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赵子惊的说不出话来:“华强哥,这是真的?”
“我不知道,所以才派你去打探一二,若消息是真的,我才好禀报孙将军啊。”
“明白了。”
小赵子当即招呼他的人从北城赶往东城方向。
大家分得了银钱,与先前在姓孙的手底下做事,简直是天壤地别。
故而又听到东城有秦祚明的消息后,更是动力满满。
打发了这一群人,秦祚明又吩咐郑路在布政司府衙外作为策应。
这次他要带着小旗官秦值进去,免得人员过多。
“秦二哥,你万事小心。”邵明俊小声说了一句。
“总旗大人,我在外面等着你出来。”小旗官郑路同样说了一句。
他知道总旗大人打定主意,就不会改。
否则也不会来支援成都。
“总旗大人,我在银子里埋了震天雷和霹雳炮毒火球。”老工匠吕栋小声说了一声。
“有心了。”
秦祚明颔首,不到万不得已,但愿用不上这手雷和毒气手雷。
“秦居士,是否要小道随你一同前往,届时也好助你一臂之力,杀出来。”
“也好。”秦祚明应下来了,随即说道:“林郎中,你也跟我走一趟,去给大西王看病。”
“我?”
林郎中听到这话,他整个人都傻了:“总旗大人,我不行的。”
“没事,张献忠那里肯定有许多郎中,你就帮忙看看他死了没。”
林郎中这才松了口气,看人有没有救,这种事,他最擅长了。
秦祚明吩咐完了,才汇合费家的队伍,一同走到布政司府衙。
费海知道秦祚明是刘家养起来的匪首,怕他不会说话,惹恼了旁人:
“刘兄弟,哥哥比你年长,一会我们见了这些流寇,可万不能逞强啊。”
费海觉得话说的有点不对,随即开口道:“一会就听哥哥说什么软话得了,若是你需要补充的,在开口言语。”
“多谢。”秦祚明微微拱手表示谢意。
费海松了一口气,他生怕秦祚明也像威胁他们家一样,去威胁那些流寇啊。
好汉不吃眼前亏!
面对这些人,自然是有甲士拦路,李定国彻夜未眠,坐在厅内等消息。
现在听到刘家与费家两家子弟联合求见的消息,让李定国愣了一会。
经过这些年的征战,他也不完全是一个小白了。
李定国自然是知道这些当地豪强的厉害之处。
大明知县的地位很微妙的,百姓都以为他是当地的土皇帝,实则不是。
他们大多都是处于协调的角色,朝廷下发的训谕政令要落实,乡宦豪强的需求需要安抚。
因为战事频发,他们还要斡旋驻军与地方的关系,以免伤了和气。
知县甚至是连衙门里的小吏都要顾虑,这些世袭的人要想搞出一些事来,绝不是一个外来的县官能控制的。
知县背后最大的助力,便是本地的乡宦豪强。
义父若是想要建立一个国家,是不得不依靠这些人帮忙治理地方的。
否则大西军在四川一地就无法站稳脚跟。
因为不管多富庶的地方,他们这些只是掠夺,而不事生产的“流寇,都会把这地方给吃穷了。
现在成都豪强递上请帖,目的就是在试探。
第0031章 为李定国出谋划策
刘家费家算是成都府内最大的乡绅了。
如今两家携手前来,就是想要探探大西军对他们的态度。
看样子在成都内,这些人的消息是满精通的。
李定国长叹一口气,义父依旧在昏迷当中,对于这些大事,他也不好独断专行。
特别是两家各自都带来了名医,那更得见一见了。
谁让自家找到的这些郎中,都没有找到高超的医术,能让义父醒过来。
待到李定国的命令传来,秦祚明与费家少爷到了布政司府衙的前院。
整个布政司把守严密,一举一动皆在流寇士卒的注视之下。
费家少爷环顾四周,连屋顶都有人把守,箭矢平稳的搭在弓上,露出寒芒,他只觉得胆战心惊。
至于秦祚明,则是在打量着这些甲士。
不得不说,李定国核心士卒无论是装备还是精气神上,皆是精锐之士,兴许这些人也是张献忠的核心老营兵。
秦祚明收回目光,直视出门的李定国。
面若冠玉,身长八尺,时年二十四岁。
秦祚明暗暗咋舌,饶是自己长相帅气,但今日一见李定国,他同样也是一副好面皮。
李定国站在大厅门口,打量着院落里的一群人。
只有一个像是领头的人在四处看,其余人等皆是低着头,甚至有些人还在哆哆嗦嗦。
看样子,大西军让他们感到恐惧,这倒是一件好事。
宁愿人怕,勿要人欺!
