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汉武帝穿成康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当汉武帝穿成康熙- 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四贝勒胤禛虽是内务府大臣之一,由于恭亲王这两年时常生病,精力不济,内务府便是他一人说了算。接到太子口谕,胤禛就命底下人先等等,他去畅春园找太子。
  太子见他神情严肃,眼中透着疑惑不解,就知道他来干什么,直接说,“你听到的都是真的。”
  “为什么?”胤禛难以置信。
  太子和温宪公主没什么感情,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他也不想看到如花一般的女子香消玉殒,“銮驾已快回来。”顿了顿,“等回来就清楚了。你要不要去宫里看看你额娘?”
  “我,就不去了。”德妃不一定想见他,“让福晋过去看看。”
  太子:“那你回家吧。再晚天就黑了。”
  天黑四福晋没法进宫。这点胤禛也知道,随即向太子告辞。
  四福晋从宫里回来,天已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四贝勒府上却灯火通明。
  刘彻移到畅春园,胤禛一家便搬到畅春园附近。天色已晚,胤禛不好进园子,就命奴才打开大门,御驾回来,浩浩荡荡,他在屋里也能听见。
  鸡鸣十分,东方出现一抹鱼肚白,坐在椅子上用手撑着脑袋半睡半醒的胤禛睁开眼就问,“汗阿玛还没回来?”
  “奴才听到马蹄声,但一会儿有一会儿无,不能确定是不是,正打算出去看看。”门房进来禀报。
  胤禛揉揉眼角,“备马。”
  打马到去畅春园必经的路口,胤禛看到一团黑影。过了一会儿黑影近了,胤禛看清楚,走在最前面不是骑马的侍卫,而是御驾。
  胤禛骑着马迎上去,到跟前下马行礼。
  马车没停,从里面传出一句话,让胤禛先回家。
  胤禛退至一旁,看到太后的车进去才回家洗漱。随后去畅春园找太子打听消息。
  太子这一晚也没敢睡,以致于刘彻刚进畅春园,他就收到消息。只是他和胤禛一样,给刘彻行个礼,就被刘彻打发走。
  胤禛找到太子,太子自然什么都不知道,因为他连人都没见着。
  太子便对他说,“你去找小九。”
  胤禛恍然大悟,随即去找随驾前往热河行宫的九阿哥。
  温宪公主晕过去的时候正值傍晚,九阿哥和十阿哥跟刘彻在一处。温宪公主身边的人向刘彻禀报公主不舒服,刘彻等人便以为姑娘家娇弱,就让太医过去看看。
  太医一看是中暑,就按照中暑来治。
  给温宪公主开好药,太医就向刘彻复命。刘彻便让太医去给太后看看,毕竟她年龄大了。
  太后没事,刘彻也没把温宪公主“中暑”放在心上,以为只是头晕不舒服。
  温宪公主和她身边的宫女也没当回事。第二天早上,温宪脸色苍白如纸,宫女还奇怪她是不是得了别的病。
  再找太医来看,太医也懵了,还没到最热的时候,温宪公主只是中暑,怎么会病得这么严重?
  所有随行太医过去望闻问切一番,确定温宪公主没其他病。可身体却十分严重,太医不敢下药,就向皇帝禀报。
  刘彻和康熙都懵了,一人一魂回过神来就去温宪公主那儿。
  刘彻问温宪身边的宫女,她这两日吃了什么喝了什么,有没有哪儿不舒服,宫女仔细回答一遍,康熙确定温宪公主是中暑。
  刘彻命太医继续给她治,随后又吩咐下去,暂时停止前行。此时九阿哥才知道五公主病的严重。所以胤禛找到九阿哥,九阿哥也是跟他说温宪中暑去的。
  胤禛不是诅咒太后,是他真不明白,太后都没事,温宪怎么会中暑。
  九阿哥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皇祖母也说过为何去的不是她。”
  “太后没事吧?”胤禛问。
  九阿哥:“没事。”
  胤禛叹了一口气,“汗阿玛呢?”
