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世家- 第9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世民的脸色也有点黑,忍不住吐了句槽。“程三郎,你们下写鼓捣这些玩意,能不能注意一下真实性。”
  “哪怕你是胡编乱造,好歹也得有点谱行不行?瞧瞧你爹在那《英雄图录》里,简直都快成什么了?”
  噗呲一声,李明达赶紧抬手捂脸,《英雄图录》她可是看了的,把她给笑的肚子疼。
  不过现在当面笑话未来的公爹,让人觉得有些不太好意思。
  程三郎这个时候正在全神应对眼前的大唐天子,听到了这话,程处顷吭哧半天,这才无可奈何地道。
  “叔叔,这也怪不得小侄我,正所谓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家父是长辈,晚辈肯定只能夸,略微艺术加工了那么一下下。”
  “???”李世民一脸呆滞地看着程三郎,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这两句似乎跟你爹都没啥关系吧?
  罢罢罢,跟这小子掰扯不清楚,李世民只能闷哼一声,提醒程三郎下次注意之外,不再多言,继续吃喝。
  一旁的长孙皇后心知肚明,那天,夫君看到了那册英雄图录的时候,虽然他在极力掩饰自己。
  可是口气里边那股子羡慕妒忌自己还是能够听得出来,想必就是因为程三郎这小子只知道去夸那些武勋重臣。
  却没有把他这位大唐皇帝陛下的光辉业绩用浓墨重彩写下,心中甚不爽利。
  李世民继续吃吃喝喝,耳朵里边却时不时飘过来程三郎与亲闺女的低语与轻笑声。
  忍不住频频张望,几次开口欲言,却总被憋着笑意的亲爹拉扯着要么饮酒要么吹牛打屁,让他甚是憋屈。
  长孙皇后一边照料着那位兢兢业业,吃得满头冒汗的干饭人皇太孙,一面看着这古怪的场面。
  这还是第一次,小兕子跟她的未婚夫君程三郎迎着夫君那如同要吃人的眼神同席就食。
  长孙皇后咬了咬朱唇,嗯,情绪一定要控制好,万万不能笑场,不然容易打破僵局,对谁都不利。
  而就在这个时候,来自长安的信使此刻已然登上了轻舟,侍卫正在风雪之中奋力地摇橹。
  ……
  李世民揉着肚皮,意犹未尽地拿筷子在沙锅里边又找了找,奈何,已经没有了干货,剩下的全是那浓白的汤水了。
  一扭头,就看到了亲爹已然捞衣挽袖,正端着一碗白米饭用勺子,从沙锅里边舀出那浓白的汤汁,浇在饭上。
  连续舀了好几勺之后,拌了拌,然后美滋滋地用勺子将拌好的米饭往口中一送。
  那副眉舒目展,连连哈气的样子,看得李世民都眼馋起来,决定效法亲爹,也当一个干饭人。
  程三郎送入宫中的沙锅腊火腿炖蘑菇,真是被这一家老小一扫而空,若不是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
  恨不得连那锅底都舔个干净,毕竟在这样的冬日,吃这玩意,既暖胃,又养人。
  饱餐一顿之后,李世民打量着那里六个腊猪蹄,嗯,这样的好东西,自己怎么也得留一半,一半给父皇。
  至于闺女,呵呵,当然跟自己一个锅里吃食就行,实在不成,让闺女再跟程三郎要去。
  这小子既然想要娶老夫的闺女,怎么也该多出点血才是,几根姚州火腿而已,难道他还舍不得?
  李世民为自己的小机灵默默点赞,正要开口,就看到了赵昆掀开了门帘疾步而来,而身后边,跟着一位风尘扑扑的信使。


第1865章 还请处弼兄设法,救一救舍妹才是……
  瑶光殿内,那美食的香味还未尽散,可是此刻,大唐天子身上散发出来的寒意,却让所有人都浑身不自在。
  李世民勉强控制住情绪站起了身来,朝着父皇李渊一笑。
  “父亲,孩儿有些事情,怕是需要去处理一下……”
  “什么事情,让二郎你神色如此难看。”李渊已然站起了身来,关切地追问道。
  李渊这一追问,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沉声言道。
  “薛延陀的真珠夷男,遣其子统其本部精锐,以及同罗、仆骨、回纥、白雷等部共二十万大军南侵漠南……”
  一旁,支愣着耳朵偷听的程三郎也不由得立起了眼角,哎哟卧槽!
  突厥刚刚被大唐给弄玩完,这薛延陀又浪了起来,想要马窥中原?
