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世家- 第6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肯定舍不得收拾他亲闺女,但是他舍不舍得收拾亲儿子,呵呵……这可不好说。”
  “……”李恪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唔……那个不讲武德的亲爹,铁定能干出这样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来。
  ……
  三个小年青冥思苦想,却也拿不出一个合用的主意。
  这让程处弼不禁一脸唏嘘感慨地长叹了一声。“唉……可惜咱们是晚辈,不能强逼着你爹收下。”
  房俊眼珠子轱辘转了老半天之后,小心翼翼地提出了一个建议。
  “处弼兄,为德兄,二位兄台,咱们既然想不出主意来,不如写信回去请诸位长辈拿拿主意。”
  李恪不乐意地翻了个白眼。
  “我总不能让我爹出主意怎么贿赂……呸!怎么给他送股份吧?”
  “这个可以有……”程处弼两眼一亮,亮晶晶地看向李恪。
  “处弼兄你啥意思?能不能别胡闹。”
  程处弼大巴掌拍在了李恪的肩膀上,嘿嘿嘿地奸笑起来。
  “你不能找你爹,但你可以找你那个不讲武……你那个善解人意的亲爷爷啊。”
  “我皇爷爷,他?他怎么可能掺和这样的事情?”李恪有些头疼地朝着脑洞清奇的处弼兄解释道。
  程处弼一脸鄙夷地打量着这位连自己亲爷爷的真面目都没看透的浪荡皇子。
  “哈,说得你爷爷跟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似的。
  你知道不知道,你爷爷从我这里白嫖了咱们汉唐商行一股。”
  “白,白嫖?!”李恪与房俊感觉自己好像刚刚挨了一道惊雷,劈得整个人都傻了。
  程处弼心中警钤大作,朱雀门正缓缓洞开,一群杀气腾腾的刀斧手大步而来,准备要让自己这个优秀穿越者达成六月飞雪成就。
  程处弼大巴掌恶狠狠地啪在案几下,声如雷鸣,吼声犹如吕黄大钟,震得这两个难兄难弟顿时回魂。
  “你们听错了,是白拿,警告你们,不许埋汰英明神武的大唐太上皇陛下。”
  过去腰板极硬的房二郎,在程处弼与李恪的反复蹂躏之下,已然成为了大唐嫩草界最优秀的墙头草之一。
  看着凶光毕露的处弼兄,房俊一脸呆萌的模样挠了挠头道。
  “我明明……明明听到的就是白拿,处弼兄你没必要这么大声吧?”
  李恪此刻懒得跟处弼兄计较,毕竟自己见识过多次自家不讲武德的皇爷爷跟处弼兄无数次斗智斗勇相互拆台的场面。
  “处弼兄,这还真是个法子……若是我皇爷爷点头,这事就成了至少三成。”
  “你找你爷爷,我找我爹,让他也给出出主意。”
  程处弼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大巴掌拍了拍房俊,很有气势地吩咐道。
  “我回头就给我爹写信,还有那谁,俊哥儿你也赶紧给你爹写信。”
  “咱们又不是无依无靠的孤儿,自己搞不定的事情,赶紧请长辈出马。”
  商定大事,三人话不多说,立刻开始砚墨摆纸,各自给各家的长辈写信。
  信里边,先要给自家长辈亲切问候,聊一聊自己对长辈的思念之情,然后话峰一转,则开始大谈汉唐商行这两年来的飞速发展,以及现如今交州胡椒种植园终于开始喜获丰收。
  以及既然要到来的细砂糖大甩卖,还有在剑南道中南部地区发现了大型铜矿等等诸事。
  之后自然是告诉自家长辈,告诉了对方,自己对于汉唐商行前景的展望,以及对于未来前景的担忧。
  然后请长辈出出主意,怎么把能够把尊敬而又伟大,英明而又神武的大唐皇帝陛下牢牢地捆在汉唐商行这艘大船的船头。


第1338章 处弼兄不正经做事,需要理由吗?
  把他老人家捆,咳……请一身史诗准备的李叔叔他老人家顶在最前方。
  为汉唐商行这艘金光闪闪的大船开山劈石,保驾护航。
  努力让汉唐商行成为一家跟大唐王朝同呼吸共命运的千年老店。
  就在三个年轻人绞尽脑汁(没错吧?这个字没错吧?谁敢说错了的请站出来,作者保证不敢打你。),呕心泣血地写着给长辈的书信的当口。
  一封来自于顺州汉唐商行掌柜的书信,也送入了大都督府。
  正在绞尽脑汁,写着给亲爹书信的程处弼看到了那封来信之后,直接一拍案几就站起了身来。
  顿时把那正在冥思苦想的李恪与房俊吓得一哆嗦,全都一脸懵逼地看着处弼兄。
  李恪看着自己那封刚写了一半,此刻被吓得在纸面上拉出一大笔墨迹的信纸,瞪着一惊一咋的处弼兄痛心疾首地道。
  “兄台你这又想要搞什么妖蛾子,好好让小弟写信行不行?”
