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世家- 第6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干韦氏的骨干力量,听到了韦挺之言,都不约而同地微微颔首,以示附合。
  “族兄,咱们虽然动不了汉唐商行,但是汉唐商行的那些生意,其实我们韦氏也一样可以去做。”
  “是啊是啊,我也觉得,那汉唐商行短短数载,就崛起得如此厉害,除了陛下在后边推波助澜之外。”
  “还与他们所经营之物有很大的干系,我韦氏如今在交州之地也采办了不少的田地。”
  “如今陛下为稳定那交州一带的粮价,禁止我等种植粮食,但我们也可以试着去种植胡椒。”
  “对,小弟我听闻,去年之时,贩运香料的海船几乎皆尽颠覆,令那沿海一带的胡椒价格几乎翻了一倍。”
  “而那汉唐商行,就乘着这个机会,大肆敛财,可是大赚了一笔。”
  “而他们的胡椒,就是在交州种植的,咱们完全也可以重金寻找懂得种植胡椒的匠人……”
  既然不能从朝廷上对那汉唐商行下手,那么,就想办法跟他们做一样的生意。
  凭着世家大族的人脉,难不成,生意还能不如那帮子靠耍斧头大刀起家的武勋重臣?
  这样的提议,很快得到了韦氏族人的纷纷附合。
  不光是京兆韦氏,还有荥阳郑氏、河东裴氏、兰陵萧氏、博陵崔氏等诸多的世家大族都在知晓太上皇才是那汉唐商行的靠山后。
  便纷纷偃旗息鼓,放下了跟直接针对汉唐商行的心思。
  不过,从明面上虽然无法针对汉唐商行,但是,汉唐商行赚到财帛的那些路子。
  在他们看来,完全可以照本宣科,抄就是了,而且他们自信以他们世家大族的人脉还有多年的经营,肯定不会差。
  短短两天的功夫,原本想要针对汉唐商行的全盘计划,才搞了个开头就已经偃旗息鼓。
  李世民长出了一口大气,而太上皇李渊则已经迫不及待的再一次去信泸州邀功。
  当然,顺便让程处弼这小子赶紧再送点谪仙醉来,不然老夫若是没有了酒喝,心里不痛快,有你小子的好果子吃。


第1368章 还请宁刺史助我蒙舍诏一臂之力……
  姚州刺史宁知看着跟前的那几个大箱子,又扫了眼恭敬地垂手而立,满脸讨好之色的蒙舍诏诏主张乐进求。
  坐在案几后边抚着长须,沉吟不语。
  张乐进求看到宁刺史这样的态度,不禁有些发急。
  不过,张乐进求很清楚自己目前的困境,正是需要朝廷的援助,自己就是来讨援的,可没有发火的资格。
  只能耐下性子,等等着这位陷入了沉吟的宁刺史能够想起自己来。
  而姚州刺史宁知,此刻却有些犯难,若是过去的话,他宁某人铁定不会理会这些当地诏人相互打打杀杀。
  当然,作为他们名义上的顶头上司,宁刺史还是会作出一定的表态,劝劝架,又或者是拱拱火。
  总之,不能让这些诏人太过清闲了,毕竟,大唐在姚州只有一个下府的府兵,不足千人。
  而他所需要面对的,则是成千上万,哦,甚至是以万来论规模的姚州诸诏。
  就像现在,站在跟前点头哈腰笑眯眯的蒙舍诏的诏主张东进求,他治下的蒙舍诏,就有人口近五万之数,兵有两千。
  只不过,这些诏兵,跟那久经战阵,常年训练的大唐府兵相比起来,绝对是不堪一击。
  可问题是,姚州可不仅仅只有六诏,而只是以六诏为首,这六诏合一,足可以拉出两万青壮充为士卒。
  所以,他这位姚州刺史,也很艰难,只能守着姚州这一亩三分田,一个劲地煽风点火。
  就是希望这些姚州诸诏相互牵制,不使坐大。
  但是现在,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蒙舍诏诏主张东进求,希望自己能够出手相助。
  帮助他平定蒙舍诏内一股邪恶而又强大的势力:以细奴逻为首的蒙舍川恶势力集团。
  ……
  蒙舍川,本是蒙舍诏治下的一个实力强大的部落。
  过去,一直都追随于蒙舍诏左右,为蒙舍诏东征西讨,立下了汗马功劳。
  细奴逻的亲爹迦独庞更是蒙舍诏第一猛将,在蒙舍诏中,素有威望。
  并且在与其他各诏作战之时,每战登先,立下了赫赫之功。
  而蒙舍诏可不像朝廷,更像是一个部落联盟,哪个部落出力最多,获得的回报也多。
  长此以来,随着迦独庞的玩命打拼,终于让居住于蒙舍川的部落越来越强盛,甚至已经都是到了要跟蒙舍诏分庭抗礼的地步。