只有让人怕了,他们才会认真听你讲话。
李定国瞧着四处打量的那个衣着华丽者,面相倒是英俊,不知道是不是酒囊饭袋之类。
“我是李定国。”李定国指了指前面两个衣着华丽者:
“你们两个随我进来,其余人在院落当中等待,若有轻举妄动者,杀无赦。”
猛地被人指了一下的费家少爷有些哆嗦,眼前的可是李定国啊。
一箭射杀老将张令,又把秦良玉给打的单骑逃脱,一日杀尽五千余明军,一个活口都没留下。
此后李定国就在川中出了名,管他长相英俊不英俊,实在是让川人听到这个名字,心中就有了害怕的念头。
年纪轻轻就战功赫赫,又是张献忠的第二个养子,身受信任与重视。
秦祚明前身对于李定国了解的很,三年前他假扮明军,仅仅带着二十名骑兵。
便飞奔襄阳城下,进入城中,协助大西军顺利攻破襄阳。
秦祚明的表哥马祥麟战死于襄阳,大家是有仇的。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脑子里一团乱麻的费海,被秦祚明拽着进入大厅内。
厅内同样站了许多甲士。
黄花梨的桌子上摆放着一副成都府地图。
秦祚明打眼那么一瞄,就发现南城方向以及蜀王府,还有北城方向大大小小画了不少地方。
看样子就是没有被他们攻克,或者不着急攻下的地方。
李定国随手把布防图给卷起来,命人上茶。
“二位今日所来何事?”
费家少爷深呼一口气,脸上带着三分笑:
“在下费海,家父听闻大西王伤势颇重,特地请来家中名医代为看望。”
“有心了。”
李定国微微颔首,叫人去院落里把两个郎中给带进内院。
“你呢?”
秦祚明也是微微拱手:“李将军,在下刘华强,除了叫家中良医给大西王看伤之外。
还想请教一二,将军准备如何对待我等城中富户?”
话问的倒是够直接的,像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样子。
李定国看着秦祚明,此子颇为年轻,难不成是刘家故意派出来试探我的?
费海看着手中的茶杯不言语,不愧是刘家在外为匪的人,说话如此直接。
这也是他最为担心的,流寇打杀富户是常用手段。
他们可是掠夺惯了!
李定国顿了顿又道:“是杀是抚,我倒是做不了主,还得等大西王醒了之后才行。”
费海一下子就有些坐不住了,未曾想得到的竟然会是这种回答。
他费家可没有像刘家一样,把自家府邸建城堡垒,况且费家的本家也不在成都,力量不强。
若是大西军选择尽杀城中富户,那他费海第一个就逃不掉!
“李将军这是在逼迫我们反抗到底?”
秦祚明面色不愉,直接质问。
费海听到秦祚明的这番质问的话,心里突突个不停,脸上当即就出了热汗。
他以为就是来送送钱财,卖卖好的事情。
刘华强他怎么敢的啊!
成都如今正处于权力交接的混乱时期,纵然张献忠进了城,但是他想要彻底掌控成都,还得需要许多时间。
大西军与成都本地豪强之前,还没有什么接触,双方都处于相互防备当中。
权力真空期间,更是秦祚明穿着马甲,左右横跳的好时机。
李定国见秦祚明说出如此猖狂的话,也是一笑: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杀,那我们便鱼死网破;
抚,那我们便会协助大西军,稳定成都,尽快恢复和平。”
秦祚明看着李定国:“将军也不想成都一直混乱下去,以免误了大西王的大事!”
