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懂了。”雷大头哈哈笑了几句:“你们明白吗?”
杨展自是点头,哈哈笑了几声:“就你不懂,我们都懂。”
“我呸,你们就爱装,不像我,爱学习。”
众人哈哈大笑。
邵明俊无愧于火器专家的头衔:“红夷大炮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
火炮可以以此为轴调节仰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
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在一丈左右,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射程长。”
众人都听着邵明俊的介绍,虽然听不懂,但不明觉厉。
“缺点呢?”雷大头适当的问一句。
“过于笨重,没有合适的陆用炮车,导致机动性极差,长于攻城,拙于野战。
装填发射的速率不高,且炮体笨重,无法迅速转移阵地。
故在野战时,多只能在开战之先就定点轰击,当对方情势发生逆转,则往往无法机动反应。
红夷大炮是种架退式前装滑膛火炮,每发射一次,都会严重偏离原有射击战位。
按照正常的操作程序,需要经历复位、再装填,再次设定方向角和仰角的步骤。
此炮射速比较慢,发射一次以后,首先要把火炮复位,然后必须用带钩的刷子,先把没有燃烧完全的碎布等东西钩出来。
再用沾水的毛刷伸进炮膛清洗并熄灭火星,然后用干布包裹的炮杆伸入炮膛去擦干,这才能再填入火药,放入炮弹。
有时候还需要塞一些东西固定,最后用烧红的铁钎插入火门点放,
这些动作非常烦琐,还不包括修正炮位,十六个弹指(两分钟一发)那炮手就非常不错了。”
“嗬。”雷大头笑了笑:“咱们麾下的士卒八个弹指就能打三枪了。”
邵明俊嘿嘿的笑着:“反观咱们的秦祚明野战炮,最新版本的啊!”
这火炮威力更大,六百步以内指哪打哪,而且有了钢的铁箍,火炮更加轻便,也更加好移动。
要不是想要检验实战能力,我一定闷在山上,把秦二哥说的从后面装炮弹的火炮给研究出来。”
第0162章 料敌之先
清军的红衣大炮性能不错,到了康熙时期,达到了顶峰。
但现在跟邵明俊最新版本的“秦祚明野战炮”,那是有着不小的差距的。
秦祚明拍了拍邵明俊的肩膀:“不急,一二百步的有效射程增加,足可以在战场上取得巨大的优势。”
“没错,咱们撒尿能呲到他们头上,狗鞑子撒尿呲不到咱们。”雷大头哈哈的笑着。
“如今火炮到位,接下来我们要研究,如何有效的吃掉这伙来犯之敌。”
“直接大炮轰他娘的。”
杨展对于邵明俊口中的火炮很感兴趣。
毕竟人家是原四川巡抚邵捷春的儿子,他以前可够不着邵捷春,不曾想他儿子竟然会对秦老弟如此言听计从。
“轰,在哪轰?”秦祚明指着地图道:“难不成我们要坐在广元县,等清军把他们的红衣大炮运到城外,守株待兔?”
“这倒是也不失为一条好办法。”
杨展觉得这个计策不错,至少能打狗鞑子一个措手不及。
“被动挨打,我觉得不是我的风格,况且才一万人左右,不应该守住广元不动弹。”
秦祚明走了几步:“不如我们来分析清军攻打广元,应该如何做?”
“倒是有点意思。”曹勋微微挑眉。
“从南郑县入蜀有三条路,米仓道是小路,不适合大规模行军,只有走金牛道。”
杨展对于川中地理位置很是熟悉:“如果从白水关过来,狗鞑子便要攻克两道关隘,这两道关隘在大西军手中。
若是鞑子从宁强县过来,那便是要闯过我们守卫的朝阳关,直达广元县。”
“依我之见,清军会攻克大西军的两道关隘,以免打草惊蛇。”
“哦,秦老弟觉得狗鞑子会舍近求远?”杨展看着地图,有些不相信。
毕竟攻克两道关隘,暴露行军的可能性极大。
“葭萌关等在大西军手中,艾能奇都晓得狗鞑子是冲着咱们来的,麾下士卒兴许会放松警惕。
再加上万一大西军不给咱们通风报信呢?”
