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将军,齐军行军累了,在下先去为你攻下村庄,准备住宿!”
看见贪便宜贪到深入骨髓的曹雀离开,乐就不知为何反而还松了一口气,还好他们只是两百人,自己有一万,论争夺人口,他们争不过。
乐就招招手,将刚刚的斥候叫了过来:“曹雀去的那个村庄,人口几何?男丁几何?可会对他的生命构成威胁?”
斥候摇头。
“那你可以说说其它更大了村落乃至集市了!”
斥候与乐就都露出了狡黠的一面,与曹雀相处久了,怎么保住自己的功劳,大家可是融会贯通。
斥候附耳回答,生怕周围有楚军的暗探:“就在曹雀军侯去的那个方向偏北,有一个亭,人口不下千人,再往北还有一个墟市,是前丞相当朝时的一个乡所在,如今虽又将乡这个衙门撤了,但是聚集在那里的三千余人口并没有散。
再南方……”
乐就越听越是欣喜,给了斥候你真行的眼神,对着传令兵大声道:
“命令,左别部军司马领麾下一千将士前往曹雀北部亭!
前部都尉领麾下两千将士前往墟市所在!
剩下的右别部军司马、后部都尉,前去……
余等中军四千与我一起直取县城!”
乐就是为校尉,麾下前后部为都尉,左右部为别部军司马,都比他要低。
这一次捞到了分兵出征平原的机会,乐就正想借此多攻下些地盘,更重要的是多抓一些人口,反正黄河就在边上,运送简单的很,可以说是所有作战中功劳最容易赚的。
想必回去之后,少不了一个中郎将。
——
曹雀还不知道自己被耍了,正高高兴兴的领着麾下两百八旗兵,往斥候所说的村庄杀去。
走了数里就看到了田地交错中的一个村落,简易的篱笆包围着数十座茅草屋,连大点的动物都挡不住,就别说是两百身强体壮的八旗兵了。
“一、二、三……四十一!四十一座完好的茅草屋,定有四十一户人家住在那里!一户四五口,正好一人分一口的功勋。
哈哈!发了发了!
兄弟们随我杀!抓活的!”
曹雀就像是奸商一样,自言自语,还好没有在脖子上挂着一个最近开始流行的算盘,不然就更像是奸商了。
两百八旗兵冲入村庄之中,顿时整个村庄都是鸡飞狗跳,庄子里的男丁拿着锄头粪叉自发组织起来,连妇女都拿起了菜刀棍棒。
眼看就要爆发血战,奸商曹雀这时候冒出了头:
“别动,都别动,这些可都是我的宝……咳咳,我们要拯救的苦难百姓!
乡亲们呀!我们是楚军,是给你们提供田地、工作,救苦救难的楚军!
快收起你们的农具,农具是用来务农的不是用来战斗的,那位大姐,别看别人就是你,你说你年纪轻轻,不抱孩子抱着一个板凳,你想干啥?
就你这身板还能靠板凳打仗……”
村民被曹雀说的有些无地自容,还好楚军虽来势汹汹,却也做到了秋毫无犯,最少没有伤害人也没有劫掠。
抱着板凳的女村姑被曹雀说的不好意思的放下了板凳,手往后一伸,还真抱起了一个孩子,嘴上有些怯生生的道:
“官府的人说你们齐军楚军都是恶魔,专吃美人心,所以所以……”
“所以你认为自己是美人?你可别逗我了!”
被曹雀这一挑逗,人们忍不住幻想这个村姑那黝黑满是雀斑的脸,不少人开始憋笑。
………………………………
第554章 故土难离
楚军活跃在河北战场之上的多是八旗兵,而且这些八旗是经过性格、忠诚、家庭、对汉家的向往程度等等多方面挑选的,又以圣象八旗兵最是卑微。
华夏大陆经历了数十年的大小战乱,特别是如今历经了几次牵动全国的大乱,老弱首先就因为流离失所、缺衣少食、没有自卫能力等等多方面原因,最容易被淘汰。
其次淘汰率最高的反而不是相对弱小的女子,而是男丁。
随军民夫苦力,征战杀场的将士,都是男丁,死起人来都是成批成批的,男人死多了,可不就是女多男少,加上大肆拉壮丁当兵,地方上多是女子。
楚军拯救的也以女子为主,这么多的单身女子总不能全给楚军境内的汉人男子做妾吧?
