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走,城里只剩下了独立25旅。
张作舟头一晕,眼前发黑,险些栽倒地上,幸好有副官扶住,这才勉强稳住身子。
回到座驾上,张作舟靠坐皮椅上,无力叹气,走吧走吧,既如此,还能如何。
大搞左右互搏两边骗的把戏,总算将张作舟、逢占海都一一哄走,希洽立马叫来一位亲信。
当这亲信进门,若是马明远在此,肯定惊叫起来,此人竟是那不知所踪的长春政务筹备处长,张燕卿张公子!
原来,这位张公子命大,很早之前,已不堪地方政事烦难的他,就在筹谋从长春调回省府,尤其经过与马明远那次交锋,更让见识到这地方官实在不好做,加快了跑官的速度。
好一阵运作之后,张公子给自己运作到了省府秘书长的高位。就在长春爆发战事前两天,张公子已经返回省城履职。
因此,当华日双方在长春大打出手的消息传来,张燕卿不禁唏嘘不已,更为自己先见之明而自得。
张燕卿虽然为前朝名臣、两江总督张南皮的公子,但远赴东北做官,自然得有所依附,早就与希洽互相结为羽翼,因此对希洽的谋划有所了解,他本就是前朝贵胄子弟,自是毫无异议。
此时希洽将他找来,就是要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
从希洽办公室出来,张燕卿神情紧张,直接出了省府,连家都没回,就带着秘书、护卫,登上火车驶出吉城。
坐在火车包厢内,虽然秘书环绕,护卫在侧,张燕卿还是感觉有些紧张,时不时探手进怀中,确定那封密信并未遗落。
车到长春站,日本人依然盘查很严,但张燕卿毕业于日本学习院,那口日语怕是连日本兵都无法比拟,自是无人敢于拦阻。
出得站外,张燕卿还在环视,寻找希洽交代的“接头人”,就见一名头戴礼帽身穿风衣的青年“男子”走过来,开口询问:
“是耐甫先生吧,我就是格公派来的接头人。”
希洽表字“格民”,旁人尊称他的时候,自是可以称作“格公”。
张燕卿闻言皱眉,这分明是个女人,希洽搞什么鬼,派个女人过来能济什么事?
张燕卿毕业于日本顶级贵族学府,自是对日本人习俗深有了解,日本社会男尊女卑,他也受到很深影响,骨子里看不上女人。再说,正因为日本人男尊女卑,用一个女人居中联络,岂不要让日本瞧不起己方?
这女人竟是金东真,将张燕卿的疑色看在眼里,却不当回事,反是有些轻蔑。她伸手招来几辆小轿车,拉上张燕卿一行飞驰而去。
其实希洽也是冤枉,他难道不知道,这种机要事务让女人出头,会让协商双方都看轻么?
若非“宗社党”被马某人一网打尽,只留下小猫三两只,能拿得出手,身份足够高,又懂日本的仅有金东真一人,他希洽手里实在没人,又何必派金东真一个女人出马。
车队行经之处,呃,张燕卿那叫一个眼熟啊,这,这是要去哪?
待到车子停下,那处建筑门口虽有日本兵站岗,也还有两个留守的华人职员,作为这个机构的老人被留用下来。
一名华人职员跑过去开门,见到走下来的张燕卿,立马愣在那里,下意识就鞠躬道:
“处长,您回来了……呃,不对,这位爷不是调走了,怎么突然跑回来了?莫非是没跑出长春,被日本人逮回来了?”
正呆愣功夫,张燕卿已经推开他,在金东真及一名日本少佐引领下,大步走入这栋建筑内。
这建筑,原先是长春市政筹备处,现在变成日本占领军司令部!
来到原先张燕卿的办公室内,一名日军中将正大马金刀坐在沙发上,长谷部照俉和大岛陆太郎坐在两侧相陪。
见到日军中将,张燕卿立即深深鞠躬:
“多门将军,您好,我带来了您的学生,希洽先生的密信,他希望与您协商和平事宜……”
直到汪芝右回到家中吃晚饭,马明远才得知吉城撤军的全部信息。
马某人当即急了,抓起外套招呼手下就往外跑。
这动作,将在旁边闲聊的史英秀、鄂媚、汪诗雅吓了一跳。
“回来!”
汪芝右低喝一声,指着对面沙发让马明远坐下:
“干什么去!”
