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汉武帝穿成康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当汉武帝穿成康熙-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彻卷吧卷吧手纸就砸他。
  “停!”康熙连忙提醒,“朕碰不到那东西,怎么扔过来的你怎么捡回去。”
  刘彻:“我不用了。”
  “用手擦?”康熙顺嘴问。
  刘彻顿时觉得恶心反胃,“闭嘴!”
  “皇上?”
  刘彻心累,“这奴才的耳朵怎么就那么灵。”
  “耳朵不灵也到不了你跟前。”康熙道,“朕身边的奴才一个比一个机灵,你又不是第一天才知道。”
  刘彻宁愿不知道,不然也不用冲外面喊,“别进来,等一下朕就出去。”
  “长痛不如短痛。”康熙看热闹不嫌事大,“朕看好你。”飘到他身边拍拍他的肩膀。
  刘彻伸手就抓他。
  康熙早有防备,往后一闪原地消失,声音从外面传进来,“快点,天都亮了。”
  刘彻张嘴就想吼他,然而,外面还有个王以诚。
  深呼吸,刘彻在心里说,“再说一个字,今日罢朝。”
  康熙顿时老实的大气不敢喘。
  大约又过一刻,刘彻走出来,康熙扭头看过去,见他脸通红,额头上还有些密密麻麻的汗,又忍不住想笑,“在里面生孩子?累成这样。”
  刘彻瞪他一眼,大步往乾清门而去。
  康熙跟上去,“多喝——”
  “没完了是吧?”刘彻猛的停下,扭头看他。
  康熙丝毫不受影响,“多喝菊花加金银花,再让膳房准备些下火清淡的饭菜,明天就能好个七七八八。”
  刘彻一听不是嘲笑他,收回视线,继续往南去。
  康熙了解他,见他这样就知道他听进去了。
  翌日晌午刘彻的身体好了,又想吃辣的东西。其实也不是他格外喜欢,而是暖洋洋的春日里人易犯困,晌午吃点辣的人精神。
  可惜不敢再吃,就要和康熙换回来,让他享受几天春日的洗礼。
  康熙昨天见他吃的开心,也想尝尝美味珍馐,两天后俩人就换回来。
  当天晌午,康熙命膳房准备暖锅子,麻辣味的。
  刘彻看到铜锅里面飘着一层红彤彤的辣椒,口水都要出来了。见康熙悠闲地涮着羊肉,忍不住说,“天干物燥。”
  “不辣。”康熙道。
  刘彻:“你当我没吃过啊。小心明天坐下起不来。”
  “朕说不辣你不信,过几天你试试就知道了。”康熙笑着说。
  刘彻翻个白眼,“这话小十六都不信。”
  “真的。”康熙指着面前的油碟,“羊肉在里面滚一下,再吃就没那么辣了。”
  刘彻走过去看看,里面是蘸料,随即抬头看康熙,骗谁呢。
  “不信拉倒。”康熙说话间夹一块笋,“朕不像你,喜欢吃辣的只吃辣的。”指着清淡的竹笋老鸭汤,“穿插着吃,你天天吃辣子鸡丁也没事。”
  刘彻:“我知道。”
  “可惜一吃就停不下来。”康熙说一句,喝点半碗老鸭汤,继续涮羊肉。
  刘彻的眼睛随着他的手移动,又看到红彤彤的辣椒,又忍不住咽口口水,“明天换回来。”
  康熙手一顿,抬头睨着他,说什么?
  “什么也没说。”今天刚换回来,明天不可能换回去。刘彻说出来就意识到他太想当然,“你说我那时候怎么就没有辣椒呢。”
  今天的主食是玉米粥。
  香甜鲜嫩的玉米粒搭配粘稠的白米粥,不凉不汤,舌尖微辣时喝上一口,瞬间恢复味觉,然后继续涮羊肉,吃青菜,即饱腹又满足口腹之欲。
  康熙心情舒畅,胃口大开,也有兴致和他闲侃,“有你也不会吃。”
  “谁说的?”刘彻瞪着眼睛道,“别小看我们古人。
  康熙:“你那时候有茱萸,用茱萸熬辣油,味道和这个差不多。”
  刘彻张了张口想反驳,却发现无言以对。盖因他那时候多是用茱萸腌鱼和肉烤着吃,或者煮汤的时候点上一些茱萸酱,从未想过熬油,“这么多年你们是什么也没干,净想着吃了。”
  “是的。”康熙点头。
  刘彻登时觉得一拳打在棉花上,“别吃了,再吃我又得踢蹴鞠减肥。”
  “你以为朕是你。”康熙把玉米粥喝完,就放下箸,命宫人把饭菜撤了。随即漱漱口,对刘彻说,“八成饱。”
  刘彻从不怀疑他的自制力,“吃的一点也不尽兴。”
  “尽兴的代价是什么?”康熙问。
  刘彻无言以对。
  过了许久,康熙打算出去转转,刘彻开口道,“我要瘦十斤,然后大吃特吃。”
  康熙脚下一顿,险些跌回椅子上,屏退左右,无奈地叹了口气,“快五十岁的人,一下减那么多,你是活够了,还是活够了?”
