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世家- 第9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若是让他与李绩到那边去,李世民真有点担心李绩拿捏不住这小子。毕竟他实在是太能折腾了。
  可话又偏偏不好明着说,毕竟李绩也是要脸的人,但这位老谋深算的大唐名将,却在程三郎那小子那里吃了好几回亏。
  所以,最让人头疼的就在这里,怎么才能够让那小子听话,又或者……
  “要不这样,朕命人去召那小子过来,咱们君臣三人,好好的商议商议。”
  ……
  程处弼看着那皇宫的大门,甚是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翻身下马,跟那些守备宫门的禁军打了个招呼之后屁颠颠地就往里边行去。
  程三郎就是闹不明白李叔叔今天神神叨叨的到底想要干嘛,今天打个牌都打得不安宁,实在是晦气。
  满腹怨念的程三郎很快就赶到了那武安殿偏殿,看到了李世民与李绩这两位长辈不约而同地冲自己露出了不怀好意的笑容。
  程处弼脑中顿时警铃大作,难不成这两个老家伙想要算计我这位粉嫩小年轻不成?
  看到程三郎迈步入殿下之后,看到了自己与李绩之后,那副踌躇不前的模样,李世民顿时不乐意了。
  “你小子战战兢兢做甚,赶紧给老夫过来,有正事找你。”
  程处弼只能答应一声,硬起头皮往跟前凑过去。
  “贤侄,老夫有个难题,想要跟你好好的合计合计……”李世民笑眯眯地朝着程三郎道。
  “就是关于那吐蕃之事,朕准备大举兴兵,以讨薛延陀。”
  “但是又担心那吐蕃乘机向吐谷浑以及周边下手,所以,朕准备让李兵部往陇右走上一遭。”
  “但是,还需要一位对于吐蕃以及高原局势了如指掌,又能文能武,有勇有谋之辈。”
  “便想到了贤侄你……不知你意下如何?”
  程处弼看了一眼一旁笑眯眯盯着自己的李绩,又看了一眼李世民,略一思量便痛快地答道。
  “叔叔有命,小侄焉敢不从,只是,让小侄去做什么,跟着李兵部去守御陇右?”
  听得这话,李绩脸上的笑容瞬间一僵,不乐意地朝着这小子瞪起了眼珠子。
  “啥意思?觉得老夫指使不动你还是咋的?”
  程三郎很想点脑袋,不过考虑到大家都乡里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那种,还是算了。
  但问题是,程处弼可不乐意跟李绩打配合,不是说打不了配合。
  ……
  而是程三郎觉得,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应该是到那高原之上去尽情的挥洒自己的才华,而不是跟着李绩蹲在陇右打牌。
  毕竟,李迷夏已经被关押了一年多,而现如今,尼玛正在高原之上悄悄搞事情。
  自己蹲在陇右有啥意思?想想当初,吐蕃都知道派出三千精锐蹿去姚州搞事情。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能力太过出众,又能文能武,有勇有谋,怕是很有可能会让吐蕃达成他们的预定战略。
  “当然不是,只是小侄我觉得,对付吐蕃,我们不应该被动防守,而应该主动出击。”
  听到了这话,李绩忍不住翘起手指头指了指程三郎,朝着跟前抚须不言的李世民道。
  “陛下你看看这小子,还主动出击,你知道不知道陛下已经决定大举举兵以讨薛延陀。
  陇右所留下来的兵力,能够协助那吐谷浑,守住目前的战局,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李世民递给李绩一个稍安勿燥的眼神,朝着程三郎和颜悦色地道。
  “贤侄,你也听到了李兵部之言,不是老夫不乐意……”
  程处弼直接就呵呵出声,迎着这两位老汉那疑惑的目光,翘起手指头,嘴角一弯。
  “叔叔明鉴,小侄倒觉得没必要动用我大唐陇右的精锐武贲一兵一卒,小侄自己就可以想办法搞到足够的兵马。”
  “???”


