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纪帝国-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转身介绍道:“这两位,一位是孟华孟祖安,一位是瓦西里耶夫,他的父亲有中国血统……他们都是在莫斯科大学就学的英才。”

    郑宇看着这两个客人,心知也是来拜访李达的,至于政治立场如何,一看那个愤怒青年孟华对自己有些不善的神色,却也知道了个十之**。至于另一个瓦西里耶夫,想必是俄国人了,只是看面貌确实像是带了点中国血统。

    不过,站在皇太子的立场上,又是忧心战事,现在郑宇对所谓的革命青年着实有点兴趣缺缺,表面上颇为热情地打了招呼,不咸不淡地客套了几下,也把己方的几人做了介绍,各自落座。

    中年人打量了一会郑宇,呵一笑:“殿下的风采远胜报纸上的照片……华夏之福,华夏之福啊……”

    郑宇也是一笑:“先生的风采,也比报纸上更胜一筹。不过看先生满面风霜,这些年盘桓欧美想必也是劳心劳力。先生心忧国民,正是我辈楷模。”

    “此次郑宇前来拜会,非为其他,但求与先生一唔。目前中俄日战事一触即发,正所谓危急存亡之秋也。”郑宇单刀直入,“先生于国事向有高论,此举国同心力挽国运之时,宇虽不才,愿效三顾,求先生赐教。

    中年人一怔,似乎没想到郑宇如此直截了当。不过马上点了点头说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李达之心殿下已言,还有何说?”

    “李达此次盘桓俄国,却是为了考察俄国君主制之利弊,以为中国鉴。数月时间,在下于俄国欧洲部分已有心得。”中年人一笑,“事关俄国友人之事在下不敢妄言,但一般泛泛而言之,却无不可。”

    郑宇起身一欠身,很诚恳地说道:“宇代国民,谢谢先生。”

    他是早想明白了。既然今天要扮演个虚怀若谷礼贤下士的“贤明太子”,那就扮演到底。说到演技……在这个没有电视,电影还是个概念的时代里,就连领导人的作秀频率都低了不少,这方面能和哥叫板的应该不多吧?

    郑宇的心里却也有点迷糊。怎么看这所谓的海外政治异见巨头也不像是对自己这个皇权**的代表有什么敌视,反倒是颇有点在野遗贤献计献策的意思。不过想想这人的主张,看来也确实是个改良主义思想家,不似个提倡暴力革命的。一念至此,这李达看在郑宇的眼里,居然是越发顺眼起来。

    “俄国主张宪政自由主义的同仁,如别尔嘉耶夫,米留可夫诸君,在下都曾会晤,俄国城镇和村社,在下也有考察,对于俄国目前的情况,在下算是有了些心得。一言以蔽之,中国万不可走上沙俄**之路。”李达缓缓说道,“沙俄体制之弊端,在于君权神授,国家迷信东正教,沙皇又身兼东正教在人间的至高化身,政教合一,人民思想越发愚昧盲从;在于缺乏议会之牵制,强势君主肆意妄为穷兵黩武,而弱势君主如今上尼古拉二世陛下,又为贵族所制不知民间疾苦,偏又要利用战争树立权威;在于俄国世袭贵族腐化成性,官场病入膏肓,非速行宪政开国家杜马,以实现民意畅通不可。”

    “沙俄国土广阔,民族众多习俗不一,维护统治殊为不易。沙皇不得不给与各区总督授权,这就导致地方大员作威作福,贪污腐化盛行,贪官私囊所得远倍于国库,是以俄国工商始终不振。此国君主权力至上,而血统传承又无法保障君主之贤愚,于是国策不定国势起伏。以俄国大众之贫困,国家财政之混乱,政府效率之低下,一旦开战,初期固然可以依靠铁腕和传统的影响以强力推行之,一旦战争旷日持久民众负担加剧,再加国内物资短缺,若有某些力量加以煽动,民族矛盾和阶层矛盾势势必交汇爆发,政权有倾覆之祸。此即在下愚人之得,也正是君主**所必有之弊。在下谨以此呈殿下,为中国鉴。”

    郑宇思索片刻,诚恳地一欠身:“有劳先生。郑宇记住了。”