  而迦独庞之子细奴逻也不是什么时候好鸟,跟他爹一样,也是个有勇有谋之辈。
  自打去年,迦独庞重伤不治后,细奴逻就扛起了蒙舍川部落的大旗,继续发展壮大。
  原本嘛,张乐进求对于自己麾下部落的强大,自然是乐见其成,毕竟,蒙舍诏虽然实力较北部五诏实力更为强大。
  但是,北部五诏,却总是喜欢联手对抗蒙舍诏,甚至多次发生冲突。
  相互之间,互有胜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迦独庞的部落强大,张乐进求觉得是好事。
  可是现在,细奴逻却已经不满足于只是当蒙舍诏治下的一个部落首领。
  他开始觊觎起了蒙舍诏诏主的位置,采用的办法就是联姻。
  细奴逻开始频频遣使前来,为的就是迎娶张乐进求的那才不过十五岁爱女伽蓝。
  张乐进求以爱女年纪尚幼为由,拒绝了细奴逻的求婚。
  而细奴逻却没有放弃,不但自己派人求亲,还呼朋唤友,让那些诸多交好的部落也帮忙当说客。
  随着这个过程,张东进求发现自己身边的不少部落,居然都已经悄悄地投效到了细奴逻那一边。
  还有一些部落,虽然还没有倒向细奴逻那边,但也纷纷采取了中立的态度。
  作为政治斗争的老司机,张乐进求很快就反应了过来,细奴逻这厮到底想要什么。
  作为蒙舍诏主,张乐进求当然不乐意把自己这个传承了数百年的家业,拱手交给手下。
  但问题是张乐进求已然年过四旬,却子嗣艰难,至今膝下也才一儿一女,女儿伽蓝是他的掌上明珠。
  至于儿子,现如今才不过三岁,想要等到他平平安安的长大来接自己的班。
  张乐进求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撑到那个时候。
  更何况,细奴逻是何等野心勃勃之辈,不管到时候他是否迎娶了自己女儿,怕是自己稍露疲态。
  十有八九,这蒙舍诏的基业就会换人。
  为此,张乐进求这才会以前往姚州拜会宁刺史这位名义上的顶头上司的机会。
  来向宁刺史求援,希望他能够出手,将那细奴逻拿下,让张氏一脉继续掌控蒙舍诏。
  面对着这个情况宁刺史原本是不想管的,毕竟大唐对付这些诸诏的策略就是,你们老老实实的最好。
  你们不老实,那就相互争斗,也不是不可以,但是绝对不能碰州治,也就是姚州所在。
  不然,哪怕是一府之兵收拾不了你们,朝廷也会派大军过来将你们踏平。
  但是现在,宁刺史却多了一个顶头上司,他所需要处理的军国大事,正好又与这洱海六诏有很大的干系。
  所以,宁刺史沉吟了半天之后,这才朝着张乐进求道。
  “张诏主且先坐下,来来来,你且跟本官好好的说一说,需要本官如何帮你。”
  ……
  看到沉吟苦思良久的宁刺史并没有直接拒绝自己,反倒是朝着自己展露了善意。
  早已经是彷徨无计,走投无路了的张乐进求不禁喜出望望,直接就五体投地拜倒在了宁刺史跟前。
  “宁刺史大恩大德,我蒙舍诏张氏一族必定铭记于心……”
  张乐进求在那姚州刺史府内,足足呆了差不多一个时辰,这才缓步离开了刺史府。
  住进了姚州的一间宅院,这自然是他这位蒙舍诏主早年些采办下的位置。
  看到张乐进求回来,几位忠心耿耿的部下赶紧快步上前行礼,眼巴巴地打量着自家诏主。
  张乐进求待院门关上之后,那张一直沉肃没有什么时候表情的脸上,这才绽开了一个笑容。
  一干部下都是不禁如释重负地吐了一口浊气,赶紧追问起了去见那宁刺史的经过。


第1369章 这只北来的队伍绝对不是戎州的獠人
  一行人步入了屋内,张乐进求坐下之后,饱饮了水,这才清了清嗓子言道。
  “今日宁刺史告诉了老夫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朝廷委派了一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名将兵部尚书李绩,让他担任了剑南道巡抚使。
  此番正在泸州一带巡视,若是我们有事,当可往泸州求援。”
  “另外,宁刺史也将我蒙舍诏的情况写下,寄往泸州。”
  听得此言,一位部下不禁面露难色。
  “那诏主你要前往泸州?这,那位细奴逻会不会乘你不在诏内,借机发难?”
