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自己这个不去参赛的留在这里听这帮子糙老爷们显摆,心里边甚是不爽利。
程处弼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一歪脑袋,李德李敏两位赶紧将李恪连人带车往下抬。
……
郑老二蹿上了楼船,看到了程三郎与那位重伤初愈,显得份外憔悴的吴王殿下都在。
不禁心中一喜,赶紧大步上前,结果才走了两步,就听到了呛啷一声,李德与李敏二人腰畔的横刀都出了半鞘。
生生把这位郑老二吓得退回原地不敢稍动,程处弼这才板起了脸上前道。
“郑先生,你还是就站在此地说话便可。”
“吴王殿下重伤初愈,最忌生人靠近,万一生人心怀叵测,暗藏凶器捅得殿下再度重伤,我等可担待不起。”
至于吴王殿下,则一副弱不禁风的模样,勉强扯了扯嘴角,算是笑过。
看到了这一幕,郑老二自然不敢有怨,特别是看到了此刻吴王殿下那弱不禁风的模样。
他也怕自己万一靠近了,吴王殿下突然抽过去咋办?
被乱刀剁在当场,哭都没地方哭去。
第1684章 能够让泰山崩关我鸟事的处弼兄脸色大变
郑老二朝着这二位见礼之后,硬起了头皮道。
“其实郑某此来,一是为了恭贺汉唐商行的牡丹亭酒楼演出成功。
这二来,自然是恭喜长安潘安,与山东宋玉二位作者,今日只观其内容之演绎,郑某就敢笃定。
《洛阳牡丹亭记》必定会是传世佳作,日后必定会传扬天下……”
听到了这话,程处弼与李恪都不禁眉舒目展,郑老二这老小子还是挺会做人的嘛。
并没有揭穿这两个作者的真实身份,又还顺势拍上了一记马屁,着实让人舒爽。
看到程处弼那张轮廓分明,英武不凡的脸庞上多了几分的笑意,郑老二赶紧打蛇随棍上。
“这三嘛,自然是为了这洛阳牡丹盛会,想必程三公子也是知晓的这洛阳牡丹盛会,乃是洛阳城乃至周边……”
程处弼似笑非笑地打量着郑老二,对方一大堆的废话里边总结出来的意思就是。
希望你们这些来自长安的显贵子弟们,大家有话好好说,这洛阳牡丹盛会毕竟是斯文人的斯文竞技运动。
如果你们在这盛会之上瞎胡闹,到时候,莫说是惹得洛阳数十万百姓不喜。
怕是传到了长安去,你们也得考虑考虑后果,当然,郑某只是善意的提醒,绝对没有其他意思。
“多谢郑先生提醒,先生放心,也还请先生转告崔洛阳一声,请他放一百二十个心。”
“程某与诸位弟兄也都是入仕朝廷的官员,怎么可能会做违法乱纪之事?”
“放心吧,今日过来参与这洛阳牡丹盛会,自然会照着规矩来。”
“若是有谁敢动手动脚的,不需要崔洛阳出手,程某自会大义灭亲。”
“……”郑二老爷一脸黑线地抹了把脸,神特么的大义灭亲,大义灭亲是用在这种地方的吗?