秦祚明指着地图道:“清军兴许会兵分两路,一路佯攻,一路主攻。”
“吼,我懂了。”雷大头大笑一声:“狗鞑子佯攻一定是攻打朝天关。
主攻就是偷袭大西军控制的两关,出其不意的出现在我们面前,打咱们一个措手不及。”
啪。
秦祚明打了个响指:“不错,我怀疑鞑子还会派出小股部队,走米仓道装作大军。
来干扰咱们的视线,我们只需在百丈关放上一些人就足够了。”
“秦老弟说的不无道理,但是我觉得狗鞑子一直不曾遭遇战败。
叶臣作战勇猛,定然会肆无忌惮的直冲过来,他可不会把你们一伙麻匪放在眼里。”
别看只有一万清军,那战力也不是他麾下士卒能够扛得住的。
杨展认为唯有秦祚明的火炮击溃鞑子的阵型,他再率军出击,定然能取得极大的战果。
“先这样准备着吧,我们把新式野战炮安排在白水关后三十里的铁帽山。
此路一面临山,一面临着嘉陵江,绵延十里地,往前走还有一座石桥,非常好的埋伏地点。
邵老弟就带着五千人埋伏在铁帽山上,顺便分出一些人堵住石桥给与他们迎面痛击。”
“啊,我不行。”邵明俊急忙拒绝:“秦二哥让我造枪造炮,那我没话说,但是要我指挥作战,那是不行的。”
“我随你去,你在现场看看火炮的性能,大规模实战,总得心里有底。”
“好。”邵明俊这才脸上带笑。
“杨大哥,你就率人守住朝天关,曹大哥便率人守住百丈关。
这两处都是佯攻,我猜测还得是贺珍的人马,必然不会真打。”
“此次前来,我们俩人总归带了三千人马,其余大部分都在川东休整。”
雷大头想了想:“老九,把李鹞子等人叫来帮忙。”
“嗯,广元县就不留人了,就让农会的人自守!”秦祚明笑了笑:
“接下来在哪买就等着贺珍把叶臣的作战意图,以及行军路线图给咱们送来就好了。”
“秦老弟当真是相信他?”杨展觉得贺珍万一送来个假图,那可是大事了。
“我还是愿意信他一次的。”
~~
叶臣率领八旗到达了汉中府南郑县。
贺珍等人自是出城迎接,谨慎起见,并没有让八旗军进城。
同样的叶臣对他们也不放心,故而直接就召唤到了城外。
帐篷搭好之后。
贺珍等人进了帐篷,瞧见许多金钱鼠尾。
“见过大人。”贺珍等诸将拱手。
叶臣打量了贺珍几眼:“粮草可是准好了?”
“回大人的话,汉中孱弱,供养我等部下士卒尚不能饱腹,哪有余粮供应天军啊!”
贺珍不等叶臣言语接着道:“此事我早已禀明过英亲王,他让我有需求都是跟三边总督孟大人提的。”
兵油子一下就把也叶臣给顶的没话了,人家挑明了是归阿济格统领,跟你汇报说不着。
他也不好当面呵斥,便淡淡的道:“把你知道的情况都说一说。”
贺珍便详细了说了战况,这是瞒不住的,又重点说了说这清风寨的麻匪与川中各方势力都交好。
清军入川,很可能会遭到各方的联合攻击。
叶臣点点头,巴彦一时不察,结果落得被麻匪所杀。
“来,指一指入川都有几条路。”
“回大人,从南郑入川一共是有三条路。”贺珍对于这点消息自然是不会瞒着,他指着地图道:
“第一条从南郑走米仓小道,绕一个大弯,从东方攻打广元。
还有两条路都是走金牛道,不过一条是要过阳平关,白水关,一条是走广强,攻朝天关方可接近广元。”
“所谓的蜀道便是金牛道,这里地形适合大军行军,以及运输粮草。”
李国翰接过话茬,出川入川最重要的便是粮草运输。
从关中攻蜀,一定得走金牛道,只有这条路才能运粮车。
只要川中势力把守剑门关,烧断栈道,那蜀中自有一道乾坤了。
你只能冒险行小路,或者向张献忠一样,从湖广等地进入重庆,再攻成都。
叶臣皱着眉头,仔细看着地图。
第0163章 叶臣的策略
清军镶黄旗旗主刘之源指着地图道:“大人,莫不如直接攻克朝天关,我军迅速逼近广元,打这帮麻匪一个措手不及。
当初贺珍等人行军缓慢,给了这帮麻匪充足准备的时间,这才导致巴彦惨死。”
贺珍听到这话,当即不乐意了:“大明官军与麻匪穿一条裤子,朝天关被攻,他们自然就知道了。”
“此计不妥。”镶蓝旗旗主李国翰当即反对:“巴彦惨死,足以见这帮麻匪准备充足。
依我之见,莫不如把他们引诱出广元,与我军作战。”
大明官军只会所在城中守城,极少有出城野战的。
几次野战,大明官军皆是惨败。
这伙麻匪火炮犀利,兴许就是红衣大炮的翻版,到了城外,己方士卒容易被轰。
“若是野战,优势在我!”
