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世家- 第9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程处弼打量着那两个渐行渐远,肩并肩的男人,朝着李恪小声问道。
  “你爹这个时候过来寻噶尔宫监这是想要做甚?”
  “这个小弟我哪知道,兴许是准备让噶尔宫监负责准备接待我皇爷爷的入住事宜吧。”
  ……
  李世民与噶尔东赞缓步前行,闲扯一通之后,李世民终于问到了正题上。
  “噶尔卿,朕想问一问你,吐蕃国主松赞干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想必噶尔卿应该清楚。”
  听得此言,噶尔东赞双眉微挑,然后点了点头。“臣之前奉松赞干布为主,在其左右也有近十载之久。”
  “其人早年间,行事甚为隐忍,而且行事只讲究结果,手段不论……”
  李世民听着那噶尔东赞之言,详细地将松赞干布的性格剖析了一番,当听闻那松赞干布一直窥视大唐剑南道,以及北边的丝绸之路后。
  李世民的脸色不禁微沉,噶尔东赞却像看不到一般继续侃侃而言。
  “臣如今仕唐,那松赞干布闻之后,必定会深恨大唐,不仅仅是因为臣,而是因为臣仕唐之后,必定会令吐蕃国中掀起波澜……”
  “所以,倘若那北边的薛延陀南来,松赞干布必定不会坐视不理,就算是不与薛延陀联手。”
  “也必定会乘大唐无暇之际,攻取吐谷浑……”
  “卿之言,果然与朕和一干臣工所议无二,看来,我大唐若兴主力北进,吐蕃便会成为朕的心头之患……”
  李世民足足跟那噶尔东赞聊了差不多半个时辰的光景,二人这才缓缓地晃悠回来。
  而已经闲得都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险些打起了瞌睡的程三郎与李恪顿时精神一振。
  噶尔东赞却没有与李世民一同前来,而是在亭外与李世民嘀咕几句之后,便离开了此地。
  然后大唐皇帝陛下就晃晃悠悠地朝着这边行来,打量着这两个坐得都快打瞌睡的年轻人,李世民难得地露出了一个温和的笑容。
  “来来来,过来坐下,处弼贤侄,那薛延陀南侵,你想必也是知晓的吧?”
  程处弼一脸义正辞严地答道。
  “小侄当然知晓,那薛延陀早就狼子野心,一看就不是什么好玩意。”
  “方才我跟吴王殿下还在这里聊起此事,还想着看看能不能与家父一般,能够亲临战阵,为我大唐建功立业。”
  “对对对,方才处弼兄的确提过。”李恪赶紧频频颔首言道。反正都是便宜话,不说白不说。
  谁都知道,薛延陀来的兵马可不少,大唐名将如云,精锐如雨。
  亲爹只要不喝多,想必肯定不会让咱们这些后生晚辈去跟长辈抢功劳,主要还是抢也不敢抢。
  毕竟那票糙老爷们才不会管你是不是王爷,觉得你是在抢他建功立业的机会,呵呵……
  “孩儿也是这般想法,若是能够为父亲守牧边塞之地,抵御外敌,说不定有朝一日也能够跟江夏王叔一般……”
  “好好好,不愧是为父的爱子,大唐的有志才俊。”李世民欣慰地抚着长须道。
  “其实老夫看到你们二人,就想到你们前几年在那泸州之地干的工作,着实是卓有成效。”
  “看得出来,你们还有那房二郎一起将泸州治理得井井有条……”
  听到了跟前这位慈眉善目的李叔叔居然对自己二人方才打竹牌视而不见,连教训两声都没有。
  现在更是频频地夸奖自己二人,这让李恪与程处弼二人浑身都有些不太自在,毕竟这位大唐皇帝陛下可不是心胸开阔之人。
  他这么做,十有八九有什么目的才对。
  而且李世民夸奖的主要目标是程三郎,这就更让这位大唐年轻才俊紧张。
  难不成,李叔叔又准备把自己这位大唐第一才俊拉去当工具人?
  莫非,真的想要让自己去北部边疆的军伍之中锻炼锻炼?
  说了半天之后,大唐皇帝陛下突然话风一转。“那个处弼贤侄,尼玛已经回到了吐蕃是吗?”
  “是的叔叔,他之前传来消息那位率使节团回归的副使吞弥·桑布扎被罢职,而那使节团成的不少成员甚至都成为了奴隶。”
  “……奴隶?”


