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名将基因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名将基因库- 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成家立业。”
  只见那些将士齐声说道:“成公这话从何说起?我等从一开始就说了要追随成公,自然是成公到哪里去我们就到哪里去,难道成公竟是嫌弃我们愚笨吗?”
  “这倒不是,诸位都是忠勇之士,令人敬佩,公英怎敢嫌弃?”成公英说到这里随后说道:“只不过我这一次准备投奔魏延将军,恐怕你们不愿意随我一起去,所以才这样说。”
  “啊?投,投奔魏延?为何会这样?”那些将士们听说这个问题之后顿时全都一脸的茫然,然后不由自主的问道。
  只见成公英叹道:“我之所以选择魏延,主要是想要为主公报仇。”
  “什么?选择魏延为主公报仇?我没听错吧?如果不是魏延的话,主公能有今天?”在这其中几个将士很是不解,看向成公英,说话的语气都带有质问的味道,甚至有几个激动的都拔出刀来,怒目相向。
  这主要是他们太失望了,本以为成公英是个忠良,却没有想到竟然要去投奔仇敌。
  成公英见这些人神情激动,就知道自己必须对他们好好解释一番,要不然的话自己的性命恐怕都难以保存。
  所以成公英耐心的向他们解释道:“你们说的没错,如果不是魏延的话,主公不会有今天,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如果不是我军主动对武威发起进攻,惹恼了魏延,我军又怎会有今日?再者说了,当初主公遇到窘困,我曾多次建议主公前往张掖,奈何主公不听,这倒也罢了,不必去说,就说今日主公遇害,这分明是马腾派人所杀,之前梁兴的那一番解释看似有道理,但实际上却是为马腾开脱,正是因为稍微有些头脑的人都认为这事绝不可能是马腾所作,他这么做才更不会引人怀疑,我在收敛主公尸身的时候曾经细细检查过,主公的伤痕非常细窄,这是马腾麾下亲兵营所佩待的独特兵器宽刃剑的痕迹所以我敢料定,主公之仇十有八九是马腾所为,而如今想要为主公报仇,只能通过裴公。”


第三百四十四章 新任凉州刺史

  “通过裴青?这怎么可能?现在的马腾和裴青可是沆瀣一气,他们份属同盟,裴青还是盟主,先生指望裴青为主公报仇,这怎么可能?”
  那几个将士满脸的猜疑,他们对成公英的话甚为不满,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
  却见成公英说道:“列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马腾与裴公虽然是同盟,可是他却只是以参加同盟为名为自己谋取利益,比如这一次,他吞并了主公的金城郡,同时又暗杀了主公,这绝对不可能是裴公的意思,所以,通过这件事也暴露了他的野心,而在接下来,裴公也定然不会放弃对金城郡的控制,肯定会任命新的凉州刺史,到了那时,双方之间的矛盾就凸显出来了,所以马腾现在虽然看似繁盛,却也不过是烈火烹油,只是得意一时,等到将来一旦他得意忘形,最终的结果自然不言而喻,到了那时,岂不是我等报仇之机?”
  那几个将士听了之后深思片刻,这才将刀归鞘,然后对成公英恭敬道歉道:“成公,我们之前一时糊涂,竟然误会了成公,实在是罪过,还请成公见谅。成公高瞻远瞩,洞察万象,我等佩服,我等愿意追随成公一起投裴公。”
  “既如此,那事不宜迟,我们抓紧上路吧,不是成某自信,相信马腾一定会不舍得我们这些人,很快就会找上来的,如果我们走得慢了,很可能就走不了了。”
  成公英说完之后,就率领这二三十个人快马加鞭,连夜向着姑臧城的方向赶去。
  而事实正如成公英所料,马腾在看到向他投降的韩遂部将中只有一个张横的时候,顿时暗骂梁兴蠢材,因为马腾最希望得到的还是成公英,他与韩遂多年的交情,自然对韩遂麾下众将了如指掌,知道韩遂麾下最勇猛的是阎行,最有智谋的却是成公英,而马腾麾下却缺少谋士,自然希望能够以成公英之智来弥补自己军中智谋之士不足的短板,可是这个梁兴竟然没有把成公英给招降过来,这实在令他有些失望。
