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世家- 第9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他的印象里边,这些年来,自家殿下几乎就没有过失态的时候,哪怕是王妃还有县主拉了双眼皮。
  殿下顶多也就是关门在书房里边安静一两个时辰就恢复了正常。
  哦对了……还有就是每一次去老程家赴宴,都是被门板抬出老程家,就没有哪一会是自己走出来的。
  但是像今天这种模样,还真是第一次得见。
  等到李道宗抬起头来的时候,外面的管事已经又赶紧站得笔直,似乎什么也没看到,更没有听到一般。
  ……
  李道宗开始缓步在书房之中游走,双手绞在一起,犹如一头困兽般。
  那张平日里显得斯文儒雅的脸庞,此刻也有些狰狞。
  如今皇族之中,适婚的宗室女子,除了自家亲闺女阿暖,似乎就没有谁。
  其他的不是已经嫁了人,就是年纪太小,唯有阿暖,可是阿暖可是自己的掌上明珠。
  这可如何是好?一想到爱女很有可能会被远嫁到那苦寒的高原之地,李道宗不禁心痛如绞。
  而原本快快乐乐,永远都不知道什么是烦心的爱妻颜氏,说不定日后会经常因为思念爱女而以泪洗面。
  难不成,就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目前的隐忧了吗?
  李道宗在书房之中缓缓地迈着步,考虑着每一个可能性,可最终悲伤的发现。
  自己,实在是想不到一个可以解决眼前困局的办法。
  李道宗目光死死地瞪着那张地图,就在这个时候,一位侍女,提着食盒来到了书房门口,向那位管事小声地细禀。
  “这是娘娘让奴婢给殿下送来的吃食。”
  李道宗只能收摄心神,勉强控制住情绪,淡淡地吩咐道。
  “拿进来吧……”
  “是……”那位管事让开了房门口,由着那位侍女提着食盒步入了屋内。
  打开食盒之后,将里边的菜肴端出来,这些还热气腾腾的佳肴。
  所散发出来的淡淡的果木烟香,还有那种十分特殊的肉香味。
  即便是毫无食欲的李道宗,也不禁双眉一掀,朝着盘中的佳肴望过去。
  “这是……”
  “殿下,这是汉唐商行那边送来的,说是汉唐商行才在姚州制作的火腿。
  香气浓郁,色泽鲜艳,瘦肉呈鲜红色或玫瑰色,肥肉呈乳白色。”
  “用以烹饪,甚是鲜美,这是照着那姚州火腿说明书上制作的几种菜肴,这是火腿炖蘑菇,这盘是火腿蒸腐皮……”
  “娘娘尝了之后觉得特别鲜美,就让奴婢送过来请殿下也尝尝滋味。”
  ……
  那位侍女将吃食都摆好之后,这才提着食盒先行退下去。
  李道宗坐到了案几跟前,看着这些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这些都是爱妻颜氏的一片心意。
  看来,程三郎在那剑南道之地呆的这几年,可一直都没闲着,不知道有多少好东西,让他通过汉唐商行,源源不断地运往大唐各地。
  李道宗犹记得最开始,陛下将他跟那李恪还有房俊三人撂到那剑南道的泸州去。
  为的是给这些年轻后辈镀镀金,便于未来有大用,泸州乃蛮夷之地,他们只需要的是镇抚住,那就是大功一件。
  可结果呢,他们的所作所为,直接就闪瞎了朝中诸公的两眼。
  便是陛下自己都没有想到,那三个小子,嗯,当然是以程三郎这只妖蛾子王为首。
  生生将那原本贫瘠而又荒蛮的泸州,打造成了第二个蜀州,这还不算完。
  如今,剑南道中南部地区那些昔日荒蛮之地,如今都是车水马龙,商贾如云。
  所增加的税赋,甚至让一些文官吐槽,那小子虽然只是泸州都督府长史。
  干出来的成绩,却比大唐立国以来的几任剑南道安抚使做出的成绩还要大。
  一思及此,李道宗也忍不住摇了摇头笑道。
  “这小子,你永远也不知道,他能够想出什么新花样的,给你惊喜。”
  “惊喜……”


第1861章 此事,以个人之力,几乎是无力回天的
  李道宗愣愣地看着那些出自于剑南道南部姚州之地的特产火腿,心中陡然冒出了一个念头。
  他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大唐最杰出的国医圣手,年轻一辈之中的最优秀才俊。
  剑南道政务先进工作者,夺取剑川城的大功臣,东都洛阳万国园行宫的督造者和设计者。
  一连串令人目眩神迷,头皮发麻的称号后边,还必须得用加粗加下划线的方式标出来:程家人。
  最好再来个童趣体的花名:妖蛾子之王程三郎。
  啪的一声脆响,李道宗站起了身来喝道。
  “来人,快,给老夫磨墨!”
