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忠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忠臣-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毕竟有个南明的朝廷,与没有南明朝廷是两回事,至少有个象征意义。

    “哦?”

    “史可法派人去与清廷鞑子议和,妄图联掳剿贼,我大明自立国以来,从未有过议和之事。

    纵然土木堡发生,新帝也是力挽狂澜,拒绝议和。”

    杨展摸着胡须冷笑一声:“鞑子只有被打怕了,他们才会怕你。

    南京的朝廷竟然想要靠仁德去感化鞑子,真是一群酒囊饭袋想出来的办法。”

    “议和议和,议你妈的和!”

    “秦兄弟,要我说,南明朝廷稍微露出獠牙,才会让清军忌惮,他们是侥幸得了这么大的地盘。

    一味求和,只会让狗鞑子们野心膨胀,他们那些人为何就想不明白呢?”

    “杨大哥,江南富庶,他们想要做南宋的事,划江而治,空有几十万大军,文恬武嬉,没有进取之心,也没有用处。”

    秦祚明叹了口气道:“若是不积蓄力量,你我将来行祖狄、岳飞北伐之事,都不可能实现的。”

    “秦老弟,这川中终究需要你我川人来守护!”

    杨展攥了攥拳头:“无论是张献忠,还是清军入川,都不能让他们得逞。”

    “那我意灭了大清。”秦祚明望着远处的落叶笑了笑。

    “算我一个。”杨展此时也是意气风发。

    “至于南京的大明,就让他们自生自灭好了。”秦祚明深呼一口气:“毕竟这一两年我们鞭长莫及。”

    “秦老弟的意思是,南明周边空有几十万大军,都维持不了一两年?”

    杨展是觉得照这样下去,南明朝廷迟早得覆灭,可没想到秦祚明比他还不看好。

    “议和之事一出,便让鞑子看到了南明政权的软弱性,软柿子,谁不喜欢捏?”

    秦祚明叹了口气:“当今天下,西北有李自成,南方有南明,东北有清军,西南有张献忠,两家流寇不好绞杀,

    可南明就在南京,弘光皇帝想要联掳灭贼,可清军当真会如他所愿吗?兴许明年清军就大规模南下喽。”

    杨展惊讶的揪掉自己一根胡须:“秦老弟,你当真不是危言耸听?”

    “杨大哥今明两年一定要扩大自身军队,训练精兵,你我兄弟二人明年就得在川中迎战清军了,这些狗鞑子可不好打!”

 第0119章 张献忠称帝我来贺喜

    面对秦祚明的提醒,杨展瞬间就觉得时间紧迫。

    以目前的形势而言,他觉得李自成能够与关外的清军对阵很长时间。

    甚至在杨展的心中,李自成既然能够攻破北京城,逼迫崇祯皇帝上吊殉国。

    那战力铁定是比清军强的,如今两方正在交战,清军唯有彻底击溃李自成,才会有更多的精力进入川中。

    可秦兄弟竟然预测明年清军就会进入川中,这么说的话,他不看好李自成的人马?

    怎么看怎么对比,李自成手底下的五大精锐主力,必然不会轻易被清军所击溃。

    “秦老弟,你的意思是李自成也顶不住清军?”杨展有些难以置信的道:

    “都说女真不过万,过万不可敌,难不成是真的?”

    “女真不过万,过万一锅端。”

    “秦老弟何出此言?”

    杨展倒是觉得秦祚明有些猖狂了,但是一想到他敢炮击张献忠还能顺利脱身,就觉得人家说这话是有底气的。

    “我敢肯定,满清从今年入关开始计算,三年之内,八旗满洲贵族的军队是侵略的主力。

    三年过后,他们必然会依靠庞大的汉奸队伍,如吴三桂、孔有德、尚可喜等人充当统一全国的主力。”

    杨展惊疑不定,他不敢相信,满清政权会依靠着汉奸统一。

    但碍于其姑姑秦良玉战争经验丰富,培养出来的子侄在军事方面,必定有过人之处。

    “还请秦兄弟给我好好说说。”杨展自认为他看不到那么长远。

    “清军入关,如今正是不可一世,多尔衮觉得自己无敌于天下,野心勃勃,但清廷的统治者向来避讳谈及自己的弱点。”