  所以马腾将梁兴大骂一顿,指出来成公英埋葬韩遂其实只是借口,其最终的目的是不愿为己效力,随后下令梁兴,立刻回去寻找成公英,就算是绑也要把它给绑回来。
  梁兴一开始还不相信,可是当他找到韩遂的墓之后,果然发现成公英他们已经离开多时,这才相信马腾的话,然后无精打采的向马腾复命。
  而在梁兴向马腾复命的时候,成公英早已经离他有二三百里的距离了,他率领麾下二十多名健卒马不停蹄,终于在三天后抵达姑臧城下。
  “什么?你是韩遂帐下部将成公英,现在来投靠魏将军?”在听到成公英自报家门之后,站在姑臧城头守卫的为魏延部将段通顿时满脸疑惑,因为他们前几天还是敌人,今天竟然主动前来投降,这实在有些令人难以置信。
  不过段通却又怕错过这样一个收拢人才的机会,他经过一番思索之后便直接派人向魏延报告,把这个难题交给魏延。
  魏延一听这话,立刻就判断出来成公英是真心投靠,因为韩遂已死,马腾占据了金城,成公英是真的无处可去了。
  所以魏延亲自出城迎接,当然,这并不代表魏延对成公英没有防备,他在迎接的时候穿着内甲,暗藏兵器,生怕成公英及其麾下将士会乘机行刺,然而最后的结果很是平和,成公英真心投降,并没有一点不轨的举动。
  魏延将成公英迎入营内,暂时拜为军师,并且把成公英的情况上报裴青,这样一是表明自己不会将人才私自留作幕僚,另一方面也让成公英获得朝廷正式的任命。
  魏延是当着成公英的面做出这件事的,更加显得自己光明磊落,坦荡无私。
  成公英当然也对魏延更加佩服,同时对裴青也深为敬佩,因为魏延能够如此,足见裴青识人之明,足见裴青部将对其忠诚。
  而就在这时,只见亲兵前来禀报,说是有天子诏书前来,魏延和成公英自然要前去恭迎。
  其实所谓的天子诏书很简单,因为裴青拥有特权,他的奏章根本无须天子批准就自动生效,当然在形式上,裴青是请长公主代替天子以墨敕签诏,所以裴青发出的诏令在签名处不是天子以朱砂笔所签,只是长公主以黑色的墨笔所签,不过这种诏书却能够和天子的诏书拥有同样的效力,当然这种效力只在裴青所统辖的范围内有效。
  在这奇特的诏书中,魏延被拜为新的凉州刺史,而他的部将段通则被拜为武威太守,只不过裴青在这里特别提出,命段通前往长安为全军将士叙功。
  成公英见魏延拥有了新的任命,心中也很欢喜,只不过他知道魏延现在的职位有些名不副实,因为金城和张掖、酒泉和敦煌这四个郡还不在魏延的手中。
  成公英当然不能在这个时候劝说魏延去攻打金城,所以他只能采用迂回的策略,主动向魏延提出,自己愿意前往张掖、酒泉和武威这三个郡,劝降这三个郡的长官和百姓向魏延归降,在成公英看来,马腾应该很快就会对这三个郡展开争夺,他心中恼恨马腾,所以今天快人一步,劝说魏延同意自己帮其劝降三个郡。
  魏延经过一番思索之后,觉得成公英应该没有胆量背叛自己,而从另一方面,成公英如果单凭他自己的威望根本不足以号召三个郡的官民向他投降。
  所以魏延很是痛快地同意了成公英的建议,任命成公英为使者,为其准备了许多金珠玉器,并且派成公英原本带来的那些将士保护他。
  成公英在听到这样的安排之后顿时百感交集,他根本没有想到魏延竟然如此大度的安排自己,放心的放任自己前往张掖等三郡,顿时感到心中涌现出浓浓的暖意。
  “初次相逢,魏公竟然就对我如此信任,这种信任就连主公当年都没有。”成公英的心中感慨不已,如果不是知道魏延对裴青忠贞不二,他都能够涌现出一种是为知己者死的冲动,誓死爆发魏延的知遇之恩。
  不过到了现在,他也只能暗暗下决心,等到了三郡之地之后,一定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劝说这三郡的官民投降,让魏延这凉州刺史变得更加体面一些,位子更加稳一些,同时也送给魏延一笔功劳,以便报答魏延的这一番信任。


第三百四十五章 望风而降

