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邑五千户,并加封平阳长公主为镇国长公主,增加食邑三千户,而曹操又自请为右丞相,这样一来曹操自身的官职就在裴青之下了。
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顿时令天下震动,虽然曹操在明面上没有妥协,然而谁都看得出来,现在的曹操实际上已经承认自己不如裴青,开始向裴青低头了。
曹操自从出道以来,何曾向人低过头?即便是当年刚刚出道的时候,以洛阳北部尉的身份就把蹇硕的叔叔给揍了,后来董卓如此残暴,他毅然起兵反抗,愣是没说过半句服软的话,可是现在他竟然如此主动干脆的自居裴青之下,在裴青夺了他的泰山郡之后不仅没有下令夺回来,而且还下令让曹仁主动退出徐州,这在曹操之前的经历中是从来没有过的。
然而曹操也没有办法,因为在关键时刻竟然又有袁绍冒出来了,现在的曹操本来就不如裴青,又要同时对付裴青和袁绍两大势力,他又没有裴青指哪打哪的实力,自然只能认怂。
其实现在的曹操非常后悔,他真不该听司马懿的话直接进攻徐州,而应该先进攻袁绍的冀州,这才是真的后患啊,实力不强,可是总在自己背后捣乱。
裴青这个时候也能够想的到曹操的为难,更能够想到曹操对自己作出如此大的让步究竟是如何咬牙才做出的决定?然而正如郭嘉所说,现在的裴青也的确有自己的问题,因为连续大半年的作战,这导致裴青治下的粮食损耗非常多,即便是他指导制作的腊肉大规模投入也都不够,原本裴青打算攻下淮南之后以袁术的粮草作为支撑继续作战,结果等破了淮南之后发现袁术的粮草确实可观,然而整个淮南饿殍遍野,甚至有的地方人相食,裴青怎能忍心拿着这些粮食继续作战?自然是把粮食发放给百姓赈灾,结果这样一来他反而又搭进去了不少粮食,所以以裴青的库藏,能够坚持到拿下徐州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想要继续扩大作战,拿下整个兖州,他也实在是力不从心。
而恰好这时候,小皇帝因为找回玉玺和曹操对他的态度恭敬了许多,并且曹操送给了他一个漂亮的女子以取代刚刚被赐死的董贵妃,所以对曹操之前的行为也表示了谅解,并且亲自出面为曹操和裴青劝和。
裴青见由天子出面,再加上自己实在无力再打了,只好借坡下驴,同意了劝和之议,这时候曹仁已经从徐州撤走了,之前裴青并没有阻拦,现在徐州的户口档案和物资等全都留了下来,曹仁的军队对百姓秋毫无犯,裴青知道这是曹操拿出的换取和平的诚意,只好接受了。
当然,尽管如此,现在的徐州经过了吕布、曹操两位主人和多次战争,早已经是破败不堪了,老百姓的生活十分困苦,库粮虽然略有存余,却根本不够赈济百姓所用,现在本就已经在经济上千疮百孔的裴青也只好从南阳调集了一部分粮食。
“现在无论是凉州、并州还是徐州、淮扬等地,经济尽皆凋敝,我接下来的任务并不是进一步扩大战争,而是养精蓄锐,大行均田和屯田,进一步扩展府兵制,同时正式开启丝绸之路,让我治下的经济迅速活跃起来,相信最多两年,就能再有进攻之力了。”
裴青默默地盘算着,这时候他突然想起来一个人,下令臧霸将于禁押解过来。
“嘿嘿,于文则啊于文则,我知道你现在在想什么,你的心思我明白,这一次必定让你甘心投降。”裴青的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默默说道。
第四百零二章 于禁
自从裴青能够测试武将忠诚之后,对于那些俘虏们的把握就更加精准了,只要能够采集到对方的基因之后,他随时都能够知道对方对故主是否还保持着初心。
在裴青的俘虏中,最主要的就是于禁、麴义和沮授这三个人了,目前裴青已经得知,麴义的对袁绍的忠诚度已经下降到了75,这就意味着有很大的可能会被招降,而于禁的情况却也差不多,表面上看起来视死如归,然而他对曹操的忠诚度只有79,虽然已经很接近80了,可是毕竟还没到80,还是有权说的可能的。
