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世家- 第7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臣之前也跟吴王殿下聊起过这个话题,前朝的杨广,已绝对数疏通天下运河。”
  “令江南之粮,可以直运至洛阳,可是,洛阳与长安之间,洛道不畅,十分艰难。”
  “若是行陆路,那就需要耗费无数的人力与物力。”
  “而且关中的人口,未来只增不减,臣听吴王殿下提过,武德年间,只需要输入关中二十万石,可足关中之食。”
  “而今已然涨到了一百三十万石,这才不过二十余载。”
  “若是再过三十年,那这个数字,怕是翻上一倍都不够,能运得过来吗?”
  ……
  李承乾坐在那里,听着处弼兄畅想三十年后的画面,一想到那原本就车水马龙的官道,全都是运粮车。
  那条时不时就会给你表演一下什么叫缺水干枯的永通渠里好好欣赏欣赏那些被迫搁浅在里边的运粮船。
  “所以,综上所述,唯有迁都,才可以解决这个大问题,不然,长此以往。”
  “怕是我大唐的皇帝,指不定隔三岔五就得逐粮而走,蹿去洛阳就食。”
  听到了最后这一句,作为大唐皇太子,未来的大唐皇位继承人,一想到自己动不动就得屁颠颠地率领文武百官,十数万大军往东都就食。
  只能把虎头虎脑的呆萌儿子李象留在长安监国,不禁一阵头大。
  “可是处弼兄,迁都,可不是那么好弄的啊,其实,其实……”
  “其实什么?”看到李承乾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程处弼不禁奇道。
  “其实我父皇,贞观四年就曾东巡东都,就食洛阳之时,提议重修洛阳宫中的乾阳殿,就是对于迁都的一种试探。”
  “这是我父皇,此番离长安往东都就食之时透露的。”
  “你的意思是说,你爹也有意迁都?”
  李承乾有些紧张地一阵张望,确定那宁忠此刻正孤单寂寞冷的立身于亭外,亭中没有闲杂人等,这才压低声音道。
  “处弼兄,此话出我之口,入你之耳,万万不可让第三人知晓。”


第1465章 萌萌哒的小可爱,已然长成大人了
  程处弼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已然反应了过来,难怪方才李承乾会莫明其妙地提及此事。
  看来,李承乾应该跟他爹是同样的想法与念头。
  只不过,迁都,可真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够干得成的,毕竟,哪怕是杀伐决断的帝王。
  哪怕是前朝那位肆意妄为到六得不行的杨广,也只是不回长安,却也不敢迁都洛阳。
  毕竟,隋朝的基本盘,还是关陇勋贵。
  真正能够成功在一个王朝之内,迁都成功的……咦,好像就只有那明初的朱棣。
  而朱棣能够搞成功,还是因为他身边的臣子们都赞迁都,即便如此,也是搞了不少年才完全迁成。
  可即便如此,南京也还是留下了一套政府机构与班子,代表他不敢违背亲爹。
  不过程处弼还没来得及叽歪,就听李承乾十分生硬地转移了话题。
  “对了处弼兄,你可知晓,我妹妹明达,如今已然将要成年喽。”
  程处弼一脸愕然地看向李承乾,就看到这位排骨精太子眼睛好像进了蚊子一般在那里一个劲地眨巴。
  话题转得如此生硬,唔……看来,想必这位太子殿下应该是担心此事聊多了,万一泄密引起不必要的动荡。
  程处弼顿时心领神会地打了个哈哈,有些唏嘘地道。
  “是啊,好几年都没见着公主殿下了,也不知道臣这几年不在长安,公主殿下这几年的饮食如何,会不会饿瘦了。”
  李承乾两眼一黑,看着坐在身边,呷了口茶汤之后侃侃而言的处弼兄。
  处弼兄的脑洞是何等清奇,这都是哪跟哪?我跟你聊我妹子,你特娘的居然去聊……
  李承乾一抬眼,就看到了不远处,藏在大树后边,一手打伞,一手紧握成拳,拳头之上有青筋崩起的靓影。
  “处弼兄,说正经的。”
  “这很不正经吗?对了殿下,如今公主殿下能有多高,体重多少,这几年可没生什么病吧?”