第1987章 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程三郎点了点头,又接着说道。“不过对于噶尔东赞出身的薛氏,松赞干布并未下狠手。
  兴许是因为薛氏本就是吐蕃大族,且有不少的吐蕃官员都出身薛氏。”
  “所以,松赞干布只是罢免了一些噶尔东赞提拔上来的官员,另外就是收回了之前赏赐给噶尔东赞的土地和奴隶。”
  李世民眉头一挑,看来这位松赞干布倒也不是蠢货,知道只针对噶尔东赞一人,而非是整个薛氏。
  程三郎则继续侃侃而言。
  “至于尼玛,他只是一位向导,再加上并非官员,所以没受到什么惩处。”
  “不过他倒是说到了之前跟松赞干布亲妹勾结的那三位象雄国重臣,因为那《长安旬报》的消息传回吐蕃之后。”
  “都被软禁了一段时间,之后虽然因为找不到真凭实据,已然释放。”
  “但是听闻他们之中有人想要回部落主持事务,被松赞干布以官职挽留。”
  “三个都随松赞干布回到了吐蕃王都,怕是这几年,休想离开那逻些城一步。”
  “对了叔叔,那被吐蕃侵占了家园的苏毗国百姓,又再一次在吐蕃生乱,只不过很快就被回师的松赞干布击败。”
  说到了这,程三郎不禁有些遗憾地扼腕叹道。
  “可惜我大唐离得有些远,在那一带驻军也不足,而且苏毗国也好,象雄国也罢。
  若是能够及时与我大唐边镇搭上线,内外夹击之下,啧啧,怕是绝对能够让那吐蕃喝上一壶的。”
  听得此言,李世民也是深以为然地颔首,的确如此。
  打量着这位一脸忧国忧民之色的程三郎,李世民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贤侄,对付吐蕃,你可有什么想法?”
  “想法?”程处弼砸了砸嘴,呷了一口茶汤。“小侄还真有。”
  “对付吐蕃,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
  “这是为何?”李恪这位军事半桶水忍不住嘀咕了句。“处弼兄你莫忘记了,现在北边的薛延陀可是已经南下了。”
  “我大唐如今的目标,就是要针对薛延陀,薛延陀一日不退,朝廷就不可能把注意力投向吐蕃。”
  “我说贤弟,你呀,眼界太窄,你别只能眼珠子盯着北边,还得盯着南边。
  你觉得我大唐忙着对付薛延陀的时候,那吐蕃就能够安静如鸡的排队等着我大唐回头再收拾他不成?”
  “……”李恪脸色有些发黑,只听说呆若木鸡,从来没听说过安静如鸡这样的成语。
  李世民笑眯眯地看着程三郎,他很想听一听这位成天闹妖蛾子,可又偏偏有着一肚子算计的大唐年轻才俊。
  “来来来,处弼贤侄,你且说说你的理由,为何对付吐蕃宜早不宜迟。”
  “道理很简单,吐蕃国主松赞干布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不得不承认此人有枭雄之姿,眼界开阔,嗯……”
  说到了这,程三郎还下意识地扫了一眼身边的李恪。
  直接就把李恪给惹毛了,鼓起眼珠子一脸不乐意地看向程三郎。感觉自己又被处弼兄污辱了……
  “……重要的是,此人在吐蕃,统一官制,修整律法,从诸多吐蕃贵族手中收拢兵权,而且他十分重视农商。”
  “若是给他十年之期,等到吐蕃一切都走上正规,怕是我大唐西北边边疆,必定会时有烽烟。”
  “怎么,难道贤侄你觉得我大唐武贲赢不了他吐蕃?”
