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世家- 第7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恪直接就乐了,打量着有被害妄想症的处弼兄道。
  “看到了啊,咱们可是干了件大事情,他们自然心情愉悦,不笑才怪。”
  程处弼斜了一眼李恪,这小子看来是真心不了解自家亲爹和亲爷爷到底有多不讲武德。
  “不不不,你难道没感觉到,你爹和你爷爷虽然表面上笑得很甜美,可我就是觉得不对劲。
  说不定,他们正在算计咱们哥俩。”
  “行了行了,他们能算计咱们什么?难不成,还能把咱们哥俩踹到交州去?”
  程处弼一想也是,自己可是为他们老李家办了件足可以名垂青史的大好事。
  嗯,这两个老汉再怎么卑鄙,也不可能恩将仇报吧?
  想通此节,程处弼也放松了心情,跟李恪一起打马疾行而去。
  而此刻李世民与李渊父子正对案而坐,忠宝正在将一盘盘的下酒菜摆在案几之上,又呈上谪仙醉这等美酒佳酿。
  李渊笑眯眯地端起了手中的酒杯道。
  “来来来,二郎你平时时在宫中也甚少饮酒,今日在老夫这里只管放开肚子喝。”


第1515章 糙老爷们的恶趣味,就是要刺激痛快
  李世民听到这话,总觉得不是个滋味,总觉得亲爹这是在讽刺自己怕老婆。
  算了算了,不跟老爷子计较,端起了酒杯,闻着那杯中醇厚绵柔的酒香,一口抽干,爽。
  一边吃着菜,爷俩开始吹牛打屁,聊着聊着,就聊到了那房二郎与高阳的婚事上去。
  “明年开春之后,孩儿就准备把他与房二郎的婚事给办了。”
  李渊美滋滋地呷了口酒,随口问道。
  “嗯,高阳之后,那就到谁了?”
  “……”李世民脸色一黑,看着跟前的酒杯,半天才悻悻地道。
  “高阳之后,就是晋阳了……不过晋阳还小,孩儿准备再等几年。”
  听闻是李明达,李渊一拍额头,也赶紧附合道。
  “嗯,也对,小兕子这才多大,不急不急。”
  “不过,关于小兕子和那程三郎的事情,二郎你考虑好了没有?”
  李世民灌了口气,砸了砸嘴,颇有些唏嘘地道。“那程三郎有什么好……”
  李渊看到二郎那副模样,伸出了筷子,挟起了一筷昨个小兕子亲自送来的卤猪耳朵丢进了口中,美滋滋地咀嚼起来。
  这玩意拿来下酒,又爽脆又绵香,而且还不肥腻,对像自己这样嗜肉而且牙口还不错的老年人可是极好的下酒菜。
  重要的是,这可是古灵精怪的小兕子亲自送来的美食。
  “呵呵,在老夫看来,程三郎那小子,的确很一般嘛。
  不过,大唐其他的年轻才俊,可有与程三郎比肩者?”
  听到了亲爹这句疑问句,李世民张了张嘴,却有点哑口无言。
  还真别说,如果那知根知底的程三郎都只能算是普普通通的。
  怕是这天下年轻才俊都应该直接趴在泥地里打滚了才对。
  李渊就看到李世民长叹了一口气,呷了口酒这才面泛苦涩地道。
  “父亲,孩儿总觉得这天底下就没有哪个男儿能配得上咱们家小兕子。”
  “不过孩儿也明白小兕子的心意,可是,可就是觉得……”
  “觉得心里边很不舒服,是吧?”李渊呷了口酒,替李世民把话给说了出来。
  “那既然如此,正好,就借着此事,先把那小子踹到洛阳去,你也好安安生生地让闺女多陪你两年。”
  “老夫也舍不得我这乖孙女,可终究,她喜欢那小子,而且,程三郎虽说有这样那样的毛病。”
  “可在老夫看来,这小子只要能够给他足够施展才华的空间。
  他不但能够做好事情,甚至还能够做得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李世民亦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认同地附合道。
  “原本孩儿担心这小子太过年轻,就已经身居高位,容易受人垢病。
  加之他一直呆在长安,缺乏磨砺,加上恪儿也该离开长安就藩,所以孩儿才会把他们三个年轻人都赶去泸州去。”
