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世家- 第6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定下的攻守同盟,其实就是老套路。
  那就是,操纵交州的粮价,若是粮食过于丰足,那就将粮价打压下去。
  让这些交州的百姓手中的粮食卖不出去,无法换取必要的生活物资。
  那么怎么办?那些无甚积蓄的升斗小民,要么只能向他们借贷渡日,要么就是出售田地。
  自然,这些代表着世家大族的管事们,有的是无数种办法。
  让这些交州的百姓,成为他们的附庸,或者是佃户,甚至是变成他们这些世家大族的奴仆。
  ……
  可是,交州大都督府的这一道命令,就让他们意识到,他们的常规操作,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这自然也就激怒了这帮子已经将这样的常规操作习以为然的世家大族的代言人。
  认为他们的尊严受到了挑战,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的世家大族的利益,本该是凌驾于那些升斗小民之上。
  现在,交州大都督却跟那汉唐商行狼狈为奸,让他们利益受损。
  如果他们失去理智,开始利用世家大族的力量,开始报复交州大都督,又或者是汉唐商行的话。
  若是惊动了陛下,这位杀伐果决的大唐天子。
  到底会不会顾忌世家大族仍旧是朝廷统治天下的基石出手惩治。
  虞远一想到这位天子之前面对着《氏族志》的震怒,甚至还将几位参与编撰的世家官员贬谪罢职。
  还有之后新修的《氏族志》对于各世家大族的排斥,心中不禁一寒。
  那一份《氏族志》,都会让陛下动用雷霆手段。
  若是这陛下十分关注的交州都督府,那些不知死活的家伙再闹腾出什么事情来。
  虞远赶紧朝着崔枯竹一礼,诚恳地道。
  “可是崔先生,接下来,就算是你我不做什么,怕是我们也阻挠不了他们。”
  “到时候,若是事情闹将起来,怕是你我两家,也要受到牵连……”


第1265章 只要我们能够抢到先机,打通商路,那就不亏
  崔枯竹转过了头来,打量着跟前诚恳求教的虞远,抚须半晌,这才淡淡地道。
  “崔某准备今日往那汉唐商行一行,既然大都督府已经下令,那崔某就会与汉唐商行签下三年的合约。”
  “崔氏所获之荒地,开垦之后,会按大都督府之令,拿出足够的田地种植甘蔗……”
  说罢这话,崔枯竹不再多言,朝着虞远一礼之后,快步而去。
  虞远顿时也反应了过来,当既快步赶上崔枯竹的脚步。
  两人一同离开了这间宅院,朝着交州城内的汉唐商行交州分行赶去。
  而此刻,尚留在宅院内的一干人过了一会,这才查觉这到这两人的消失。
  “他们什么意思?说好的共同进退,结果倒好。
  一听闻要跟那小小的交州都督府打擂台,居然就临阵退缩了。”
  “他们就不怕污了崔氏与虞氏的名声吗?”
  “诸位,诸位,其实卢某也觉得,咱们没有必须非跟交州都督府过不去。”
  “怎么,卢兄你是什么意思?”
  “总之若是诸位想要跟交州都督府硬来的话,恕卢某就不奉陪了。”
  “另外,还请诸位好好的打听打听,那汉唐商行背后都有谁。
  若真是惹怒不该惹的人,莫说是尔等,便是你们身后之后都要受牵联的,告辞……”
  有了第一个离开,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特别是有一些原本是想要借势而为的。
  看到队伍已然不再齐心,各有打算,也都纷纷抽身而去。
  最后,仅仅只剩下了寥寥数人,一位是这间宅院的主人,江南世家的代表谢家的谢永。
  以及顾、陆、朱等与谢家走得极近的江南世家代言人。
  朱珏面色凝重地看向谢永道。
  “谢先生,这可如何是好?我等起的头,结果到头来,剩下的居然只剩咱们几家。
  甚至还有另外几家世居江南的,居然也偃旗息鼓了。”
  虽然谢氏、朱氏等传承至今,已然没落,可是终究还是江南大族,在江南根深蒂固。
  此番南来,一来,自然是为了利益,这二,自然是想要借机跟中原以及山东世族好好地交道交道。
  结果没曾想,这帮子世家,各有各的心思,到头来,只剩下他们自己。
  脸色铁青的谢永闷哼了一声,江南谢氏这一次为了交州之行,可是下了血本的。
  一来自然是为了利益,第二,就是要让那些诸世家看一看,江南谢氏虽然不再风光,但是瘦死的骆驼照样比马大。
  但现在,千方百计笼络到一起的那些世家大族,都丝毫不讲情面的拍屁股而去。
  这让谢永觉得自己的老脸火辣辣的,特别是方才那荥阳郑氏的人离开的时候那副不以为然的模样,更是让谢永郁闷到吐血。
  “事已致此,若是我等再行退缩,日后天下,哪还有我等容身之地。”
  “谢先生言之有理,朱某也觉得与其沦为天下世家的笑柄,倒不如放手试上一试……”
  “不过诸世家都不敢与之相争,怕这其中,必有因由,咱们是不是谨慎为好?”
