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殖民海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殖民海外- 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约夯崴涝谡飧龅荷希恢故钦搅Φ奈侍猓褂幸坏憔褪撬硬怀霾芫4姆馑

    就算是饿,也能把他饿死在岛上。

    三万甘宁旧部被组织起来,将隐藏起来的船只拉出下海,所有人打包物资登船,往舟山主岛驶去。

    这次清扫东南沿海的所有俘虏都将在哪里集合,最终等待着曹性下达处置的指令。

    当然,甘宁旧部是以楚军屯兵的身份去的。

    又是半个月过去,各路清扫大军完成了所有岛屿的清扫,全体回归到了主岛之上,哪怕是东南沿海最大的岛屿,总面积不下数个乡的面积,如今都显得有些拥挤。

    环绕着主岛的是里三十层外三十层,无边无际的大小船只,总数不下十万艘。

    岛上在沙滩上,草地上,树林中,山坡上,无一不是或站或坐的人,他们双手空空,唯一手没闲着的就是抱着孩子的母亲。

    这些人九成是俘虏,还有一成是如甘宁一般主动投诚的刚刚整编的屯兵,总数不下五十万。

    屯兵手拿斧头、锄头等农具,正在大肆砍伐树木、开垦土地,俘虏们则徒手帮忙。

    放眼望去,一片又一片的新耕地,一堆又一堆如山的木头,一个又一个小木屋正是他们十多天以来的劳动成果。

    公元三一二年二月初二,八百里加急从洛阳一路日夜换乘,经崇明岛来到了此地。

    来者不是他人,正是曹性麾下顶级谋主中最信任也是最要加入的李儒。

    五桅海船甲板上,李儒眼中布满了血丝,却又精神抖擞的面对着此地主要将领及刚刚归附的原海寇水贼首领们。

    一张诏书从他手中张开,在场的所有人齐齐拱手作揖: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东南海寇余荼百姓罪该万死!”

    此话一出,在场包过甘宁在内的大小首领们,身体都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不过甘宁不同,他是愤怒,这可是五十万条人命啊!

    李儒停顿了一会,让在场的所有人紧张到了极点之后,接下来的话才开始出口:

    “但上天有好生之德,又有卫将军苦苦哀求,宁愿放弃晋升大将军的位置,换来了一条赦免。”

    这些首领们那叫对曹性感恩戴德啊!可刚松口气,李儒语气又变了,变得严厉起来:

    “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所有俘虏编为屯兵,发配交州屯田!”

    还好还好!应该说真是幸运,楚军屯兵自己明白,日子好着呢,有吃有穿有小妾配送,每人还能免费获得一亩良田,而且交州就在隔壁,离得也近。

    这是在场所有原海寇水贼首领的想法,马上这个想法也会通过他们传染给所有俘虏。

    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个交州可不是隔壁,如今整个东南亚都暂时编为交州管辖。

    而他们要去的第一站就是崖山,在哪里适应热带气候的同时开发崖山,之后要去的才是真正的屯田之地,楚中县、新楚县、扶南割让的南部沿海,中南半岛大小国家割让的沿海土地,沿楚河也就是后世的湄公河等河流沿岸的土地。


………………………………

第458章 五十万移民珠崖

    大汉建立三百一二年,也就是公元三一二年,历史上从古至今为祸东南沿海几千年的海寇,因为曹性来了这个世界,而出现了断层。

    五十万前些日子还是海寇的男女老少,他们来自大汉各大沿海,最远还有沧海海寇盟的老海寇,不远万里拖着世代都是海寇的家人来到东南沿海,最后的海寇避难所。

    在此刻全部化身屯兵加劳改犯。

    屯兵为主动投诚的,占一成,他们是兵,且是最后失败成了必然的时候投诚的,兵这个头衔来的愧疚,不管怎么说,是兵,就要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劳改犯就是刀架到脖子上才投降的了,在这个时代,杀俘可是很正常的,汉末朝廷第一名将皇甫嵩在历史上杀过的俘虏不下数十万。

    也就是说面对劳改的安排,且可以阖家团圆的去劳改,四十五万人是无比的庆幸的。

    要去交州的有五十万,为安全着想,多采用大型船只运送,再次也是大号的渔船,且经过改装的。

    一二年夏季,南海出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盛况,自东海几乎贴着岸边南下而来,海面上铺满了无数船只,除了两百扬帆的帆船,剩下的大型渔船不下万条,这些不仅是全面改装的尖底船,船两侧好像还长了翅膀一般。