  “将他们打发到泸州,还有一个原因,那里是程咬金主政过数载的地方,有他父亲的旧部在那里,应该不会有人对他们挚肘。”
  “结果,他们这短短数载做出来的成绩,怕是我大唐那些屈指可数的能吏,也做不到……”
  “不但治政有一手,而且还能够编撰练兵操典,率领一帮子堪比乌合之众的獠兵。却能够奇袭剑川城成功,令吐蕃谋我大唐剑南道之策功败垂成。”
  “至今,孩儿都还不知道,应该如何赏赐这小子……”
  “太过年轻,功勋太甚啊……”
  李渊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老夫可不乐意再见我大唐有柱石之臣,再重蹈李药师之覆辙。”
  “……”李世民看了一眼喝酒吃肉的亲爹,他当然很清楚李渊此言何意。
  父子二人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而是继续喝酒吃肉。
  开始聊起了怎么把程三郎还有李恪踹到洛阳去让他们督造行宫。
  怎么才能够最大程度上规避朝堂中的反对声。
  父子二人边吃边聊,一直吃到了华灯初上之时,就听到了有宦官前来禀报。
  却是长孙皇后与晋阳公主殿下连袂而至,前来给太上皇请安。
  已然喝得鼻尖通红的李渊直接就乐了,一扭头,就看到了同样喝得鼻尖发红的二郎有些不太自然地昂首挺胸坐得笔直。
  很快,长孙皇后与李明达便迈步入殿,第一时间就看到了这两个喝得鼻尖都发红的父子俩。
  好在大唐贤后,向来都很懂得在人前给自家夫君颜面,神色如常笑眯眯地给李渊请安。
  一旁的李明达这位小可爱才一声爷爷一声爹爹的,把两个喝得有点多的父子俩都喊得乐开了花。
  就在乘着李世民正在跟长孙皇后说话的当口,李明达凑到了李渊的耳朵边一阵嘀咕。
  就看到了亲爷爷李渊冲自己得意的眨了眨眼,比划了一个手势。
  李明达顿时眉开眼笑,小声地道。“爷爷你真好。”
  李渊大乐,一脸宠溺地拍了拍李明达的手背笑道。
  “哈,谁让咱们家小兕子那么可爱,爷爷怎么都会站在你这边。”
  ……
  长安,程家酒楼之中,一干汉唐商行的股东们再一次齐聚于此,吃吃喝喝,份外地嗨皮。
  几个喜好武事的,正围着房俊,非要这家伙讲述他在雅州那与吐蕃人反复争夺城池的大战。
  程处弼则跟李恪还有几位较为成熟稳重的股东蹲在一起商量事。
  一开始,大伙也围在程三郎那里打听他在泸州的争战,结果很快大伙就索然无味。
  程三郎那不叫打仗,简直就跟吹牛逼似的,浪过去就完,人都没宰几个,一点不够热血。
  哪像俊哥儿这边,砍砍杀杀,胳膊腿乱飞,血淋淋的,听着都觉得刺激痛快。
  对于这帮子糙老爷们的恶趣味,程处弼实在是浑身无力,得,爱咋咋。
  “不过据交州那边传来的消息,怕是明年的收益增长,不会像去年到今年这样的高,最多也就能比今年还能涨上两到三成。”
  “另外,经过了这几年的大规模投入,交州大港,如今的贸易量,虽然仍旧比不得广州港,可是却已经成为了一般西来的海船的主要停靠站。”
  “另外,交州种植园,已经试种三种新香料成功,已经准备再新开办几座种植园……”


第1516章 老夫笑那两个小子脸皮够厚
  程处弼与一干股东都在这里静静地听着那位前来呈报事务的管事讲述着关于今年的收益以及及明年的发展。
  不大会的功夫,那些嬉闹的股东们也渐渐地安静了下来。
  主要还是这位管事带来的那些数据,着实太过惊人,哪怕是说起财帛,都不是成百上千。
  而是按照几万贯,十几万贯作为单位计算。
  等管事叽叽歪歪完,程处弼这位汉唐商行的董事长目光扫过一干人等,大巴掌拍了拍案几。
  “诸位股东兄弟,大伙想必也都对于今年的收益还有明年的既定发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不过,明年,汉唐商行准备办一件大事。
  所以,明年可能会削减分红,甚至有可能会把所有的分红都投到这件大事情上。”
  此言一出,一干股东先是一静,旋及骚动了起来,生性急燥的李器伸长脖子道。
  “处弼兄,到底是什么大事,你好歹得说明白点?”
