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好咸。拿水来。”
众人一惊,成功了?真的成功了?纷纷目瞪口呆的说不出话来。
“还愣着干嘛,给朕拿水漱口啊。还有这个细盐完全没有苦涩,洁白如雪,完全可以碾压市场那些世家的盐。”
刘政会率先反应过来,走到锅前,伸手一沾,放在舌尖品了品。
“呸……真的好咸,是精盐,而且完全没有苦味。成功了,成功了。”刘政会连忙兴奋道。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纷纷前来尝试。李君羡也反应过来,连忙让手下去端水给李世民漱口。李世民哈哈大笑起来。
“真的是盐,只有单纯的咸味。”
“就光这个纯净的白色,就完全不输比世家那些最好的精盐。而且还要细腻几分。”
“是细盐,这完全不是狗屁精盐能比的。”
“众爱卿感觉如何?”李二一脸骄傲的对周围众人问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喜的此白盐制法,如此细盐,完全不输市场的精盐。”
“恭喜陛下……”
众人纷纷拍起李二的彩虹屁,听的李二直呼好爽。
自从早上早朝后,第一次感觉到装逼乐趣的李二似乎就痴迷上这种感觉,一帮小弟跟在自己后面拍自己马屁,一群大臣惊呆的看着自己的表演。也许这就是成功的感觉吧,李二表示。
“哈哈哈……陛下,俺老程就说一定会成功。”
“你闭嘴吧,你何时说说过。”
“哈哈哈——”
众人纷纷大笑起来。
……
李二命令李君羡派人将盐晶铲出,收集到一个精致的陶罐中,随即带着众大臣回到紫宸殿内,在李二的示意下,众人纷纷入座。
“各位爱卿,这制盐法关系国运,我不希望今日之事外传出去,否则诛灭九族。”李二见众人落座,便一脸严肃的开口说道。
“诺。”
众人纷纷答应。
“嗯,还有朕决定收盐,铁为国有,以后由朝廷把控。各位可有异议?”
李二又继续道。按照王子豪给他的书信写到,要想真正打断世家的卖盐,只能将盐收为国有,以后市场只能出售官盐。于是李二便如此提议。
“陛下,此举恐怕有些不妥,自古官不与民争利,收制盐卖盐业为国有,恐有损君威。”
房玄龄第一个跳出来,反驳道。
“是啊,陛下,此举恐怕不妥。如果再被有心人把控舆论,恐引起民愤。”
“陛下,臣也认为此举不妥……”
众人纷纷跳出来反驳,只有程咬金一人未答,他一个武将,管他乱七八糟的呢,俺只听陛下的话。
“有何不可,收私盐为官盐,以后就会绝大程度上减少毒盐的存在,还能方便把控管理。
至于所谓的舆论,民声,只要我们把价格压下来,你们觉得百姓还会反对吗?一个品质更好的盐,价格还低的很,家家户户都可以买得起,他们还会反对?”
李二似乎早有准备的反问道。
“这……”
“陛下英明。”
“陛下圣明……”
众人被劝的微微一愣,纷纷哑口无言。连忙点头同意。
其实这些都是王子豪告诉他的,书信的反面就有这些。众人都只被书信正面的制盐方法吸引,哪还有心思看反面内容啊。
李二也就是注意到这点,恶趣味的又想要装一波,故意钓鱼。
众人纷纷反应过来,这……今天的陛下有点小聪明啊,开窍了?
其实他们中只有一人知道原因,那就是程咬金,早在李二递给他看书信时,他便注意到了反面的内容,所以一直坐在一边没有发声。
表面疯疯癫癫的他,其实真的心思比谁都要缜密。作为历史中,唐朝为数不多得到善终的开国功臣,又怎么可能会是表面装的那么傻,更是被后人赞道“大事不糊涂,小事装糊涂。”
“既然如此,那我们今晚就商量下明日早朝如何应对。”
李二满意的点点头。嗯,不错,这才乖嘛。还给朕装了一波,这似乎比他们直接同意还要爽。李二恶趣味的想着。
于是众人便开始商量明天早朝的对策。
第24章 李二:停,该朕装……发言了
第二天寅时,天还蒙蒙暗,皇宫朱雀门前。
程咬金等人从皇宫里走了出来,静静的站在门边等待。
不久“咕噜——”“嘚哒——”声,从朱雀门前的朱雀街另一边慢慢传来,众人转头一看,一眼便认出这是秦琼的马车,虽然是武将出身,但秦叔宝的身体状况已经日趋下降。
众人都能明显感觉出来。因而与其他武将不同,他往往都是坐马车来上朝。
李二也已经不止一次的让太医院的御医为他诊治,得出的结果也是暗伤成疾,积劳成疾,即使是最好的御医也是无从下手,只能开药慢慢调和。
看到是秦琼的马车,程咬金一股脑的便冲了过去。
“叔宝,俺来了,快让俺上去。”
车夫的小厮看着一个五大三粗的粗壮大汉从朱雀门前跑来,本能的就想到是程咬金。
不过又连忙摇摇头,怎么可能,鲁国公每次不都是差不多卡点来?今日为何那么早,难道今天的太阳会打西边出来?
