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世家- 第8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敏的表情瞬间变得十分的古怪。臊眉耷眼的支支吾吾了半天,这才硬起头皮开口言道。
  “殿下因为马车摔在地上,撞到了鼻子流了一些血。
  但是程三郎觉得用来伪造殿下重伤垂死的现场,这么一点血实在不够。
  殿下就提议让人去抓了竹鼠,弄来了好几只竹鼠,放了血来涂抹马车伪造流血过多重伤垂死的现场,还有拿来写血书。”
  噗嗤一声,长孙皇后抬手捂着额头站起了身来,疾步朝着内殿行去。
  李世民的表情也是一阵扭曲狰狞,半天才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没笑出声。
  这两个混账东西,他们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脑洞如此清奇迥异于正常人。
  李敏继续硬着头皮小声的解释。
  “……程三郎跟殿下当时就商议过,之所以要把事发地放在洛阳近郊的郑家庄。
  那是因为既可以让荥阳郑氏的人无法脱身,同时也还能让洛阳的一干官员承担责任。”
  李世民默默的听着,时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李敏根据自己所知道的消息一一给出解答。
  听得老谋深算的大唐天子心里面掀起惊涛骇浪,难以自己。
  自己还在考虑着用新设皇庄的办法,来解决掉那些拦路阻挡行宫建设施工队的郑家庄百姓。
  正在这儿跟满朝臣工打着擂台,预计还得花上一段时间才能够解决掉这个问题。
  更在考虑怎么能够上洛阳的官员们配合程三郎,至少不会明里暗里的干涉和阻挠行宫的建设。
  结果自己这边都还没有什么头绪。怎么也没想到这两个扑腾着翅膀的妖蛾子才刚刚到了洛阳。
  就用这种别出心裁,偏又令人心惊肉跳的方式。
  直接把世家和洛阳的官员们直接一块给囊括进他们的攻击范围之内。
  还搂草打兔子似的将那郑家庄拦阻道路的难题轻易的解决掉。
  想必现在那些郑家庄的百姓们,怕是连根汗毛都不敢稍动。
  生怕真的被程三郎那小子指认为谋害吴王殿下的刺客同党。
  就在这个时候,赵昆快步进入殿内,朝着李世民一起小声的提醒道。
  “陛下三省六部的主官,还有诸位大将军都已经到了殿外等候……”
  ……
  李世民打量着惴惴不安的李敏,最终和颜悦色的向他点了点头。
  “辛苦卿家奔波劳碌,及时将这个消息送到朕这里。
  你且下去好生歇息,回头朕还有些事情要跟你打听。”
  李敏暗松了一口气,赶紧朝着陛下一礼起身就要离开。
  李世民突然唤住了李敏,沉声吩咐道。
  “记住方才你告诉朕的这些事情,一个字也不能泄露出去。”
  李敏迎着陛下拿刀子一样的目光,恭敬的答道。“微臣遵命。”
  赵昆拍了拍他的肩膀,负责这位脚步依旧有些踉跄的吴王殿下护卫头子,朝着殿外行去。
  李世民再一次将起这份血书抄在手上。看着这一份由程三郎自己口述,自己编撰,按着自家恪儿血手印的血书。
  内容看得李世民一脸黑线,心中大恶。
  之前自己忙着关切自己亲儿子的情况到底如何,都没有仔细看这份血书。
  现在才注意到,这份血书上通篇全是程三郎那个厚脸皮自吹自擂的描述文字。
  看着李世民直磨牙,忍不住悄声的骂了一句。
  “你小子自己写信拍自己的马屁,吹捧自己。你不臊得慌吗?”