  “这件事情,还是由咱们的吴王殿下来说吧。”程处弼朝着李恪这位浪荡皇子抬了抬下巴。
  毕竟事涉他亲爷爷还有他亲爹,他这位直系亲戚更有发言权。
  李恪清了清嗓子,站起了身来,还没开始说话,先是习惯性地一笑。
  “列位弟兄,我跟处弼兄,捞到了一笔大生意,这笔生意之大,大到令我跟处弼兄以个人之力都无法接住。”
  “所以呢,今日特地请来了诸位弟兄好好商议商议。”
  “不过先说话,此事,还请列位弟兄暂时保密。
  嗯,就是关于要在东都洛阳,兴建一座行宫的生意,而且,这仅仅只是开头……”
  “另外,我们还向陛下,准备承接下东都洛阳,洛水以南之地的里坊改造工程……”
  李恪作为主讲,程处弼则负责解释和补充,很快,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次普普通通的股东聚会。
  结果没有想到,居然是这么大一个瓜,一干股东都是耳明目聪的勋贵子弟。
  听着李恪与程三郎的叽叽歪歪,顿时两眼精光大放……
  ……
  “陛下这是……这是想要做甚?”
  房玄龄听了自家儿子之言,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坐在一旁的妻子卢氏看到夫君那副惊得站起了身来的模样,不禁奇道。
  “夫君怎么了?不就是给太上皇修座行宫,多大点的事情。
  早在贞观三年的时候,陛下不也就下旨,要给太上皇修造宫殿,给太上皇饴养天年吗?”
  “娘子你,你可知道,陛下当时要给太上皇修建宫殿,那可是在长安。”
  “可现在,却要把行宫修到东都洛阳去,这不摆明了,陛下怕是动了迁都的心思。”
  卢氏也不由得瞪大了两眼,呆呆地看着跟前的夫君有些难以置信。
  “迁都?!这,这可能吗?这可是自古未有之事……”
  听到了娘亲这话,房俊不禁得瑟地卖弄起了文采来。
  “娘亲,有的,周朝的时候,那位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周幽王被杀于骊山,周平王迁都于洛邑。”
  “……你给老夫闭嘴!”房玄龄的脸色瞬间发黑,鼓起了眼珠子瞪着亲儿子。
  这都哪跟哪?周平王迁都那是好事情吗?
  “这话若是让陛下听到,仔细你的皮。”
  看到亲爹目露凶光,力能举鼎的房二郎,灰头土脸的摸了摸鼻子直接就怂了。
  看得卢氏一阵心疼,忍不住瞪了一眼夫君道。
  “行了行了,咱们二郎好不容易有点文采,也都让你给吓没了。二郎还真是聪明,都知道周朝迁过都。”
  “……”房玄龄白眼连翻,算了,妇人之见,老夫不跟女子一般见识。
  房大相爷自我安慰一番之后,背负起了双手在屋内迈开了大步开始思量起来。
  “夫君,咱们大唐好好的迁什么都?”
  房玄龄作为大唐宰相,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自然很容易就揣摩明白了当今天子的心思。
  “还不就是因为这些年来,关中灾害频频,加上因为定都长安,使得长安以及周边人口暴增。”
  “每年粮食都难以为续,都需要依靠从中原运粮入关中,才可令关中百姓饱食。”
  “而去岁受灾甚众,不得已,陛下只能打着东巡东都的名义,率领文武百官以及十数万卫军往东都就食。一直到了关中秋收结束方还。”
  “而今年,关中多地雪灾频现,朝廷又调拔了大笔的钱粮救助百姓。”
  “如今长安的各仓粮食储量,堪与去岁持平。也就是说,今年若无意外,怕是陛下又得东巡……”
  “所以,老夫猜测,正是因为关中这些年来,灾害频生,粮食不足,人口日增,令陛下动了迁都之念。”
  “至于为何是由程三郎和那吴王李恪主持修建洛阳行宫,还不就是因为这两个小子,呵呵……”
  “夫君你笑什么?”
  “老夫笑那两个小子脸皮够厚,他们才不会怕被文武百官弹劾。”
  说到了这,房玄龄转过了头来看向自家二郎。嗯,论及脸皮的厚实程度,自家二郎,的确逊色于那两位。
  而陛下这一次居然没有让妖蛾子三人组集体行动,想必还是因为顾念自己乃是大唐宰相。
  至少暂时不愿意让自己涉足此事,不然,自己这个宰相的位置。
  在面对迁都这样甚至会动摇国本的大事跟前一旦明确态度,也会有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