一开口,不少目光都聚集到这位新贵的身上“德国肯以如此低姿态购买我帝**备,足见心意之诚。如果敝国仅以落后之武备搪塞,何异于羞辱德皇?如此一来,中德合作顿成画饼。”李经方一愣,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这点倒的确是我失了考量……………”郑宇对着柯山一瞪眼,面sè不悦,不过柯山自然是看出了其中包含的赞赏。

    柯山一笑:“各位以为,德国得此利器,能与别国分享吗?”众人摇了摇头。

    柯山又问道:“以德国的技术,眼看这些武器的猛锐,无论用什么手段弄一些回去,自己仿制,甚至干脆自己全力去开发,有三五年时间,能搞出来吗?”

    众人闻言,虽然有些人有些不情不愿,但终究还是点了点头。

    “我最近协调帝国皇室产业,对里边的情况知道得多些。实话说,这些武器固然厉害,但也算不得最先进的。更重要的是,以列强的技术,既然见识到了威力,就没有造不出来的道理,最多多huā点时间。”柯山一摊手“既然如此,又何必敝帚自珍呢?固然我们帮助德国获取了很多技术和工艺,但德国方面想必也有很多技术是我们需要的。”

    “陛下,既然已经决定与德国合作,而合作的关键又在于诚意,以在下之见……”柯山转向郑宇,微微欠身“与德国方面的合作,可于金钱之外增加对德国技术的引进,尤其是火炮,**,化肥,内燃机和军事匡学等方面的合作。我们拿出了好东西,德国人自然也不能小气。”

    “有理。德国人越强大,英法能施加于我帝国的压力就越小。”陆军总参谋长江胜这个时候突然开口“先帝在日曾多次教诲,此战过后,陆军方面要注意跟踪欧洲军事力量的消长。根据之前反复推演的未来欧战态势,以陆总的判断,目前德奥意的联盟,即使加上土耳其,面对英法并没有必胜把握,关键还是英国的海上优势和持久战力绝非德方可以匹敌,而德国的那些盟友实在是有些泥糊不上墙。一旦美国参战,德国的形势就可能急转直下……”“既然如此,要确保未来欧洲战争双方保持均势,就必须加强德国的力量。否则德国也未必就有开战的勇气。”江胜话一出口,连郑宇都不由得侧目“这些军备技术,德国断然不会与别国分享,最多也不过是对奥匈提供个别陆上武器。更何况德国要拉住我们,日后想必也不会因小失大公然仿制,至少其中比较显眼的产品还是要许可证或者专利授权。等欧战打完,帝**事技术的革新早已日新月异,又何必在乎现在这些东西?”

    “江总长,我倒有个疑问”海军总参谋部副总长刘步蟾开口说道“德国人订购的军舰,都是帝国的高速战舰,又是分别布置到远东和本土,显然是直接瞄准英国人的交通线。这也罢了。但陆军,他们看来是看准了帝国空中力量与摩托化突击部队的结合。西欧交通线发达,土地平整,一旦德国人建立了大规模的摩托化突击集群,借助空中力量的侦察和支援,快速击溃法军,欧战会不会很快径束?英国人是否会被迫接受德国的条件达成和议?”

    “刘总长却是高看这些武备了。”江胜摇了摇头“这些飞机航程很短,载弹很少,如果不是出其不意,实战中固然很有用处,但也并非决定xing的武器。目前的摩托化武备,越野能力,速度,防护和火力都无法满足一场大规模摩托化战争的要求,突击深度有限。尤其是这一次战争之后,英法等国不会没有忧虑,一旦德国大规模组建摩托化部队,势必引发英法的警觉,开发对应的战术,比如以摩托化对付摩托化,以复杂的筑垒进行防御,加强步兵战防火力等。到了那个时候,

    即使德国拥有了一定规模的武装力量,也难以速胜。”众人看着这位老将,一时都有些惊讶。

    “这份清单再斟酌一下。”郑宇对着江胜赞赏地点了点头“如果有些现役装备帝国陆军已经准备淘汰更新了,看看能不能让德国人接受现货,这样他们可以更早装备部队,熟悉使用嘛……与德国的技术合作,尽快完善一个清单出来,既然是合作,德国人也不能光拿点钱就完事。”“另外,新型战舰不能采取广州级的设计。”郑宇顿了顿,继续说道“这艘战舰涉及到帝国造舰系统太多的前端技术和重要思路,真被德国人吃透了,未必是帝国的福音。他们想要超级战舰,想压倒英国人,我们就满足他们。”