  “呵呵……程某只想问一问二位贤弟,想不想喝酒,想不想喝好酒?”
  李恪二话不说手中的笔直接拍在了案几上,两眼放光地看向一脸洋洋得意的处弼兄。
  “那酒成了?”
  “今天正是汉唐商行顺州各大酒厂的开坛日,所以掌柜的特地来了信,问咱们要不要过去品鉴一二。”
  房俊也直接蹦了起来,兴奋得磨拳擦掌地道。
  “去!必须去,这酒小弟我可是从去岁惦记到今年了都。”
  不消程处弼再多说话,李恪这位大唐泸州大都督直接以临时巡视顺州的名义,轻车简从。
  只率领五十多名甲骑,与程长史和房典军就屁颠颠地蹿出了泸州城。
  哪怕是已然入冬,冬雨连绵,寒风刺骨,程、李、房三人正站在船头之上。
  迎着那凛冽的江风,吸着清鼻涕,豪情满满。
  再凛冽的江风与湿气,怎么也挡不住这三位年轻人兢兢业业一心扑在工作上的热情。
  ……
  房俊吸着清鼻涕,不禁回想到今年年初,刚刚蒸出酒的场面,那个时候,他们也是亲自到场去欣赏的。
  “当初那酒蒸出来之后,小弟我闻着就觉得香得不行。
  可偏偏处弼兄居然不拿来喝,非得拿去搞什么窑藏。”
  “也不怕酒都漏掉了。”
  “呵呵……”
  程处弼撇了一眼这家伙,决定不搭理这个没见识,跟自己丰富的酒文化酒见识相差一千四百多年的土老冒。
  看着一脸胸有成竹的笑容,双手抱胸,迎着凛冽的江风吹得脸都开始发白的处弼兄。
  李恪赶紧揉了两把脸,让自己的小白脸显得青葱水嫩一点。
  “俊哥儿莫慌……处弼兄不正经做事,需要理由吗?”
  “???”程处弼一脸黑线地扭过了头来,有种想把这位吴王殿下踹进长江让他练冬泳的冲动。
  “咳……小弟失言了,小弟的意思是,处弼兄早有谋算,这么做,肯定有你的道理。”
  程处弼这才悻悻地收回了目光,伸手抹了把脸。
  特娘的,这江风也太刺骨了点,感觉都快把自己的脸皮冻掉一层。
  “废话!没有道理,我能这么做吗?”
  “呵呵……对对对,小弟我也是这么觉得的。”李恪皮笑肉不笑地呵呵两声。
  有个屁的道理,老子活了这么大,第一回听说酒要窖藏,还非得要窖藏到山洞里边。
  还不拿坛子,居然让那些獠人在山洞里边开凿出一个个的巨大石槽,把酒倒在里边窖藏。
  那特娘的是窖藏吗?分明就是卧槽的槽,槽藏还差不多。
  但问题是,李恪吐槽归吐槽,自己已然见识过处弼兄一次又一次的骚操作。
  虽然每一次都那么的不正经,甚至是令人无语到极点,可偏偏到得最后,居然都证明他做得对……
  所以,李恪觉得自己还是先稳一手,等到了窖藏地,若要是那些美酒已经被处弼兄糟蹋了,那再尽情的嘲笑他。
  在南岸码头一下船,三人立刻打马,继续朝着顺州狂奔。
  ……
  此刻得知大都督与程长史还有房典军亲自前来。
  顺州刺史者光自然不敢怠慢,亲自与卢掌柜一起等候在汉唐商行顺州酒厂一厂的酒窖藏洞前。
  这窖洞跟前,已然被一个大院子包围起来,里边有不少的屋子。
  而此刻,者光他们就坐在那间最大的办公室里边喝着红茶,烤着铁炉子取暖,耐心地等待着贵客的到来。
  在旁边一个铁炉的周围,那里是四位上了年纪的老师傅。
  此刻虽然烤着火,喝着茶,却仍旧在那里叽叽歪歪的争执得面红耳赤,似乎在相互鄙视。
  者光回过了头来,看到了那四位来自于顺州汉唐商行一二三四厂的四位酿酒总把头。
  不禁有些蛋疼地朝着卢掌柜低声道。
  “他们成天这么吵吵嚷嚷的,不觉得累吗?”
