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前驱”。
华军所到之处,自然就是一派箪食壶浆的场面。暹罗的一些地方警备队乃至政府,面对“郑王复国”的局面,最终选择了“不掺乎”。总之这是两代暹罗王之间的事情,何必搅和进去?当今王上还不是自称郑王的多少代孙?英国人要厉害,让他们来打。让我们这些人去碰中国人,或者说郑王的机枪大炮,那还是敬谢不敏。
就这样,暹罗军队精华尽丧之后,华军南下居然是传檄而定,大批暹罗地方力量不战而降,“郑王”军的进军速度还超过了另一时空的二战横扫马来半岛的山下奉文。
手忙脚乱的暹罗军政府急忙调集残余主力北上,但就在这个时候,他们并不知道,一支强大的海军陆战队部队已经在湛江和海防准备登舰。
目标:曼谷。
斯图加特。德皇行宫。
林场中传出砰砰砰的伐木声。
一位壮汉正挥舞斧头砍着胡桃树。
又砍倒了一棵,壮汉接过侍者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擦,转过头把斧头递给身后的一位中年军官:“王储,来试试?”
德意志帝国陆军少将,巴伐利亚王储鲁普雷希特?玛利亚?利奥波德?斐迪南恭敬地接过斧头,掂了掂,选了棵胡桃树,打量了一番,摆好架子砍了起来。
“不错,非常不错。”
等鲁普雷希特也砍完了一棵胡桃树,德皇威廉二世笑着拍了拍这位爱将的肩膀,让侍者接过斧头。
“王储,你的力度,角度,速度,都已经非常完美了。”德皇笑着说道,“不过,砍树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每棵树都有自己的灵魂……”
鲁普雷希特王储深知这位嗜好伐木的皇帝性子乖张,只是恭敬地听着。
“好啦,王储,咱们一起跑跑马,松缓一下身体。”德皇领着鲁普雷希特来到马厩前,侍者早已准备好了两批马,普鲁士禁卫骠骑兵们在马上恭敬地行军礼。
鲁普雷希特王子翻身上马,跟着德皇纵马飞驰,后面是紧紧追随的近卫骑兵。
“王储,这次请托您出访罗马尼亚,是朕的意思。”跑了一会马,德皇身心舒畅,转为缓辔而行,“俄国已经危险了。可怜的尼基,甚至可能会成为中国人的俘虏。这是多么具有讽刺意味的事情……”
鲁普雷希特王子知道,自己只需要认真听着。
“王储,罗马尼亚,不仅仅是出产牲口那么简单。“德皇的目光看着远方的群山,声音透出某种神往,“半个多世纪前,那里就是欧洲最早的油田。两年前,德意志石油公司掌握了他们三分之一的油田资源,而其余的则被中国人,英国人和美国人瓜分。”
“石油是一种神奇的物质,不仅仅是照明和取暖。它可以让军舰跑得更快,可以用来驱动汽车,可以让飞机和飞艇在空中飞翔,甚至中国人还发明了一种可以长途越野的装甲战车”德皇的声音加重了几分,“德意志需要这些武器德意志也需要石油以上帝的名义,朕需要罗马尼亚站在德意志的一边掌握了罗马尼亚,朕就握住了通往欧洲霸权的钥匙”
鲁普雷希特王储认真地点了点头。
“王储,对于你的使命,你准备怎么采取行动?”德皇沉吟片刻,开口问道。
“尊敬的陛下,您的智慧才是德意志最宝贵的财富。”鲁普雷希特王储微微一欠身,“以在下看来,能够掌握罗马尼亚的,除了德意志和奥地利,只有俄国和英法。至于他们的前宗主国土耳其,已经自身难保,只有靠着德意志的支持维持松散的统一罢了。”
“这一战之后,俄国威信扫地,罗马尼亚自俄土战争之后依附俄国的局面也会有所改观。而英法,坦率地说,只要德意志把土耳其牢牢掌握在手中,博斯普鲁斯海峡就是一把坚固的门闩,可以把英法牢牢关在门外。”鲁普雷希特自信地说道,“罗马尼亚人只能依靠德意志。德意志可以提供给他们一切:工业品,资本,军事保护,外交保护,市场,以及霍亨索伦王室内部法兰克尼亚嫡系(德皇一脉)和土瓦本…锡格玛林根分支(罗马尼亚国王一脉)之间真诚的情谊。”