  “谨慎,如何谨慎,难不成,咱们堂堂世家,也要跟那些升斗小民一般,向那汉唐商行卑躬屈膝不成?”
  ……
  “听闻江南那几家,已然停下了开垦荒地,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另外就是,除了崔氏与虞氏之后,又有四家与咱们汉唐商行签定了合约。”
  “不过还有一些世家,也在打探消息,似乎他们想要自己制糖……”
  程安与李光安稳地坐在室内,跟前,则是几位派出去打探消息的程家人,将他们打探来的消息一一禀报。
  “甚至还有王氏,想要使财帛,来打听咱们汉唐商行准备如何制糖。”
  听到了这个消息,程安的面色不禁一沉,冷冷一笑。
  难怪一开始,三公子来信的时候,就再三交待,制糖的方法一定要设法保密。
  正是因为如此,现如今制糖的人手,全部都是老程家的自己人。
  “程老哥,这么看起来,哪怕是咱们制糖的手段,藏得再隐蔽,怕是也会被暴露的。”
  “毕竟日后一旦做大,十有八九,会被那些别有用心之人打探去。”
  听到了李光此言,程安点了点头,沉吟半晌才道。
  “现如今最要紧的就是,能藏多久就藏多久,只要我们能够抢到先机,打通商路,那就不亏。
  更何况,只要咱们能够卡住燃料的脖子,到时候,就算是他们真的偷到了技术,光是燃料问题,就够他们头疼的。”
  听到了这话,要到了熬制蔗糖所需要消耗的燃料,李光不由得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没想到,居然真让咱们在武安州找到了煤矿,而且居然埋得那么浅,直接开挖就可以采到煤碳。”
  “也不知道程三公子到底是怎么知晓,那一带会有煤矿。”
  程安也牙疼地吸了一口气,对于自家三公子的各种神异,已经是不能用语言来形容了。
  就在自己等人离开长安的时候,程安就得到了三公子的密嘱,让自己派人去武安州一带去找煤。
  当时程安也是一脸懵逼,询问三公子是从哪里知道的消息。
  结果,三公子一本正经地告诉自己,是他在长安从那些来自武安州的商贩口中听闻的消息。
  并且,三公子十分笃定地告诉自己,那里是百分之一百有煤,如果自己找不到,那代表自己没有认真的履行责任。
  无奈之下,自打来到了交州之后,程安就打起了精神,派出了人手,几乎走遍了武安州。
  结果就在去岁末的时候,还真让他们发现了煤碳,之后,自然是赶紧花钱,以汉唐商行地名义。
  将那一大片勘探到有煤矿的地区全给买了下来,当然是以购买荒地的理由。
  总算是抢在所有人反应过来之后,将那片十分巨大的煤矿给拿在了汉唐商行的手中。
  只要有了技术,又控制住燃料,等到一两年之后,哪怕是到时候技术泄漏,汉唐商行早就已经打好了销售渠道。
  他们再想来争,呵呵……


第1266章 这才想起养护段死党给自己吹过的牛皮
  泸州,泾南……此刻,足足两头强健的水牛在前方吃力地牵拉着,而在它们的后方。
  则是一坨重达两千斤的青灰色的水泥碾子,正在缓慢而又坚定地朝前方滚动。
  经过两千斤重量的石碾子碾压过的地面,显得那样的平整。
  碾子碾过之后,自会有工匠头子蹿上前去仔细地打量着地面,还特地用力蹦蹦,踩上一踩。
  最终满意地点了点头之后,吆喝一声之后,就有许多扛着木板的獠人们赶了过来。
  用一块块的木板,在那已经碾压好的基础上,搭建出一个个宽度约为路面的一半,长度则达到了两丈的长方形木隔。
  每当搭那好之后,就会有人从旁边那已经修好的一则道路推着两轮车来到了近前。
  将一车车的混凝土倾倒进去木隔里边,然后会有人负责拿工具在那里搅合,让混凝土不会在木隔里边留下空隙。
  这炎热的盛夏时节,程处弼此刻正与房俊戴着斗笠,行走在已经铺设好的水泥路面上。
  此刻,那些才刚刚铺设好没有多久的水泥路面上。