  卢掌柜扫了一眼,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无可奈何地道。
  “没事,听着听着就习惯了,毕竟他们是理念之争,这很正常。”
  这四位酿酒的总把头,汉唐商行的董事长亲自作出的批示。
  花了重金,从大唐的江南、江北,以及蜀中请来的三位酿酒大师。
  还有一位是顺州本地的最有名望的酿酒老师傅,所擅长酿造的就是用当地做扫帚的高梁酿出来的一种叫枸酱酒的美酒。
  这种枸酱酒程处弼自然是尝过,说实话,算是低度酒里边的极品。
  江北的那位来自荥阳,是有名的荥阳土窖春酒的酿酒老师傅。
  而蜀中那位则是来自于绵竹烧春酒的酿酒老师傅。
  至于江南那位,则是江南一带最擅长制作小麦高温曲,酿造黄酒的老师傅。
  没办法,程处弼虽然生长在烟酒茶闻名于世的大西南,但问题是他又不是酿酒厂的家属。
  对于后世的酿造工艺,他也是两眼一抹黑的那种。
  不过好歹也是曾经喝过茅台酒的爱酒之人,也很好奇茅台酒的独特发酵工艺。
  好歹也是喝过真茅台、真赖茅、真杜酱的国产白酒忠实用户。
  而且但凡是喝酒的人都知道,特别是一帮子人,难得喝到某种好酒的时候。
  铁定都会十分关注这酒为什么这么好喝,凭什么这么好喝,更有好事者会直接拿起手机开始百度。
  洋洋得意地显摆起自己比别人多了一百度的酒文化,酒知识。


第1339章 能够见面不打起来已经算是十分珍惜这份工作
  这样的事情,程处弼当然不屑干,毕竟作为一位优秀的医学生兼医生。
  满嘴放空炮不是他的强项,更喜欢言之有物,再加上乡镇里边好酒之徒彼彼皆是。
  主要还是吹牛逼和言之有物的人总会此起彼伏的出现。
  所以,程处弼作为广闻博记之人,又有着敏锐的判断力,当然知道去伪存真的道理。
  大概也收罗到了不少关于茅台酒酿造艺术的知识点。
  大约就记得茅台酒是采用高温制曲,二次投料,堆积发酵的生产工艺。
  然后程处弼就把这些老师傅请来之后,给出的目标就是,所用的酒曲,必须是高温小麦曲。
  第二,酿酒的必须是当地所生长的扫帚高粱,不允许掺杂其他玩意。
  第三,必须要搞二次投料和堆积发酵。
  第四,出酒之后怎么窑藏也必须听本董事长的。
  好,剩下的就请各位自由发挥,但是,最长的酿造期不能超过一年,则也不允许低于八个月。
  然后请这四位老司机,不不,是汉唐商行顺州酒厂一、二、三、四厂的四位总把头自行发挥剩下的。
  之所以叫总把头,主要还是这个时代杠精真特娘的多。
  程处弼当时提议叫总工程师的时候,那边的工部官员不乐意了。
  我们这边修筑道路的老师傅你让我们叫工程师,怎么酿个酒你也要叫工程师。
  还叫总工程师,嘛意思,看不起咱们修路的。
  还有,李恪觉得工程这个词,只适合用在道路建设上。
  毕竟这个词处弼兄你天天道路工程,道路工程的叫,所以称为工程师也没啥。
  可酿酒是做工程吗?不是吧,所以啊,处弼兄,不是小弟我杠,主要是真不适合。
  最后,程处弼拉着脸拍板决定,叫酒厂总把头,总算是平息了那帮子叽叽歪歪的家伙的牢骚话。
  ……
  不过这四位也不是什么善茬子,只要碰面,就会出现争执,都觉得自己才是最牛逼的酿酒老师傅。
  都觉得自己的酿酒理念才是最先进的那个,总觉得对方的酿酒工艺这里那里有瑕疵。
  好在大家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师傅,虽然争得面红耳赤,顶多也就只是互喷唾沫星子。
  不像热血上头的小年轻,说不过赤急白脸就捞衣挽袖以力服人。
  当然,也可能是当初四个酒厂成立的时候,程长史就已经跟他们四个谈过话签订过合同。
  等到出酒之后,他们这四位总把头要是干得好,都能够拿到酒厂收益的百分之一的终身股份。
  兴许正是因为这个缘由,所以这四位老师傅都很乐意抬高自己,踩踏别人。
  毕竟,四个酒厂,肯定不可能都成为主打的拳头产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