“说得好,王储。”德皇满意地点了点头,“不过,不要小看你的对手。”
“卡罗尔一世,朕的那位远亲,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德皇笑了笑,“他是习惯于在几大国的夹缝之间游走,混些好处的。”
“这一次朕委托您前往罗马尼亚,就是要表达朕对他的坚定支持,让他相信,整个德意志就站在他的身后,支持他们的正义要求。”德皇深深吸了口气,“比萨拉比亚一直是摩尔多瓦人的神圣领土。俄罗斯在俄土战争之后强占那里是一个可怕的错误。以欧洲仲裁者的名义,朕支持罗马尼亚人提出他们的领土要求。”
“当外交辞令无法解决问题,罗马尼亚人就不得不骑上战马,挥舞马刀显示他们的武勇。”德皇笑了笑,“朕会提供给他们需要的东西—大炮,步枪,弹药,贷款,而朕将收获的,将是一个霍亨索伦为王,坚决站在德意志一边的罗马尼亚。而德意志,也将收获他们最好的战利品—让整个欧洲嫉妒得发狂的无尽石油。”
“这是一个局。”
北京,西山大本营。
郑宇落下棋子,神态悠闲:“一个很大的局。”
前来汇报调查局对最近军需系统贪腐案件的调查进展,“顺便看看某人”的调查局局长助理秦明月看着对面这人,强忍住笑出来的冲动,顺着话说道:“是,很大很大,我知道。”
郑宇也不生气:“我就知道,这事和你说了也是白说……你们呐,头发长,见识短。”
秦明月噗哧一笑:“那你还说……”
她随手应了一子,似乎怕郑宇尴尬,赶忙又说道:“好啦,那您就说说,这到底怎么个**。”
“大?底定未来百年亚洲局势和帝国国运,算不算大?”郑宇嘿嘿一笑,一子点下,登时就断了秦明月一条大龙,“得……你输了。”
秦明月抿嘴一乐:“是,您厉害,这天下还有谁能下得过您的……那一局赢一国的事情现在可都越传越神了……都说您有神仙手段呢。”
郑宇看着这个笑颜如花的女孩子,心情好得出奇,难得很谦虚地说道:“水平嘛,有一点,神仙手段……这个……真没有。”
第一百五十八章各自布局
第一百五十八章各自布局,到网址
………………………………
第一百五十九章 西伯利亚寒流(一)
第一百五十九章西伯利亚寒流(一)
西伯利亚,乌兰乌德前线。
白皑皑的雪原之上,天空阴沉。冰寒彻骨的冷风穿过雪松林,寒鸦呱噪着从枝头飞起,寂静的冰雪荒原显得越发冷清。
寒风先是轻舞雪花,随后渐渐变得狂暴起来。零下二十多度的寒风怒吼着掠过雪原,又略过森林,使劲地晃动枯草,使他们无奈地弯下卑微的身体,在无情的寒风之下颤抖。冰雪在狂风中被裹挟着,翻滚着飞向不知名的地方,忽上忽下,时而癫狂,时而激越。突然之间,风停雪落,一切又重归寂静。
阴云散开,阳光洒满大地,雪白的冰原越发显得玲珑剔透。
远方的地平线上,白烟滚滚,钢铁的长龙呼啸而过。头戴狗皮军帽的中国哨兵坐在车顶的机枪胸垒之内,裹着厚厚的冬季军大衣,外面罩着雪地野战风衣,戴着精心硝制的鹿皮包棉手套,眯着眼睛,和身边的弹药手,观察手一起警惕着四下里的动静。
从北京到库伦,再到中俄边境的恰克图,满载弹药粮秣药品被服和各类军用资财的军列川流不息,日夜不停,正在以最快的速度向前运送军备物资。
二十多天以前,占领了库伦的华军青龙集群马不停蹄,与北面的镇边军游击队一起重创了恰克图南下的俄军,并随即一路攻取了防御空虚的恰克图,获取了这个物资转运站里来不及转移和销毁的大量俄军物资。
俄国为南下作战准备的大批弹药,粮秣,军装,帐篷,药品,马料,一股脑成了华军的补充。
派出少数部队北上侦察之后,姚武命令部队转入休整,歇息马力,并巩固恰克图防御,整备铁路系统,清洗国内的俄人间谍,各种可疑人物,把俄人一股脑集中看管起来。华军骑兵变成了最有组织性的工人,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十月二十日,华军白虎集群的先头部队乘军列抵达恰克图。
