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殖民海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殖民海外- 第2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咔嚓~”

    金属的碰撞声响起,接着就是什么硬物的碎裂声音。

    只见纪灵的右手护腕挡住了长刀,但颜良力道实在太大,半寸厚的铁质护腕都被砍碎,而且还在手腕上留下了一道不浅的口子。

    纪灵右手暂时性的废了。

    “死!”

    “做梦!”

    “当我不存在?”

    三个声音同时响起,之后就是金属碰撞与利刃入肉的声音。

    颜良要纪灵命的长刀被又一员杀出的楚军将领挡住,被无视的徐晃感觉无比的愤怒,对着颜良来了个力劈华山。

    眼看杀纪灵失败,加上后背的破空声,颜良做出神反应,直接往一旁扑出去躲避。

    呼啸的风让颜良连忙低头,并将上半身尽量往前探,看起来就像是一只鸵鸟。

    此时的颜良可没有模仿鸵鸟的意思,可以说他这个动作直接挽救了他的生命。

    “当~刺啦~”

    颜良后背的鱼鳞铁甲被斧头劈开,造成了一道深可见骨的伤。


………………………………

第570章 决战(三)

    颜良重伤,依旧牵制着纪灵、徐晃,以及刚刚救了纪灵一命的楚军将领李典。

    三位最少也是准顶级的大将,那么齐楚将军的最强战力都在这里了,自己必须还要多坚持一会,牵制住他们,这样,文丑才会有机会。

    文丑的武艺可比自己还高出一线。

    颜良思索着,手中大刀挥舞的也加快了几分。

    一盏茶的时间过后,或者过了小半个时辰,颜良已经成了一个血人,身上密密麻麻的伤口不下几十处,要不是只有最初那道深可见骨,其它都是皮外伤。

    不然他早该鲜血流干了,不过就算只有一道深的伤口,但小伤口数十道,又是剧烈运动,加上只是混乱的拿披风裹了一下,到现在也快流血致死了。

    “颜良,投降吧,我知道你在等文丑、高览,不用等了,没用的。”

    开口的是李典,纪灵是主将,但这次楚军出动十万正兵,还有百万原黑山军也是属于楚军,楚军已经占据了攻赵的主力,而徐晃后期出力是不少,他李典这类早期将领面前,还是没有那么多的话语权。

    何况李典不止是追随曹性的时间早,能力也是早期追随者中最突出的,连假子大哥大曹真的能力都要次于他。

    李典长期镇守荆州,荆州赵慈被赶出去之后,已经很久大经历这样的大规模作战了,不由有些感慨。

    “投降吧,我是早期追随主公的一员,说是早期,也不过是几年时间,其实最早追随主公的除了主公兄长曹勇叔,就是张雷、王晓、吴鹏,再之下是黄邵、邹涛、张保、韩季,再再之下才是我李家。

    不过这里说的是细分,其实都是同一年,也就是说我李家也算是同一年,而且我李家是第二个举家投奔的豪强……”

    李典有些话痨,还在战场之上就话痨,颜良搞不懂他什么意思,不过也乐以如此,正好拖延时间,给文丑、高览等人创造机会。

    至于李典说不用等文丑高览,这个也揪着颜良的心,让他不等不听下下。

    至于投降,那是想都没想的事情,他颜良会投降?说出去让人笑话?

    赵军和齐楚联军还在厮杀,停下来说话的也是颜良李典他们这一小片,加上李典说的长,其实语速很快,拖得时间也不长。

    “你知道我说的这些人代表着什么吗?”

    李典挑了挑眉头,整个人来了精神:

    “当上封国国君的曹勇叔不说,他与主公实在亲戚,勇叔也是勤劳模范。

    张雷呢?他是黄巾俘虏投降,一开始就被委以重任留守沧海,虽然后来楚军能人辈出,但张雷的地位从未动摇过,虽然他能力不是特别出色。

    能力出色王晓,如今是镇守关西关中的大将,他可是有着致命缺陷的,性格跳脱,粗鄙,没大没小,疯狂,都是他的缺点,但主公依旧重用有加。

    吴鹏别说了,年纪与我差不多,如今就是海师第一任都督。

    他也是黄巾俘虏,而且,张雷公是黄巾军司马的时候,他只是黄巾小兵,战力比不上一个强壮点的小兵,到现在战力也无法入流。

    加入主公麾下时他还只是普通的亲兵,并且他还是一个半文盲,只会一些简单的字和半部兵书。

    如今二十多岁,可就是楚军最顶尖的那一层的实权人物,从庶民半文盲总是被父亲揍的穷小子。

    几年时间,一路高升,常常挑级高升,楚军第一批都尉有他,如今楚军第一批校尉,也有他。

    邹涛,封国吴,数万正兵的南海舰队都督。

    张保,北海舰队假都督。

    两人一个是皇甫车骑的旧部,一个是朱车骑的旧部,最初也只是都伯假屯长。

    夏侯兰和我加入楚军的时间最近,也就早两月,因为法律方面的能力突出,就委任了军正之职,整个楚军正兵辅兵屯兵数千万人的唯一军正,所有军纪官的至高者。

    第一个主动投靠,而且是举家投靠的豪强,虽然只是县里豪强。

    韩季黄巾俘虏,做黄巾之前还是宦官,可以说是黄巾太平道狂信徒,被俘时预投水自杀殉道,还是主公亲自救下。

    一个太平道狂信徒成了楚军第二支舰队,东海舰队都督。

    再有就是我李家,从家叔父乾封二人,再到我与李整我兄弟二人,如今最少都是都尉。

    当然后来居上的也有很多,如徐荣将军、皇甫郯将军、黄忠将军、吕布将军等等。

    但哪怕是黄邵将军这类能力平平,前期还忠心不明,工作懈怠者,主公也没有放弃,亲自劝学,如今也是一方郡都尉。

    哪怕是一直消极对待主公,不到最后关头不配合,连曹军初建主公提出推荐亲族,补充文武人才空缺都选择沉默的陶升。

    因为资历老,没有什么原则上的错误,加上同意了南下中南半岛任职,如今也是西卷县令,并且楚河、越河建郡之后,他是内定的太守候选人之一,最次也会出任郡丞。

    第一批在新国土新郡出任第一任太守,可都是名传千古,并且封爵爷的……”

    李典只觉感叹万千,李家也受益不少,一门四爵:

    “说了这么多,在楚军,不管你是有能力,不管是你的出身如何,甚至是不管你是否忠心,只要在能力、实力、忠心、资历等等,一项沾边,主公都不会埋没了你。

    这样的主公古往今来都是不多的。”

    旁边的楚军包过齐军将领,都听的是感慨万千,这样的主公真是古往今来都不多,能做到照顾好其中一项都算少的。

    颜良是左耳进右耳出,不过拖延的心思依在,并且还有了将包扎伤口的披风调整一下的心思,混乱包扎又剧烈运动,有些跑偏了。

    “这挺好,能做到不埋没忠于自己人才的就已经是贤明了,能做不忘前人的也是重义气的好主公,可面面俱到……

    哪有这么多位置安排那些能力平平的呢?又哪有那么多的闲钱供给这些人?”


………………………………

第571章 绝战(四)

    “哪有那么多的位置?”

    李典重复了一句,颜良说这话的时候心不在焉,他是看出来了,不过不管是什么状态,只要你去听,留下一个印象,下次真有这需求,真到了不得不关注的时候,那个时候,学起来就快了,而且绝对是印象深刻。

    这个时候李典变得耐心的很,完全没有现在还处于战场的意思,也没有去周边因为主将对峙,将士们也开始对峙的三方。

    李典语速依旧不慢:

    “没有位置创造位置啊!”

    颜良刚想说话,李典就猜到了他要说什么。

    “你想说三权分治、乡级建设?”

    颜良点了点头,为了演的更像一些,为了给另一头的攻打齐楚营地的文丑高览增加机会,他是在认真的听了,虽然心里嗤之以鼻,表示不信,嘴上还是要回答一些问题。

    李典笑了笑,三权分治,或者加上独立出去的军权,司法、行政、执法外加军权,四权分立。

    这个跟后世的三全分立区别就在于执法与立法,其实这是单指地方,地方上是三全分立,中央朝廷从皇帝到内阁再国会,都是立法阶层,而且还是一言堂。

    不管是皇帝还是内阁丞相,立法,其实都是这掌权的一个人说了算,所以立法根本不能形成一个单独的部门,但是每一个朝廷官吏都有参与立法的权力。

    参与立法的方式就是上表,后世称之为奏折。

    “三权分立只是其中之一,这不是重点。

    重点在于没位置,我们可以创造更多的位置呀!

