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忠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忠臣- 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有亲身看见那番场景,才会晓得面对炮火压制,自己一身勇武是有多么的无奈。

    火炮是战争之神,当真不是吹出来的,实打实打出来的!

    要不然张献忠也不会被秦祚明刺激的,要尽早放弃成都。

    “把握不大。”李国翰拽着缰绳缓慢而行:“除非我大清也有如此犀利的火炮,否则如何能压制他们?”

    “骑着快马猛冲,只要接近那些麻匪,他们还能有什么本事?”

    “是啊。”李国翰目光深邃的道:“他凭什么要跟你在平原上对冲?”

    吴三桂陷入了沉思当中,得想个法子逼迫秦祚明在成都平原附近决战。

    如此己方才能发挥出骑兵的优势,避免被火炮轰击。

    “报,平西王,前方就要到了浮图关。”

    吴三桂挥挥手,便侧头道:“国贵,你去试着劝降,明白吗?”

    吴国贵是吴三桂的心腹大将,后来担任了处死永历帝的行刑人之一。

    “明白。”

    吴国贵很快就带着几名士卒乘着小舟到了对岸。

    面对清廷的使者,雷大头很快就做出了决断,暂且招进来稳住他们,为秦祚明争取更多的准备时间。

    吴国贵心生戒备之色,但是看见关门打开,心里又松了一口气,说明是有的谈。

    整个关内都挂着白幡,许多士兵肉眼可见的士气低落。

    果然,主帅身死,对于军队影响极大。

    都这个样子,还有什么士气打仗啊?

    吴国贵心中越发的笃定,这次劝降稳了。

    他进入曾英的灵堂,依照礼节上香,只不过许多人看着他的金钱鼠尾让他不自在,然后被引入了侧厅。

    然后等他走后,董琼英上前,把那三炷香薅下来,扔在地上。

    清狗上的香,不要。

    曾英早就说过剿除川蜀张献忠,便要北上伐清,这一点,他夫人记得清清楚楚。

    要不然她也不会轻易让秦祚明接手整个佛图关。

    秦祚明打清军,那可不是嘴上说出来的。

    “说说你的条件吧。”雷大头坐在主位上一点都不见外:“要是不能让我满意,你白死。”

    “不知你是何人?”

    吴国贵见这个人坐没坐相,定然不是什么正规军出身。

    或者说,他在这个人身上,没有看见以前自己这种人一点迹象。

    “现在整个重庆都由我说了算,你要是说的好,那就有的谈,要是说不好,我就把你沉江。”

    吴国贵沉默了一会,他晓得曾英手底下有两个得力义子,全都是麻匪出身。

    看样子是不错了。

    “你若是投降我们平西王,铁定会对你们有所照拂,那些满洲将领,是看不上咱们这些汉将的。

    我们唯有结盟在一起,壮大自身实力,方能有更多的价钱,你能明白吗?”

    雷大头刚想点烟,听到这话确实一愣。

    他万万没想到是吴三桂的说客,不是此次清军主帅豪格的说客。

    吴三桂派人来拉帮结派,入他的伙。

    “倒是有点意思。”雷大头哼笑了一声:

    “我记得吴三桂好像也不怎么受清廷的重用,要我献关投降,他能给我高官厚禄吗?

    既然要投降,为何不像此番征蜀的大将军豪格投降,这献关的功劳就落到吴三桂的手上,当老子是傻子吗?”

    吴国贵微微皱眉,此人倒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若是能有我家平西王为你美言几句,总比你自己献关投降要好的多。”

    吴国贵坐在椅子上:“你一个麻匪当惯了的人,是不会理解朝廷有人好做官的道理。

    现在机会摆在你面前,可不要不识好歹,那些满洲的王爷贝勒当真是看不上我们的。

    纵然豪格亲自派人来招降你,又有什么区别?

    这佛图关在我大清铁骑面前,不堪一击,识相的话,对你我都有好处。”

    “不堪一击?”

    雷大头惬意的点上烟,看了一眼陪坐的李鹞子,于大海一眼:“老子偏不信这个邪。

    大西军能够趁势突破佛图关,乃是军中有他们的内应,难不成你狗鞑子也有内应在我这关内?”