“希洽这是要卖国投敌,我不能坐视他把省城拱手交给日本人,现在就去联络张作舟和逢占海,带兵打回省城,先把希洽这王八蛋抓起来!”
汪芝右一皱眉:
“就你懂,省城诸公难道都是傻子,岂能让希洽得逞?”
不提这个还好,马明远闻言嗤笑:
“不是傻子,还能让希洽把整整四个团、上万奉军调走?现在省城全空了,一旦日军进攻,拿什么抵挡?就你手下几百号警员么?”
这……
汪芝右顿时无语,脸上有些发烧,只得强自镇定道:
“代理省主席毕竟深受副总司令、辅帅器重,就算投日,又能得到什么,又会比现在更加位高权重不成?不要多想……”
马明远不客气的打断了他:
“希洽是旗人,他要复辟,把天津那个小皇帝请回来,在东北复辟前朝,全了旗人复辟的美梦!”
“你也是旗人!”
汪芝右没好气道。
马明远正色道:
“但我首先是华国人!放眼世界,万国境内,当今崇尚共和之年代,谁家还会复辟成功?纵然希洽带着旗人复辟成功,重建的小朝廷就是日本刺刀帮忙所建,日后也不过是日本人的傀儡而已。这二等国民,我才不屑充当!”
沉吟了一阵,汪芝右不得不承认,自己这外甥说得有道理,打从希洽提出吉城撤兵方案,他就觉得不妥,只是没想到希洽胆子这么大。现在被外甥点破了内中关窍,他又如何能够拦阻。
挥挥手,让马明远带人离开,汪芝右才看向惊恐的史英秀和汪诗雅,又着意瞧了眼镇定如常的鄂媚,这才吩咐史英秀立即收拾金银细软。
史英秀大吃一惊,急忙问要干什么。
汪芝右叹息一声:
“明远说得不是没有道理,可他此去,无论能否成功,吉省动乱在所难免,甚至可能大战一场。既然吉城已经成为险地,我是国家重臣不能擅自离开,可你们母女两个又何必搅和进去,不如尽速离开暂避一时。”
史英秀是大家闺秀,虽然关心丈夫,也不是那种不知好歹,晓得会拼死拼活要与丈夫在一起,最终拖累丈夫的无知妇人,可她也是露出茫然神情:
“兵荒马乱的,我们娘两又能去哪里?”
这,汪芝右也是愣住了,是啊,关内关外都在打仗,哪里才是真正世外桃源?
就在这时,一直没吭声的鄂媚开口了:
“汪先生,汪夫人,过来时候,马先生就关照过我,若是吉城出现变故,可以尽速赶往营口,乘坐客轮前往上海,通过上海前往美利坚。在那里,他有投资产业,虽然规模很小,也需要人可靠之人总揽打点,他觉得,汪小妹妹正合适。”
“我?”
汪诗雅整个人都是懵的,不明白,为啥突然还扯上了自己?我才十六七啊,能干什么?
没有回答汪诗雅,鄂媚掏出三张船票递给了史英秀,然后歉意的对汪芝右道:
“汪先生,这里没有您的船票。马先生说,您是国家高官,此时若是出逃,于声名有害无益,虽不指望您仗义死节,总要留下来一同共渡难关。”
卧槽!
汪芝右几乎要爆粗口了,这什么狗屁外甥,竟然要自家亲娘舅挺身赴死!
妈的,没看错,真是我老汪家的好孩子!
(本章完)
………………………………
第三百零八章 无奈的落幕,绝非终点
这几张船票并不是马明远提前准备的。他又不会未卜先知,哪会知道日本在哈尔滨听证会后,还敢悍然发动“奉天事变”,否则自己怎么会被堵在南岭兵营?
倒是将史英秀母女送往美利坚的想法,是马明远早在考虑,毕竟自己将要加大对美利坚投资,紧靠中野正美和维克多这两人主持,很难保证其忠诚和资金安全。
是以,他在过来吉城的列车上就反复考虑此事,回到家后,听说汪芝右不在,趁着派人出去打探消息的空挡,也让人买了三张去上海的船票。
本来按照马明远的安排,劝说史英秀母女的任务,交给同为女人的鄂媚最合适,再由他出面劝说舅父汪芝右。谁能想到,希洽叛意显露,他着急去游说张作舟和逢占海,竟忽略了这件大事。
还好鄂媚心思机敏,不失时机的把事情交代出来。
汪芝右本就有意疏散家人,虽然美利坚远了点,听说自家外甥在那边有投资,稍一思索就作了决断:
去,赶快走!
