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放下叶臣的折子,自是晓得他心里是怎么打算的。
洪承畴因为在入关之前,献上计策,清兵入关,定鼎北京后,多尔衮对于洪承畴十分器重。
以洪承畴仕明时的原职衔任命他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入内院佐理军务,授秘书院大学士,成为清朝首位汉人宰相。
多尔衮心里想着事,听着洪承畴嘴上说的话,不断的点头,总之就是同意同意。
在治理汉人这一方面,洪承畴有着丰富的经验。
北京城周遭的百姓已经全都被勒令剃头了,多尔衮想着若是战事顺利,灭了南明,自是要让全天下的汉人都剃头。
“启禀陛下,摄政王,大顺军宰相牛金星以及其子投降我大清,理应封赏,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大顺军高官降我大清。”
洪承畴话音一转:“但是牛金星此人名声极坏,任用他会引起许多官绅的不满,莫不如录用其子,此人不用。”
“准凑。”
多尔衮对于这些小事根本就不在意,他只想着弟弟多铎什么时候能够把攻破南京的消息传回来。
他想着南京应该就快被打下来了,那左良玉坐拥百万人,打着清君侧的口号,要去铲除南明皇帝身边的马士英等人。
生死存亡关头,这些大明高官还在搞着内斗,以至于南京方面全部防备左良玉的大军。
对于清军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力量进行防备,有了这一点,多铎推进的很顺利。
而扬州已然成了一座孤城,城外至少有十万清军,城内不过万余人。
没错,清军本来人马不多,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明朝军官以及大顺军投降。
尤其是以骑兵为主的八旗旗兵不适合江南的水网地域作战,再加上兵力不足,清廷遂以归附的明军和收编的汉族地主武装改建为绿营兵。
多尔衮亲自给史可法写信劝降,史可法回信投降后,多尔衮认为姿态已经做足了,不能让扬州阻挡成为攻破南京的阻碍。
果然没让多尔衮失望,不到几日便有捷报传来。
多铎斩杀南明督师史可法,并对“扬州叛乱者”进行大肆镇压,兵峰直指江北。
多尔衮对于叛乱者不以为意,只要杀的人足够多,让汉人怕了,他们自然会乖乖的跪在地上,俯首称臣。
同样的阿济格更是带来了一连串的好消息:阿济格在陕西境内作战八战八捷。
他追击李自成的时候,十三战十三大捷。
降者抚之,拒者诛之,穷追至李自成老营,又大破之,俘获伪赵侯左光先、伪军师宋献策等。
斩杀李自成的两位叔父及伪汝侯刘宗敏,最为重要的是在混战当中杀死了李自成!
多尔衮一下子就坐不住了!
大顺皇帝李自成被斩杀,如此一来,那还有什么人能阻挡大清得到天下?
“哈哈哈。”
多尔衮在厅内放声大笑,惹得一旁睡觉的顺治直接就惊醒了。
“皇父摄政王何以如此高兴?”顺治皇帝颇为错愕的问了一句。
“摄政王如何这般高兴?”大玉儿也问了一句,她还从来没有见过多尔衮如此失态呢。
顺治皇帝心中对于叔父以及母后皆是不满,他听仆人说多尔衮在打压豪格,目的就是为了以后登上帝位。
而母后则是直接给他找了个皇后,那个女孩是她的侄女,顺治皇帝非常不喜欢。
大玉儿如今并不是皇太后,在皇太极的妃子当中,位列第五。
只不过她儿子继位为皇帝后,地位才上抬,被册封为皇太后,也是顺治亲政之后的事。
“大胜。”多尔衮放下手中的折子:“大顺逆贼皇帝李自成被阿济格斩杀,如此一来,江南平定的时间又加快了。”
顺治皇帝微微点头,他自是晓得李自成的名头,
没想到竟然被阿济格所斩杀,顺治皇帝把心思藏起来,脸上也露出笑容:“皇伯父立下大功,该赏。”
第0183章 兴尽悲来
李自成并不是死于阿济格的手中,但是李自成死的事情,阿济格通过俘虏大顺军高层才知晓真相。
所以这份阵斩大顺皇帝李自成的功劳,便被英亲王阿济格安到了他自己的头上。
顺治皇帝当着众人的面说出要重赏阿济格的话,倒是让多尔衮有些警醒。
“陛下说的在理。”
多尔衮自是应了一声,兴许等到阿济格班师回朝的时候。
把他骂顺治是孺子的事情拿出来提一提,免得他不知道天高地厚,要与自己争权夺利!