时下是封建的一夫一妻多妾制,有钱有地的楚军及军民都是不缺正妻的,连妾都不缺,作为一穷二白的难民女子根本轮不上做楚军辖地汉人的妻子,连做妾都要排队。
特别是有钱有势有田地有赐妾的楚军将士,很多都是妾室泛滥,有时候妾室太多,耕地多,种子有限啊,这繁衍后代也会受到影响。
为此楚军出现的一个现象,加上曹性也有意推波助澜,很多没有汉籍的八旗兵会入赘汉人女子家。
入赘享受不到了妻妾成群,完完全全的隶属于入赘的家庭,但却是最快得到汉籍的方法,未来两人的孩子还是纯正的汉人,享受着纯正的汉人子弟待遇,如入学补助,入伍优待等等。
汉籍也是有分别的,虽然名义上入汉籍就都是汉人,但被赐汉姓汉籍的有功之异族多了,慢慢就被与纯正的汉人区分开来。
异族入汉籍往往会被称为归化汉籍,地位远高于未归化的夷籍,但已经出现了次于正牌汉籍的现象,如当兵归化汉籍多是入八旗,而入不了待遇最好的正兵。
这使得很多已经获得了汉姓汉籍的归化夷人,都会选择入赘纯血汉家,更别说没有得到过归化汉籍的夷人。
同时很多汉人女子也不用再排队去给他人做妾,特别是家中香火就要断了的女子,她们多会选择招有钱有田夷人八旗兵入赘。
——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
青州北海国沧海海岸新建的港口城市,刚刚来到这里的曹性正在虎豹义从的护卫下,观看着河北乘船而来的难民。
身上臃肿的三重甲给曹性提供了保护的同时,几十斤的重量也一直压着他,曹性从未非宅院以外的地方去卸甲,仿佛习惯了这几十斤的负重。
说来也该习惯了,日复一日的穿了五六年了,恐怕已经感觉不到了三重甲的重量,就像感觉不到了战场上流淌的鲜血一样。
文武依旧位列他左右,这次文官之首是东莱赶过来的王修,在这个地位崇高、汗马功劳的老曹军谋主面前,不管是世家大族荀家谋主,还是陈杨这个同样老资格,都要往后排。
“叔治先生,我们又有好些日子没见了呢!这些年多亏了你的操劳才有了如今的楚军。”
曹性对王修恭敬的像个学生,这也是他一直以来对待王修的态度,从未改过。
王修生性耿直爽快,对于这份师生礼一直受用着:
“你是主公,这个是老夫应该做的,倒是主公不愧对老夫的这份追随!”
“哈哈!”
曹性大笑两声就恢复了正色:
“叔治先生你最是珍惜时间,不在乎俗礼,我也就直入主题了。”
曹性眼睛看着正在码头上登陆的河北难民:
“齐赵开战以来,北海作为主要的难民聚集分配地,如今安置了多少难民?”
王修语气有些忧伤:
“不算这一批,黄河南北一共来个一百零三万五千四百零一位难民,其中男丁……”
王修直接精确到了个位数,显然是没少花精力在这上面,详细的汇报完之后,王修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主公,据统计,有超过四成的难民选择去辽东,只有一成选择去江南,将近五成的难民宁愿在北海国喝粥吊命,都要就留在这观望,期盼着有一天能回到家乡。
为了发挥这些留在北海国的难民的作用,老夫私下将他们组织起来,负责修缮船只、城墙、道路等等,也让他们赚点零工钱。
哪知他们看有零工可做,更多的人不愿离开了。
妨碍了主公的开疆扩土殖民大计,某甘愿受罚!”