  成公英在得了魏延的授命之后立刻赶往张掖,劝说张掖太守投降,当时的张掖太守是本来是韩遂部将成宜,后来因为成宜随着韩遂一起出征,所以由成宜之弟成吉暂代,因为成宜被马腾所杀,而且又跟成公英份属同僚,而且还是同宗,成公英以为成宜报仇为由劝说成吉投降魏延,成吉闻言没有经过任何思索就答应投降给了魏延。
  一方面是杀兄之仇,另一方面是族兄的劝说,成吉自然没有什么可犹豫的。
  魏延在得知消息之后自然大喜过望,真没想到人的口舌之利竟然如此强大,陈公英的三寸不烂之舌简直可以当得上是数万大军。
  在这种情况下,魏延几乎没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整个张掖,包括张掖属国和居延属国这两个异族聚居的区域。
  在这两个属国之中,张掖属国内聚居的主要是卢水胡人,居延属国内聚居的主要是羌人,卢水胡人是匈奴的分支,他们早已经听说匈奴王庭投降的消息,知道汉军的强势,就连匈奴那么庞大的势力都被收拾的服服帖帖,他卢水胡不过是匈奴旁支,力量不及匈奴的三成,想要顽抗的话,那简直就是在找死,所以卢水胡在第一时间就选择了投降。
  而居延属国内的羌人大都受到韩遂的恩惠,现在韩遂被杀,他们愿为韩遂报仇,所以也很快就选择了投降。
  居延属国拥有精骑万人,这些人归属属国都尉统领,当然在一般情况下也受张掖太守的统领,这个“一般”的意思是指朝廷在有实力控制这些属国,如果是在朝廷实力衰减的时候,这些异族还有可能会举兵反叛。
  当然,经过凉州之战,魏延力挫韩遂,已经让这些人认识到了汉军的强大,所以居延属国的卢水胡人还是比较服帖的,根本不敢有什么异心。
  而在张掖归降之后没有多长时间,就传来了酒泉太守黄衍投降的消息,原来黄衍本身就是当初被韩遂纠集起来造反的同谋,这几年来与韩遂的关系一向亲密,不过他之所以选择投降不仅仅是因为要为韩遂报仇,主要也是形势所迫,如今西凉两大诸侯之中的韩遂被杀,马腾远在陇西和金城,离得比较远,同时黄衍也知道魏延的实力很强,凭借自己的实力万万不是对手,为了自保起见也必须选择投降。
  这样一来整个河西四郡就只剩下了一个敦煌了,敦煌的太守名叫马艾,扶风人,跟马腾算是同族,虽然这个马艾并没有跟他这位族兄有什么联系,可是韩遂还是对他很是防范,所以把他安排到了最西边的敦煌做太守,不过马艾却并没有抱怨什么,而是兢兢业业的干着他的太守,反而将敦煌治理的井井有条。
  其实在此期间马腾曾经派人秘密地找过马艾,劝说他举兵反叛,响应马腾,然而马艾却断然拒绝了,因为在马艾所在意的只是他所统辖的敦煌郡的子民,根本不在乎这里归谁所有。
  当然,从另一方面说,马艾觉得自己既然归属于凉州,自然要受到凉州刺史的管辖,跟马腾这个雍州刺史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而等到后来成公英到这里来劝降的时候,马艾十分自然的接受了,因为马艾早本来就属于凉州刺史的治下,现在凉州刺史派人前来招降,代表的是朝廷,自己还有什么拒绝的理由?
  于是在成公英的劝说之下,张掖、酒泉、武威三郡的各县各部尽皆望风而降,魏延仅仅在一个月内就统一了除了金城之外的整个凉州。
  在这种情况下马腾也不敢轻易对裴青的军队发起进攻,他知道自从他的部将庞德投降裴青,儿子马超等人也都成为质子之后,他的军中根本就没有能够跟魏延相媲美的猛将,而且裴青现在聚集数万大军,准备征讨曹操,他可不敢在这时候触裴青的霉头。
  马腾的这种态度自然也让魏延有了充分的时间巩固他在凉州的统治,没过多长时间,魏延的地位就已经得到了整个凉州各郡国的认同。
  高兴不已的魏延立刻将这个好消息报告给了裴青,并且在其中盛赞成公英的功绩。
  不久之后裴青的命令传了过来,命成公英前往长安叙功,同时又传来命令,以段通为张掖太守,并拜护羌中郎将,居延属国都尉等职。
  魏延在听到裴青对段通的任命之后心中其实很是惊讶,因为他知道段通的能力,以段通的才能最多也只是担任一个普通的校尉,可是现在却不仅担任张掖太守,更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