第1989章 这副恬不知耻的样子倒是像极了你爹当年
  李世民与李绩脸色明显有点发黑地看着这位年轻人。
  一旁的赵昆差点就乐出声来,这小子,指不定在吹牛逼。
  你在哪吹不成,非要当着陛下还有那位李兵部的面,又不是不知道这两位心眼,咳咳……
  这两位大佬正在考虑国家大事,你小子却胡说八道,小心挨收拾。
  就在表情很正经的赵昆内心频频吐槽的当口,李绩突然拍了拍前额乐出了声来。
  “你这小子这副恬不知耻,大言不惭的模样,倒是像极了你爹当年。”
  “噗呲……”刚好喘起了茶水浅抿了口的李世民直接就控制不住,差点把手中的茶碗都给掀了去。
  “???”程三郎一脸黑线地瞪着这个干事情最喜欢损人不利已的李叔父,这话怎么都觉得不像是好听话。
  李世民哭笑不得地抄起帕子抹了抹胡须上的茶渍,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你这么一说,老夫倒真想起来了,贤侄真不是在笑话你,这是在夸你爹有本事。”
  夸人就夸人,你们犯得着笑成这副鬼样子吗?一个二个,亏得还是长辈,没个正形。
  李绩干咳了两声,总算是有了点正经说事的模样,朝着程处弼问道。
  “嗯嗯,不扯那些,贤侄啊,老夫大概知晓你的意思了,是不是准备去那泸州,征召獠人?”
  “不光獠人,还有洱海六诏。”程处弼点了点头,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说真心话,就算是叔叔想要兴大军讨伐吐蕃,小侄我也会建议叔叔不要动用关中兵马,因为他们很难适应高原的环境。”
  “但是,美丽的大西南那里,那些人原本就生活在云贵……咳咳,他们原本就生活在高原之上。
  虽然说海拔高度,兴许没有吐蕃所处的地理位置高,但是长期生活的环境类似……”
  “贤侄你先等会,海拔高度是什么意思?”李世民有头无奈,这家伙一说事情,就老喜欢从嘴里边蹦出新名词。
  “叔叔,所谓的海拔高度,指的就是地面上的某个地点高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当然你们不解理什么是海拔也没关系,就这么说吧就像一座山,山脚海拔肯定低,山顶海拔肯定高。”
  “老夫怎么可能理解不了?”李绩直接就鼓起了眼珠子,总觉得程三郎这小子老喜欢埋汰人。
  “成成成,二位叔叔都能够理解这是最好不过的。”
  程处弼还能说啥?自己也只不过是希望能够给他们进行一个循序渐进式的讲解。
  偏偏这两个老汉还以为自己污辱他们,这找谁说理去?
  程处弼在后世就是出身于美丽的大西南,长期生活在高海拔。
  所以当年蹿到那青藏高原之上后,几乎就没有什么感觉不适应的。
  当然,这也是需要先进行海拔适应,也就是在一个中高海拔进行进行一段时间的适应。
  对于程处弼还有他一干西南高海拔地区的同学而言,完全没有任何的不适。
  但是,那些长期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医学生,却容易不适应。
  特别是体质原本就不怎么样的人,头晕头痛等等各种小毛病简直就是层出不穷。
  这当然不是胡说八道,而是有科学依据的,那些年,就程处弼所知道的身边但凡是入伍当兵的,几乎都是入藏,或者是去云南那边溜达。
  就是因为云贵还有川西地区的人更容易适应高原地区的高海拔。
  听到了程三郎讲述起了高海拔对于长期居住在低海拔地区的人类会造成的影响。
  李绩满脸愕然地看着程三郎,好半天才道。
  “当时尚囊挥军来犯我大唐剑南道,当时臣率军往援之时。
  不少将士都出现了程三郎所言的类似情况,但是那些獠人,倒真是很少会出现。就算是有,也会很快康复。”
  “原来这个居然是跟海拔有关系?”
  程三郎看着一本正经向李世民解释的李绩,差点就乐出声来。
  “小侄我可是记得,房二郎可是说了你老成天不是头疼就是食不下咽的……”
  李绩怎么也没有想到,程三郎这个混帐小子居然会在这个时候揭自己的黑历史。
  鼓起了眼珠子,唾沫星子差点全喷到程三郎的脸上。
  “你小子给老夫闭嘴,老夫在跟陛下说正经的,你老扯我身上做甚?!”
  要不是顾忌陛下就在跟前,李绩真恨不得抄起大棒棒撵这个揭长辈老底的小浑蛋满洛阳乱蹿。
  李世民此刻只能埋低脑袋吱吱唔唔地咳嗽了好几声,这才用力地揉了把脸抬起了头来。
  好吧,这长辈不像长辈,晚辈不像晚辈,互揭黑历史,拜托你们能不能正经一点,虽然自己能听个乐子,但是正经事还是要办。
  ……
  “好了,你们二人过来……”李世民觉得不能再让这一老一少在这里闹腾,赶紧起身朝着沙盘走过去。
  打量着那巨大的沙盘,李世民端详了许久,转过了头来朝着李绩看过去。
  “卿觉得如何?”