    “此刻的佛图关,根本就不需要内应,你看看你麾下将士,还有几个有战心的?”

    吴国贵站起身来道:“我给你三个时辰的时间考虑。”

    “行。”雷大头吐出一口烟雾来:

    “来人,请吴将军去偏厅休息,等我与大家商议商议,这可是大事,关乎我们将来的富贵。”

    吴国贵攥了攥拳头又放开,随即笑道:“也好。”

    然后在一帮人的看护下,进入一旁的房间内等待。

    “两位是什么意思?”

    曾英一死,两个义子手里的兵力不算少,对于新依附的人,也不那么信任了。

    故而议事厅内只有他们三个人。

    “尽量控制其余将领,以免有人想要趁机投降鞑子。”

    李鹞子率先开口,如今义父故去,光靠他们两个怕是压制不住这些骄兵悍将。

    最稳妥的便是秦祚明率领大军进驻佛图关,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以现在的情况,佛图关再发生战事,怕是根本就守不住了。

    人人慌乱,可谓是元气大伤。

    要不然吴三桂的说客,也不会敢这般大大咧咧的进关来劝降。

    于大海阴沉着脸开口道:“我定然不会降清。”

    就在这个时候,四川巡抚马乾,一直驻守在重庆,被疾行的大西军吓的关闭城门。

    从吊篮里派出探马去打探消息,得知曾英死了,确认安全之后,才从重庆城内跑到这里来祭奠。

    “招降的鞑子使者在哪?”

    马乾一脸严肃的进入厅内,看见了主位上坐着一个陌生人,按下心中的疑惑。

    三个人没有人搭理他。

    曾英连王应熊等督师的命令都不在乎,马乾不过是恰巧在重庆内主政,没有实力干预曾英。

    现在曾英死了,他想要彻底掌控曾英的人马,说实在的曾英战死,让他又惊又喜。

    马乾见三人不搭理自己,更是不客气:“谁敢降清,我就杀了谁。”

    “没有人要降清。”雷大头吐了口烟圈笑道:“不知这个是哪位大人?”

    “四川巡抚马乾。”马乾坐在椅子上看着雷大头道:“你是哪个?见到本官敢不跪拜!”

    “噗。”雷大头吐出一口烟圈:

    “老子是清风寨雷大头,排行第八。

    你个狗官要是在敢跟老子叽叽喳喳,信不信老子把你与那狗鞑子的使者一块沉江?”

    “秦祚明的人!”马乾微眯着眼睛,对于他的威胁丝毫不在意:“李占春、于大海,你们要从贼,投靠一个麻匪?”

    “老子本来就是麻匪。”李鹞子重重的拍了下椅子:“要不是我义父,老子以前会他娘的看你的脸色!”

    对此,马乾没有任何手段可以制衡,如今大西军张献忠死了,让他一阵高兴。

    灭绝大西军的绝佳时机就要到来,结果没想到连曾英都死了。

    这下子川蜀当中唯有秦祚明一家独大,这伙清军又来势汹汹。

    “哼,我自是会去找秦夫人说的。”

    马乾站起身来不在停留,唯有秦良玉可以制衡秦祚明了。

    只要秦良玉出面把秦祚明重新拉回大明官场的圈子,有的是法子整治秦祚明。

    可秦祚明偏偏跳出这个圈子,去当了麻匪,而且还越当越大,着实是让人脑袋疼。

    待到马乾走了,于大海则是问道:“若是秦夫人出面,秦祚明会接受大明朝廷的诏安吗?”

    “呵。”雷大头在鞋底敲了敲自己的烟袋锅子:“当大明的狗有什么好的?

    当今明失其鹿,自然是谁强谁能猎到这头鹿,如此简单的道理,你们两个不会不清楚吧?”

    一听这话,李鹞子浑身上下一激灵。

    是啊。

    秦祚明他都选择当麻匪了,还能重新回到大明的怀抱去吗?

    雷大头这番话暗示性极强,两人不得多想了几分。

    从龙之功,谁不想要啊!

    除了救驾的功劳,还有比这个功劳更容易的吗?

    最为重要的是,他们两个都见识过秦祚明麾下火器的威力,只要这一次灭掉豪格大军,威望定能极大的上升。

    尤其是面对各方被清军打的败退的情况之下,还有谁不来依附?