    走近了看才知道,这些能装载二三十人的大型渔船,两侧装有两根与船只平行的大竹子。

    大型渔船就像展翅飞翔的雄鹰,还上万成群结队的那种,周围别说海寇余孽,连日渐兴起的交州渔民看了都吓得远远逃开。

    当看到“楚”、“曹”旗帜之后,渔民们又开始隔岸欢呼,正是曹军,才造就了时下安定的海上环境,造就了各类海产品加工技术,才造就了他们这些爆炸式兴起的渔民。

    两百多是内河帆船改造的海上帆船,上万大型渔船到达珠崖北部港口时,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指挥此次南下的主将吴鹏刚刚下的船只,看着新兴港口上等待的人时,本人已经有些鼻子发酸,之后又不由怒火中烧,有些严厉的道:

    “主公,你怎么来了!朝堂将由谁来主持大局?”

    码头上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从洛阳经荆州下交州,千里迢迢赶过来的曹性。

    曹性面对吴鹏略带责备的话,没有表现出生气,而是有些尴尬,这个叱咤风云的卫将军,人们心中的黄龙天尊,竟然有些不好意思了。

    “那个,阿鹏,你还是这么直接,还好不是叔治在这里,不然那叫一个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

    吴鹏这才意识到如今不是以前了,以前整个曹军阵营,只有四位将领,除了曹勇、王晓这两位最早追随的,之后张雷公,再之下就是他了,那时候他才十七八岁。

    那时候称呼曹性更多的还是阿性,那时候心性没有成熟的他,被“热情”的王晓给强行带歪了很多。

    近两年未见,吴鹏还是以为曹性像以前那么意气用事,忍不住为他“意气”离开洛阳而着急。

    看吴鹏脸上的变化,曹性知道他在想什么,二话不说,上前勾住了他的肩膀:“哈哈!阿鹏,多年未见,我们兄弟好好喝两杯,正好让我的那帮新收的假子们,认识认识你这位叔父!”

    曹性还是那么的随便,吴鹏放下了心中刚刚产生的距离感,两人仿佛上党城头一般,勾肩搭背,称兄道弟,引得周围的文武好生羡慕,又不敢打扰,主动保持距离。

    因为他们知道,可以与曹性如此亲密无间的勾肩搭背的,这个世界上只有四个人,而且其中两个还不喜欢勾勾搭搭的。

    这一日珠崖岛怪事连连,先是万余船只齐聚新港口,又有两位青年勾肩搭背,好似江湖游侠一样吹牛打屁,身后跟着一水衣冠楚楚的文士、甲胄矢弓的武将。

    再之外是数万精锐的将士,十万参差不齐的屯兵。

    刚刚离开码头,一座砖石城就已经映入了眼帘,虽然只有城门楼的框架,城墙高度还是负数,但雄威程度,从一眼望不到边的城墙长度就已经可以预见。

    城门楼上墙体已经完工,丈许高、崭新的漆红大门此时全面敞开,城头上一块方砖上雕刻着“海口”二字,徐荣带着数十位文武正列队欢迎:“恭迎主公,恭迎吴都督!”

    徐荣端正认真,对于曹性吴鹏两人勾肩搭背的动作罔若未闻。

    吴鹏挣脱了曹性,曹性也没有太在意,对着徐荣伸手虚托:

    “徐都督起身吧,这次吴都督带来了十万屯兵加劳改犯,你要好好运用,首先将海口城兴建一下,再将环珠崖岛的所有港口城都修缮一番。

    你的任务就是控制整个珠崖岛沿海,让岛上山中还未归化的强人无法下海,成为我们的瓮中之鳖。

    一年内,来到珠崖的屯兵和劳改犯将达到五十万,好好利用他们,争取将珠崖全面消化成大汉的郡县!”

    “保证完成任务!”