  “若是程三郎这小子,能够在剑南道招募一些杂兵,由南向北,只要他们能够搞出点动静来。”
  “的确能够牵制吐蕃,而臣则率少量精锐,配合吐谷浑兵马,防守住吐蕃的北侵,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说到了这,李绩还很挑衅地朝着程三郎抬了抬下颔道。
  “贤侄,老夫也不难为你,只要你们能够从剑川城出兵,吸引吐蕃的一部份兵力在此,就算是你帮了大忙。”
  李世民抚着长须,眼中满满尽是精光闪烁不定,不得不承认,程三郎这小子脑子真不是一般的活。
  大家的眼光都集中在了吐谷浑与那吐蕃的交界,而这小子直接就想到了要蹿到吐蕃南边去搞事情。
  这个点子的确很吸引人,哪怕是吐蕃不比大唐幅员辽阔,但是,吐蕃也不小,如果程三朗真的能够拉出一只剑南道各族青壮组成的杂兵,让那吐蕃误以为大唐想要从那边动手。
  必定可以牵制吐蕃的精力,还有兵马,不敢全力北上,如此一来,等于是削弱了李绩所需要面对的巨大压力。
  这一招,实在妙哉……


第1990章 需要有勇有谋智勇双全的大唐名将坐镇剑南道
  李世民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道。“不错,处弼贤侄,只要你能够牵制住吐蕃的部份精力,这便是大功一件。”
  程处弼打量着满脸欣慰之色的李叔叔,又斜眼角扫了眼那一脸矜持,胸有成竹的李绩。
  你们真以为程某真的就只是为了给李绩这位喜欢戏弄晚辈的长辈去搞边鼓的不成?
  怎么的,杂兵?呵呵……程三郎觉得,自己有必要给这两位小瞧自己的长辈一个教训。
  但是,有些事情,自己再吹得天花乱坠有个毛线用,与其说,不如老老实实的做。
  尼玛那家伙已经回到了高原之上,而象雄国那些的诸多重量级大佬,已经开始被吐蕃国主暗中边缘化。
  这个时候,牵制一部份兵力就算是大功一件?啧啧……
  你们也太小瞧程某了,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须大招,不然怎么对得起老子这程家第一靓崽的称号。
  等老子去整个大事情,回头看会不会惊掉你们的下巴。
  程三郎表情很严肃地打量着沙盘,决定了,自己先苟起,努力当好一位讷于言而敏于行的程家人。
  让你们知道,一门两太保,能娶上俩公主的老程家凭的是真本事,而不是玩虚的。
  “二位叔叔放心,小侄我一定会尽力而为。”程三郎十分谦虚而又低调地答道。
  李世民打量着难得没有自吹自擂的程三郎,大巴掌拍了拍他的肩膀欣慰地道。
  “好好好,我大唐年轻一辈才俊之中,能够有贤侄你这样敢于担当,勇于任事的年轻人,着实不多。”
  看样子,这小子总算也知道什么叫稳重了,很好。
  “对了贤侄,此番,应该算是你第一次正式率军出征,你可有什么要求,只管说。”
  程三郎眼珠子一转,朝着李叔叔恭敬地一礼。“叔叔,小侄需要如今房俊手底下的那只獠人精锐。”
  “再有就是,小侄还需要火器署提供一些好东西……”
  火器署,现如今规模不大,产量也不大,不管是李世民,还是大唐的武勋重臣们,对于火器的使用,一直都保持着一种慎之又慎的态度。
  或许是因为见识过了火器的威力,这让一干大唐武勋重臣总觉得这玩意有些不好掌控。
  但是,对于程三郎这位走在大街上,身上不揣点热武器都觉得不安全的年轻才俊而言,则是火药武器的坚定支持者。
  而且到现在为止,除了程三郎之外,还没有哪一位将领主动提出来过。
  现在听到了程三郎之言,李世民倒也不会拒绝,毕竟程三郎凭着火器,可是解决过不少问题,交给他用,自己也能够省心。
  “这些都没问题,我大唐,最擅用火器的便是贤侄你,另外还需要什么?”
  程处弼仔细地考虑了半天之后,朝着李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