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世家- 第8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世民不禁有些遗憾,今天的朝会着实太过平淡,程咬金这老货当成太子太保如此顺利,实在是让人觉得心中有些不爽利,害得自己都没有展示手段的机会。
  就在李世民坐在御案后边显得有些闷闷不乐地当口,就有宦官前来,说是校检礼部尚书杨师道已然回到了洛阳,此刻正在殿外等候陛下召见。
  李世民顿时精神一振,抚着长须笑道。
  “杨卿已然回来了?好好好,速速传杨卿入殿。”
  不多时,杨师道便步入了殿中,只不过他一入殿,也查觉到了殿中的气氛有些不太对劲。
  毕竟文臣一个二个都很安静,反观那边,一帮子武臣一个二个眉开眼笑。
  特别是程咬金那个朝堂搅屎棍,一脸眉飞色舞,恨不得在大殿之内舞上一舞的样子,着实让人不解。
  这让杨师道眉头一跳,莫不是,太子殿下已经知会了程三郎,而程三郎已然来信,知会了其父不成?
  一思及此,杨师道顿时有些不太乐意,不过却也无可奈何,毕竟太子殿下意属程三郎。
  而程三郎又刚刚救下了太子殿下一家人,他乐意请陛下授程三郎为太子太孙,别人还真没办法说三道四。
  李世民看到了杨师道步入殿内之后,张望了两眼,就开始变得心事重重,不禁心生好奇。
  “杨卿家,此番往长安传诏,可还顺利?”
  “臣参见陛下,臣幸不辱命,已然传诏长安,诏示陛下册立皇太孙之意……”
  李世民赞许地微微颔首之后开口询问道。
  “好好好,辛苦杨卿你了,长安如今情况如何?”
  “陛下,长安诸事皆安,关中诸地秋收在望,太子殿下与诸臣工正在督促各州县官员,力保秋收。”
  说到了这,杨师道便从怀中取出了那份太子殿下让他代呈陛下的奏折。
  “陛下,臣奉太子教,代太子殿下向陛下上奏……”
  “???”一干臣工都不禁愕然地朝着杨师道看过去。
  一般而言,太子有什么事情,要跟陛下通气,直接私信就可,但是,此刻则杨师道代其上奏天子,那就代表这不是私事,而是公务。
  李世民也同样微感错愕,承乾这是想要弄啥?
  李世民眼神一晃,自有宦官赶紧上前,从杨师道的手中接过了那份奏折。
  很快,就被递到了李世民的手中。
  这位大唐陛下怀揣着好奇,打开了奏折,目光一扫,瞬间眼珠子一鼓。
  他看到了什么?他看到了太孙太保这四个字,再往后看,他看到了什么?看到了程处弼这三个字。
  不论是方才还是嘻嘻哈哈的那些武臣,又或者是那帮子冷眼旁观的文臣。
  此刻都被陛下那显得有些夸张的表情所吸引,心都不禁悬了起来,难不成,长安那边又有事不成?
  唯有知晓内情的杨师道这才明白,此刻陛下怕是很吃惊太子殿下举荐程三郎为太孙太保。
  可是现在,陛下的表情反应,显得有些过于夸张了点吧。
  杨师道这一路行来的途中,可是反复地推演过,陛下实在是没有拒绝的理由。
  哪怕是那些文臣武将,怕也都不会蹦出来表示反对。
  是的,即便是那些看程三郎不顺眼的臣工,想来也不会自取其辱。
  所以,那小子成为太孙太保的可能性,至少在九成以上。
  至于还有一成,不排除陛下已经先让某位武勋重臣成为了太孙太保的可能性。


第1784章 一波卧槽还未平息,一波卧槽又来侵袭
  杨师道心中开始犯起了嘀咕,难不成,陛下已经心中有了太孙太保的人选。
  又或者是,陛下已经授了某位武勋重臣为太孙太保?
  看到了陛下那副模样,作为大唐名相的房玄龄有些坐不住了,赶紧起身开口问道。
  “陛下,请恕臣冒昧,可是长安有事?”
  “长安……长安无事。”
  李世民缓缓地合出了这份奏折,同时也闭上了眼睛,毕竟刚刚瞪得有些过火,眼珠子发酸。
  听到陛下那显得有些无可奈何的语气,这让房玄龄心中甚是狐疑,长安无事,那为何陛下你会如此失态。
  李世民闭着两眼,可是情绪却很不平静,是的,自己这边刚刚授了程咬金为太子太保。
  结果,时间都还没过去一刻钟,亲儿子的奏折就到了,请授程处弼那小子为太孙太保。
  这特娘的叫什么事,前后脚的功夫,程家父子,这是要囊括太子与太孙两个太保职务吗?