  “汗阿玛先是盯着太医给温宪用药,后来又安慰皇祖母,昨天一天只吃一顿饭,昨晚一夜没睡,挺累的。你如果没有特别要紧的事,别去打扰汗阿玛。”九阿哥道。
  胤禛点点头表示知道。
  而兄弟二人不知,没人打扰刘彻也不得闲。
  从昨天晌午到今天早上,三顿没吃,刘彻有些头晕。到清溪书屋吃点东西,就去洗漱。回到寝室看到康熙耷拉着脑袋,刘彻困得眼睛酸涩,依然强打着精神劝他,“温宪的死不是你的错。”
  “朕知道。”康熙道,“朕不该由着皇额娘。”
  刘彻扶额,从昨天上午到现在,这句话他听了不下二十次,耳朵都长茧了,“你以前也不是没劝过。有用吗?没用。她的马车一直挨着太后,太后没事,她走了,是她福薄。”
  “不。是身体太弱。”康熙道,“太后虽说年龄大了,但小时候在马背上长大,身体比十五还好。温宪像她一样也不会有事。”
  刘彻:“你这样想还来得及。”
  康熙猛然看向他,什么意思?
  “你不是还有几个闺女?天凉快了,在公主所给她们弄一块地,留着她们骑马打马球。女红什么的少碰。堂堂一公主,又无需亲手缝制衣物,知道什么料子适合做什么样的衣裳,不会被底下奴才糊弄去就成了。”刘彻道。
  康熙:“德言容功——”
  “那是指民间百姓,公主不需要。”刘彻道,“民间还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七出之一是无后呢。皇后生不出来,你们会废后?公主生不出来,额驸敢和离?那些规矩对她们来说形同虚设。还有啊——”
  康熙不禁说:“还有?”
  “公主的规矩大方面不错就成了。不用对她们那么严格,嫁出去之后她们自己就是规矩。”刘彻道。
  康熙看了看他,“你下一句是不是要问,皇家有多少守寡的公主?再给她们找个额驸。”
  “行吗?”刘彻脱口道。
  康熙断然拒绝:“不行!”
  “老顽固。”刘彻白了他一眼,“该说的我都说了,该劝的我也劝了,等我睡醒,你再蔫头耷脑跟死了娘似的,别怪我揍你。”说完倒在床上。
  康熙呼吸一窒,“你,你才——”
  “我娘死了。”刘彻道。
  康熙险些噎晕过去,“你怎么什么话都敢往外说啊。”
  “我都这样了,还怕什么?”刘彻挑了挑眉,“我以为有鬼有神仙,结果你我自由换来换去七年,也没见哪个鬼或神仙出来阻止。”打个哈欠,“你闲来无事就去太后那儿看看。她如果还在哭,等我睡醒了再去劝她。或者我这两天早睡晚起,咱们换过来,你自己过去。”
  康熙:“换过来就算了。朕去看看她。”
  刘彻醒来不见康熙,猜他在太后那儿。到太后那儿,看到康熙坐在太后对面,太后胳膊放在小方几上,用手撑着腮帮子,另一手里拿着手绢,身后站着一宫女,手里端着茶。这是一边哭一边补水?
  刘彻加重脚步。
  太后抬起头看到他忙问,“皇上怎么来了?”
  “担心皇额娘。”刘彻瞥一眼康熙,什么情况?
  康熙无奈地说:“哭累了喝,喝饱了继续哭。”
  刘彻猜对了,却高兴不起来,只觉得无语,便在心里说,喝得下去说明没事,我回去了啊。
  “稍稍坐一会儿再走。”康熙起身拉住他的胳膊。
  刘彻扶着太后坐下,安慰她一会儿,就以有事为由起身离开。到清溪书屋就问康熙,“你就看着她哭看半天?”
  “皇上,和嫔求见。”
  刘彻吓一跳,回头看到是王以诚,“不见!什么乱七八糟的人都来见朕,没见朕正在——等等,和嫔是如意?”
  王以诚无语又想笑,“是的。”


第129章 干卿何事
  康熙扑哧笑喷; “自个封的都能忘。”
  我想忘就忘; 你管不着。刘彻瞪他一眼,就问王以诚; “她怎么来了?”
  “奴才觉得和嫔是担心皇上。”王以诚道。
  刘彻瞥向康熙; 听见没?潜意思别在这里碍眼。
  康熙忍着笑说,“朕出去转转。”话音落下,原地消失,瞬间移到太后那儿。
  大概过了一个时辰,康熙见天色暗下来; 太后要用膳,瓜尔佳如意也该回去了; 才回清溪书屋。
  到清溪书屋; 宫人正在上菜。康熙往四周看看; “没留你的如意陪你一起用饭?”
  刘彻扭头瞪他一眼; 哪来那么多废话?!
