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纪帝国- 第1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待工人又一贯优厚,这些费用自然承担得起,可其他厂子呢?比如轻纺,这些年和印度货,日本货,还有安南和上海的犹太货,英美在国内设的厂,都是打得头破血流,不过是刚刚稳住地位开始反攻,如果这样以来,恐怕不少厂子也没钱扩产,再有风吹草动,比如洋人降价,怕是不少人都未必撑得下去。”

    郑宇笑着说道:“二哥果然是直爽。不过政fu的事情,我比你知道的多一些,对于财政上头也有些想法,回头有空和你切磋。企业方面嘛,的确是个问题,但这里有两条。”

    郑宇环视众人,平心静气地说道:“第一个,这事情我不是马上就实施,而是先责成相关部mén,组建调研组,考察国外的体系建设,结合国情进行研究,争取在战后顺势推出,而且要从试点开始,不是现在就一股脑推出来。这一项事业,是中国千古未有的大变革,也是对国家工商业态整体面貌的全面刷新,不可不慎;”

    “第二个,刚才三哥也提到了,加强保障,改善工人工作条件,本身就能刺ji工人提高劳动效率,让他们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反而会增加企业收益。”郑宇说道,“还有更重要的一条,搞了这些保障建设,工商业部mén对自耕农和佃农的吸引力就会大增,会有更多农民进城务工,不但利于国家整体发展,对于企业来说,可选择的用工多了,不但对工人是促进,在工资上的话语权也强了。表面上看你是涨了工资,但也许原本两个人的活,现在你用一个人就够了,质量还更好你说这到底是谁吃亏,谁赚钱?其实谁也没吃亏,是劳资双赢”

    众人闻言,无不lu出深思之sè。片刻之后刘子文抚掌赞叹:“四弟果然是非常之人如此一说,我也觉得帝国是非行此策不可了真能建此保障体系,国家长治久安之局便有了基础。我国民必定以国为家,感念皇恩,感念政fu,戮力同心,建设昌盛富强之帝国。我华夏之勃兴于斯可见此光耀千古,名垂万世之功业,有用xiǎo兄之处,尽可言之”

    “其实还有一条,更是关系我帝国千年根基。”郑宇此言一出,众人无不聚jing会神地看着这位今夜着实让众人吃惊非xiǎo的太子爷,“帝国已经完成了初步的资本积累,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也具备了一定的自我扩张能力,也就是机chuáng和设备制造业。那么下一步的工业化,就不能再依靠低价出口。帝国对外汇的依赖,已经不想以前那么强了。”

    “帝国继续进行工业化,面临的最大问题将是需求。”郑宇目光炯炯,神sè凝重,“这样一个大国,不缺土地,不缺资源,不缺劳动力,还能自己生产一些设备,工业化一旦铺开,这种起飞速度将是非常惊人的,恐怕德美之流未来都要瞠目结舌”

    众人思索片刻,都是点头。这道理听起来惊世骇俗,可想一想倒也的确在理。

    “可真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海量的产品卖给谁?”郑宇此言一出,众人都是一愣,“如果再像现在一样依赖出口,势必与欧美发生ji烈的贸易冲突,也势必影响帝国的发展,乃至国家安全。在帝国低价产品的冲击下,一旦引发欧美工人失业,这种风cháo被煽动起来,欧洲列强的财阀和好战分子就会煽动民意,利用对华的民族仇恨来转移内部矛盾,以及欧洲列强之间存在的矛盾,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对华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xing就会提升,甚至可能对华进行联合进犯毕竟无论是民族感情还是经济利益,他们的一致xing更强。”

    “即使我们全力加强国防,让列强投鼠忌器,但如果列强对我采取贸易封锁,即使仅仅只是高额关税,我们的出口就难以为继。届时帝国国内无力消化这么大的产能,工商停业,工人生活无着,我们怎么办?难道靠政fu去消化?”郑宇摇了摇头,“这一次经济危机,大家历历在目,无非是全球生产过剩需求不足。帝国这一次是依靠扩大政fu开支,靠着扩充军备和基础设施建设撑住了,但政fu的财政已经十分危险,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政fu负债累累,甚至还加剧了国内官员的腐化,滋生了系统xing的**。以后难道还要走这条路?那无疑就是帝国自寻死路了。”