  一直守在门口的管事赶紧答应了一声快步入内,只不过内心充满了疑惑。
  自家殿下不吃东西要写字,难不成是自家这位颇有才情的殿下,又要搞艺术创作不成?
  只不过,他磨好了墨之后,根本就没有机会看自家殿下的艺术创作的机会,就被撵到了门口。
  李道宗抄起了毛笔,反复地斟酌思量了半天,最终一咬牙,开始奋笔疾书起来。
  不大会的功夫,这一封书信便已经一气呵气,然后将信装入了信封,封好之后,唤来了这位管事。
  “这封信,老夫要你亲自送往东都洛阳,送到景仁的手中。越快越好……”
  “另外,万万不可让夫人知晓此事,明白吗?”
  这位心腹管事听得心中一凛,双手恭敬地接过了这封书信。
  “殿下放心,小人亲自去,争取在最快的时间,送到洛阳,亲手交给大公子。”
  “嗯,去吧。”李道宗缓步走到了书房门口,目送着这位心腹管事快步而去,久久不言。
  好半天,这才抬起了头来,看向东方,也不知道程三郎那小子,能不能想到办法,解掉自己的心头之患。
  但是,他真的能够有办法吗?李道宗真心不清楚。
  毕竟,此事,以个人之力,几乎是无力回天的……
  自己这封书信一去,指不定程三郎那家伙会给自己回一封只有两个字的回信:没戏。
  一思及此,李道宗狠狠地抹了把脸,就想要出书房去唤那位心腹管事回来。
  可最终,他还是迟疑了,万一呢?
  不管自己是病急乱投医,还是死马当活马医,有一线希望,都应该努力去争取。
  毕竟,自己真的不希望看到爱妻颜氏垂泪黯然,更不想看到爱女远嫁异域他乡,一别就是永别。
  李道宗缓步回到了书房,打开了一个书箱,掀开了上面的竹简之后。
  将藏于下方的那个小箱子打开,取出了一瓶谪仙醉来。
  坐到了案几跟前,开始自斟自饮……
  ……
  一干大内侍卫,正蹲在那文成殿外,一边警惕的东张西望一边吹牛打屁。
  正说着话的功夫,就看到了一头类似熊瞎子的庞然大物在视线尽头出现。
  “哟,要不是某家眼尖,怕都还以为是熊瞎子蹿宫里来了……”
  打量着一身黑,背着个大包裹,手里边还提着个食盒的程三郎,一位大内侍卫忍不住小声乐道。
  顿时惹来了一干弟兄的小声窃笑,嗯,不敢笑太大声,毕竟程三郎这小子心眼不大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主要还是这小子报复人的手段经常都很不正经,把大伙弄得嘀笑皆非。
  哪怕是侍卫头子赵昆,据说也被这小子偷偷报复过一回,具体怎么报复的不知道。
  但是赵昆那天气极败坏地捞衣搀袖去堵程三郎的那一幕还历历在幕,而且结局相当的奇葩。
  赵昆这位侍卫头子非但没能收拾程三郎成功,表情还显得那样的患得患失,反倒是程三郎一脸眉飞舞色地频频拍胸口。
  这一幕落在一干大内侍卫的眼中,大伙都心知肚明。总之,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情就是了。
  也不知道自家侍卫头子,是不是也有什么暗疾,被程三郎给拿捏住把柄的那种。
  可惜,虽然大家的内心都十分的八卦,可谁也没有胆子敢去跟赵大胡子打听,这位脾气可不好,一鼓眼珠子就想要动手动脚的那种。
  到了这里,这才知道,陛下并没有在文成殿兢兢业业,呕心泣血的干工作,居然跑了。
  “陛下上哪去了?”程处弼将那近两百斤重的大包裹给撂在脚边,喘了口白汽问道。
  “回小程太保,陛下去九洲池那边去了,对了,听说太上皇,还有皇后娘娘都在那边,正在听俗讲。”
  “全在那边?”程处弼看了一眼那个沉重的行囊,特娘的,老子这是在玩严冬负重越野训练是吧?