  康熙不说了; 找个椅子坐下,“明天使梁九功去佟家看看。”
  “代朕吊唁?你觉得合适么?”刘彻看向他; “她的事有内务府操办。温宪是老四的妹妹,他不会亏着他妹妹。”
  刘彻不喜欢佟家; 也不喜欢德妃; 温宪半道上走了,他没有去热河行宫,而是选择回来,已大大出乎康熙的意料; “朕也就是说说。”
  刘彻抬头看看他,“真关心你闺女就听我的。”
  “骑马打马球?”康熙问。
  刘彻挑了一下眉,不止。
  康熙没有回答。
  刘彻也没有开口,饭毕,出去走走就去洗漱。
  康熙飘到寝室,等他出来,就拿眼睛盯着刘彻。
  刘彻笑笑,“想说什么直接说。”
  “你别太过。”康熙道。
  “比如?”
  康熙:“命守寡的公主另嫁。”
  “这个可以。我会暗示她们可以养面首。”此话一出,康熙脸色骤变,霍然移到他面前。
  刘彻吓一跳,连连后退,“这么激动干什么?她们老实半辈子,我直接讲她们也不敢。”
  “你还知道?”
  刘彻乐了,“这话的意思你早就知道了?那你这么紧张做什么?”
  康熙噎了一下,不自在的咳嗽一声,“被你吓的。”
  刘彻懒得拆穿他。康熙个老顽固能退一步,大大出乎刘彻的意料,刘彻也不想逼太紧,“你那三个闺女会不会骑马?”
  康熙摇摇头。
  “我猜不是不会,是你不知道?”刘彻说出来,康熙脸色微变。刘彻不禁啧一声,“赶明儿让弘阳教她们。”
  康熙不禁问:“弘阳?”
  “十三和十四年龄大了,不好天天往后面去。十五不如弘阳细心,十六七岁又太小,只有弘阳最合适。”刘彻道。
  康熙想想,宫里的嬷嬷和宫女即便会骑马,也没到可以教人的地步,“宜妃倒是会,不过十三的两个妹妹跟着佟氏,她也不好越俎代庖。”
  刘彻点头,“对!”
  “那就按你说的办。”康熙道。
  刘彻:“过了八月十五就安排下去?”
  “好。”康熙这次没迟疑。
  八月二十日,上午,刘彻命宫人在三个公主住的附近整理出一片空地。太子听说此事的第一反应是他爹要给她仨弄个蹴鞠场。
  翌日见到他爹,太子就隐晦的表示姑娘家踢蹴鞠很是不雅。
  刘彻点头说他知道。太子放心下来。刘彻接着就说,“那个是打马球用的。”
  太子的心一下子提上来,“马球?!”
  “对。你不知道?”刘彻立刻给他一种“你怎能如此孤陋寡闻”的眼神,“盛唐女子最爱的游戏之一。”
  太子:“儿臣知道。但那是唐朝女子喜欢的东西。”
  “唐朝女子不是人?”刘彻立刻问。
  这话说的,怎么有点不讲理啊。
  太子:“没有。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刘彻又问。
  太子一瞬间想出很多理由,只能用在汉族女子身上,无法约束马背上生活的满族儿女,“大唐朝是唐朝,咱们是咱们。”
  “说不出来就闭嘴。”刘彻道,“朕意已决。对了,那片地修整好,让弘阳先教他三个姑姑骑马。”
  太子惊得张大嘴,“弘阳?!”
  “你能给她仨找几个弓马娴熟的宫女,就让宫女教。”刘彻也不是那么不讲理。
  太子张了张口,“还是让弘阳教吧。”
  弓马娴熟的侍卫有不少,宫女他去哪儿找?总不能让太子妃挨个问,你问骑马吗?会。骑两圈我看看。
  不让宫女试,万一她们所谓的会骑是坐在马背上,由人牵着马走,到时候把那仨教的跟她们一样,他爹又得挤兑他。
  “儿臣担心弘阳教不好。”太子不死心的说。
  刘彻:“学好几年连三个女子都教不好,朕收拾他。这点你无需担心。”
  太子心想,我就是担心这点,“女子和男子不一样,女子皮肤娇嫩。”
  “小孩的皮肤也娇嫩。所以朕让弘阳教,而不是让十三亲自教他妹妹。”刘彻道,“还有什么顾虑?”
  自打他成亲,跟他爹打嘴仗,他就没赢过。太子无奈地认输,“没有。”
  “别忘记告诉弘阳。”刘彻说着,忽然想到,“明儿见到胤禛,跟胤禛说一声,叫内务府挑几匹温顺的马,再给她仨准备些衣裳。”
  太子道:“她们的嬷嬷不会做?”
  “那也得让内务府把布送过去。”这些杂事本该交给后妃,可畅春园只有一个没管过事的和嫔,也就是瓜尔佳如意,只能刘彻自己吩咐下去。
  太子点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