  已然在里间里偷听了许久的长孙皇后,听到了自己夫君对某个厚脸皮晚辈的疯狂吐槽。
  忍不住又赶紧捂着嘴一步到一旁去,仰着头频频深呼吸。
  也不知道明达那丫头若是知晓此事,会是什么样的表现。
  李世民打量着程三郎的那些自夸之言,越看就越不乐意。
  你要是自己拍自己的马屁两三句也就罢了,可是通篇下来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句子都是这小子在自吹自擂。
  “……”


第1636章 一份满是涂改痕迹的血书……
  李世民一想到接下来满朝文武重臣皆在此地,商讨亲王被袭击重伤垂死这件骇人听闻的大事。
  若是看到这封本该令人心痛如绞、十分愤怒的血书。
  通篇全是程三郎那个混账小子自吹自擂之言,指不定气氛会变得十分诡异。
  实在不利于接下来自己所要进行的步骤,一思及此,李世民磨着牙根,抄起了一支毛笔。
  饱蘸着浓墨,开始在那份血书之上,将那些让李世民看得十分辣眼睛的自吹自擂之言,一一涂抹掉。
  看着这封几乎被涂抹掉了近三分之一内容的血书,李世民终于觉得神清气爽,念头通达。
  打量着这份被自己涂涂改改的血书,瞬间就感觉血书带给人的冲击感降低了许多。
  李世民不由得悻悻的闷哼了一声,小声的嘀咕道。
  “程老三,有本事你下次再写一封这种不要脸皮的奏折,坏了正经事,看老夫怎么收拾你。”
  ……
  此刻三省六部的主要官员都纷纷朝着甘露殿赶了过来,站在店外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小声地窃窃私语。
  都在猜测,陛下在这个时候叫这么多人一起过来。
  难不成大唐周边又发生了什么大动静?又或者大唐境内又有哪里出现了大动荡或者是灾害不成?
  程咬金负责自己钢针一般的浓须,拿手肘顶了顶身边的李绩小声的道。
  “我说茂公老弟,你那边难道就没有一点消息?”
  之前才去剑南道跟吐蕃掐过一架,跟那帮吐蕃蛮子只能算作打了一个平手的李绩有些不乐意的道。
  “如果是真有就好了,但问题是根本就没有什么消息。”
  “……”不处的几位文官。听到李绩此言顿时一脸黑线。
  这帮子粗鄙武夫,成日就想着穷兵黩武,简直让人头痛到极点。
  魏征一脸忧心忡忡看向身边的唐俭悄声问道。
  “唐民部,这段时间可有哪个地方出现大灾害,才刚刚呈报上来?”
  唐俭摇了摇头,满脸尽是疑惑之色。
  就在大家纷纷猜疑的时候,就看到了陛下的心腹侍卫赵昆搀扶着吴王殿下的侍卫头子李敏步出了甘露殿。
  所有大臣皆是一愣,面面相觑。
  程咬金更是翻着白眼,朝着那向着这边行来的李敏开口吆喝道。
  “我说小老弟你不在洛阳陪着你家吴王殿下,怎么蹿到宫里来了?”
  “……”听到程大将军此言,李敏一脸黑线。神特么的蹿,老子又不是耗子。
  好在赵昆及时开口为他解围。“诸位,陛下请诸位速速入殿议事。”
  很快,一干已经赶来的大唐朝廷重臣皆步入甘露殿内,看到了陛下铁青着脸,据案而坐一言不发。
  阴枭的目光犹如刀子一般,从每一位臣子的脸上扫过,看着所有人心惊肉跳不已。
  房玄龄作为大唐宰相,百官之首,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朝着陛下一礼开口问道。
  “不知陛下召臣等过来有何要事?还请陛下明示。”
  李世民并没有直接回答房玄龄,而是朝着身边的赵昆扫了一眼,冷冷的吩咐道。
  “赵昆,将吴王的血书交给他们,让他们好好的看一看。”
  “???”瞬间甘露殿内一片哗然。所有大臣都满脸不加掩饰的震惊之色。
  “吴王殿下的血书?”
  “吴王殿下他不是已经去了洛阳了吗?难不成在洛阳发生了什么大事?”
  “敢问殿下的安危如何?”
  李世民勃然作色,大手重重拍在案几之上,开口呵斥道。
  “够了!都给朕闭嘴。房卿家,你将吴王殿下的血书念出来,让他们知道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才刚刚从赵昆手中接过血书的房玄龄抹了把额头上吓出来的冷汗,目光落在了这份血书之上。
  他那显得有些颤巍巍的嗓音,在针落可闻的甘露殿内响了起来。
  “父皇在上,儿臣叩首泣告,儿臣奉命前往东都洛阳监督万国园行宫建造……”
  “初临东都洛阳,便于洛阳城外郑家庄,被贼子暗算,身受重伤,濒临垂死。
  幸有程三郎及时察觉,力挽狂澜……”
  程大将军方才还忧心忡忡,此刻听到了这血书里边对自家三郎的夸奖之言。
  不由得出了一口大气,差点就眉开眼笑起来。
  而房玄龄的目光落在这封血书上面,这才注意到。有不少的字迹都被墨汁给遮盖住。
  在“幸有程三郎及时察觉,力挽狂澜”的后面应该还有一长段的字迹,可是现在已经被墨迹给完全遮盖住。
  而且整份血书之上,到处都是涂抹的痕迹。
  并且这些墨迹都尚未完全干透。想来应该就是陛下自己动的手脚。莫非这些被涂抹掉的地方,还隐藏着什么不能向臣工们透露的重要消息?
