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朝着亭中一礼之后,便跟上了李明达的脚步。
“武姐姐,你怎么看?”李明达行出十余步后,回眸扫了一眼亭中,脚步不停地继续远行,小声地道。
武媚娘表情十分平静淡然地道。
“不出预料,只是没有想到,那些人会用上这等手段,虽然卑劣,却颇见效。”
李明达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此刻,这位眉目如画的小可爱。
仍旧是那样的古灵精怪,只是说出来的话,却冷静而又睿智。
“是啊,这等行事手段,实在是粗鄙。可偏偏,就那笊篱一样的东宫,还真能办得成。”
提及了笊篱这个形容词,武媚娘与李明达都忍不住轻笑出声来,不约而同地打量着左右,生怕被人听了去。
喜欢用这个形容词的,正是老程家最靓的那个崽。
二人继续缓步前行,武媚娘看了一眼神态轻松的李明达,不禁轻声道。
“殿下不担心?”
李明达嫣然一笑,迈着轻盈的步伐继续向前而行,声音也显得那样的明快。
“有什么可担心的?我大哥那张藏不住事的脸,可是把什么事都写在脸上。
若是那《大唐药典》真的出了大问题,他就不该是那样的表情。”
武媚娘嫣然一笑,“殿下英明。”
“武姐姐莫要取笑我,想必武姐姐也已经猜出了端倪,才会如此平静。”
“我娘亲让我们先行离开,想必她也应当看出来了,十有八九在指点我大哥呢。”
“我大哥什么都好,可就是呀太过敦厚,有些藏不住事……”
两个精明的女人一边小声地窃窃私语,一边相伴朝前行去。
……
等到那一身衣袖犹如翩翩蝶舞般的李明达渐行渐远,亭中的一干人等也尽数退出亭外。
长孙皇后这才移步坐到了李承乾的身边,详端着这位并不擅长演技,真实情感比较容易外露的孝顺儿子,露出了一个安定人心的慈祥笑容。
“娘虽然不清楚是何人做的,可是白日起火,而且又是那样的地方。娘觉得不像是意外……”
听到了娘亲这话,李承乾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娘亲,孩儿也是这么觉得,因为事情太过蹊跷。”
“那《大唐药典》现如今已然到了收尾的阶段,眼看今年年末,当可大成。”
“就在这个时候发生此等事情,实在是……”
“娘,自然是相信你的。”
看着跟前愤忿不已的长子承乾,长孙皇后轻轻地握住了他的手温言道。
“明面上,看似损失甚重,怕是实际上,承乾你已经早有了准备吧?”
“……”
第1581章 若是有臣子弹劾你是另有所图……
听到了这话,李承乾看向目光深遂,似笑非笑地长孙皇后,有些不太好意思地腼腆一笑。
“孩儿就知道瞒不过娘亲,是的,幸好孩儿之前听了处弼兄之言,早早就做了两手准备,不然……”
一听到了程三郎之名,长孙皇后不禁摇了摇头,笑出声来。
“也是,向来只有他程三郎占便宜的时候,别人想要让他吃亏,呵呵……”
“也就你父亲还有你爷爷还能拿捏他一二,其他人嘛。”
听到了娘亲这番点评,李承乾也不禁咧嘴乐出了声来,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看着李承乾,长孙皇后表情显得十分慎重地交待道。
“你是个敦厚君子,幸好身边有程三郎这样的人在你身边给你出谋划策。
若是有事不决,而程三郎不在你身边之时,你也可以来寻娘亲,明白吗?”
李承乾看着跟前表情显得严肃起来的娘亲,虽然不知道娘亲的语气为何会突然发生变化,还是老老实实地点头答应。
“你们早有准备是好事,可是,这个时候《大唐药典》被焚,不单单是对东宫编撰药典之事造成影响。
若是操作不当,甚至有可能会牵连到你,明白吗?”