  “……我妹妹没病没灾,吃得好,睡得好,身体很棒,至于体重……
  嗯,那些比较隐私的问题,你还是亲自去问我妹妹为好。”
  看到李承乾目光痴呆地望向亭外,一副不乐意的模样,程处弼白眼一翻,算了不问这家伙。
  不过话说回来,历史上,李明达似乎早夭,但是现如今,都已经是妙龄少女了都。
  看样子,兴许已经渡过了危险期,唔……
  一思及此,程处弼不禁开始追忆起了过往,目光看向跟前的茶杯。
  看着里边明亮通透的金黄色茶汤,还有上面浮着一朵叶瓣摆荡的菊花,旁边还点缀着一枚红枣与几颗枸杞。
  看样子,清肝明目还养生的菊花茶,现如今已经成为了李唐皇室标配。
  “臣犹记得,初见晋阳公主殿下的时候,公主殿下当时就那么一小点……”
  一手持伞,一手紧握成拳的树后靓影正在迈出的步子微微一僵,又缓慢而轻盈地落在地上。
  李承乾,抹了把脑门上的冷汗,无可奈何地翻了个白眼,继续倾听着处弼兄的心声。
  “当时,公主殿下很可爱,但是就是身子很单薄。”
  听到处弼兄提及这个,李承乾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这倒真是,小弟也记得我那妹妹自幼体弱多病,打小饮食就不好,就是……”
  李承乾及时刹车,无奈地干咳了两嗓子。
  可惜,打不断处弼兄的回忆。程处弼记得很清楚,记得因为李明达就那么一个小不点。
  仿佛风大一点都能够把她给吹跑掉,自己跟也交谈的时候,哪怕是单膝跪地,仍旧需要俯下身子。
  “那时候臣就觉得,殿下那么可爱的小姑娘,不应该那样,应该多吃点,吃胖点,身体结实,这才不容易生病……”
  话还没说完,就看到了案几跟前的地板上,多了一双绣花鞋,还有一条湖蓝色的裙子下摆。
  “程三哥哥,好久不见……”
  一个脆甜的嗓音,多了几份成长之后的魅力,却又没有完全地脱离程三郎所熟悉的那种阳光活力的语气。
  程处弼缓缓地抬头,沿着裙子渐渐往上,然后看到了,看到了一双白晰的小手。
  再往上,看到了长孙皇后,呃……不对,青春少女版的长孙皇后。
  “你是,晋阳公主殿下?”程处弼眼睛夸张的瞪得像铜一般,不确定地扫了一眼旁边。
  那位太子殿下的脸上露出了古怪的,捉狭的坏笑。
  李明达笑了起来,眉舒眼弯,明媚得仿佛连这阴沉沉的天气,也破开了云层,有阳光洒下。
  “对呀!就是我,小兕子见过程三哥哥。”
  程处弼手忙脚乱地赶紧绕了过来,不加思索地赶紧单膝跪地。“不敢当,臣参见殿下。”
  敛身为礼的李明达却没有直接起身,而是看着那张近在咫尺,仍旧有些懵逼的,却无比的熟悉,熟悉到令她无数个夜晚,都能够清晰梦见的面容。
  “程三哥哥……”这一次,声音,不再是清脆的,阳光灿烂的,倒像是那甜腻腻的蜂密,柔蔓而又甜度惊人。
  “哎……”程处弼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只能硬起头皮答应一声,然后赶紧挤出一个笑脸。
  打量着这位面容越长越像长孙皇后,仿佛如同一个模子脱出来的李明达。
  昔日的稚气,已然几乎不见影踪,唯有那双依旧甘冽明亮的眼眸,还有那甜笑起来时,很有特色的两个可爱酒窝,一点点地让程处弼泛起回忆。
  一旁的,李承乾看到程处弼与妹妹明达一个单膝跪地,一个半蹲着。
  就保持着如此诡异的姿势,在那里四目相对傻笑,李承乾整个人都不好了。
  赶紧连连咳嗽,就好像他已经是肺痨后期,快要不治的那种。
  “程三哥哥,快快请起……”李明达俏脸有些发红,主动地伸出了手拉着程三郎的大手站起了身来。
  程处弼站起了身来,看着跟前这位居然已经身高都快到自己肩膀的姑娘,而且已然不再是团子一样的身材。
  已然能够看着妙龄少女感的窈窕身材,萌萌哒的小可爱,已然长成大人了。


第1466章 那夫君你过去吧,妾身正好在这里陪陪他们娘俩
  “程三哥哥,你给我寄来的蜀道的画可真是漂亮,我已经让人裱了起来,挂起来,经常可以看到。”
  “程三哥哥,你看,这是你送给我的碧玉,哦不对,是叫翡翠是吧,我可是一直戴着的。”