  可偏偏长子承乾的理由十分充足,而且也有理有据,李世民也对此没有话说。
  但问题这样,会不会太显得巧合了点?指不定自己这位大唐天子会被人误解就是那个吹黑哨的始作俑者。
  可问题是自己跟承乾绝对没有打配合的意思,只能说,自己也亲儿子都想到了一处。
  都想要给自家亲儿子,配上一个姓程的福将保镖。
  怎么办,自己能不答应?有理由吗?李世民实在是想不出自己有什么理由拒绝。
  除了程三郎,还真没有人比他更有这个资格。
  难不成,自己真要在一场朝会之上,连立两个太保?要不,明日再立?
  不过太子的奏折就在这里,自己总不能屁了不放一个就扭头。
  那样万一事泄,反倒会让人觉得自己不认可程三郎的功绩。
  就在大唐皇帝陛下瘫在御案后边,沉思了半天之后,目光一转,落在了那位仍旧一脸狐疑地打量自己的房玄龄身上。
  “房卿,来且看看。”
  李世民将这份太子亲笔写就的奏折递给了宦官,很快,房玄龄接到了手中,怀揣着疑惑,缓缓地打开。
  然后在一干文武的注视下,所有人都看到了,看到这位在朝堂之上,向来一团和气,很难会有其他表情出现的大唐名相,居然跟陛下方才的表情一模一样。
  也是夸张地瞪大了两眼,嘴也不由自主地张开,仿佛等着旁人往里边塞个鸡蛋。
  这下子,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被提了起来,怎么回事,为什么陛下与房相的表情都会如此夸张。
  难不成,长安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不成?
  半天,房玄龄缓缓地合上了奏折,这下子,他终于明白了陛下何以为那么震惊的缘由。
  同时,他在心中怀疑,怕是陛下应该是已经跟太子殿下约定好了。
  陛下先将那程咬金授为了太子太保,不过柱香的功夫,杨师道这家伙就蹦了出来,然后代太子殿下进献上这份让程三朗成为太孙太保的奏折。
  而且房玄龄敢肯定,陛下一会开口,肯定会装着根本不知情。
  呵呵,都是演员,房玄龄甚至觉得就连这位杨师道也是其中的一位配角。
  不然为何时机来得如此恰到好处,陛下刚刚同意了程咬金,都没有人反对。
  而于情于理,都比任何人更有资格成为太孙太保的程三郎,有谁会去反对?
  反正房玄齿打定主意自己绝对不会反对,那帮子武臣也铁定不会。
  而这边的文臣,哪怕是反对,好,请你拿出足够的理由来推翻太子殿下的举荐。
  “房相,你这是做甚……”一旁的魏征实在是心里边如同有只猫在里边四下乱挠。
  李世民已然确定了自己的心意,坐直了身形,朝着那心思起伏不定的房玄龄微微颔首言道。
  “房卿,你念给在场的诸位臣工听一听吧,唉……朕也没有想到,太子殿下,会在此时上奏。”
  听得此言,房玄龄心中呵呵,表面则不动声色,朝着陛下一礼之后,摊开了奏折开始大声地朗读了起来……
  “???”一干文武大臣全都整齐划一地鼓起了眼珠子,目瞪口呆。
  便是程咬金此刻也是满脸难以置信地瞪圆了铜铃大眼,这特娘的是弄啥?双黄蛋的节奏吗?
  咱们老程家一下子就有俩太保了?
  房玄龄终于念完了这一份有理有据,有情有义的太子殿下亲手写就的奏折,然后目光扫过身边那一干呆若木鸡的同僚们。
  很快,就有已经反应过来的同僚,脸上露出了一丝诡异,看向那位安坐于御案后边的陛下。
  就连那些武臣之中浑身心眼之辈,例如李绩就很不地道地拿胳膊肘拱了拱身边那一副随时喜极攻心的程咬金。
  “哎哟,我说老程你可真不地道,明明一门俩太保,你倒好,居然只自吹自擂,咋的,怕有人抢你家的太保之职?”
  “不不不,我真不知道。”
  “呵呵……”这特娘的不是一声,而是很多人齐齐发出了不屑外加鄙夷的呵呵声。
  程大将军一脸黑线,想要自辩,可问题是,时间地点都巧合得一逼,怎么辩?