    秦祚明扶着城墙垛子:“杨大哥我给你说一说,满洲八旗兵来源于满族成年男子,据我估算,如今入关的清军总兵力不过十万。

    其中还包括了早就投降的汉军和蒙古兵,如此粗估,真正能披甲作战的嫡系清兵不过几万人。

    他们进入中原以后屡经战阵,战死和病死的人数很可能超过人口自然繁殖数;

    他们进入汉人居住区后,享受着程度不等的胜利者的优待。

    逐渐滋长起追求生活安逸的风气,远不像入关前后那样淳朴、勇于用命。

    就是花花世界见识多了,满洲那地方穷的很,被富贵眯了眼睛,不肯轻易舍命。”

    “这倒是真的。”

    杨展认同的点点头,盘踞江南富庶之地的江北四镇,大抵就是这种想法。

    “概括一句话就是嫡系清兵的兵员少了,士气低了。

    第二,清朝入关初期咤叱风云的领兵大将,由于染上天花,迷恋女色和内部倾轧,凋谢殆尽。

    第三:他们的子弟即便承袭爵位,却少不更事,缺乏战斗经验,无法替代父辈驰骋疆场的角色。

    亲、郡王以下的贵族、将领虽然还留下了一批,但他们也无复当年英锐气概。

    只要我们扛过三年,在这三年当中发展壮大,就到了我们该反攻北伐的时机了。”

    杨展努力消化着秦祚明的话,第一条第三条都能理解,可第二条,秦老弟他是怎么给算出来的?

    这也太神奇了。

    “杨大哥,所以说,发展才是硬道理!”秦祚明目光深邃的鼓励道:

    “所以我觉得我打土豪分田地的法子是相当不错的,短时间内非常容易出效果,你要不要试试?”

    “走了,回聊。”

    杨展可不敢听下去了,因为他真的忍不住想要动手,可必定会引起家乡父老的反对与猜疑。

    “想好了回来找我,我可以给你传授经验。”秦祚明挥舞着手大笑。

    张献忠亲自率兵指挥作战,击溃绵州守将马珂。

    绵州也就是巴西,曾经张飞驻守的地方,在成都东北不足三百余里。

    马珂败走汉中,自此李自成的势力被彻底赶出川蜀之地。

    张献忠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李定国攻克保宁,孙可望下龙安,使王运行守之,又率兵攻茂州,克之。

    接着,艾能奇又攻克雅州,曹勋逃到黎州安抚司大渡河所,以避大西军兵锋。

    眉州了无人烟。

    艾能奇听说清风寨的麻匪竟然打击官绅,分给百姓土地,闻知甚慰,与他们的理念一致,故而直接派人招降。

    谁有钱就弄谁!

    清风寨大当家的川中食铁兽苏石,自是满口应下,听调不听宣。

    秦良玉带兵所驻扎的石柱县严防死守,张献忠四处招降四川土司,不敢派人去石柱。

    不知道是惧怕秦良玉放狠话,还是惧怕逃回去的秦祚明再给他一炮。

    除石柱县,遵义府,嘉定州之外,不曾被大西军攻破或者投降。

    至此,四川大部地区被张献忠的大西军所控制。

    崇祯十七年十一月十六日,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建国号大西,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

    李自成建立大顺,张献忠改元大顺,存了压住李自成的心思。

    大西政权颁行《通天历》,设钱局铸“大顺通宝”行用。

    张献忠开科取士,选拔三十人为进士,任为郡县各官。

    大西政权宣布,对西南各族百姓蠲juan免边境三年租赋。

    张献忠的号令森严,不许部下擅自招兵,擅受民词,擅取本土妇女为妻,违者正法。

    以上政策颁布,川中百姓无不欢喜,至少这个流寇不霍霍大家了。

    张献忠封四个养子为王,孙可望为平东王,刘文秀为抚南王,李定国为安西王,艾能奇为定北王,赐张姓。

    但是成都内,百姓们却苦不堪言,秦祚明不见踪影。

    甚至连逃亡的路上都没有发现一丝踪迹。

    张献忠不认为秦祚明会死在逃亡的路上,故而猜想他根本就没有逃出成都。

    而是虚晃一枪,藏在成都内,避避风头,再大摇大摆的逃走。

    这种声东击西的事情,秦祚明为了逃出成都可没少干。

    所以张献忠这样思索,实属正常,故而派缉事兵丁,于大街小巷来往巡查。

    掘地三尺,也要把秦祚明从成都城内挖出来!