“???”李承乾一脸懵逼地看着表情很严肃的娘亲,有些不明白此言何意。
看到了李承乾这副样子,长孙皇后耐下了性子道。
“若是有臣子弹劾你,是另有所图,自焚《大唐药典》,以令陛下迁怒于旁人……”
听到了这话,李承乾眼珠子夸张的瞪得溜圆,一脸瞠目结舌。
但是,李承乾只是秉性敦厚,并不代表他脑子不好使,瞬间也就反应了过来。
若真是有人如此兴风作浪,还真不好说,特别是,朝中诸多臣工,与自己不睦者甚众。
甚至有可能他们会拿这个理由当成攻击自己的武器,正所谓众口铄金……
看到李承乾那沉下去的脸色,长孙皇后的手握了握李承乾的胳膊,让他醒过了神来。
“一会你若是去见你父亲,记得据实奏报,万万不可有所隐瞒,明白吗?”
听到了母亲如此慎重的叮嘱,又想到了自己来之前,处弼兄的交待。
李承乾重重地点了点头。“好的,孩儿记住了,那个……母亲与孩儿一同去见父亲?”
“不,娘还有些事情需要好好想想,你自己去吧,放心,那是你父亲,他肯定会站在你这一边。”
李承乾起身朝着娘亲恭敬地一礼之后快步而去。
长孙皇后看着李承乾离开的背景,不禁轻轻叹息了一声。
作为母亲,自己当然希望陪伴在儿子身边,但是,长孙皇后很清楚,自己若是与承乾去见夫君反倒有些不妥当。
有些话,虽然不能说,但是长孙皇后很清楚,她也希望避免出现像前朝杨氏那样的变故。
为了让他们父子不相疑,亦为了能够让夫君感觉这是一家人,长孙皇后不禁有些唏嘘地轻叹了一口气。
幸好,还有小兕子这个解语花替自己分担一些压力。若是日后这丫头嫁了人,可得让她多往宫中走动才行。
……
“承乾你怎么来了,快到为父这来。”
看到了李承乾快步行来,规矩地见礼,李世民温和地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
看到了案几上的那份急奏,忍不住又轻叹了口气。
“父亲,可是遇上了什么烦心事?”李承乾还没开口,就看到父亲那副愁眉不展的模样,关切地问道。
“关中华州的渭水决堤了,受灾面积,足占了华州三分之一。”
“方才为父已经着令三省六部加紧处置此事,不过如此一来,长安的储粮,又要拿出去不少。”
说到了这,李世民不禁有些蛋疼地嘀咕了句。
“怕是为父今年,又要做一回那程老三口中的逐粮天子了。”
听到了父亲的这句自嘲,李承乾的表情一阵狰狞扭曲,好不容易才控制住自己。
旋及不禁有些黯然,自己原本还想要代父东巡,蹿去洛阳跟处弼兄一块浪里个浪。
结果没有想到,亲爹这边已经开始在寻思着东巡了。
看样子,自己又只能孤单寂寞冷的呆在长安城,眼巴巴地看着一家老小全蹿到东都找吃的。
看到李承乾那副黯然与失落的模样,会错了意的李世民亲自给李承乾满上了一杯清肝明目还养生的菊花枸杞茶。
“好了,为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若是为父不离开,关中定然会因为缺粮食而导致粮价暴涨。到那时候……”
“父亲所言极是,父亲甘做逐粮之人,以解关中黎庶之苦……”
看着这位敦厚的长子,李世民不禁有些歉疚,今年,怕是又得把他扔在长安继续监国。
其实所谓的监国,也就只是一个名义而已,毕竟自己离开之后,那些文武百官也几乎皆尽随之而往。
等于是大唐的政治中心已然转移,承乾留在这里监国,其实意思也就是,大唐的国都在这里。
“好了好了,承乾你来寻为父所为何事?”
李承乾遵照母亲的吩咐,恭敬地朝着父亲深深一礼,这才作答。
“父亲,孩儿是过来请罪的,方才东宫崇仁殿失火了。”
“……可有伤着人命?”李世民眉头微皱,关切地问道。“我那儿媳妇还有乖孙如何?”
李承乾摇了摇头,仔细地解释了一番,没有伤到人。
只不过东宫里边留存的《大唐药典》书稿以及资料受损了大约三分之一。
令人欣慰的就是,《大唐药典》一式三份,受损的只是东宫的那一套,另外两套安然无恙。
“白天失火……”李世民的表情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只是眼中闪过了一道寒芒。
“可有查出是何人所为?”