  “唉……朕倒真没想到,朕刚刚册立了太孙。”
  “太子他便已经考虑为太孙择师,请朕授程三郎为太孙太保。”
  “诸位卿家,对于太子之请,可有异议啊?”
  看到陛下那张很镇定的脸,一众大臣此刻,真有一种想要齐齐举手大喊黑哨的冲动。
  信你不知道才怪,太子殿下请授程三郎为太孙太保,甚至比陛下你授程咬金为太子太保更合情合理。
  我们都是有脸有面的人,不论是从情理上,还是从功绩上,都没有办法去反对好不好?
  你让大家怎么搞?让一票朝廷重臣无理取闹?
  就在大家心潮澎湃,一个卧槽还没平息,又一个卧槽又来侵袭的当口。
  膘肥体壮的程太保就已经蹿了出来,朝着陛下恭敬地一礼,大声答道。
  “陛下,老程以为,太子之请,合情合理,犬子论功绩,论能力,足堪此任,臣附议……”
  “……”


第1785章 程太保代程三太保谢过陛下隆恩
  “一门两太保,必成千古佳话,陛下,臣也附议。”
  秦琼大步出列,朝着陛下一礼之后大声附合道。
  一众武将,不管是出于看戏的目的,还是凑热闹的目的,全都蹿了出来,纷纷附议。
  而沉默的对方辩友,嗯,一干文臣全都一脸黑线,看着程太保洋洋得意地立身阶下。
  此刻长安还有一位程三太保,此刻指不定那只妖蛾子也在左顾右盼,洋洋得意。
  “看来,这程三郎成为太孙太保,还真是重望所归嘛……”
  李世民抹了把脸,说出了一句也不知道应该称为吐槽还是叫称赞的话来。
  “既然诸卿皆无异议,朕,准了。”
  “臣代犬子,谢陛下隆恩。”程咬金大喜,朝着李世民恭敬地一礼。
  ……
  一场很正经的朝会,就因为程家父子都成为了太保而令大家索然无味。
  就连陛下也不乐意在那一双双很有深意的目光打量下继续呆下去,只能宣布退朝拍屁股走人。
  毕竟被人冤枉的感觉真的很难受,朕有必要吹这样的黑哨吗?
  有必要打这样的配合成全老程家一门俩太保的佳话吗?
  “唉……说真话,怕是不会有人相信喽。”李世民出了贞观殿之后,蛋疼地叹了一口气。
  屁股一扭,朝着仪鸾殿的方向而去,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去跟那温婉贤淑的娘子好好的聊上一聊,倾诉一番。
  不然,实在是有点憋得慌。
  ……
  不远处,那位洛阳都督张亮满脸羡慕嫉妒恨地打量着那喜不自胜的程咬金。
  程太保,程三太保,一门两太保,父子相承,老程家日后可真是要名垂千古了。
  而那一干文臣都结伴而行,大家的视线,也都集中在眉飞色舞的程咬金身上。
  “老夫怎么觉得今日之事,似乎不像巧合,似乎是陛下有意为之。”
  “是啊,怎么可能那么巧,陛下这才刚刚授了当爹的为太保,那边太子殿下就请授当儿子的当太保。”
  “天底下哪会有这么巧的事情,分明就是陛下与太子……嗯嗯。”
  毕竟陛下与太子都是君,臣子自然不好意思说他们的坏话,但是意思大家都懂。
  程咬金的运气有那么好吗?不可能,肯定是陛下与太子殿下合谋吹黑哨。
  陛下吹了这样的黑哨,受益者只有老程家,一干臣工不乐意,却也无可奈何。
  嗯,懂的都懂,太子与陛下合谋,暗中勾结,整出来的事情,就是想要让大家没办法反对。
  因为没不论是从与太子殿下的情份,还是程三郎救下太子一家数口的功勋。
  比程三郎更有资格担任太孙太保的武臣,还真没有。
  若是程三郎那小子先成为太孙太保,陛下再开口授程咬金太子太保的话。
  一干官员肯定都会觉得不妥当,会站出来表达观点。
  可顺序这么一反过来,反倒让大伙说不出话来了。
  ……
  长孙皇后一脸哭笑不得地看着瘫在自己身边,连坐都不乐意坐的夫君。
  听着夫君说出来的今日朝会上的奇遇,实在是,若不是真的清楚,长子承乾之前的确没有来书告之夫君。
  怕是这会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