  张乐进求胸有成笔地摇了摇头。“应当不至于,宁刺史已经告诉老夫。”
  “他决定将剑南道巡抚使即将巡抚姚州的消息放出去。”
  “这位朝廷重臣若来姚州,必有大事,莫说他细奴逻,那些已与吐蕃暗中勾结的诸诏,想必也会提心吊胆。”
  “可是宁刺史就不怕他们狗急跳墙?”另外一位部下忧心忡忡地道。
  另外一位呵呵一乐,朝着方才那人言道。
  “他们的狗急跳墙又能如何,莫要忘记了,姚州城下那一府官兵可不是吃素了。”
  张乐进求与一干心腹反复商议半天,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诏主还请放心去吧,这里有我等等守备,又是在姚州城中,公子和大娘子的安全定然不会有问题。”
  听到了这话,原本只激动着一心想要蹿去泸州的张乐进求反倒迟疑了起来。
  思来想去,张乐进求还是不放心把女儿和儿子都留在此地。
  干脆把他们送进刺史府,托庇于刺史麾下,至少安全无忧。
  不过一想到爱女长得眉清目秀的,而那位宁刺史则是个干瘪老头。
  自己女儿肯定不乐意找一个比自己大很多年龄的夫君,但就怕宁刺史乐意找眉清目秀的小姑娘。
  到时候,自己该拒绝还是该同意?
  张乐进求一脸蛋疼地沉吟了半天之后,眼珠子一转。
  “这样吧,我会把儿子送到刺史府去,带着女儿伽蓝同往泸州,至于尔等,留一部在姚州……”
  随着张乐进求的吩咐,一干心腹部下飞快地行事起来。
  一个时辰之后,张乐进求带着五十蒙舍诏精锐,还有那位体态婀娜的爱女径直打马,朝着泸州的方向狂奔而去……
  ……
  “唉……人生艰难啊,一对五……”
  “一对七,我说贤弟你又叽叽歪歪什么,这几日你可是好吃好喝。
  隔三岔五就以查访民情为由,蹿出泸州来浪,你还想要怎样?”
  程处弼将一双七扔到了案几上,不乐意地瞪了一眼这位泸州大都督。
  此刻,二人正呆在位于长江北岸码头旁边的酒楼二楼上。
  这座酒楼,正是汉唐商行的产业,自打这码头经过了多次扩建。
  加之往来的行商走贩越来越多,这座才新建成不足一年的酒楼生意好得出奇。
  并且在这酒楼的二楼雅间,正好面朝着涛涛江水,视野与风景极佳,只是今日的天气不太好,阴沉沉的,怕是要来上一场酣畅淋漓的春雨。
  那位剑南道巡抚使很不专业,来到了泸州之后,就一个猛子扎进了燎军大营里边不乐意出来。
  而房俊只能硬起头皮追随其左右,而房俊作为这只燎军练兵的负责人,可是被这位长辈给烦的不行。
  反正让房成过来传话或者是送信时,满满都是浓浓的幽怨。
  程处弼与李恪则是长出了一口气,反正俊哥儿你还年纪,多遭受一些生活的历练,这是必须经历的人生旅途。
  一般来说,长辈的摧残和压迫,都会让年轻人更快的成长。
  程处弼已经开始期待起俊哥儿在李绩这位大唐名将兼名师的指点之下,早日成材。
  哪怕是达不到李绩这种老司机的高度,好歹也能够学上几手本事,不至于未来只能当个无所事事的蠢萌傻女婿。
  至于程处弼与李恪,看到俊哥儿已经牵制住了李绩那位老妖蛾子之后,二人总算浑身轻松。
  时不时地蹿出泸州,东游西荡,不对,是去巡视各地,表示我们一直都有正经事要忙。
  就像他们刚刚才蹿去了泾南那里对那规模不小的水泥厂进行了考察。正地考虑,要不要把水泥经水路向东边运输,毕竟水路的运输量要大过陆路,所耗的人力物力较少。
  不过这还得等着渝州那边的消息,看看那些的码头情况如何,想要大规模的搞水路运输,码头很重要。
  码头通往城镇的道路也十分重要,毕竟没有通畅的道路,总不能让无数的水泥,被撂在那码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