  “另外,那吐蕃的松赞干布,遣其宰相禄东赞为使,已入长安,为的是前来和亲,意欲迎娶我大唐公主。”
  “……”一南一北,都要搞事情。
  李世民很快便离开了瑶光殿,程三郎则很猥琐地留了下来,毕竟大唐天子离开的时候,没有把自己赶走。
  既然如此,自己跟可爱的未婚妻李明达,正好多多沟通,深入交流一下。
  哪怕是长孙皇后和不讲武德的太上皇虽然也在此,这二位至少不会成天鼓着眼珠子一副要吃人的模样。
  兴许是为了消减方才那个消息带来的不安,在李渊的提议之下,特地去啃了俩馒头的俗讲人再一次现身。
  虽然殿内还有那股子诱人的香味,但好歹肚子已经饱涨的俗讲人不会一边吞着唾沫一边玩悲情,那样很容易精神分裂的好不好?
  不大会的功夫,随着这位功底十分深厚的俗讲人的讲述,《洛阳牡丹亭记》很快就吸引住了长孙皇后与李渊。
  就连李象这位不懂得情情爱爱的小娃娃,虽然听不太明白那些不太正经的东西。
  但谁让他是程三郎的小迷弟,一个劲地在心里边夸张的哇哇大叫。
  程伯伯实在太厉害了,之前的那《三国演义》打打杀杀的好热闹好精彩。
  就连这种软绵绵的故事,也听得奶奶眼眶发红,曾爷爷也一脸黯然,实在是太厉害了……
  唯有《洛阳牡丹亭记》的原作者,与那李明达正在那里小声地嘀咕着什么。
  “程三哥哥,你说我爹爹会不会答应那些吐蕃人的和亲请求呀?”
  “这个,可能吧,毕竟现在北边薛延陀大军压境之下,陛下必定会以猛虎搏兔之势,将那不听话的薛延陀给镇压住。”
  “如此一来,南边的那一直都很不安宁的吐蕃,怕是陛下会以安抚手段为主,说不定,真会和亲。”
  程处弼虽然是按照目前的局面来分析,也不知道,另外一个历史时空的李叔叔是不是也因为这样的原因,将那位文成公主许配给吐蕃国主。
  李明达听到了这话,满脸惊容地低呼出声来。
  “啊……那,那阿暖姐姐她……”
  “阿暖姐姐?”程三郎疑惑地看向李明达,不太明白她说的这位小姐姐是谁。
  “阿暖姐姐就是江夏王叔的女儿,程三哥哥你还给她拉过双眼皮呢。”
  程处弼顿时想起了那个小姑娘,嗯,跟那位珠玉圆润的江夏王妃长得颇为相似,也都是单眼皮。
  不过现发她们母女已经全都是双眼皮了。
  李明达小声地嘀咕道。“宗室里比我年长一些,已至嫁娶之龄,还未有婆家的堂姐,就剩阿暖姐姐了。”
  “那吐蕃很坏的,之前程三哥哥你在剑南道的时候,他们老是骚扰剑南道还有陇右。”
  “这样的坏蛋,居然想要娶阿暖姐姐。阿暖姐姐若真嫁过去,说不定会受欺负……”
  “程三哥哥,吐蕃很远是吧?我听爹爹说,吐蕃比吐谷浑还要远……”
  程处弼听着李明达这位小可爱的倾诉,心中也甚是觉得不爽利。
  李道宗这位大唐宗室名将的长子李景恒,跟自己可是老兄弟,他的弟弟李景仁正在国子监,跟老四老五也是好友。
  至于李道宗这位长辈,是一位性格比较温和的长辈,至少比阴险的李绩,还有另外几位恶货级大唐名将更有长辈的模样。
  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老李家祖传的天赋,这位李家男人,似乎都特别宠闺女。
  李景恒也吐过亲爹的槽,说自己跟弟弟景仁在府中的地位,跟两位亲妹妹,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这真要是那李道宗的闺女阿暖被册为公主,远嫁那吐蕃之地……
  程处弼砸了砸嘴,不禁有些唏嘘……
  ……
  出了皇宫,打马朝着郑家庄而去,继续兢兢业业干工作的程三郎仍旧觉得有些不太爽利。
  毕竟总觉得拿女人去换取和平这样的手段,实在是太让大佬爷们觉得憋屈。
  队伍已经来到了郑家庄前,就在此时,犹自在考虑问题的程三郎听到了身边的邓称心的招呼道。
  “咦,三公子,你看那边,好像是李景恒公子来了……”
  “景仁兄来了?”程处弼一抬眼,就看到了那间茶楼跟前,李景恒刚刚下马,正跟迎出来的李恪在那里说话。
  ……
  “处弼兄不在?”李景恒的眼中不禁闪过一丝失望,满脸的焦急,让李恪一愣。
  “堂弟,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你跟我说说,处弼兄去宫中送完东西,肯定就会回转……”
  说话间,一阵疾蹄之声随着风雪而至,李景恒一扭头,就看到了程三郎已然打马行来。
  总算是松了口气快步迎上前去。“小弟见过处弼兄,你可算回来了,小弟我有要事寻你商议。”
  “该不会是为了吐蕃和亲之事吧?”