    张献忠登基之后,便差遣各地土司以及大大小小的投降的势力,前来成都贺喜。

    秦祚明推脱不过,跟随清风寨大当家苏石一起来贺喜,到了成都十里外的宁州卫停下。

 第0120章 我们本就是麻匪

    秦祚明听完大当家的苏石的对张献忠使者复述后,微微挑眉:“这么说,大哥你也被封官了?”

    “嘿嘿,确实如此。”苏石紧接着叹了口气道:“就是他娘的,头上有了一个上官。”

    张献忠取了三十名进士,就是干这个的。

    “老九,你可得想个办法,把他们糊弄过去啊。”

    大当家的苏石攥着拳头道:“如今张献忠他势大,我们不得不伏低做小。”

    “好说,到时候先见一见,实在不行,把他软禁在某个堡子里,当个吉祥物。”

    秦祚明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太大的意思,这个进士跟王应雄一样。

    就是给个虚名,让他来统治眉州,怎么可能真的如他的愿呢?

    “这怕是不讲理吧?”

    大当家的苏石有些担心,毕竟人家身后站的可是张献忠啊。

    “大哥,我们可是麻匪,你不能忘本,我们对官府而言,干的就是不讲道理的事。”

    “倒是老子糊涂了。”苏石嘿嘿一笑,差点以为自己当真是个当官的人了。

    拜见大西皇帝张献忠的头头们,可以带两个随行一同入城,其余所带兵丁皆是不能跟随,需要在十里外的宁州卫屯驻。

    这里管吃管住,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火并即可。

    总之,就是要求稳。

    张献忠的文臣武将,主要也是怕他出事。

    这些投降的人,万一有人心怀不轨,岂不是遭了。

    张献忠当了皇帝之后,自然是安全第一。

    尤其是乱世当中,他儿子还没有成长起来,身死之后,非常容易造成军心散了,那刚刚建立的大西国也就完了。

    苏石带着秦祚明等人进入宁州卫的居所,自报家门,是来自眉州的清风寨势力。

    右丞相严锡命被左丞相汪兆麟挤到这里来招待头头们的手下,自是由他陪着大西皇帝,接见各位来贺喜的头头们。

    严锡命是四川绵州人,崇祯年间的进士,如今又做了大西皇帝张献忠的近臣。

    即使他被左丞相汪兆麟排挤,严锡命嘴上甚是不忿,可心里却是没什么意见,他只想要富贵的生活。

    至于汪兆麟他天天跟个劳模一样干活,着实是让严锡命心中觉得好笑。

    苦读那么多年书,当官不是为了享受荣华富贵是为了什么?

    既然崇祯给不了自己荣华富贵的生活,张献忠能给,那就跟他又如何?

    清风寨大当家的苏石知晓迎接人是严锡命后,便按照秦祚明提前的准备,询问他的房间在哪,顺便给严锡命送些土特产。

    房间内。

    右丞相严锡命打开箱子,里面露出满满登登的金子,双眼登时放光。

    说实在的,给大西王送贺礼的不在少数,毕竟新皇登基,这些投降势力总得表表忠心之类的。

    但是给他送礼的可不多。

    眼前这份礼可谓是最重的,严锡命摸着胡须笑道:“这清风寨大当家苏石不错,来人把他给我叫来。”

    没一会。

    苏石带着秦祚明进了右相严锡命的房间,双方一阵客套。

    “人人都来恭贺陛下,你在眉州可是有什么难处?”

    虎背熊腰的苏石平日里哪听过这种官腔,遂看向秦祚明。

    “回丞相的话,如今眉州人口稀少,光是洪雅县,我等控制的不过三个堡子。”

    秦祚明先是把实情说一说。

    严锡命微微颔首,心里倒是颇为得意。

    听听人家说的话,直接喊丞相,虽然自己不在意,可都是丞相了,面子还是要的。

    严锡命拿过册子仔细观看:“如此好办,虽然你上头有眉州知府,但是你可是指挥佥事,品级要比他高。

    若是他听话,那你们就好好合作,若是不听话,你就自行处置眉州大小事务。”

    严锡命非常清楚明白,乱世当中,自是武将为王,谁手里有兵,谁便是草头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