大玉儿在一旁也是满眼笑意:“看来我大清取天下,怕是用不了多久了。”
“皇嫂说的是。”多尔衮应了一声,又恢复了平静,把手里的奏折放下。
顺治皇帝瞧着这两人一问一答,心里也在嘀咕,他们两个是否真的搞在一起了。
多尔衮晋为皇叔父摄政王后,一切大礼诸如围猎、出师等时,王公贵族俱要聚集一处待候传旨,还要“列班跪送”多尔衮。
若其回王府,则需送至府门。如遇元旦、庆贺礼时,文武大臣在朝贺顺治帝后,即去朝贺多尔衮。
上朝时,多尔衮于午门内从便下轿,而诸王需于午门外下轿等等。
多尔衮当初自立皇帝条件不足,那就是济尔哈朗以及皇太极的两黄旗大臣豪格等人的反对。
如今济尔哈朗与皇太极一起长大,虽然同为辅政叔王,却被赐予重金、美女,在府中享乐。
基于多尔衮如今强盛的势力,大玉儿为了自家儿子的位置,并没有疏远多尔衮,这是不智的选择。
在玩政治这方面,大玉儿可不输朝堂内的人。
入关出征后,多尔衮也不用济尔哈朗。
多尔衮随即又拿起一道折子,还是阿济格差人送来的,他打开一瞧。
正巧碰上左良玉病死,其子左梦庚率领部下投降。
不仅如此,左梦庚逮捕明朝总督袁继咸、守道李犹龙、巡抚黄澍率12名总兵、马步兵10万、舟10万投降。
其部将卢光祖、李国英已经在进京的路上,至于其余人全都追随阿济格一同去追击李自成。
“我这个哥哥倒是能干。”
多尔衮放下手中的奏折,随意的说着南方明朝官员投降的事情。
一旁的冯栓当即出声道:“全赖摄政王指挥有方,远方的将领才有此大胜,若不是摄政王坚决迁都北京,我大清岂会有今日之胜?”
冯栓是万历年间进士,又是曾经的阉党,可谓是到达过大明权力的巅峰,但是崇祯办了魏忠贤,他便被废为民。
多尔衮以书信招徕他做大清的官来的,立马就来,不仅如此,还拉着其他投降的汉官来揣摩多尔衮的心意,在朝廷上迎合他。
再加上冯栓有着丰富党争经验,可以协助多尔衮进行满洲内部的贵族矛盾。
就在多尔衮陷入马屁当中后,便有信使大喊八百里加急传了过来。
冯栓急忙接过信使手中的信件,小跑着递给了多尔衮。
多尔衮心想出了什么事,打开一瞧,一目十行,随即哈哈大笑。
这好消息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来。
“皇叔父为何总是发笑?”
顺治皇帝眨了下眼睛发问,他心中也猜到了一些。
“多铎已经攻克南京,并且派人追击弘光帝!”
听到多尔衮之口说出来这个消息,整个厅内的人都沸腾了。
大胜啊!
今日真是好消息连连,先有大顺皇帝李自成被斩杀,又有南京被攻破。
只要多铎抓住弘光皇帝,那大明就算是彻底玩完了。
这让冯栓等投降的汉官,心里一阵舒爽,等大家都投降了,那就没有人会骂自己是汉奸了。
“天佑大清啊!”冯栓率先反应过来,大声恭贺着。
“天佑大清!”
多尔衮松了一口气,哥哥弟弟都取得了大胜,今后再培植自己更多的势力。
兴许这皇帝的位置,就轮到自己做了呢!
许多人都欢呼了起来,连顺治皇帝都没了困意,一下就蹦起来了。
大玉儿脸上更是一阵欢喜之色。
“天佑大清啊!”冯栓还在继续大胜呼喊着。
“传朕的旨意,立即昭告所有人。”顺治皇帝大声的嚷嚷道。
“咱们先吃一顿,等到两位亲王回来之后,再开庆功宴。”大玉儿面带笑意的提议道。
多尔衮也直接把奏折放在一旁,大声命令御膳房赶紧准备。
就在清廷一片喜气洋洋的时候,又一封八百里加急的信件送到正在饮酒的多尔衮手中。
多尔衮拿着小刀扎着肉块,接过信使手里的信件,站起身来,看着众人道:“诸位,你们猜猜这封加急里是什么?”