    曾英死了,其余人还得活着,不为自己的将来考虑,如何能行?

    “你说这话是真的?”于大海小声询问了一句,毕竟他们不不想从麻匪到大明官军,然后再来一个循环。

    “难不成宋太祖的陈桥兵变当真是被迫的?”雷大头也读了一些书,收起烟袋锅子:

    “赌不赌,你们自己思量,反正啊,这伙清军,老九他是吃定了。”

    李鹞子与于大海对视一眼,先前还有些抵触秦祚明接管这里,不曾想原来义母想的比他们要多的多。

 第0228章 主动来降的人全都杀掉

    佛图关外的吴三桂等消息等了许久,都不见自己的心腹大将吴国贵从关内出来。

    关内甚至连挑衅的消息都没有对外宣布,就好像吴国贵没有进入佛图关一样。

    如此这般,倒是让吴三桂有些坐不住了。

    李国翰眼瞧着吴三桂从开始的信心满满到后面的疑心大增,到现在的坐立不安。

    看样子这平西王内心,也是极为不平静的。

    若是托大了,铁定是把自己心腹的性命给葬送了。

    毕竟斩杀清军使者,直接断了自己投降的念头。

    李国翰自是晓得去岁大清向川中各地广发招降信,结果没有人投降。

    今年要不是刘进忠突然转换门庭,他认为张献忠作用几十万大军,都不会如此轻易的战败身死。

    特别是进川之路难行,再加上川人全都头铁,投降信都不带回复的,使者都给砍了,就当没收到过清廷的招降信。

    由于蜀道险阻,非有向导莫能得其要。

    熟悉地形和大西军内情的刘进忠自告奋勇,充当引路人,对肃亲王豪格部的顺利入川,显然起了重要作用。

    因此,事后被“题名剑阁”,刘进忠任为益阳总兵,用昔日大西军袍泽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顶子。

    对于这一点李国翰有着清醒的认知,因为他和吴三桂都是走这种路的人。

    “平西王,莫要着急,还有半个时辰,若是再不放人,那你便强行攻打佛图关,量他们也没有多少反抗的心思。”

    李国翰最终还是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无论如何,大家都是在同一条船上的,自己也需要功劳来赎罪。

    吴三桂麾下战将胡心水站起身抱拳道:

    “平西王,大船不曾寻到,但上下游百里之内的小船已经搜集了一遍,总归是三十艘。

    因大西军已经提前搜集过了,即使我军扩大搜寻范围,也堪堪只有三十艘,若是强攻只能扎木筏了。”

    “那就扎木筏,声势越大越好。”吴三桂同样站起身来:

    “三十艘能放多少士卒?除非等天黑摸过去。”

    “是。”

    胡心水自是下去快速准备。

    “平西王勿忧。”

    从帐篷外走进来一个人,是被豪格任命为四川巡抚的王遵坦。

    “我奉大将军令招降四川巡抚马乾,届时佛图关自是不战而降。”

    面对王遵坦的自信,吴三桂与李国翰出奇的没有反驳。

    就在此时,从江边划回一艘小舟,就是清廷任命四川巡抚去送信的人。

    没让王遵坦等太久,他便收到了大明四川巡抚马乾的回信:

    “某为大臣,义无降理。古人有言,封疆之臣应死封疆,

    此正某毕命之时也。”

    “哼。”

    王遵坦冷哼一声,没想到那个马乾竟然如此不识好歹。

    “时辰到了。”李国翰站起身来道:“平西王,该动手了,要不然对岸的还以为咱们是闹着玩的呢。”

    “是这个道理。”

    吴三桂本想要扩大自身实力,不曾想那帮麻匪不给面子,那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蓬溪境内,秦祚明带领大军缓慢移动。

    “报,九当家的,八当家的送来书信。”

    秦祚明接过书信,仔细瞧了瞧,原来去攻打佛图关的清军是吴三桂和李国翰。

    并且他派出了心腹大将吴国贵来劝降,总归是领兵七万有余,其余大部分是吴三桂的人马。

    吴三桂在降清之初,仍与明朝残余势力保持着一定的联系。

    和其他降官不同的是,吴三桂还拥有一支由自己独立统率的部队。

    因此,在入关之初,清政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