    “像帝国这样庞大的国家,必须走一条大国崛起的道路。经过初期以出口积累外汇,购买设备和技术,建成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的初始积累阶段之后,国家不能再单纯依赖出口。”郑宇顿了顿,坦然说道,“对帝国来说,下一阶段,就必须走一条挖掘内需的道路。”

    郑宇环视众人,语气坚定:“随着义务教育的深化,职业技能培训的普及,机器设备和生产工艺,管理体制的改良,帝国的生产效率会越来越高,也必须逐步提升工人的工资,确保劳动者具有足够的消费能力,让生产商品的人买得起自己生产的商品,实现供需两侧的自我循环。这就是未来帝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则。”

    “只有这条道路,才是适合帝国这样大经济体的王道。”郑宇一笑,“这保障体系,让劳动者病有所治,老有所养,消除了他们最大的隐忧,也就能帮助他们提升对帝国的归属感,增加对生活的信心,自然生产效率提升,社会就越发稳定。未来随着工资提升,这些民众的消费能力越来越强,有恒产者有恒心,咱们这个社会也就稳定下来了,大家都可以放心追寻自己的理想,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这个国家也会越来越强盛,复兴华夏,也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众人闻言,无不叹服。

………………………………

第六十三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

    

    第六十三章酒不醉人人自醉

    刘子文已经是拍掌叫绝:“殿下早闻您是军人出身,但于外jiāo国政上也大有天分,没想到于经世济用上头也有如此见地这真是愧煞旁人了”

    宋端也点了点头:“殿下这番话,倒是解了我很多疑huo。既然各位有此心,说不得我宋家愿为帝国试验之地,第一个试行此策”

    郑宇看着依然有些疑虑的李国翔,知道这位三哥看似风流潇洒,又在英国就学,骨子里却实在是合féi李家那种保守的xing子,也不为己甚,微笑说道:“其实在我看来,对于李家,宋家这些大集团大企业,这社会保障之策倒很是有利。”

    李国翔一怔,下意识地问道:“何出此言?”

    郑宇笑着说道:“这些年,帝国工商业勃兴,很多士绅建厂,只图眼前之利,故而对工人敲骨榨髓,又勾结官府压制,无所不用其极。如各位的厂子,毕竟顾及着自家名声,对工人多有抚恤,无论是收入,工作时间,安全,食宿等方面,实在是强过大部分xiǎo厂xiǎo矿太多。但这些xiǎo厂xiǎo矿剥削严重,成本也低些,依然可以存活。若是帝国颁行保障法规,规定最低工资,取缔童工,要求男nv同工薪酬不能差距过大,要求改善食宿,强制组建工会,恐怕很多这样的血汗厂矿就要倒霉,倒时候都要转卖,市场也得让出,得利的还不是你们这些大厂?”

    李国翔仔细咀嚼片刻,眼前一亮,心中豁然开朗,脱口赞道:“没想到还真是这个道理殿下,您这可称得上是算无遗策了”

    郑宇一笑:“三哥,你这倒是过奖了。其实这道理大家都能想明白,只不过之前都是被这福利上头的开支晃huā了眼,没在这上头动心思罢了。”

    宋端叹了口气:“今天这客,倒是没白请,真是受益匪浅”

    许巍却chā口道:“说起请客,原本不是说要喝酒的吗?怎的又弹琴又聊天,连兄弟都拜了,却不喝酒,莫非二哥是诚心忽悠我们兄弟几个?”

    宋端一怔,和郑宇对视一眼,几人都是哈哈大笑。

    “好了,既然老五说了,咱们今天就一醉方休。”刘子文笑着说道,“日后大家便是兄弟,可不能生分。”

    郑宇点了点头,开口说道:“我今儿倒带来半打零二年的拉菲,正好请各位品鉴。”

    邱海阳心领神会,转身离去,不一会抱着一个木箱子回来,里面用冰镇着几瓶红酒。

    李国翔拿起来,爱不释手地把玩半天,开口说道:“这拉菲酒的确是神品,不知道法国人怎么nong的,家父也试图在安徽栽种,但葡萄种出来就不行,更别说酿酒了。”

    邱海阳熟练地打开酒瓶,接过下人们递过来的高脚杯,倒了一些,众人闻着酒香,都是面lu陶醉。

    郑宇说道:“这葡萄酒的葡萄,种植条件却是苛刻,首先要求土地贫瘠,透气好,所以最好是沙壤土,碎石盖住,还要求日照好,雨水少,昼夜温差大。这一条条下来,中国适合种葡萄的地方,恐怕就是些峡谷,尤其是西部戈壁地方的峡谷。当然,山东,山西,乃至大连,都有些很不错的地方。”

    宋端呷了一口,品了品,满意地点了点头。可听了郑宇的话,他脑中却是一闪,脱口而出:“你真的要做葡萄酒生意?”