曹性只是摇头,没有要责罚王修的意思。
故土难离有太多的因素在里面了,乡情、对未知地的害怕、家乡的土地、慵懒性等等,都只是其中之一,在殖民成为主流,让无数人享受到殖民上的好处之前,殖民的进度会无比的缓慢。
自己在北海国乃至所有难民收容所的制度都是一样的,每天每人只提供两碗粥,七八岁以下的小孩子还算能吃个半饱,成人就只能是吊着个命了。
而且每一碗粥都是有人监督着你吃完的,不吃完你可以倒回来,但不能带着粥离开,以确保弱小们的吊命粥不会被抢。
有时候会有些修路、修城墙、修房子等等零工给他们做,零工多是管饱,还有工钱拿,但零工都是很少的,挨饿才是主流。
但就算是这样,也比他们之前的日子好的多,也造成了更多的人不愿意去未知的地方。
“多组织一些宣传吧!什么说书、演讲、戏曲等等,同时向全军征求意见,看有没有谁有更好的办法。”
“诺!”
楚军工作效率极快,曹性的命令很快开始在内部传开,并传到了刚刚获得护送任务停靠北海国码头上的曹雀那里。
村姑与圣象八旗兵爱情已经传开,两人那叫一个如胶如漆,引得很多像村姑这样的单身女子、孤寡女子羡慕,特别是听说了对方要入赘。
村姑的娘家那叫一个高兴,村姑娘家本有五个亲兄弟,可都先后被黄巾、官兵、赵军拉了壮丁一去不回,大哥家的独苗因为没钱看病,发烧烧成了傻子……
………………………………
第555章 正事用心
村姑娘家的独苗烧成了傻子,还有没有能力学会繁衍后代这套繁琐的动作都是个问题。
更何况他们家是两个老人、一个傻子、两个还是孩子的孙女,都是老弱孤寡病残,负担极大。
还全压在村姑嫁不出的姐姐,以及不知道已经守寡还是守活寡的大嫂身上,二三嫂受不了苦日子已经改嫁,四五哥没来的及结婚已经被拉了壮丁。
如今一下子多了个年轻的女儿回来,又多了个有钱有地有势楚军将士的女婿入赘,还带回了女儿的儿子改姓,别的不说,这香火总算传承了下去,未来如果这入赘的女婿种子好,从几预绝种到人丁兴旺都有可能。
村姑娘家应该说是自家,现在是睡在梦里都能笑醒,逢人就夸自己的好女儿好女婿,别人还不敢拿他们怎么样,有楚军女婿在,百万楚军就是他们家的后台,谁敢拿他们怎么样?
自己手下发生这样的奇事,曹雀自然清楚,当曹性向全军征求关于殖民意见的消息传到他耳里的时候,他立马就联想到了村姑与圣象旗兵的故事。
现在村姑一大家都在为他们的女婿而骄傲,并且早就想去交州接管,额,帮忙耕种女婿的十多亩上好的旗地了。
十多亩上好的熟地,以及如今已经传开了的岭南土地肥沃、一年三熟,一大家两老三少三个女劳力外加一个只会吃的大傻子,也是勉强够活了。
如果女婿再立点功什么的,让旗田增加一些,或者女婿孝心到了极致,将九成的俸禄补贴家用,那本来无法成活的一家,立马就要过得有滋有润。
有这么好的女婿在,在楚军中也有靠山了,这一大家哪有不想去岭南的道理,什么一天两碗粥吊命都滚吧,吃饱要有,穿暖也要有,万一家中三个未嫁的女子再招三个楚军女婿入赘,那就是最少三十亩熟地,小地主的日子来了。
哪怕是给嫁不出的女儿解决终身大事也是好的。
——
曹性有一千零八十个假子,还有上百个候补假子,这些假子分布楚军上下文武各行各业,但不管他们从事什么行业,都有一个专属特权,可以随时拜见他们的父亲曹性。
不过一般没有什么人会去打扰曹性,又一般就有二班三班,二班是真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会使用这个专属特权,三班是全面运用这个特权,有事没事只要有机会都会找曹性这个父亲聊聊天。
三班的人一个手都数的过来,千里挑一的存在,曹雀就是三班的。
没有听到曹性征求意见的消息,他曹雀都会过来找他正好同在一地的父亲交流感情,更何况是正有正事呢!
曹雀所在的船刚刚靠岸,曹性刚刚散布消息才几个时辰,本身刚刚在码头巡视完要回营,曹雀就已经飞奔似的来了。
“阿翁!阿翁!”
曹雀的大喊声在整个码头飘荡,曹性隔着一里地就已经听到了,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雀儿年轻生性跳脱,让大家见笑了,今天的工作先到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