只有那个沮授看起来有些麻烦,因为他对袁绍的忠诚度达到了92,这就意味着沮授几乎没有投降的可能,然而裴青却是知道,只要沮授的忠诚度不到100,那就说明有希望,所以他的内心里还是很期待沮授将来有投降的那一天的。
麴义虽然也有可能投降,不过离得裴青有些远,而于禁现在正在泰山,离裴青所在的下邳国不过数百里地,几天的时间就可以赶到。
所以裴青决定先招降于禁再说。
数日之后,于禁被押解到了下邳,他这是第一次见到裴青,当他看到裴青那年轻的身影的时候不由得心中极为震动,因为他从来没有想到裴青竟然是这么年轻,看起来比他还要年轻好几岁。
“江东孙策年少英勇,不到二十岁就掌控江东四郡,裴公的年纪跟他差不多,这就更加了不得,现在已经是上大将军,左丞相,掌控司隶、凉州、豫州、并州、徐州和荆州的南阳以及兖州的泰山,还有幽州的代郡,麾下能战之士不下二三十万,能征惯战之将,运筹帷幄之士更是不计其数,这样的实力,这样的年纪,简直是空前绝后,难道天下已经是少年的天下了吗?我于禁自诩智勇双全,可为天下名将,可是在他们面前什么都算不上,简直就是自惭形秽啊。”
于禁暗暗叹息不已,他对裴青的第一印象很好,很为他的风采所折服,所以见到裴青之后,情不自禁的拱手说道:“罪人于禁见过裴公。”
然而却见裴青笑呵呵的扶起于禁,对他说道:“文则不必多礼,久仰于文则勇毅稳重,然而凡事过犹不及,正所谓刚则易折,你之所以丢失泰山,非战之罪,而是你军纪严苛,而且看不上同为泰山籍将领的吴敦等四人,再加上前往招降的臧宣高与他们本就关系莫逆情同手足,所以才有今日之失,其实这一次也就只有臧宣高能够成功劝降他们四位,换了任何一人都不成,希望文则以后能够记住这个教训,不要以出身论英雄,当我大汉开国之时,高祖皇弟、丞相萧何、还有萧丞相的下一任曹参,哪一个不是布衣出身?樊哙将军还是屠狗的出身呢,可是他们的成就是我们后辈许多人都仰望不来的,其实我之前也不过是黄巾军的一方首领,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自身的能力,而不是出身,而且我们看人一定要注重他现在的能力,而不是之前,每个人都有进步的可能,如果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人,很可能会吃大亏。”
裴青说完之后亲自解开了于禁的绑绳,然后笑道:“既然你坚决不肯投降,那就走吧,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既然你不愿归降,我也不会强留于你。”
“啊?”听了这话,于禁反倒感到无比惊讶了,他原本想裴青很可能会对自己苦口婆心的劝降,自己自然要再三拒绝,最后被裴青的大义所激,这才顺水推舟的答应投降。
可是没想到自己想的那些都没有,裴青不过是帮他分析这一战战败的原因,同时还教育他以后不要小看人,以免重蹈覆辙,然后竟然要放自己走。
“走?可是我该往哪里走?”于禁见状不由得苦笑不已,他现在在泰山战败,这一战而丢失了整个郡,导致了曹操一场大战的失利,损失了数万大军,就算他真的回去,恐怕曹操也不会放过自己,即便是曹操念旧情要放过自己,可是他麾下那些官员们又怎么会轻易放过自己?到了那时,自己轻则被免官,重则被处死,最终的结局可想而知。
于是于禁只好停下脚步,对着裴青叹道:“禁能得裴公宽厚,饶我一条性命,我就已经感激不尽了,怎么还敢如此厚颜无耻,就这样堂而皇之的走出去?再说了,不瞒裴公,现在禁已经无路可走了,我失了泰山郡,给曹公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早已经触犯了军法,我平时执掌军法甚为严格,甚至可以说是苛刻,这一次回去也必死无疑,就算曹公肯饶我,那些平素受我军法惩治之人也定然不服,要求按照军法严格处置,而另外一点,我本为阶下囚,现在却被裴公放回去,曹公怎么可能会不怀疑呢?”