  “我又没说一天减十斤。”
  “废话,朕当然知道不是一天。一个月也不行。”
  刘彻:“两个月?”
  “半年!”康熙道,“否则朕的身体不出问题,我管你叫爹。”
  刘彻听到此话认真起来,“真不能减那么多?”
  “你年轻二十岁,一个月减掉五斤乃正常。”康熙道,“要不你再忍几年,过了五十想怎么吃怎么吃,吃肿了朕也不会数落你,反正没几天好活了。”
  刘彻愣了一瞬,意识到没几天好活是什么意思,忍不住说,“我上辈子活到七十。”
  “朕知道。你就是活太久才有后来那么多事。”康熙道,“早死五年就是完美帝王。上辈子没实现,朕给你个机会,在朕身上实现。”
  刘彻:“我谢谢你!”没好气的哼一声,脸上尽是不屑。
  康熙忍着笑,“那就到六十岁,能吃几年是几年,能活几年是几年。”
  “到时候再说吧。指不定哪天就走了。”
  此话一出,康熙沉默下来,随后佯装不在意的笑笑,“说的也是。”顿了顿,“朕要求你克制,不光是怕生病。一病不起,迅速死去还好。吃太胖,头晕眼花,摔的不能动,每天躺在床上,生不如死才痛苦。”
  “知道,知道,别吓唬我了。”饭菜撤下去,窗户打开,房内的味道散尽,刘彻也不馋了,“出去转转,回来睡午觉。”
  经他一说,康熙不禁打个哈欠。
  刘彻以为他会直接回寝室,然而,康熙往外走,从北走到南,又从南走到北,两刻钟才回去睡觉。
  刘彻虽和康熙政见不合,对他有诸多意见,但在这方面打心眼里佩服他。
  康熙有让刘彻服气的地方,在和康熙争执的时候,刘彻会退一步,俩人才能和平相处这么久。否则不是康熙打死他,就是他打死康熙。
  话说回来,八贝勒不敢让外人知道他的侧福晋有孕,确实担心他的嫡福晋会闹。
  初夏时节刘彻带着儿孙们搬去畅春园,八贝勒就在畅春园东北方买个宅子,把有孕的侧福晋带过去,远离内城,以致于八贝勒的庶长子满月了,安亲王府还不知道。
  刘彻知道了,便问八贝勒何时给孩子上玉牒,八贝勒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过了中秋节,他的庶长子很壮实,看着能长大,才通知宗人府。
  宗人府知道,想瞒着安亲王府也瞒不住,没过几日,刘彻和小儿子们踢蹴鞠的时候,从十四阿哥口中得知,安亲王的儿子找过八贝勒胤禩。
  刘彻便顺嘴问,找胤禩干什么。
  十四阿哥说不知道。
  刘彻把视线转向十三阿哥。
  十三阿哥摇摇头,不知道。
  刘彻盯着他不放,看得他头皮发麻,十三阿哥才说,“八哥没讲,但说到安亲王的儿子时笑了一下,儿子如果没看错的话是苦笑。”
  “朕知道了。此事不可对任何人说。”刘彻道。
  十四阿哥忙问:“汗阿玛要帮八哥讨回公道?”
  “他打你八哥还是骂你八哥了?”刘彻道,“你八哥几岁了?朕管他一时,能管他一辈子?”
  十四阿哥被他问的哑口无言,不甘心的小声嘀咕,“别让八哥娶她,啥事也没有。”


第107章 苦不堪言
  刘彻没听清楚; “你说什么?”
  “没什么!”十四阿哥慌忙说。
  此地无银三百两。
  刘彻看了看他,“朕累了; 你们回去吧。”
  “儿子告退。”十三阿哥说着,扯一下十四阿哥,担心他又“口出狂言”。
  十四阿哥也担心自己,打个千; 领着弟弟和侄子们回去洗澡。
  刘彻转向康熙,你应该听到了。
  康熙苦笑,“没什么。”
  刘彻何等聪明,“埋怨你,替他八哥鸣不平。”
  康熙没有回答。
  刘彻当他默认了。而有外人在,刘彻也没再说什么。到清溪书屋一个人洗澡的时候才问康熙,“安亲王的儿子敢威胁胤禩吗?”