  房玄龄的心中转过这个念头,表面上却丝毫不露,继续语带悲切的陈述着吾王殿下的心声。
  这封血书里面,吾王殿下对于荥阳郑氏以及洛阳的一干官员,打了深切的愤慨。
  甚至直接在血书里面点明,表达了他对于向荥阳郑氏这样的世家大族有谋害自己的嫌疑。
  就是洛阳的一干官吏肯定有懈怠渎职的嫌疑。
  才会令洛阳城市周边的安全得不到保证。导致自己这位亲王殿下都被刺杀。
  所以吴王殿下十分愤慨的表达了他对于洛阳官方以及荥阳郑氏的不信任态度。
  ……
  一干官员目瞪口呆的站在甘露殿内,听着房玄龄抄着那么血书在那里悲愤中带着慷慨激昂的情绪大声念诵。
  全都傻了眼,怎么也没有想到,吴王殿下,会在大唐的陪都这等大都市,居然被人暗算重伤垂死。
  由不得这位殿下不愤怒,而跟前铁青着脸,目光阴枭的马上天子,怕是真的很想抄起刀子砍人。
  等到房玄龄读罢,恭敬地将这份程三郎执笔,吴王殿下加盖了血手印的血书摆回到了案几上,这才退回列班,抹了把额角流下来的冷汗。
  之前,陛下受袭,是建成太子余党干的,事涉皇家辛秘,陛下只能憋屈地将那一次事件压下去。
  而第二次,则是那帮归降大唐的突厥蛮子突然反叛,陛下一时不查,差点被弄死。
  天子震怒,最后连派兵马围追堵截,最终,将那结社率与突利可汗子贺逻鹘在黄河岸边给逮住。
  结社率与一干余党尽数处死,至于那位年轻的突利可汗子贺逻鹘,最终被流放岭南之地。
  在那之后,再一次出现了谋刺亲王殿下,重伤垂死的恶性事件,陛下怕是肯定不会罢休。


第1637章 你家老三运道是不错,不过吴王殿下那小子,嘿嘿
  只是不知道,那荥阳郑氏与那位崔洛阳以及一干洛阳官吏,会受到什么样地惩处。
  房玄龄读罢之后,李世民犹自阴沉着脸不说话,目光在一干文武重臣的脸上寻视。
  仿佛在场的文武大臣之中,亦有谋刺吴王殿下的同谋一般。
  特别是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吏,更是越发地觉得心中生寒,战战兢兢不已。
  其中一位世家背景的重臣赶紧迈步而出,满脸愤慨之色,大声痛斥那胆敢谋刺吴王殿下的那些胆大妄为的亡命之徒。
  有了第一位,自然就会有第二位,第三位,大家都纷纷地站出来表达了对刺客的痛恨。
  并且都纷纷请陛下严查此事,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并且还要追究相关人等的责任。
  至于洛阳那帮官吏是什么样的心情,关他们这帮子朝中大佬屁事,毕竟事情在洛阳发生的,那就是你们的责任。
  看着这些臣工们的表态,李世民脸色却显得那样的冷漠。
  直到臣工们提出来,要从刑部以及大理寺调派查案高手,前往洛阳,命洛阳官员密切配合严查此案。
  李世民这才冷冷一笑。“吾子重伤垂死,朕心甚痛之,事发于洛阳,更让朕觉得痛心!”
  “洛阳乃我大唐陪都所在,而吾子就在洛阳近郊的郑家庄,为贼子谋刺,险些丧命于此……”
  “洛阳诸官他们是怎么替朕守牧百姓,教化一方的?”
  一干官员灰头土脸,生生被今日借着亲儿子被刺杀,而火力全开的大唐天子给喷得狗血淋头。
  虽然李世民主喷的是洛阳官吏以及事发地的荥阳郑氏。
  但是洛阳的官吏还不也是由朝廷选派的,他们负有主要责任,你们这帮子朝廷大佬难道就没有用人不明的责任吗?
  看到这帮臣子被喷得面无人色,不得不弯腰垂首满脸惭色。
  今日被这帮子臣工,因为皇庄之事,给怼的浑身难受的大唐天子终于浑身舒爽,念头通达了不少。
  ……
  “朕不仅仅是一位皇帝,更是一位父亲,眼见爱子,受此重创,唉……”
  “朕一定要查,而且要查个水落石出,不管是什么人做的,朕都要将他揪出来。”
  “让他,或者是让他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