  “程三哥哥……”
  程处弼看着这位已经不再是小姑娘的李明达,就坐在自己旁边,语气,动作,习惯,仍旧一如过往那样。
  总算是渐渐地放松了下来,但是有时候老脸还是有点烧。
  特别是李明达询问自己《程三郎剑南道演义》还有没有后续,一旁的李承乾实在是憋不住,直接抱着肚子一瘸一拐的蹿出了亭子。
  程处弼的老脸红得发紫,烫得惊人。当时自己蹲在剑南道还不觉得。
  只觉得那些玩意拿来逗李明达这个小可爱最适合,结果没想到对方已经算是个大姑娘了。
  现在还向自己追问后续,而且还告诉自己,她跟她皇爷爷,还有娘亲一起欣赏过。
  就连她爹也听过几段……
  程处弼默默地抬手抹了把脸,突然之间想要隐姓埋名,要不,自己直接杀回泸州当个山大王得了。
  特娘的,自己这算是已经在皇室圈社死了。
  “那个殿下……臣记得,臣记得明明在信里边写过。
  请殿下自己无聊的时候看看逗个乐子就成,怎么,怎么突然一下子多了那么多人……”
  李明达一双清彻的明眸落在程三郎那张窘迫到已经囧囧有神的脸庞上,得意地连那黛眉都扬了起来。
  不过很快,李明达眨巴着明媚的大眼睛,一副可爱又萌萌哒的模样道。
  “是我爷爷,那天我自己悄悄的在看,可是爷爷他偷听到了,就非要一起听……”
  “之后不巧,我娘亲还有我爹爹也都来了,然后大家都听到了。”
  “不过程三哥哥,你写得可真好玩,我爷爷可喜欢听了,经常听得合不拢嘴,特别开心。”
  程处弼一脸绝望地抬眼看着凉亭顶,嗯,不讲武德的那个黑脸老头听到那样的故事,不乐才怪。
  “程三哥哥,你不会怪我吧……”
  一双忽闪忽闪的明亮如璀璨星河般的眼眸,微微扁起的红唇。
  程处弼下意识地就摇了摇头。“当然不会怪你。”
  算了算了,社死就社死,只要老子蒙上眼睛,整个世界都是瞎子。
  嗯,一定要有这样强大的内心,不然如何在这个艰难困苦的时代生存下去?
  ……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晃晃悠悠地漫步在东宫之中,一想到就能看到那个虎头虎脑,份外机灵的乖孙象儿。
  李世民的心情总算是好了许多,嗯,他的手里边,还有一把小巧玲珑的小弓,以及一壶十分精巧的木箭。
  这可是他特地吩咐工匠给乖孙李象制作的玩具。
  一旁的长孙皇后与李世民相携而行,看到夫君那副眉舒目展的模样,心中也甚是欢喜。
  很快,夫妻二人便来到了丽正殿偏殿外,守在殿外的宦官正要开口,被李世民抬手制止。
  夫妻二人放轻了脚步,步入了殿内,就看到了儿媳妇苏氏,正坐在那里笑意吟吟地摆弄着一套他们从未见过的,通体碧色的茶具。
  而乖孙儿李象,正趴在矮几之上,摆弄着造型古怪的木片,然后镶嵌到一个木框中。
  “娘亲,我拼好了……爷爷,奶奶。”
  李象兴奋地抬起了脑袋刚吆喝了声,就看到了那连袂而来的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不由得大叫出声来。
  看着兴奋地冲过来的李象,李世民得意地抬手一扬,亮出了那把小弓,还有木箭。
  “哈哈,乖孙,你且瞧瞧,爷爷给你带了什么好宝贝?”
  祖孙二人顿时嬉闹在了一起,这个李象的性格跟李承乾完全相反,亲爹行事作为很是拘紧,可是这亲儿子李象却皮的不行。
  不过,反倒很受李世民的宠爱,兴许是隔辈亲的缘故吧。
  李世民跟李象这小娃娃呆在一起的时候,可是比跟儿子呆在一块的时候自如轻松得多。
  一旁的长孙皇后将儿媳妇苏氏搀扶了起来,笑眯眯地打量着这对爷孙在那里嬉闹。
  目光下意识地朝着方才李象趴着的那张矮几望过去,不禁发出了一声轻咦。
  走到了近前,就看到了那是一幅十分漂亮的亭台楼阁伴着江景的漂亮画卷。
  只是,这幅漂亮的画卷间,则是一条条弯来弯去的线条切割开来。长孙皇后不禁朝着身边的苏氏问道。
  “这是何物?”
  “母亲,这是程三郎方才入宫送给象儿的礼物,叫拼图游戏,说是可以锻炼象儿动手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