  “不敢。”
  刘彻放心下来。
  “但是——”
  刘彻侧目,“说话别大喘气。”
  “你别打断朕。”康熙道; “估计会提醒胤禩,朕让他娶郭络罗氏的初衷。”
  刘彻:“现在初衷不重要了。”
  “朕变成你就不重要了。”刘彻从未把安亲王一支放在眼里。安亲王一脉敢闹; 刘彻就敢把他们杀了。虽然刘彻没明说过,但康熙就是知道,“你打算怎么办?”
  就像刘彻自己说的那样,他和康熙不可能管八贝勒一辈子; “暂时装不知道。过两年把安亲王那一旗给小八; 再把小十二弄过去。老大那一旗,赶明儿把小九调过去。老三掌管镶红旗大营,让小十去帮他。”
  康熙:“老四那边?”
  “有小七呢。他们关系好的打散; 日后想拧成一股绳也难。”刘彻道,“老八接管正蓝旗的时候,安亲王一脉老老实实的,小十四说的事就算了。否则……”我让他们有今生没来世。
  康熙听到他心里话,一点也不意外,“水快凉了,别泡了。”
  “知道。”刘彻擦擦身子,“过些天日封后宫,你打算怎么封?”
  康熙:“卫氏封妃,佟妃封贵妃,你的如意入宫时间短,膝下无子,封妃不合适,先封嫔?”说完看着他。
  在刘彻故意放纵下,瓜尔佳·如意现在跟刘彻独处时已没早年的小心翼翼,渐渐露出本性,刘彻很喜欢她,不想把她架在火上烤。
  话又说回来,康熙的后宫份位高不见得好,在康熙心中分量越重,离死就越近。
  刘彻不想看到他的如意被康熙个命硬的克死。
  “你才命硬!”康熙突然开口道。
  刘彻吓一跳,不敢置信地问,“我只在脑子里过一遍,你也能听见?”
  “要不要朕重复一遍?”康熙不答反问。
  刘彻:“不用!”又忍不住说,“你我这种情况,换成个福薄的,八字弱的早魂飞魄散。可你呢,能碰到自己的身体,一不高兴还能打我一顿。你的命不硬,世上就再也没有命硬的了。”
  “朕该谢谢你?”康熙没好气道。
  刘彻:“不用,没夸你。”顿了顿,“我可不想哪天被你克的魂飞魄散。”
  康熙白了他一眼就往外走,到门口猛的停下,“天津卫的船还没好?”
  “回头问问胤禔。”刘彻道,“还得让他找几个西洋传教士,跟着商船一起去。”
  康熙:“此事交给保成,他了解传教士,传教士也喜欢他。”
  “对,太子出面,传教士一定会慎重对待此事。”刘彻说完,让宫女进来给他擦头发的时候,命小太监去宣太子。
  早几天会试结束,刘彻把状元和榜眼安排到詹事府,此举无疑明示太子,可以培养自己人了。
  詹事府少詹事是张英的长子张廷瓒,刘彻又把考中进士的张廷玉安排到翰林院,不出意外,下一步是南书房行走。官职不大,实乃天子近臣。
  凭张廷瓒和张廷玉的关系,太子是个睁眼瞎,也能看出他爹在帮他培养能用的人。
  而刘彻这两个动作,也让太子十分感动。
  听到刘彻让他去找传教士,太子亲自出宫寻人,找到人之后又多方查探,确定没有问题,心向着大清,太子才命小顺子把传教士带去隆科多府上,顺便问问船好了没。
  船要行到西洋,工匠做的小心谨慎,隆科多和胤禔不敢大意,而细活得慢功,也就没那么快好。
  八贝勒的额娘卫氏变成良妃,刘彻在畅春园住了好些日子,船才好。内务府诸人和皇商们立刻挑个黄道吉日出海了。
  船上所有人都知道海上有海盗,但没一个怕的,因为每条船上都有几支鸟铳。位于船队中间,隆科多待的船上一前一后还有两门炮。
  这个火力赶上西洋军船,再怕他们自己都瞧不起自己。
  有两门炮在,西洋传教士也觉得清廷很厉害。船行出大清,抵达莫卧儿靠岸补给,遇到葡萄牙人,会葡萄牙语的传教士翻译的很是尽心,话里话外向着隆科多一行。
  隆科多船上的东西出自内务府,自然都是好东西。有识货的葡萄牙人便问隆科多他们卖不卖。
  葡萄牙主动提起,隆科多知道他们喜欢自己的东西,就按照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