    这个时候,开门的青年已经端着茶盘过来了,各自上了茶,一股清新沁人的香气让众人顿时精神一振。李达品了一口,有些陶醉地说道:“色,香,味,都是道地正宗,想必是皇家贡茶。今日有幸品尝,却要感谢殿下有心了。”

    郑宇品了一口,感觉确实不错。这算是……正宗有机古树茶?看来那位驻俄公使方石坚还真懂点茶道,这次回国之后,说不得得问衡阳订购一批才是。

    “先生过奖了。此茶叶尖且长,状似剑,以开水泡之,叶瓣斜展如旗沉于水底,恰似玉花璀璨风姿多彩。尤其是那股浓郁的清香,沁人心脾甜润醉人,甜辛酸苦皆有之,又令人回味良久。”他现炒现卖地讲了一番茶经,话锋一转,“先生之见正和此茶有异曲同工之妙,意味深长百味杂陈,却可强健国家躯体预防病变。”

    他的神色转为严肃,声音也是铿锵有力:“方今世界,实乃大争之世,列强无一不行王霸之策,强凌弱,力胜柔,处处尊西方丛林之法则。今全球瓜分殆尽,不为列强即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矣。今日列强垂涎就在东亚。中国虽立统一之民族国家,仍需时刻警醒,切不可固步自封。否则,瓜分大祸就在当世。今先生以俄戒中,可谓切中时弊,但不知先生于当今之中国,具体而言之可有高策?但于国事有利,在下自当转告陛下。”

    李达和两个青年都有些惊异地看向了郑宇,郑宇面色如常,只是目光炯炯地盯着李达。

    “殿下果然明见万里。”半晌后李达点了点头,“西方文明社会之实质,在下此前也曾有所迷惑,以为其文明开化,必当遵循公理正义。所谓殖民也是帮助蛮荒后进民族的一种手段。可随后在下游历多国,终有所悟。”

    “西方哲学实为强者之哲学。所谓主持正义,仅限绅士与绅士之间,文明社会与文明社会之间。而所谓绅士,即有力量之人,人格**之人;所谓文明社会,即为民众觉醒不屈从外加暴力之国,乃勇武之国。欲得列强之认可,非有大力量不可。而凡入列强者,必有一强国之战。在此等国家看来,民智未开闭目塞听之国度,实为未开化之蛮夷,尽可予取予夺屠戮抢掠。”李达缓缓说道,“是以殿下方才所言,真醒世名言。我国才俊之士于英法列强多有好感,羡慕其民主秩序,以为人间真理正道,却不知于此辈看来,中国实乃鱼肉矣。”

    “所以我之见,在于中国欲立于当世,首先要强国防,而国防之强,必赖统一。惟有建立了统一之国家,消除内讧内耗,方可有国防,方可一战而跻身文明社会,傲立当世。”

    听到这句话,就连另外两个拜访的青年也是震惊地看着李达。

    郑宇心中惊愕,心想这人明明是地方自治的倡导者?怎么上来却是大谈统一?

    莫非那句不走寻常路,说的,就是这位大佬?

………………………………

第五十章 谁家天下(二)

    

    第五十章 谁家天下(二)

    “不过此统一绝非往日之大一统,是为实现共同约法,强化国家观念,实现国内资源调配和协调发展之必须,也是国家下一步真正改革图新之基础,乃建国之基也。”李达继续说道,“国基奠定方可谈自治。而中国欲真正强大,欲摆脱千年以降的治乱循环,非行君宪与地方自治结合不可。”

    郑宇心有所悟,轻轻点了点头。

    “正如殿下所说,此大争之世,国家无统一无以谈主权,无以谈**。而我民族自有君权至高之传统。以皇帝作为国家最高权威协调统治全国,是为不二之选。但君主**之弊,方才用俄国事已尽言,中国千年之大一统皇权也已尽言之,此不必赘述。是以需立宪制约君权,并作为各地和中央之共同约法。”

    “中国国土广阔,各地民情不同,风俗不同,经济状况不同,社会结构不同,如果中央强行推行法令统一行政统一,于地方而言,必有不适用之损害。而政令自上而出,官员之升迁前途均……于上,自然是以媚上为能事,是以无论政令于地方实际合与不合适与不适,皆强力推行以求政绩考评。而中国人又素重乡土地方抱团,外省官员不解民情,往往就产生矛盾。”

    郑宇的神色凝重起来。他终于感觉到自己是真的小看了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盛名之下,至少此人是颇有些经世济用之才,也的确是钻研过实务的。