  旁边的另外一位侍卫也开口说道。“对了,晋阳公主殿下也在那边。”
  程处弼瞬间精神一振。罢罢罢,作为纯爷们,总不能遇上点小困难就退缩,自己最好能再出点汗。
  如此一来,才能够体现出自己对老丈人一家的一份重达差不多两百斤的心意。
  “小程太保,要不我们帮你?”
  “不不不,我自己就成,多谢诸位弟兄的美意了,回头请大伙喝酒。”
  程处弼很是豪迈地一摆手,然后一手抄起了那个食盒,另外一只手一提一甩。
  将那近两百斤重的大包袱又背回了背上,迈着沉重的步伐,朝着九洲池的方向而去。
  瑶光殿内,此刻,一位俗讲人此刻唾沫星子横飞地终于讲完了一章《三国演义》。
  听得那李渊大呼过瘾,而李世民也是眉飞色舞,就连那李象这位皇长孙也甚是激动。
  恨不得跟那位常山赵子龙一般,单枪匹马地去搞事情,哦不……是去救幼主。
  就在李渊喝茶水润嗓子,准备吆喝再来一章的当口,就看到了李明达这个小可爱不乐意地撅起了嘴站在跟前。
  “爷爷,爷爷,都说好的,听了两章,就该听那《洛阳牡丹亭记》,你们都已经听了三章了……”
  看到李明达这个小可爱已经开始不乐意,李渊眼一斜,就看到了儿媳妇满脸平静,温婉贤淑地坐在那里,仿佛看不到这里发生事情似的。
  呵呵……怕是十有八九儿媳妇也不乐意了,才会由着小兕子过来。


第1862章 好大一只啊,程三哥哥,这好吃吗?
  李渊面对着小兕子,哪里会拒绝她的要求,拍了拍前额讨好地笑道。
  “啊这……哎呀,方才爷爷听得入神,一时之间,居然把这事给忘了。”
  “既然小兕子要听那《洛阳牡丹亭记》,那爷爷就陪你听好不好?”
  “谢谢爷爷,爹爹,咱们一起听《洛阳牡丹亭记》好不好?”
  “哈哈,既然是你喜欢,为父焉有不允之理。”李世民不甘示弱地道。
  一旁装着打量跟前铁炉子上的水壶白汽的长孙皇后听处此言,心中暗暗呵呵了一声。
  那位唾沫星子横飞,激情四射的俗讲人自然不敢怠慢,朝着这些贵人们一礼之后,赶紧又拿来了那本《洛阳牡丹亭记》。
  而在他的身后边,那些宦官一阵操作,很快,后面那赵子龙单骑救主的图画已然被拆下,换上了那《洛阳牡丹亭记》中的名场面。
  这位俗讲人饮茶润了润嗓子之后,切换成了一种温和而又带着三分唏嘘,两分惆怅的情绪。
  开始讲述起那个在波澜壮阔的大时代,那一对苦命鸳鸯的故事……
  这才刚刚起了个头,守在外面的赵昆就快步行来,凑到了李世民的身边小声地禀报道。
  “陛下,程三郎来了,就在殿外等候,说是给陛下还有太上皇和……晋阳公主殿下,带来了一些来自于剑南道的土特产。”
  “程三哥哥来了?”正在凝神专注地听着故事的李明达顿时两眼一亮,转过了身来。
  上面那位情绪刚刚上头的俗讲人直接就被打断,只能隐蔽地翻着白眼,呆呆地看着跟前这些贵人。
  看到了李明达那副恨不得起身到殿外去看一看的李世民,无可奈何地朝着那赵昆吩咐道。
  “行了,让他进来吧……”
  赵昆一想到程三郎背着的那个沉重行囊,算了算了,低声应诺之后快步而去。
  不多时,程三郎就迈着沉重地步伐,进入到了瑶光殿内。
  “程三哥哥!”李明达看到了那装扮得犹如黑熊精一般的程三郎,不禁眉舒眼弯地叫出了声来。
  程处弼看到了李明达果然在此,不禁露出了一个帅气的笑容。
  瞬间就感觉到了有杀气,还有一道带着恶意的目光朝着这边射来。呵呵……
  不消说,铁定是一身史诗装备的宠女狂魔,大唐皇帝陛下。
  “小侄见过叔叔,见过太上皇,见过婶婶,见过殿下……”
  程处弼将那个沉重的行囊往脚边一扔,那沉重的闷响,仿佛像是里边有巨大的石块之类样的重物。
  让李渊不禁牙疼地吸了口气,忍不住下意识地吐了句槽。
  “程三郎,你说你来送土特产,老夫怎么觉得你送的不是特产,倒像真的是来送土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