“我猜是弘光帝被抓住了。”冯栓率先跳起来大嚷。
洪承畴听到这个消息并不惊讶,当他知道南明朝廷内依旧党争严重的时候,再加上联掳抗贼的策略一出。
他们就没有什么进取心,至于史可法,他更看不上,连斗都斗不过马士英。
冯栓说抓住南明皇帝后,厅内的众人又是一阵大笑,充满了欢快的氛围。
“哈哈哈。”多尔衮也是满脸笑意,许久不曾痛快的饮酒了,当他打开信件,一目十行的看下去。
脸上的笑意消失了,甚至开始变得狰狞,连额头上的青筋都露了出来。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聚集在多尔衮身上,见他笑意全无,变成了这副要吃人的模样,心里纷纷揣测着发生了何事?
莫不是到手的鸭子飞走了?
多铎没有抓住弘光皇帝!
大厅内欢快的氛围一扫而空,转变为凝重的氛围。
因为多尔衮一直都没有言语,只是死死的盯着那封奏报,沉默着。
就连年幼的顺治皇帝都看出来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否则在这种大捷面前,多尔衮不会有这种死了爹的表情。
本来大顺皇帝李自成被杀,大家伙高兴,然后南明被灭,更加高兴。
现在随着一封奏报,被泼了一盆冷水,谁也没有在这个时候开口的心思。
“皇叔父,到底发生了何事?”顺治皇帝没有太多耐心,便直接发问。
“回陛下,完颜叶臣战死了!”
第0184章 拟定豪格入川
完颜叶臣战死了?
当摄政王多尔衮平静的说出来之后,厅内所有在庆贺大清获得接二连三胜利的人,全都变得不可思议起来。
“怎么可能?”
“是啊,消息在真?”
一时间大臣议论纷纷,毕竟这个时间点,大家正在欢庆清廷取得的胜利。
就算摄政王他想要打压豪格一派等人,也不至于在这个风头上说。
顺治皇帝一下子就激灵了:“皇叔父,叶臣为何会战死?”
在他的印象当中,叶臣是一个勇猛的老将,几乎没有什么战败的时候。
谁是与多尔衮势力抗衡的人,顺治皇帝心里是清楚的。
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与努尔哈赤的儿子多尔衮争夺皇位,双方妥协之下才立了福临为帝。
济尔哈朗为第一摄政王,多尔衮为第二摄政王,随着入关的成功,多尔衮的地位在众王之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而豪格因为中伤多尔衮被削了爵位,待来了北京之后,才又给豪格恢复了爵位。
以豪格现在的实力,是没法跟多尔衮争了,尤其是完颜叶臣也死了。
顺治皇帝心中十分愤懑。
“不仅叶臣战死,鳌拜被川中麻匪生擒,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废人。”多尔衮继续面无表情的说着。
“什么?怎么可能?”大玉儿忍不住出声。
大清第一巴图鲁鳌拜,成了废人?
又是一击重锤砸在了刚刚欢庆的人头上。
顺治皇帝对于鳌拜很是看好,尤其是知道鳌拜带着刀威胁多尔衮势力的人,拥护自己登基。
鳌拜被俘,成了废人这件事,根本就没法子让人相信!
那可是先帝所封大清第一巴图鲁,论勇武,谁能比得过他?
可秦祚明终究是用火铳告诉他,什么年代还比武功,大人时代变了,用枪啊!
一时间厅内的大臣们,更是不敢言语。
这可当真打了清廷的脸,而且还打了先帝皇太极的脸!
多尔衮哼了一声:“我先以为爱新觉罗门柱是运气不好,汉军正蓝旗固山额真巴彦惨死,同样是大意导致。
不曾想完颜叶臣、蒙古正蓝旗伊拜、汉军正黄旗固山额真祖泽润投降,镶黄旗固山额真刘之源战败被俘,
数千人马被俘或者被杀,唯有镶蓝旗固山额真李国翰带着不足一个牛录的人逃回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