    “英国洛克云,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化,如果中央权力过大,势必导致和俄国类似的情况。这就是缺乏三权分立,缺乏自下而上制约的结果。中央的权力来自中央掌握的资源,这个资源包括军警税收财政,以及官吏任免和文化宣传,司法甚至国有和半国有的产业等等。以吾观之,目前帝国中央资源之大完全压倒地方,又缺乏真正有效之监督。国势虽蒸蒸日上,但多赖陛下为英明睿智之开明君主,而群贤也是心系国事。四个字以毕之:开国气象。”

    “此开国气象,历朝历代所共有,然一旦时日久远皇帝怠政,官员腐化堕落就无可避免,国家逐渐重归治乱循环,国事愈发尾大不掉,无他,此为权力过于集中,缺乏监督和制衡是也。”

    “何谓监督制衡?吾于美国盘桓最久观察最细,美国者,权力制衡之楷模也。所谓三权分立,所谓两党竞选,所谓国会两院,所谓各州自治。此一体制,即确保了中央威权,又保证了地方民众享有自治,对各级政权构成有效监督。因民众自治,是以其人关心政治,时刻监督官员之行为,且民众拥有所谓国民警卫队保障其地方之**自治,是以地方官员不敢违民意,联邦政府不敢违宪侵犯地方自治,是以政府官员人人兢兢业业,惟恐问责。”

    郑宇默默地听着,心中翻腾不已。这些看法确实不无道理。可是,不说今日中国之国情,关键是皇帝的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不过,中国之国情毕竟与美国不同。中国皇权传统延续二千年,人民民智未开,而美国则由殖民地合众建国,且自始至终都是总统制共和国,民主根基深厚,因此,在中国实行美国之策,却需与英国之君宪和帝国自治之策结合行之,分步推进。”李达继续说道。

    郑宇心中一动:“先生请细言之。”

    “自帝国肇造,开国会,订宪法,强国防,兴工商,广教育,办报纸,国会两院体制已愈发稳固,君宪之基已在,国家统一观念之认同已在,经济一体之基础已在,国防实力之主体已在,是为建立真正之现代国家的基础已经打下,此为陛下与诸贤之功,虽千古明君不及也。”

    郑宇心头不禁佩服,看来这人绝非书斋里不识时务的老学究,处事之圆滑却也不差过官场里打混的人几分。但看对方的神色,倒像是发自内心。

    “如陛下与诸贤能再进一步,行地方自治,以自下而上之民主监督与国家自上而下之统御相结合,则中国富强不日可待,而陛下则必定超越孔孟,为中华百代一圣万古一帝,虽千秋万载永为护国之神,为我民族之神。”

    李达此言一出,郑宇顿感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暗自卧了个槽,再看看那两个访客,只见愤怒青年孟华神色有些不以为然,而那个高瘦的眼镜男还是不露声色。

    “敢问先生之地方自治与今日帝国之体制有何不同?”郑宇思索片刻后问道。

    “所谓地方自治,是为地方自行选举议会和行政官员,中央不得干预;地方组建国民警卫队,以公民兼职,每周训练,用以保护地方国民之自治,中央军队除了分驻各地的基地外,非经地方邀请,不得擅自进入地方之土;地方自有财政预算和经济发展之计划,中央的开支限于国家统一的国防,中央直属大学和科研机构,跨省铁路,国会和政府机关开支和外交情报开支等,其余地方基础教育,地方医疗保障,地方基础建设,市政和农田水利等,都由各级地方自治政府管理。中央与各省分权,各省与各市分权,各市与各县分权,是为地方自治。”

    郑宇点了点头:“先生的地方自治,看来是取自美国的各州自治体制。不过敢问先生,美国各州有宣布加入和脱离联邦政府的自由,以避免联邦通过的重**令形成多数州侵犯少数州的合理权益。那先生的地方自治,各省是否有脱离和加入政府的自由?”

    李达看了看他说道:“有。但目前不能有,可以以后有。”

    郑宇更是心中惊讶,看来还真是太低估这个人了。

    “目前国家观念还需强化,文化和民族国家的认同,尤其是在很多边疆省份还远远不足。如果很快实行这一政策,很可能导致边疆省份纷纷**,届时中央势必很难处理,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