    五十万人,想想都足矣让在场的所有人惊叹,特别是刚刚归附的崖山强人们。

    可港口万余船只,还有如今正铺天盖地上岸的人,不正是最好的证明这五十万人不是虚数。

    刚归附珠崖强人们眼神躲闪、慌乱,一些人更是稍稍的离开,对于这些曹性、徐荣、吴鹏等人都很默契的仿佛没看到一般。

    大军开始入城,这时这座新兴的海口城规模才正式露出一角,放眼望去,全是休整平齐的空地,四四方方的地基壕沟连接着四座城门楼,分为海口城东南西北四座城门。

    地基外以篱笆为墙,说是墙,更多的是为地基壕沟做护栏一般,已经开始堆建石头的地基不下一丈半,这摔下去,没有个半死也残了。

    衙门还只是小木屋,但占地面积却是不少,周体木墙围绕,匾额上书写海口县衙四个红字。

    曹性在文武的恭迎下,进入了这个刚刚被朝廷命名为海口县的县衙。


………………………………

第459章 明国曹明

    正上方是“明光大正”,正中央是黄龙天尊乘龙画像,而画像的原型曹性正坐在藤制的官帽椅上,看着前面简易的木座,堂中除了正上方的匾额及正中央的画像,再无他物。

    堂中也是简易的桌案,左首李儒、荀爽、荀攸、荀悦、荀棐等荀彧以外的五荀都在,还有徐庶等谋士。

    右首是吴鹏,其下吕布、徐荣、赵云等。

    曹性看着县衙暗暗点头。

    徐荣不仅是顶级统帅,真正的军人,还是一位难得的清廉节俭之人,从这朴素务实的县衙就可以看出。

    讲究门面的人是绝对不会放过装饰好县衙,来巴结自己的。

    “徐都督,可否汇报一下交州的近况?”

    “诺!”

    徐荣一板一眼的恭敬出列:

    “启禀主公,交州去年因为太守州牧全面调动,出现了一些小的骚乱,不过如今已经都解除,如今百姓多安居乐业,交州山越也多有归附并加入旗兵。

    珠崖岛经历了大小数十战,岛上强人已经意识到了我军的军威,主动让出了沿海三十里,靠海三十里再难看到未归化的岛上强人身影。

    珠崖岛六县已经开始动工,同时沿海港口乡寨因为占地小,多采用木制,如今基本落成。

    只是日南一郡……”

    徐荣的性格,注定他不会说谎,他说交州诸郡已经平定,那就是已经平定,虽然这其中肯定没有他说的那么轻巧就安居乐业的。

    山越人可不是那么容易服软的,他们不读书,他们更相信拳头大才是硬道理,而且还是看的到的拳头,最好是将他们打痛了。

    曹性扬扬手,示意徐荣继续。

    “只是日南一郡扩展太大,一郡之地盘,已经不下他地一州,最少也要比兖州大!”

    曹性听着有些吃惊,虽然这个情报他已经早就知道了。

    在场的文武更是目瞪口呆,一些人更是眼睛直勾勾看着徐荣,这些人包过吴鹏、魏延。

    “悔不该离开楚中,东南海战自己简直就是走过场。”

    魏延小声的嘀咕着。

    曹性没有叫停,徐荣也不管别人异样的眼神:

    “只是楚中、新楚就已经东接九真,北接交趾,达八郡之地,又有大岐界、小岐界、式仆、徐狼、屈都、干鲁、扶单等邻近的小国割让土地。

    新晋扶南王……”

    说到这里徐荣抬头看了眼曹性,只见对方神色如常,于是继续道:

    “曹射将军取了扶南女王,如今又生一子,取名曹明,曹明还是幼儿就被其父母拥戴,登上了王位,扶南国正式改名明国,明王正是曹明。

    执政的曹射为太上王。”

    “明国,这个名字有意思,徐都督你继续!”

    “在曹射将军的授意下,包过明国属国真腊等在内,将沿海、沿楚河大片领土割让与我们。

    所有南蛮国家割让土地不下两郡之大,加之迅速扩张的邹涛都督之隶属于日南的封国吴国。

    如今,日南郡说是十一郡之地,实则看来不止是兖州大小。”

    兴奋的曹性站了起来,脸上的笑容仿佛春天的花朵一般:

    “何止是兖州,我看天下之大,没有那个州有日南郡发!曹封,上地图!”

    “诺!”

    一张大型的华夏地图被展开,又由曹封、韩猛充当人性框架将它拖起,曹性手指向地图南部的一个半岛,整个原属于南蛮的中南半岛,如今接壤交州的东部北部大部分都涂成了红色。

    而在这个半岛的一条标注为楚河,也就是历史上的湄公河,整个河两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