    “那个火计级想必可以满足德国人的要求,从纸面上看绝对全面压倒英国人的无畏,也压倒了广州级。

    ”郑宇一笑“吨位,装甲,主炮和副炮数量都要优越,航速也不差。只要不去仔细对比广州级的详图,是体会不到内部结构差异的。”“战列巡洋舰,一定会搔中德国人的痒处。”郑宇继续说道“帝国海军部早就准备好了加强版的首里级,德国人会更加着mi。和这些战舰比起来,他们的沙恩霍斯特级,吕佐夫级,统统都是过时的玩具。”“帝国的船台大扩张已经完成了第二阶段,看他们的单子,有必要加速第三和第四阶段了。”郑宇顿了顿“这笔生意还只是个开始。

    相信我,没有什么比经过实战考验的复杂武器,更适合做一个国家工业水准的活广告了。”

    “造船工人的缺口,尤其是熟练的高级技工不足,可以把一部分轻型战舰的后续任务安排到〖日〗本,再从〖日〗本船厂拉一批人过来。另外,我们自己的工人培训要加速。另外,把民船的建造能力也征用一部分。现在全球经济低mi,商船便宜,我们已经买了不少,接下来还可以再多买点……”

    “最近我在美国赚了点小钱。”郑宇现在是标准的腰里有货,说话也格外有底气“添购些机器,聘些美国工程师和高级技师是没什么问题的。这些单子所需的特种钢材,其他稀缺物资,经济组这边详细统计出来,现在就要开始调配。”!。

………………………………

第一百七十六章 向北,向北,向北!

    

    西伯利亚。

    伊尔库茨克东南一百公里,结束了上乌金思克方面作战的第五集团军和第六集团军,把损失较大的少量主攻部队留下修正,抽调了受损不大的部队配合西线的华军第一骑兵军向西沿西伯利亚铁路攻击前进。

    俄军拼死东援的部队,以及打开伊尔库茨克军火库,以后备步兵临时武装起来的部队共同组建了新的俄贝加尔第一集团军,负责军需的阿列克塞耶夫少将被临时提拔为中将负责指挥,但兵力只有参差不齐的五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面对华军优势兵力火力依托铁路线的攻击,俄军虽然顽强抵抗,却依然深感吃力,沿着环贝加尔湖的铁路线节节败退。

    寒冬之中,贝加尔湖的冰层厚达六十公分以上,华军为了缩短进攻距离,以履带式推土机直接在雪原上开辟道路,并在贝加尔湖上铺设了急造铁路,紧随着进攻部队的兵锋向伊尔库茨克进击。

    伊尔库茨克的沙皇行宫早在华军大举进攻上乌金斯克,守军节节败退之时就已经鸡飞狗跳。尽管沙皇仿效拿破仑入侵时期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宣布要一直战斗到“俄罗斯神圣的领土上再也没有一个敌人”但接近沙皇的人都很清楚,这位皇上早已六神无主。

    深体上意的阿列克塞耶夫海军上将提出“伟大的沙皇绝不可以受到俘虏的羞辱”娄皇则立刻抓住了这根救命稻草,提出“为了俄罗斯”而决心“向西进攻”。

    向西进攻,这话其实不假。

    西边的铁路线,现在已经在华军义勇y以及从新疆北部阿勒泰和科布多越境的华军骑兵部队搞得支离破碎。俄军从伏尔加河和西部国土抽调过来的援军,一边和罢工的铁路工人,混乱的国内铁路交通线奋战,一边冒着风雪与华军骑兵ji战。伊尔库茨克到新西伯利亚的铁路线尽管离国境线较远,但无孔不入的华军义勇军,包括本地méng古部落的牧民,依然不顾代价地袭击铁路线。

    更可怕的是华军飞艇,这些空中利器,借助华军游击队的信号指引,对铁路线进行防不胜防的轰炸。

    沙皇陛下不顾这一切艰难险阻,拒绝了守军将领的挽留,依然坚持带着一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的俄罗斯近卫军踏上了向西“进攻”的征程。