“嗯,说得也有道理,”裴青点了点头,沉吟道:“我之前也说过,文则你的性格太过刚强,然而刚则易折,一味的靠军法压制虽然能够帮助你快速建立自己的威望,然而这就像是秦的暴政,虽然法律严苛,却总有犯法之人,最后终于短期而亡,而我大汉却以霸王道杂之,简单地说就是外儒内法,正所谓法理不外乎人情,在严格执法的时候也应彰显自己对将士的关爱之情,战国时期的吴起治军严厉,却也关心士卒,士兵有脓疮,他亲自为士兵吸脓,他在军中与将士吃一样的饭,穿衣朴素,将士们都愿意为他效命,这一点值得我们反思啊。”
于禁听了之后顿时大受触动,他喟叹良久,随后说道:“只可惜我知道这个道理太晚了,否则的话也不致于有泰山之败,如今我已无处可去,不知道裴公能不能收留于我?如果能蒙裴公不弃,禁愿为裴公赴汤蹈火,在所不错!”
“哦?如果能购得文则这样的将才辅佐,我自然是求之不得,只不过不知道文则到底是出自一片诚心?还是只是敷衍我的?”裴青看了看面前的于禁,淡淡的问道。
第四百零三章 死战加先登
“裴公这话如何说起?禁自然是一片诚心?”于禁连忙为自己辩解,他想要以此证明自己的诚意。
然而裴青却并没有相信对方,因为他只是知道于禁对曹操的忠诚度,却不知道于禁对自己的忠诚度是多少,自然不能贸然就相信对方的诚意。
所以裴青对于禁说道:“文则,不要怪我多问一句,你之所以选择向我投降,究竟是想为了贪图在我这里获得的好处呢,还是真心为国为民贡献自己的才智呢?或者说你是为了能够建功立业,名垂青史?为了封妻荫子,荣耀当世?你于文则也算是当世名将,你领军作战的目的到底是为了谁,因为什么目的?一般的将领或许可以不明白,可是你却不能不明白啊,你若能够向我真实的说一句话你投降我的目的,我就相信你的真心。”
“这。。。。。。”于禁听了这话不仅沉默,如果想让他随便编一句谎话那倒也容易,不过他相信他的谎言决难骗过裴青。
可是如果真的考问他的内心,他这一次投降的主要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能够获得能力的提升,他想要知道这中间到底有什么秘密。
不过裴青还是答应了他的归降,并且给了他一个建义校尉的职位,以示他不要忘了在军中树立恩义之意,并且允许他继续统领之前的那些中军将士。
于禁心不在焉的向裴青道谢,随后将他的军队带到指定的位置驻扎,之后自己把自己关在营帐之内,谁也不想见,只是在思考裴青给他提出来的那些问题。
这并不是裴青故意为难于禁,而是裴青为他准备的名将基因的主人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想通这些对于于禁以后的发展极为有利,如果想不同的话,裴青也不愿意浪费这样一份强大的基因。
然而对于泰山四寇,裴青则是显得尤其慷慨大方,因为裴青根据暗暗采集到的四将的基因来看,他们对自己的忠诚度都在80以上。
只要忠诚度在80以上的,裴青就能够为他们匹配名将基因,因为裴青曾经将匹配前后的人才的基因进行了一番对比,结果发现只要经过匹配,人物的忠诚度一般都会提升20点左右,当然这是把200点的忠诚度当成是101来计算的,因为100以上的忠诚度就只有一个200点,根本没有101到199这样的数值,所以基本上来说101就相当于是200。
所以根据判断,只要为这些人匹配名将基因,他们对自己的忠诚度基本上都会到200,而且裴青也知道他们之所以对自己的忠诚度仅有80多一点,主要是因为他们和臧霸的关系,因为裴青根据程序测算,忠诚度在80到90中间的虽然对君主忠诚,但也往往喜欢结党,这泰山四寇之前跟臧霸情谊深厚,现在虽然归降,但很多是看在臧霸的面子上,所以更多时候是忠于臧霸而不是忠于自己。
“但是我相信在匹配完基因之后,他们就不会这样了,因为只要忠诚度达到90以上,基本上都是秉公办事,不屑于结党营私了。”
裴青现在对泰山四寇很有把握,所以才会为他们匹配基因。
“你们四个刚刚归顺,主公就赐给你们仙药,这样的待遇实在是够优厚的,你们不知道有多少人从一开始就追随主公,到现在还没有被赐予仙药呢,即便是我,当初也是为了主公立下了大功之后才被赐予仙药的,所以日后你们一定要好好效忠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