    很多人只看到了主公推行的三权分治,说什么冗官冗费,其中益处却没有几个人去说。

    再说,官吏多了,俸禄开支高了,民间也因此而变得萧条吗?不仅没有萧条,最先推行三权分立的荆南,如今可以说一年一个样,正在飞速发展。

    原本蛮荒无人的荆南,已经走了超越历来富庶的荆北的趋势,靠的还不是三权分立带来的安全、高效的环境。”

    颜良点点头,露出沉思状,李典也不管他是不是真的点头认可,而是接着道:

    “言归正传,没有那么多的位置,那么我们就去创造,并且绝对让所有人服气。

    不说乡级官吏和三权分立。

    光新开辟的中南半岛就提供了多少官员岗位?这些地方可以安排大量的驻守武将、分封大量的爵爷,哪怕是文官也能安排不少。

    中南半岛全部加起来不比中原小。

    中原,兖州、豫州、司隶、冀州、徐州、青州,六州之地,郡县数百。

    等到中南半岛开发出来之后,不说六州,初建一州,二十年内扩大到三州这是必然。

    完全多出来的三州,多少官吏岗位?

    再于辽东东北将封国与中央郡县编为一州,大漠四大都护府也有望成立四州,重新在新任都护董卓恢复西域都护府以来,二十年内西域也有望成为大汉一州。

    还有中南半岛更难,南洋群岛无数,一岛之地超过了大汉土地面积最大一州的岛屿都不在少数。

    不说二十年,四十年后造船业发达了,在南洋诸群岛建立一州又有何不可?

    这是多少个州了?十州,每一个州的土地面积都大过原大汉十三州的任何一个。

    总面积超过古往今来的华夏民族国土的数倍不止!并且多富庶之地。

    这还没完,只要《分封殖民法》持续有效,更远的身毒、贵霜帝国,更北的冰原,也不是不能成为华夏民族的封国所在。

    这么多的新国土,还怕没有官吏岗位安置?”

    颜良装作认真听,其实听到现在真是在认真了,而且这很多是有真凭实据的,比如中南半岛,比如东北,大漠。

    既然这些都是实打实的,那南洋诸群岛、西域会不会也是真的?

    那身毒、贵霜帝国呢?

    颜良有些懵了。

    自己现在这样窝里对吗?跟华夏民族自相残杀对吗?这样的马革裹尸算烈士吗?可以算英雄吗?

    最起码比不上为了整个华夏民族,为了大汉民族开疆拓土的楚军烈士与英雄们吧!

    颜良已经开始怀疑人生了。

    李典没有着急,而是淡定的看向了彻底沦为对峙状态的这一方向大区域的三方。

    还是看到颜良鲜血依旧不止,怕他就这样被拖死,才派出几个人打探消息,正巧,这个时候其它防区的消息送来了。

    传令兵老远就在大喊:

    “将军,将军,文丑、高览顺利活捉!

    将军……”

    传令兵不停的重复着这些喜报,让还在怀疑人生的颜良听了一遍又一遍,周围的赵军将士也是听的清楚。

    自己寄以厚望的文丑、高览败了?

    他们怎么会败?怎么可能会败?出其不备先不说,如今齐楚联军的最高战力“全”集中在这里,被自己牵制住了,怎么还会有人能抵挡文丑高览的偷袭?

    文丑可是武艺不差过他,同样的顶级战将,而且,论韬略,自己还不如他。

    高览虽年轻,但也是准顶级战将,并且是赵军三廷柱中韬略智谋最高者,文武双全的存在。

    还有一些掩护他们的一流、准一流战将,还有兵力上的优势,士气上的优势。

    这两人怎么可能会败?而且还被生擒了!

    “你以为听错了?你以为我是骗你的?”

    面对李典的提问,颜良重重的点着头,没有再装的意思,就算没有被生擒,那最少文丑高览都暴露了,那就没有必要顾及李典配合演出了。

    颜良紧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