与此同时,马明远搞了一辆卡车,拉上行动队大部,近十个人,一路疾驰如风的出了吉城,向乌拉街飞奔而去。
只是,乌拉街距离吉城还有几十公里,马明远得到消息比较晚,独立25旅得人马早出了城走得远了,他要追上去,估计得用个把小时功夫才成。
刚走到半路,就见路上有人,正赶着一辆大车向着吉城而来。
与大车错身功夫,马明远瞟了眼大车上拉的东西,登时两眼瞪圆,急忙让司机停车。
追上大车,马明远也不多废话,抄起车上一杆步枪,拉了下枪栓试了试,没有枪油,不是新枪,用过,捷克造德式毛瑟7。92,妈的,这是奉军制式装备啊!
再看车上,少说装了二三十杆,扒拉扒拉,马明远两眼一亮,竟捞出一杆枪身较短的步枪来。也不能说是步枪,弹仓在下方,可以装五发,十发,甚至二十五发弹匣。
竟然是捷克造ZH…29半自动步枪,好东西啊!据说奉军从捷克只买了五百来支,多数装备了副总司令的卫队,没想到,在这里还能捞到一杆。
马明远这么大喇喇的检查武器,那两个赶车的老倌本来还要制止,却被冯兴带上两个人,用驳壳枪一比划,立马老老实实蹲到了路边。
点了点数量,二十七杆捷克造7。92步枪,一杆ZH…29半自动步枪,外加两箱子弹,好家伙,这两个老家伙是想上山拉杆子不成?
马明远亲自审了审。
原来,这两人到不是山上绺子里的人,只是附近店铺的掌柜和伙计,傍晚听说,乌拉街新开来那些当兵的,竟然有人叫卖手里家伙,两人动了心思,想去收些好用家伙,一部分自用看家护院,一部分可以卖给吉省东部的窝头。
于是两人赶着大车跑过去,还真是一群当兵的在卖家伙,价格还贼拉便宜,一杆长家伙才要大洋二十块!但只要现洋,日元更好,奉票免谈……
这两老倌立马东西,紧着身上带去的现洋,可劲收了这二十几杆家伙,正开开心心往回走,没想到半路遇上“劫道”的,被马某人截了胡。
没错,马明远审了几遍,虽然一颗心不断往下沉,还是果断掏钱,每杆加价五块大洋,把这些武器都收走了。
正好自己一行只带了短家伙,他还担心此行安全成问题,索性将现成的步枪装备给行动队员,多余的就放在卡车里,至于那杆ZH…29,马明远当仁不让的笑纳了。
此时的张燕卿正紧张的等待一个人。
上午他与多门二郎见面很顺利,对方虽贵为日军中将,听说张燕卿身份后,立即表示对其父张南皮的恭敬,加上希洽的密信,彼此沟通自是无碍,多门二郎初步答应下来,只要希洽发出正式邀请,他就赶往吉城与其见面。
张燕卿大喜过望,当即,当着多门二郎的面,用电话联络了吉城的希洽,把这个好消息通报过去。
希洽却态度有些暧昧,也听不出喜怒,只是淡淡表示,自己会立即派正式使者前往长春。
既然已经就和谈事情,与省城大员通过气,希洽不再召集大员们讨论,指令省府参议安玉珍作为自己的使者,立即前往长春迎接多门二郎。
此时张燕卿就是在等待安玉珍。
当安玉珍抵达后,张燕卿与安玉珍简单交谈一番,汇报了上午与多门二郎会谈的经过,安玉珍这才去拜见多门二郎。
虽然已经夜深,多门二郎并未休息,甚至都未换下军服,一经通报,两人就得到了多门二郎的接见。
安玉珍见到多门二郎,简短客套后,立即表示,恳请多门师团长率领关东军,“和平”进驻吉城。
听到“和平进驻”几个字,一边的张燕卿眼睛都瞪圆了,喂喂,这和之前说好的不一样啊,不是和谈么,怎么谈都不谈,就要求进驻?这样干,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