    郑宇知道这人想起了当年在齐齐哈尔的事情,笑着点了点头:“我倒的确有这个想法。前一段,我已经和法国罗斯柴尔德酒庄方面联系,准备引种赤霞珠,黑比诺,美乐,xiǎo维多等等葡萄名种,并且引入全套酿酒工艺,在中国选择一些地方建立葡萄酒庄,和法方合营,生产各种档次的葡萄酒。”

    刘子文赞叹道:“四弟真是有心。这些年欧风东渐,尤其是安南法国犹太人的酒庄,把这红酒引入内地,端的是所向披靡这酒不伤身体,喝起来又雅致,琵琶美酒夜光杯,不知被这些人赚去多少钱财”

    宋端也点了点头:“那些酒庄在法国怕还算不得一流,到了我们这边,居然敢和茅台这样的国宝并列,真是令人扼腕。四弟,你要有心,找地方,搞运营的事情,我们几个都可以帮你cào持,你坐地收钱就好。”

    李国翔点了点头:“就是。不说别的,以后国内上上下下,乃至国宴,上的红酒都是咱们兄弟几个做出来的,那是什么脸面?”

    郑宇笑道:“何止是这红酒,便是大麦芽啤酒,我也要搞出来还有咱们传统的黄酒,白酒,把这酒业兴旺起来,不但可以出口赚洋人的英镑美元,还能消耗国内的余粮,防止丰收之后谷贱伤农这可是稳固国本的大事,你们可不要xiǎo看”

    宋端看着这个青年皇储,心中的震撼已经是无以复加。能从这样的事情上着手,一举多得,事事都是针对着稳固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业,这样的一个人,心肝真不知道有几孔几窍

    “啤酒,我已经在联络bo兰和捷克的酒厂,高薪聘人”郑宇说道,“未来的酒厂,这些人都有股份,葡萄酒也是如此。我就不信,我帝国还要年年huā上上千万进口这些东西”

    几人对视一眼,心中都是ji动不已。

    “今儿说了这么多,这些事情都要办起来。”李国翔下了决心,“我明儿就搬铺盖,到这边来和老2住huā个三五天功夫,把这计划写出来,大哥和四弟你们看看,等改出来,我回合féi当面和我爹往还我是准备把全部身家押到四弟这些事业上头了”

    宋端一笑:“老三,我就怕海伦上mén要人。你过来可以,家里的事情你得摆平。”

    李国翔耸了耸肩:“让她一块过来不就得了。”

    宋端苦笑着点了点头,又转向郑宇:“四弟,这些最}}好w事情上你是大股,你国务繁多,总要派个信得过的人过来往还这些事情,你手下的人我看都不错,你看派哪个过来?我们早日接上头,一起计较也顺畅些。”

    郑宇琢磨半天,开口说道:“我看柯山这人心细,考虑事情也全面,倒是个cào持事务的能手。不过他现在在北风上头,我回去安排一下,让月兰接他的班,让他过来跟你们一起把这些事情统起来,有他在,我也就不用cào心了。”

    几人对视一眼,各自举杯,气氛更是热烈。

    …………………………………………………我是历史的分割线………………………………………………………

    ru黄sè的台灯之下,那张黧黑的大脸上,浓眉紧紧锁住,脸上的皱纹,愈发如同刀刻一般鲜明。

    “说说吧。”老人沉声说道,“这事你脱不开首尾。”
     八 零 电 子 书  w w w 。 t x t 8 0。 l a

    对面的青年,双目微垂,似乎想要在桌子下面的黑暗之中挖出一些灵感,又似乎想要在灯光的死角发现一些隐藏的秘密。半晌之后,他抬起头,眼中泛着血丝,冷静地说道:“jiāo人。这一次,下边确实是太过分,不好好整顿一下也不成体统。三令五申不许和青年党掺和,还是出了这种事,而且还是第一师。如果放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