不管怎么说,程三郎既然都当着自己的面拍着胸口打起了包票,郑老二暗松了口气。
程家人虽然恶名远扬,很不好惹,但好歹不是背信弃义之辈,所以也就相信了程三郎。
“有了程三公子这句承诺,郑某可是放心多了,不过,郑某,郑某还有一个请求……”
……
郑老二扫了一眼在场的李德与李敏,这些话,着实不便如此明言。
“还请程三公子到近前,郑某有要事相商。”
听到了这话,程处弼不禁有些狐疑,扭头看了一眼李恪,跟他交流了一个眼神之后,程处弼与郑老二站到了船舷。
程处弼有自信,这货敢有任何异动,自己绝对能够一脚尖抢先把这货直接踹到洛水里边去。
不过郑老二倒真没有加害这个满肚子全是坏心眼的粗鄙武夫的心思,而是将之前崔洛阳所讲的那些交换条件在程三郎的耳朵边一阵嘀咕。
程处弼一脸懵逼地看着郑老二,那眼神,简直就像是刚刚下山准备劫道的土匪,看到了一头主动送上门来的肥羊。
而这头肥羊犹自未觉,继续叽叽歪歪的模样,显得甚是蠢萌。
“洛阳令与郑某之举,也是为了顾全大局,还望程三公子与吴王殿下成全。”
说到了这,郑老二无比谦恭的一礼。哪怕他是荥阳郑氏的守家之犬,也不是没脑子之人。
程三郎虽然跟其他程家人一样名声极恶。但是他向来都是喜欢跟人正面硬刚。
绝非欺软怕硬之徒,或者说,谁敢跟他比硬度,那铁定会输。
当然,陛下与太上皇陛下这两位能够抄起兵刃将程三郎撵得满东宫乱蹿的大佬属于特例,不在正常范围。
但是只要你秒怂,这家伙就会觉得索然无味,指不定也就收手。
正是因为如此,郑老二这才决定单刀直入,只不过这把刀子软的,一点也不硬。
程处弼仔细地打量着郑老二的表情,半天才敢确定这货是在说真心话,不是在胡扯乱吹。
“那个……郑先生,要不你先等一等,容我与殿下商议一二。”
“有劳有劳,还请程三公子与吴王殿下认真的考虑郑某与崔洛阳的建议。”
不远处的李恪,此刻是一脸的好奇,因为处弼兄方才的表情过于夸张,毕竟他是十分了解处弼兄的为人。
能够让泰山崩关我鸟事的处弼兄脸色大变,怕是事情绝对小不了。
然后,就看到了处弼兄大步走到了近前,李恪下意识地想要直起身子。
程处弼有力的大手抢先按住,冲他使了个眼色。
然后凑到了他的耳朵边嘀咕起来,李恪同样也被这个消息所震惊,这特娘的叫啥?
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吗?而且还送的是驱虫防螨的乳胶枕。
郑老二站在远处,眼巴巴地看着程三郎与李恪在那里嘀嘀咕咕,表情很是诡异。
这让郑老二的心中甚是忐忑,自己这边给出的底牌,也不知道能不能诱惑到这两位爱出风头的年轻才俊。
李恪牙疼地吸了口气,小声地嘀咕了句。
“处弼兄,咱们这么做,会不会显得不地道?”
程处弼直接就呵呵了,大巴掌在李恪的肩膀上按了按。
“有道理,那一会我告诉诸位弟兄,说贤弟你……”
“停停停,处弼兄你不用再说了,一切听凭你作主。”
“不是我,是咱们哥俩,有锅一起背。”程处弼满意地收回了大手,这才朝着那已经等得忐忑不安的郑老二走过去。
“程某与殿下商议过了,殿下觉得,为了大局考虑,决定同意郑先生你的建议。”
“至于无官无职的程某,呵呵……自然也是听殿下的。”
听到了程处弼此言,郑老二顿时两眼一亮,满脸激动地朝着瘫在轮椅上一副奄奄一息状的李恪一礼。
虽然程处弼及时抬手阻拦,可李恪还是觉得这里边有问题,有大问题。
奈何,处弼兄已经把郑老二扯远。“殿下,程某去送一送郑先生。”
李恪一脸黑线地朝着两位心腹侍卫头子嘀咕道。
“……你们说,程三郎是不是又坑了本王一把?”
“这个……不至于吧?”李德不好说,毕竟他惹不起那个心眼比针眼大不到哪去的恶货。
李敏也同样摇了摇头。“殿下与程三郎同气连枝,应该不至于。”
“唉……一失足成千古恨哪。”李恪一脸生不如死的模样,瘫在轮椅里边,方才是假瘫,这会是真瘫。
第1685章 看不起尉迟大将军,还是看不起尉迟二郎?