李承乾满脸羞愧地垂下了头。“孩儿追查许久,却没能查出到底是何人纵火。”
“东宫失火,《大唐药典》稿件受损,是孩儿御下不严,险些……”
李世民抬手摆了摆,示意李承乾坐到近前来。
“好了,坐好了,来,你跟为父好好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1582章 臣也有一种担心,会不会是太子自己做的手脚
李世民抚着长须,眉头紧紧地拢在了一起,这个时候,李承乾已然离开。
只是此刻,殿内的气氛显得有些压抑,赵昆立身于一旁,看到陛下那眼中闪烁的寒芒,心中也不禁有些忐忑。
这个时候,长孙皇后这才翩翩而至,看到了长孙皇后的那一瞬间,李世民脸上冷漠的脸庞上终于现出了暖意,站起了身来。
“夫君你这是……”
“方才东宫失火,《大唐药典》受损甚重,幸好承乾听了程三郎那小子的建议,早早就做了准备”
“不然,《大唐药典》,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够修成。”
说到了这,李世民忍不住又闷哼了一声。“朕知晓,朝中有些大臣,很不喜欢承乾。”
“不是因为承乾自身的问题,而是那些臣子,私心太甚……”
“出了此事,怕是有不少人,应该会又借机生事了。”
长孙皇后抬眸看向李世民问道。“那夫君觉得该当如何处置?”
李世民轻拍了拍长孙皇后的手背,自信地开口道。
“赵昆,让绣衣使去查,而且要大张旗鼓的查,想来,消息很快就会传遍长安城。”
“臣遵旨。”赵昆有些懵逼,但还是恭敬地领命之后快步而去。
“夫君你这是……”
“为夫就是想要打草惊蛇,提醒一下那帮别有用心之人,让他们收敛一点。唉……”
说到了这,李世民悠悠地吐了一口浊气。“如今华州决堤,受灾甚重,尚需要满臣文武同甘共苦。”
“等到华州事了,怕是又得东巡洛阳,这个时候,朕不想再生事端。”
听到了这话,长孙皇后轻叹了口气附合道。
“关中多灾,黎民百姓正在受苦,若是朝中生乱……”
李世民轻轻地揽住了妻子的肩膀,嗅着妻子的发香,放松了自己。
这些都是明面上的理由,其实他也在担心,担心自己另外一位爱子李泰会牵涉于其中。
毕竟,之前李泰就曾经做过类似的事情,让他心里边对这个孩子甚是失望。
即便这数年来,李泰老实低调了许多,但是一旦《大唐药典》受损甚重,不能及时编撰完成,刊行天下。
而反观李泰编撰《括地志》大功告成,这前后一对照,呵呵……
指不定那帮子暗中支持李泰的人,就会站出来为他摇旗呐喊一番。
……
果然没有出乎李世民的预料,笊篱一样的东宫,什么样的消息都泄露得飞快。
而东宫崇仁殿失火,据说《大唐药典》稿件受损,陛下震怒,令绣衣使前往严查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李泰,这位足足比数年前又胖了些的魏王殿下,此刻表情显得十分的复杂。
既有窃喜,也有几分惶恐,高兴的自然是因为太子的《大唐药典》受损,进度肯定会掉下去。
而且,《大唐药典》受损,令不少医家的心血付之一炬,想必,肯定会有不少战斗力爆棚的言官又会跳出来,让太子尝尝厉害。
这些对于他而言,都是极大的利好。
但是,他之所以惶恐,则是担心,会被人误认为是自己这位觊觎太子之位多年的魏王指使人干的。
若真是自己指使人干的也就罢了,可问题是,偏偏自己半点也不知情。
若是被人指责议论什么的,那岂不是太冤枉自己的清白?
“蒋先生,此事真的与你没有干系?”李泰看着坐在跟前,恭敬地坐在下首的蒋亚卿。
蒋亚卿朝着李泰一礼之后,面色显得十分坦荡地道。
“殿下明鉴,此事,确实与臣无关。”
“那会是谁呢?”李泰吃力地站起了身来,缓步在屋内移动着。
眉头紧拢在一起,难得地在那白胖得犹如馒头一般光滑的脸上挤出了一丝纹路。
“依臣之见,最大的可能性,应该是乐意与殿下交好的人。”
“但是,臣也有一种担心,会不会是太子殿下自己做的手脚。”
听到了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