大事?
李定国这才微微挑眉,难不成刘家已经提前知晓了义父准备在成都称帝的事情?
是军中有人把消息漏给他们的,还是他们自己猜出来的!
李定国一时间猜不透,但也不会露怯,只是淡淡的道:“你刘家是怎么想的?”
“将军,依我刘氏家主的意思,这天下谁坐不是坐啊?大西王比李自成差哪里了?”
费海听到这话,心里是翻腾倒海。
张献忠竟然打算在成都称帝!
关键刘家老爷子竟然要主动投靠,想要从龙之功?
这流寇能长久的了吗?
费海可是知道,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帝上吊后,结果李自成守不住北京,现在北京已经被鞑子所占据了。
李自成逼张献忠的实力都强横,现在他都守不住,张献忠能成事吗?
李定国看着秦祚明,示意他继续说。
秦祚明顿了顿又给李定国分析道:“李将军,李自成灭明称帝也就罢了,偏偏他守不住北京城。
结果呢,放鞑子入关,连鞑子都能当皇帝了!
这皇帝,大西王又如何不能当呢?”
第0032章 露出尾巴
听完秦祚明的一席话,李定国心中暗暗惊讶。
毕竟以前大家可没什么联系。
尤其是眼前的年轻人说的条理清晰,就是不知道这番话是他自己想的,还是转述刘家家主的。
像这种大族子弟,都会受到良好的教育,只不过除了嫡子嫡孙外,大多数全都被养成了废物。
调戏良家,仗势欺人的事情,这些大族子弟可没少干过。
“大西王称帝后,若是能北上灭清,匡扶天下,扫清寰宇,我刘家愿弃暗投明,必定会帮帮场子。”
啪啪啪。
“你说的倒是好听。”李定国止住了自己鼓掌的动作:
“如今李自成无论是从所占地盘,还是军事实力,都强于我大西。
若是我们占据四川,无论是李自成,还是明军都不会让我等轻易站稳脚跟,你待如何?”
“那这就该体现我等的价值,助大西王快速稳定后方。”
“对对对。”
费海急忙赞同,如此才能体现自家的价值:
“李将军,川中乃是天府之国,山川雄伟,民物丰腴,而重庆绾毂西南,控扼江汉,尤为国家重镇。
只要四川稍加稳定下来,陛下带领我等发展民力,那必定是一个极好的大后方。
两千余年前,大秦帝国正是有了巴蜀之地,才能吞并整个天下。
刘备具有益州,才有诸葛孔明能以一州之地,对抗实力强横的曹魏。
李将军,若是将来陛下能够好好经营四川,不枉开杀戮之事,我等皆愿意臣服。”
秦祚明也认为费海说的这话没错,只是这些年的战乱,摇黄十三家,奢安之乱,让川中损失人口约有十之一二。
后期张献忠自己心里出了问题,怀疑川人,加上瘟疫,同样杀了川中十之二三。
后面川人十不存一,便都是满清杀的人,全都栽赃到张献忠头上。
若是能将四川稳定下来,必定是一个良好的后方基地。
但是张献忠可没有这个想法。
好在他还在昏迷当中,坐在秦祚明眼前的是李定国。
李定国做事有度,在军中以宽容和仁慈而出名,作战时一马当先,被人称为小尉迟或者万人敌。
他是大西军难得的智勇双全之人,从内心就不同意汪兆麟的杀人之策。
只不过义父非常信任汪兆麟,并且觉得他的这个法子简单好用。
如果义父称帝,那就绝不能在川中大开杀戮之风,更要收获民心。
张献忠本想攻下成都后,大杀三日,但是被孙可望以及李定国等人给劝住了。
主要是汪兆麟没什么太大的治理才能,天天劝张献忠杀人立威,以保证百姓对大西军的惧怕与臣服。
大西军不少将士,都是穷苦百姓出身,杀富户他们习以为常,但是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