“前面可是鲁国公程大人?”车夫疑惑的问道。
“废话,就俺这高大威猛的模样,哪个敢冒充我?快让俺上去,俺要找叔宝叙旧。”
程咬金一脸不耐烦,大声喊道。随后又急切的加速往马车冲去。
程咬金话音刚落,包括正在赶车的车夫,众人皆是一脸黑线,你和高,大,威,猛,四个字,除了猛还有联系,别的跟你有关系?而且你那是他娘的莽不是猛。
车轿内的秦琼也是一阵苦笑。马车渐渐慢下来,程咬金便“嗖”的一下,跳上车台,然后钻了进去。
“叔宝,好久不见,想死俺老程了。哈哈哈——”
程咬金刚进车轿便给了秦琼一个大大的拥抱。
“咳咳……你这厮轻点,我都快被你勒的喘不过气了。”
秦琼艰难的说道,一脸无助,生无可恋。昨天上朝刚见过,你跟我说好久不见……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怀疑你取向有问题,但是我没证据。
“哈哈哈……俺太激动了。还有,真不是俺说你,你老老实实在家便好,何必还要来上朝,陛下都准许在家养伤了。”
程咬金故作气愤的道。要说文武百官,跟程咬金关系关系最好的便是秦琼和尉迟恭了。尤其是秦琼,与程咬金打小便是一起的玩伴。
“叔宝,俺跟你说,今天上朝你可要少说话,陛下和长孙那帮老阴人有计谋,所以你尽量不要说话,看俺眼色行事。”
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家常。突然,程咬金神神秘秘的小声说道。
“嗯?好。”
秦琼被程咬金一惊一乍的搞得一头雾水,不过他知道程咬金不会害他,便点头同意。
其实他本人也感觉最近陛下有点奇怪。尤其是昨天早朝关于借粮的计划,还有派工部大力修缮南方的水坝,这大热天的修水坝?要么陛下是未卜先知,未雨绸缪;要么怕不是脑子有泡。
他清楚的知道仅凭陛下的智商可能是想不到那个借粮的计划的,他本身自己就没有什么偷偷搞得产业,更不用说余粮了,也就没有参与。
作为旁观者,他看到那些世家官员一个个红着眼往前冲着要借粮就发现很不对劲,这个计划完全就是缓解当下粮荒的灾情,又同时打压世家的一举两得的神策啊。能想出这个办法的人简直智比诸葛,可直接拜官为相。
今天又听程咬金这样一说,他似乎一下就明白了什么。
短短几炷香时间,陆陆续续的便来了一大批的人,当尉迟恭看到早已经待在秦琼车轿上的程咬金,也是大吃一惊,一直笑问他是不是被自己媳妇赶出家门了。
显然,程咬金惧内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程咬金连忙对他喊打喊杀,幸好秦琼在中间,顾忌秦琼身体,程咬金才作罢。然后三人便闲聊着家常。
……
“卯时已到,开门入朝。”随着打更的太监一声叫道。
朱雀门被门卫缓缓打开,百官纷纷下轿,下马,进宫早朝。
……
——宣政殿——
“皇上驾到。”
随着宣政殿当值太监一声刺耳、尖细的通传。只见李世民顶着个黑眼圈,缓缓的从宣政殿内侧走了过来。
“参见陛下。”
李二刚走到龙椅前坐下,百官纷纷躬身拜礼。
“众爱卿免礼。”李二大手一挥,语气浑厚,威严的说道。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这次通传的是昨晚李世民身边的那个小太监。
“陛下,臣有事启奏。”
“嗯,准奏,户部尚书有何事启奏啊。”
“陛下,昨日您让微臣负责统计的借粮皇榜已经初步统算出来,具体颁布日期还需要陛下定夺。”
“哦?这件事情啊,此事尽快宜快不宜迟,便在晌午前在长安城各个城门口张贴吧。
让天下百姓看看我大唐诸位真正的为国为民的大家之族,一定要让百姓好好瞻仰瞻仰。此乃名垂青史之伟绩。”
李世民一脸认真的道。尤其在“真正”和“伟绩”两个词上说话特别的用力。说完又继续正色道:
“各位爱卿如此爱国,朕更不能置身事外,朕决定将捐出内帑六成的余钱,以及粮食,用以救助百姓。”
这下那些世家的热血是被一下子又点燃了,我淦,这李二玩真的?