  方才都已经听了李明达的吐槽,此刻看到了这位情绪不对头的李景恒,程处弼下意识地追问道。
  “处弼兄你已经知道了?”
  “嗯,方才在宫中,陛下已经收到了消息,不光是吐蕃遣使来和亲,还有那北边的薛延陀南侵漠南之事。”
  “惹得陛下震怒,想来很快,陛下就会召集群臣,商议此事。”
  听得此言,李景恒脸色一变,赶紧一揖至地。
  “还请处弼兄设法,救一救舍妹才是……”
  “……”


第1866章 呵呵,正经的手段,根本是不可能解决问题
  茶楼里边,程三郎安静地坐着,身边的李恪安静如鸡的坐着,对面,李景恒红着眼睛坐着。
  三个男人,两个李一个程,就这么坐在铁炉子旁边,沉默不语。
  程处弼没说话,那是真的不知道应该说些啥,甚至是有一种无力吐槽之感。
  毕竟,那位江夏王李道宗也太看得起自己了吧?居然想要让自己去想办法,阻止大唐皇帝陛下同意和亲。
  自己不是朝堂大佬好不好?根本就没有办法去参与这样的事情决策。
  总不能自己去强闯朝会,以头击庭柱,我以我血谏李二吧?
  再说了,谏了有个毛线用,李叔叔如果不嫁闺女,以那帮子狡诈的吐蕃蛮子,必然也会知晓那薛延陀南下。
  被李叔叔拒婚的那位吐蕃松赞绝对会乘机搞事情,历史上这位野心勃勃的吐蕃松赞就一直反复不停地在高原上搞事情。
  闹腾得李叔叔头皮发麻,却又偏偏那那居于高原之巅的吐蕃蛮子没办法,最后还是嫁了文成公主过去。
  好歹大唐与吐蕃和平安宁了……咦?多少年来着,好像也没安宁多少年。
  吐蕃又继续各种骚操作,甚至到得高宗的中后期,他们几乎控制住了丝绸之路。
  后来还是他们的内部发生矛盾还是分裂,导致了吐蕃的实力每况愈下。
  这也证明了一件事情,有些时候,强大的敌人,往往不是死于外敌之手,而是死于内卷。
  但是,吐蕃内卷怎么也得过几十年,现在在那位野心勃勃的松赞干布带领之下,吐蕃还正处于发展和兴盛期。
  李景恒看到程三郎两眼似睁似闭,既像是在打瞌睡,又像是在发呆,不禁有些懵逼。
  只能拿胳膊肘顶了顶身边的堂兄李恪,李恪抹了把脸,甚是无奈。
  自李景恒道出了他的来意之后,自诩足智多谋,算无遗策的李恪同样也在内心反复地盘算。
  结果盘算了半天,发现最终的结果,怕都只会指向一个悲剧性的结局。
  看到此刻处弼兄的样子,呵呵……正经的手段,根本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
  但不正经的手段,怕也没有,总不能让处弼兄去自荐枕席,不过就处弼兄这膘肥体壮的身板,呵呵……
  胳膊肘顶了顶堂兄,本以为堂兄能帮自己跟处弼兄沟通一二。
  结果堂兄带着一脸诡色打量着处弼兄,发出了很不正经的笑声,笑得满心焦急的李景恒不禁菊花一紧,这是做甚?
  程处弼也被李恪这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笑容给笑得一激灵,一脸懵逼地看向李恪。
  “贤弟你笑什么鬼,难道有什么妙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不,呃……小弟只是方才不小心走神了,结果想到了一件趣事,那个处弼兄你怎么样,想到了办法没有?”
  程处弼一脸狐疑地打量着李恪,这小子可不是什么好鸟,指不定在想什么不正经的事情,不然怎么可能发出那样的浪笑。
  不过现在不是跟他计较这些的时候,看到了李景恒那副紧张的模样。
  程处弼摸了摸下颔,觉得自己还是要说出自己的想法来。
  “景恒贤弟啊,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陛下答应那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