    沙皇和近卫军部队的离去,让伊尔库茨克的守军更加陷入了绝望。

    可就在此时,一场无比猛烈的暴风雪突然降临,室外温度陡降至零下五十摄氏度以下,双方的军人和武备都难以忍受如此的低温,ji战正酣的战场一时间陷入了沉寂。

    弹冠相庆的俄国守军,立刻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整顿防务,尤其进一步正被伊尔库茨克的要塞,收集粮食,木材,军需物资,整顿兵力,准备长期守御。

    “明年春季展开反攻!”这个口号,不管到底有多少人真的相信,但至少给了人们一个希望。

    华军方面,上乌金思克和赤塔战役结束后,立即进行了兵力重整。

    上乌金思克方面的中鲜卑利亚方面军,除了第五和第六两个集团军,以及第一骑兵军外,皇家禁卫第二军和皇家禁卫第四军奉调回国,分别由铁路运往远东滨海方面的海参崴,加入远东方面军。

    东鲜卑责面军则重新调配兵力,把第二集团全部转用到黑河方向,在内河炮艇部队和列车炮部队的支援下强渡黑龙江,进攻海兰泡(布拉戈维申斯克),而骑兵第二军则由赤塔沿铁路线向东攻击,从尼布楚,莫戈恰等一路横扫而去。

    考虑到后勤负担,以及作战兵力需求的问题,第八集团军奉调回国,转隶到西北方面军,加入中亚作战。

    在中亚方面,北方战事的改观,让西北的林肃仁得到了更多的兵力支援,手头一下子阔了起来。这位一贯得势不让人的悍将,立刻组建了南北两个集群,分别向巴尔喀什湖和杜尚别ting进。

    巴尔喀什湖以东,在凹世纪中叶以来一直归属清朝伊犁将军统辖,后来被沙俄抢占。这些地方的少数民族主要以哈萨克族,乌兹别克族等为主,现在又多了俄罗斯和乌克兰哥萨克移民。由于俄国采取殖民政策,当地的民族矛盾被暴力压制,随着俄国统治秩序的崩塌,这种积蓄已久的怒火被释放出来,很快就引发了连锁反应。

    中亚地区很多蛰伏已久的民族势力,包括一些和〖中〗国总情局早有联络的力量,眼看着华军进逼,俄军败退,终于从冬眠之中破土而出,竖起了反旗。在原浩罕汗国领土和满清新疆领土之上,各股起义军群起打击俄国移民,甚至进行了血腥的“复仇”。

    大批俄国移民被砍头,碎尸,曝尸荒野,fu女被jiānyin,儿童遭到惨无人道的暴行,高唱“安拉”之名的叛乱者在伊玛目的组织下组成了“教军”宣布要“以主安拉之名恢复真主对这片土地的统治”给全体穆斯林“带来光明”。

    俄国驻军面对这一情况,只能龟缩于少数军事要塞和驻地,并尽量把俄国移民也迁居进来加以保护。

    以当地人和总情局潜伏特工为向导,林肃仁的部队本身也做足了功夫,地图,水文气象资料很是完备,再有这些“义军”在敌后牵制,顿时就是势如破竹。很多俄国守军,在当地武装的打击之下已经是惶惶不可终日,眼看这些东方的“敌**队”至少还属于文明社会,而不是砍头戮尸的野蛮人,甚至开始主动和林肃仁的部队联络,希望他们“早日前来解救”。

    在海上,歼灭了日俄联合舰队的华军机动舰队,除了接收〖日〗本之外,主力兵分几路,分别组建了三个北进支队:第一支队,负责掩护主要由海军陆战第四,第五和第六三个师为主组成的海军陆战第二军在萨哈林湾的庙街(尼古拉耶夫斯克)登陆,从北面沿庙街一伯力铁路线向西南方向攻击,以彻底截断并孤立伯力一双城子一海参崴的俄军远东方面军主力。由于俄军主力已经收缩到伯力一双城子一海参崴一线,后方兵力空虚,华军登陆集群在强大的舰炮火力支援之下,成功遂行了作战,并一路打到了阿穆尔斯克,即将达成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