正黄旗旗主祖泽润双手抱胸,看着他们争论附和了一句。
正蓝旗旗主巴彦大意惨死,三千麻匪对上万人,那己方铁定能为巴彦报仇。
祖泽润只是听着贺珍说,汉军正蓝旗旗兵的脑袋全都被砍了,挂在城墙之上。
这件事,说什么也得找补回来。
自从入关一来,清军还没有收到这种侮辱呢,特别的英亲王阿济格的儿子,被一伙麻匪给废了!
奇耻大辱。
但这并不是祖泽润考虑的,他在想清军如何能在川中站稳脚跟。
这才是真正的军功!
消灭这伙麻匪,只不过是顺便的事情,几路进军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占据广元便是第一步。
广元县自古以来就是入川的重要通道,联通陕西与汉中,是入蜀要塞。
正黄旗旗主祖泽润深深知道,虽然他是旗主,可是在满八旗面前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只是个奴才!
唯有立下足够的军功,才有机会进入满八旗,甚至能抬旗,进入上三旗。
川中势力有官军和大西军,这两个势力在祖泽润看来,都算不上什么劲敌。
大明北方的士卒经常要防备关外清军,作战经验丰富,南方士卒除了勤王之外,剩下的便多是剿匪。
至于张献忠都不敢硬刚李自成,足以见得大西军战力不如大顺军。
清军已经横扫北方的大明官军,打的大顺军狼狈逃窜。
所以祖泽润认为,拿下四川指日可待。
一直等他们争论的叶臣开口道:“这伙麻匪杀了我大清汉军正蓝旗,气焰异常嚣张。现在正在等着我们去打朝天关。
而葭萌关等大西军则是坐山观虎斗,我们佯攻朝天关,主攻葭萌关白水关,在派遣少数人走米仓道,做出佯攻。”
几个人都觉得叶臣说的有点保守,一伙麻匪,才三千人,在大西军和大明官军两头跳。
这个时候,两头兴许都不会帮忙。
毕竟坐看友军陷入险境,不动如山的规矩,他们汉军八旗旗主都懂的。
总之就是死贫道不死道友!
“贺大人,你觉得呢?”叶臣说完之后看着贺珍。
“我觉得不现实,葭萌关,三国的时候,霍峻就凭手中千余人,抗住了三万人的进攻,还反杀了。”
贺珍指着葭萌关白水关道:“这两道关隘,可不是能轻易攻破的,依我之见,莫不如集中兵力攻打朝天关,方可直下广元县。”
“确实。”
刘之源连连点头,打两道关隘能比打一道关隘快吗?
况且张献忠已经拒绝了大清的招降,必定会率兵抵抗。
“你们是这样想的,那赛卧龙的麻匪也是这样想的。”
叶臣摸着花白的胡须道:“夜袭葭萌关,若是你们不行,老夫自当先锋。”
“大人这是说的哪里话?”李国翰等人纷纷表态,支持叶臣的策略。
“朝天关控制在麻匪手中,必然会有放更多的士卒。”叶臣这才解释:
“我军攻破两关,无论是从背后夹击这朝天关,还是直扑广元,都有利于我军。”
“李国翰、刘之源。”
“末将在。”
“汝二人各自领汉军两旗六千人马,我再调拨满洲镶红旗三个牛录助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