  虽然已经被人拿稻草盖在了上面,还特地又铺上了一层采伐来的树木枝叶。
  还得有人拿一桶桶的水在上面泼散,这是为了防止混凝土路面水份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水份蒸发过快而开裂。
  程处弼之前也听那位养护段的死党说过,新修的水泥路面一般都得泼水,还得拿塑料薄膜覆盖。
  其原因就是混凝土凝固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水分并散发热量,若表面不及时覆盖、浇水养护。
  表面水分迅速蒸发,很容易产生收缩裂缝。特别是在气温高、相对湿度低、风速大的情况下,干缩更容易发生。
  程处弼一开始还真没注意这个问题,在修筑道路启动仪式的第三天,亲眼欣赏着了水泥路面开裂。
  这位程三郎这才想起养护段死党给自己吹过的牛逼。
  虽然这个时代没有塑料薄膜,但这算问题吗?拿稻草盖上,再铺点叶子浓密的树枝上去。
  然后再浇透水,稻草还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蓄水作用,这让程三郎不禁洋洋得意。
  越发地觉得劳动人民的智慧果然是无穷无尽的,特别像自己这样优秀的人更是。
  程处弼与房俊二人一路缓步而行,看着这条灰白色的水泥路面,还有那些无数正顶着烈日。
  只能依靠一顶斗笠在忙碌的工人们,程处弼也不禁有些唏嘘,叫来了那位同样已经汗湿衣襟的工部官员询问起了情况。
  听完了他的禀报,程处弼点了点头,拍了拍这位年纪自己至少大上一轮的工部官员。
  “大家都辛苦了,如今天气这么热,解暑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工人们午餐之后,必须休息满一个时辰。”
  “避开最热的那段时间,再加,每天三次绿豆汤要每一位工人都得喝。
  不然,若是中了暑,处理不好,可是要出人命的。”
  那位即便戴上了斗笠,可是仍旧给晒得肤色发黑的工部官员感激地点了点头朝着程处弼一礼道。
  “多谢程长史关照,下官一定会遵照此规章而行。”
  看着那位工部官员禀完事务之后匆匆而去的背影,房俊也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叹道。
  “真是够辛苦的,不过也是多亏了他们,咱们才能够修出这么坚固,平坦的官道来。”
  程处弼微微颔首之后,让邓称心把座骑牵了过来,与房俊一同沿着这条宽敞而又笔直的官道,穿过了泾南之后,继续向前,赶到了码头所在。
  此刻,一座水泥码头展露在了他们的眼前,这是一座宽度约一丈五,深入水面约四丈的凝泥土码头。
  当然不是直接在水里边浇筑的,而是在利用原有的石木结构的码头,用大量的石头,让码头变得越宽,更稳固之后。
  在高于水面的地方,拿混凝土进行浇筑而成。
  虽然深入水面的长度只增加了不到一丈,但是码头的宽度,达到了过去的三倍有余。
  过去,船只只能在那狭窄的码头上,一条条地轮流装卸货物。
  而现如今,足可以让四五条船只一起装卸,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前。
  现在,旁边不远处,一个新的码头还在修建当中。
  相信用不了多久,新修建的码头,能够让这里的货物吞吐量再增加一倍。
  程处弼又到了正在修建的新码头那里去慰问了一番那些工匠与官员。
  这才心满意足地与那房俊一同登舟而去,越过了宽阔的长江,直到来到了北岸的码头。
  北岸的码头仍旧还是石木结构,程处弼虽然有心想要把这边也整成水泥码头。
  但是考虑到现如今水泥的产量都还无法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