程处弼与内心卸掉重担的郑老二来到了下船处,就在郑老二抬脚就要迈出去的当口。
突然被程三郎给一把扯住。“哎呀,光忙着商量正经事,倒把另外一件事给忘了。”
迎着郑老二那疑惑的目光,程三郎无可奈何地指了指楼上。
“想必郑先生你也知道,我与殿下的这帮子执友来到了洛阳,就是为了找点乐子。”
“说不定一会他们也想要显摆了下自己的才艺,参与那洛阳牡丹盛会的《牡丹雅集》参评……”
程处弼话还没说完,郑老二噗呲放了一声哑屁,赶紧一连串的干咳来掩饰。
可是他那张瞬间变得扭曲狰狞的表情,暴露了他内心此刻的不平静。
看到了这位老家老二的表情变化,程处弼心里边直呵呵。
老子就知道,你们这帮子世家大族的斯文人,就是瞧不起咱们这些诗书传家的武家子弟。
不过没关系,你现在笑,一会老子让你哭。
看到程三郎脸色阴晴不定,心中发毛的郑老二终于控制住澎湃的情绪,用力地抹了把脸。
“没问题,一点问题也没有,他们想要参加,嘿嘿……咳咳。
郑某可以保证,一干审委,绝对会给诸位几分薄面。”
程处弼,砸了砸嘴,自己与其留在船上看那票狐朋狗友耍大招,到还不如蹿去那观境台处监督。
如此方才能够近距离地欣赏那帮子世家大族主事者的丑陋嘴脸。
当然也是为了替弟兄们站台,好看清楚,哪个敢故意压分。
一思及此,程处弼觉得自己一个人去不够。
毕竟重伤初愈,却看起来奄奄一息随时都会抽过去的吴王殿下更有威摄力。
“郑先生既然作了这样的保证,那程某回去询问一下殿下,看看殿下的心意。”
“嗯,郑先生你莫要走动,我去去就回。”
郑老二看到程三郎快步离开之后,忍不住扭脸朝着洛水一阵吡牙咧嘴,险些乐出声来。
……
崔洛阳在焦急不安之中渡过了他人生最漫长的两柱香。
之后,他就看到了郑老二与程三郎,还有那位奄奄一息的吴王殿下一同来到了作为评审席的观境台。
当从郑老二那里听到了吴王殿下与程三郎已经同意了他们的条件。
作为交换,他们会在这里为那些武家子弟站台,防止有人胡乱投票,影响到武勋子弟们的才艺发挥。
此言一出,便是老沉持重的崔洛阳也忍不住噗呲放了个哑屁。
不过他还是带着矜持而又儒雅的表情,向一众评委叮嘱了一番。
这帮子评委也险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好在有程三郎与吴王殿下这两位在。
大家都纷纷表达了一定会给武勋重臣子弟面子的意愿。
然后,程处弼让人给他搞来了根小马扎,大马金刀地就坐在李恪的轮椅边上。
“处弼兄,一会咱们弟兄会成为众矢之的……”
“怕个鸟,作诗的又不是咱俩。”程处弼一脸滚刀肉的架势。
“……也是,唉,本王越来越思念长安了。”李恪有气无力地长叹了一声道。
……
就在连续有几位获得七位评审嘉许为优秀,气氛越来越热闹的当口。
突然之间,一阵音乐声,从那洛水之上传来,而这旋律,正是方才那些蹿去牡丹亭酒楼那里听过的那首音乐。
这下子,原本正被那些骚人墨客的诗词所吸引的人们,都齐刷刷的把注意力朝着那艘二楼被白布蒙起的船只看过去。
然后,所有人都看到了,一位铁塔一般的黑脸大汉,偏偏穿着一身浅色的锦袍,将他那张脸衬得越发黝黑。
就看到了此人此刻站在楼船的三楼上,开口吟诵起来。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他那浑厚而又极富有力度的嗓子,吆喝得再大声,也不可能喧闹的洛阳牡丹盛会上的人全部都听到。
可问题是,每一句诗,都会像之前牡丹亭酒楼出身字幕一般,在这艘楼船二楼展示出来。
等到他吟诵完结之时,所有人都看到了最后一句后边,出现了一个人名:尉迟宝庆……
一干在这里看热闹的洛阳百姓们,以及那些骚人墨客,在看到了这首甚是亮眼的诗词的瞬间。
都不由得眼前一亮,纷纷大声喝彩叫好不已,不论他们是为了这首佳作叫好又或者是为这种新颖的展示方式叫好。
总之,能够得到如此之多的观众们的喝彩之色,怕这绝对是洛阳牡丹盛会开办以来的有史第一次。
崔洛阳霍然起身,目光直勾勾地看向那展示在楼船二楼白幕上的诗句,以及那个落款。
心里边恨不得找一个槽来卧上一卧,这首诗,若真是尉迟宝庆那个憨货作出来的,老子不用佐料,不用餐具,可以直接把整艘楼船全吃了。
郑老二与一干评审也全都站起了身来,瞠目结舌地看着如此新颖方式展示佳作。
重要的是,这首诗太特娘的点题了。而且句句都挠在了洛阳百姓的心头痒处。
洛阳人向来以赏牡丹爱牡丹为荣,且对牡丹,亦冠以花王之称。
这首诗很质朴,可偏偏又将牡丹夸得天下无双。
别的花都凋谢了才开放,名字叫做百花之王。天下间没有比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