原本他们回去后,几个家主围在一起讨论了半天,总感觉有些不对劲,如今李二的一番话,让他们彻底打消顾虑。
纷纷紧紧握拳,心里盘算着还有多少余粮,打算再借一波大的。
至于他们之间的契约,开玩笑,这么好的宣传机会。有第一名,谁还会在意第二名?于是纷纷准备抢夺第一名的榜首,再次扬名一番。
“各位爱卿可还有事禀奏?”李二又问道。
“陛下,老臣有事禀奏,臣请愿陛下将盐,铁业收归官营。”长孙无忌一脸坚决,走上前道。
“不可,岂有此理,荒唐。陛下乃真龙之子,又怎可与民争利。难道忘了前朝的教训了吗?
陛下,老臣启奏弹劾尚书右仆射长孙无忌。他身为高官,却不为百姓着想,进献谗言,误导陛下,毁我大唐根基,臣请求陛下撤销其右仆射职位,关入天牢。”
话音刚落,便见一老者愤愤上前,直接怼道。
众人看清来者,听完后不禁感慨: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严厉的批评,犀利的眼神过来了。
不愧乃我大唐魏征啊,文中武将,牛。ZBC,无情哈拉少。
而受到此事最大影响的世家一脸冷笑的看着针锋相对的两人,纷纷抱着戏谑的看戏态度。
心里不屑道,这还需要我们出马?一个魏征老顽固就秒杀你们,笑死,还想跟我们世家作对,我们都不用出手的,分分钟秒杀你们。
李二一脸严肃的看着魏征,笑道:“哦?魏爱卿,朕觉得长孙爱卿的提议不错,硬要同意呢?”
刚说完顿了顿又继续厉声道:“还有何人反驳长孙大人的提议,如若不上前,就当你都同意了。”
众人互相对视了一会,无一人敢上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这件事情已经不是他们能掺和的了,每每李世民与魏征发生矛盾,他们都装没看见一般纷纷退让。
不然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更何况这件事情牵扯到世家利益,盐铁业可是世家的底蕴。
反观世家官员也是没有上前,第一他们需要避讳,毕竟盐铁业明摆就是针对他们世家利益。
第二看着台前怒气冲冲的魏征,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李二能战胜一个战力满满的魏征,再对比以前的战绩,李世民就基本没赢过。纷纷表示不用出马了,便一副观戏的模样。
他们认为不出意外今天的早朝又要以李二的失败,然后在李二的气急败坏之下草草结束。
“陛下,老臣不能看你如此糊涂下去啊。倘若陛下执意如此,那老夫宁可,以死明鉴。”
魏征气道,心里还想着为什么今天陛下那么刚,这是我天天压他太紧,今天爆发了?
“哼……魏老匹夫,你真当陛下不敢杀你?陛下宅心宽厚,却不是你为所欲为的资本,还不向陛下请罪?”
杜如晦上前连忙劝道。不过语气,明显是站在李二这边的。
“是啊,御史大夫,谏言却非死守教条。魏老,这件事情未必就是坏事。”房玄龄也上前一步劝道。
这下魏征是真的懵了,看着这些昔日里虽然不能算同生共死的战友,但也算半个跟班的众人。啥情况,我去,怎么跟我想的不一样?难道有诈?
魏征虽然给别人的印象是恪守教条,死板,但这不代表他傻啊,不然他又怎么可能从玄武门之变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