  “我大唐肯定能赢,但是有个问题,吐蕃地处高原,海拔极高,我大唐精锐,是可以在平原之人从容击败吐蕃。但是……”
  但是却无法拒敌于国门之外,而且高原十分辽阔,地广人稀,大唐想要收拾吐蕃,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最应该干的就是,及时地掐死吐蕃发展壮大的机会,怎么掐,很简单,扶持对手。
  就像那西边的苏毗,还有那国主李迷夏被憋屈地囚禁的象雄,他们都可以算得上是吐蕃强劲的对手。
  若是大唐能够给予他们一定的支持,再加上巧妙的操作。
  说不定真的有可能将那吐蕃的发展壮大死死地钳制住,让那高原之上,形成三雄争霸,哦不……再加上一个吐谷浑,那就是四雄争霸。
  吐蕃发展不起来,呵呵……对于大唐而言,就完全可以在未来,依靠代言人,以及各种手段牢牢地掌握住这片高原。
  李世民看着程三郎在跟前洋洋得意地侃侃而言,不得不承认,这小子说的很有道理。
  而且他绝对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理有据,经过跟那噶尔东赞的交流。
  让李世民对于松赞干布也有了一个足够的了解,这位颇为懂得谋略的吐蕃国主,绝对不是草原上那帮子游牧民族头子所能够媲美的。
  重要的是,他还很年轻,就已经有这样的眼光和手段,若不加以挟制。
  真的很有可能会成整个高原的主人,到了那个时候,大唐可就真的要在那最重要的商路上布置重兵,时刻警惕。
  可问题是,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
  “你爹咋回事,这么就回去了?”程处弼与李恪目送着那位若有所思的李叔叔上了四轮马车之后晃晃荡荡地离开。
  一脸懵逼地看向那李恪,李恪也同样一脸懵逼地摊开了双手。
  “小弟我哪知道,我爹应该是这几日正在商议该怎么对付薛延陀和吐蕃,说不定心中烦恼,特地出来溜达溜达。”
  “算了,反正这些事,还有一帮子长辈顶着,轮不到咱们哥俩操这份闲心。”
  “是啊,那咱们哥俩现在做甚?”
  “……闲着也是闲着。”程处弼砸了砸嘴,打量着这个不太安全的地方。万一李叔叔杀个回马枪咋办?
  “罢了,咱们重新找个地方吧。”
  听得此言,李恪瞬间秒懂,哥俩赶紧将之前已经收拾好的竹牌带上,开始寻找适合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至于白宫那边原本不错,但是现在正在好内部装修,吵得人心神不宁,根本没有办法静下心来打牌。
  “赵昆……”
  “臣在。”
  “召李绩入宫来见朕。”
  “诺!”


第1988章 小侄可以想办法搞到足够的兵马
  赵昆将兵部尚书李绩领到了武安殿偏殿后,他便与陛下二人一直在里边嘀嘀咕咕。
  就连赵昆,也甚是好奇这二位到底想要干嘛,手一直在那吐蕃的地盘比划不停。
  而且声音很小,就像是要搞什么阴谋诡计一般。
  难道说,陛下方才去了一趟那万国园行宫,跟那噶尔东赞与程三郎一番深谈之后,获得了新的灵感,想要齐头并进,两边一起对付不成?
  此刻,李绩目光幽深地打量着那片高原之地,从陛下那里所获知的那些消息。
  让李绩意识到了这位吐蕃国主的长处是在于谋划,而非是战略与战术方面。
  而今,他麾下最能文能武的噶尔东赞已经效命大唐,这个时候,大唐需要大举兴兵以讨薛延陀之际。
  必须要以少量的精锐之师,牵制,或者说拖延住那吐蕃统一高原的速度。
  或者说,看看有没有机会,暗戳戳地在那高原之上操作一波,打破吐蕃一家独强的局面。
  李绩盘算了许久之后,忍不住抬手揉了揉发紧的眉心,朝着身边的李世民一礼低声道。
  “陛下,若是让臣来主持,臣自然不会有异议,但是,单凭臣一人不够。”
  “你想要谁,噶尔东赞?”李世民两眼微眯,低声问道。
  “若是他掺和的话,反倒不妥当。”
  “第一,松赞干布拜噶尔东赞为宰相,必定知晓噶尔东赞的能力,若是他随臣同往。
  不但会令松赞干布全神戒备,不利于我大唐暗中行事。第二,噶尔东赞方入仕我大唐,而且其亲眷尚在吐蕃。
  那松赞干布虽然留了其亲眷性命,可倘若他此时为我大唐谋划吐蕃,怕是……”
  听到了李绩给出的理由,李世民也是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旋及反应了过来。
  “难不成,你是想让那小子跟你一块去?”
  李绩看到了李世民那副一脸蛋疼的表情,朝着李世民一礼笑道。“陛下英明,正是程三郎。”
  “程三郎能文能武,且又智计百出,重要的是,他对于吐蕃以及高原的局势了若指掌……”
  看着在跟前侃侃而言的李绩,李世民忍不住砸了砸嘴皮子,陷入了沉思当中。
  不是说程三郎不行,那小子的本事到底如何,李世民比谁都清楚。
  若是让他与李绩到那边去,李世民真有点担心李绩拿捏不住这小子。毕竟他实在是太能折腾了。
  可话又偏偏不好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