从此开始,华军的钢铁武力川流不息,快速聚拢到恰克图一线,并随即向北展开搜索前进。
这个时候,蒙古方面军已经正式变更番号为中鲜卑利亚方面军,踌躇满志的陆振明抵达恰克图。华军北上部队开始陆续与俄军接触。
截至十一月十日,华军在恰克图及以北的东西伯利亚地区已经集中了十二个步兵师,六个骑兵师,四个摩托化快速步兵旅,并以镇边军部队防御交通线,以铁路线为中轴,东西横贯两百公里,开始向北滚滚而进。
很快,华军就感受到了西伯利亚严寒的巨大威力。
西伯利亚的冬天,堪称人类世界中最为残酷的气象地理环境之一。与同样高纬度的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和摩尔曼斯克地区不同,西伯利亚内陆没有大西洋暖流的温养,而是彻头彻尾的暴风与严寒。每年从九月到第二年的四月,整整半年的冬季,气温在北部内陆地区达到零下30…50度,而暴风雪更有着无比恐怖的威力。
在西伯利亚的冬季,即使是最为粗豪的俄罗斯人,大部分时间也会整天呆在厚厚的房子里,烧着炉子,喝着伏特加,等待残酷冬季的过去。
以“信仰建军,科学强军”为指导的中华帝**方,为了西伯利亚的战场,已经进行了十多年的调研与准备。利用深入西伯利亚的间谍网络,商队,乃至伪装成马贼的义勇军,中国方面全方位掌握了西伯利亚的地理水文和气象情报,也对如何防御西伯利亚的低温进行了周密准备。
一个华军普通士兵,全身上下都包裹在专门的防寒织物之中。
为了制作雪地鞋和防寒衣物,中华帝**工系统对东北“三宝”的兀拉草打上了主意。后来经过多次试验,结合了1891年英国发明的粘胶纤维技术,居然摸索出了利用乌拉草纤维的人造棉纺织工艺,用兀拉草人造棉与天然棉混纺,制作出了成本低廉效果优良的冬季军装。
混纺棉军装外面套着羊皮翻领连帽军大衣,再外面裹着白色的棉质雪地伪装服。整个脸用厚棉布围巾裹起来,只露着眼睛,军士和军官配了简易雪镜,禁卫军则是人手一只。
脚上的翻毛长筒毡靴一直覆盖了整个小腿,底子是硫化橡胶加乌拉草人造棉内衬,里边的脚和小腿用棉布绑腿牢牢捆起来,然后还套了厚毡靴套,以保障零下下三四十度的低温之下仍然可以不被冻伤。膝盖上套着美国批量订购的牛皮护膝,柔软耐风寒。
手套也是混纺内衬,外面是羊皮,柔软灵活。
可即便如此,寒冬的西伯利亚依然让南方人占了很大成分的华军苦不堪言。
最惨的是谢勇和黎元洪的摩托化部队。
西伯利亚的寒冬,让近来风头无二的快速部队陷入了困境。
虽然中**方早有准备,在恰克图准备了庞大的维修力量,对汽车更换深纹的防滑雪地轮胎,还加装防滑索,但机油冷冻却是个非常可怕的问题。尽管德迷穆铁对德军刻骨铭心的“莫斯科冬天”有些研究,大致知道防冻液是乙二醇为主,但如何制备乙二醇则完全没有概念。甚至在他们抵达这个时代的时候,汉字里“醇”还没有化合物的含义,什么是乙二醇,他们几个人说出来,所有人都是一头雾水。后来想起来酒精是乙醇,又恶补了点欧美化学知识,算是大致摸清楚了乙二醇可能的分子式,只是最近刚在实验室里捣鼓出一点样品,却没弄摸索出工业化生产的工艺路线。
不过,穆铁就势想起来乙醇好像也做过防冻液,后来试验多次,发现倒的确可以制成防冻液,只是太容易挥发,用用就没了。
北京的军工研究所,利用甘油的吸水性能,又开发了甘油防冻液,不过价格实在过于昂贵,最后只能制成极少量的机油润滑液。
折腾来折腾去,最后穆铁还是忍痛下决心使用乙醇为主做成的防冻液,以防止汽油和机油冻结。乙醇可以用电石(乙炔石)水合制取,电石在中国各地都大量存在,蒙古和内蒙古更是遍地都是,倒也方便。郑鹰等人主导下的中国工业,特色就是大规模,很快,中华帝国的军工部门已经生产出了多种型号的乙醇防冻液,添加于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