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敢弹劾?吴王殿下,程三郎和房二郎这个组合,又有谁可以弹劾得动。
一帮子工部官员顶多也就是私底下吐吐槽,议论议论,想要让他们蹦出来指责弹劾?呵呵……
……
就在程处弼在这边忙碌的时候,程发押运着一辆牛车正缓缓而来。
看到了三公子就在此地,赶紧上前见礼,并且洋洋得意地给程处弼显摆起他的战果。
“三公子,这是小人今天去搞来了一批茶籽。”
房俊也凑了过来,摸着那些圆滚滚,外壳颇硬的茶籽,不禁奇道。
“这些人怎么会收集这茶籽,难不成这玩意还能有用途不成?”
程处弼呵呵一乐,大巴掌拍了拍房俊的肩膀耐心地解释道。
“那是因为这些的人很喜欢用茶籽来榨油,不少的人家里边都有第到秋天去采来保存的做法。”
“幸好如此,不然,我的种茶大计,怕就要被拖延了。”
“好了程发,你就先把这些茶籽送到那边去,让那些工人好好挑挑,然后开始浸泡茶籽。”
吩咐完,等那程发等人离开,寻思着左右无事,跟那俊哥儿叽歪了两句,问他想不想过去看看茶叶的种植情况。
房俊当然无所谓,反正到哪浪都行,对于他而言,一切都很新奇。
能够蹿出来,总比呆在泸州,天天看为德兄去跟眉清目秀的小姐姐勾搭要心情愉快得多。
“成,咱们过去看看去,诸位,那边山路崎岖,还请诸位在此等候。”
程处弼看房俊没有意见,转过了头来朝着那几位工部官员吩咐道。
为首的一位工部郎中朝着程处弼一礼笑道。
“好的程长史,我等就在此等候便是,程长史与房典军也要小心一些。”
程处弼爽朗一笑,朝着这位还了一礼。
再一次跃马横缰,朝着远处的打马而去,一路疾行了约半个时辰之后,程处弼终于赶到了目的地。
那里的山坡之上,一片忙碌。
从山脚一直到山坡坡顶,足有数百人正在此地开挖山坡。
而且开挖出来的形状,有些类似于山区的梯田。而在一侧,开挖好的平缓坡地上。
那些土地,已然泼洒过发酵好的农家肥,程处弼赶走到了山坡之上,看到程达正在那里看守着那些已经泡好的茶种。
泡茶种的方式跟泡稻种差别不大。
而已经有农人,开始在这宽度约两里的畦地中间进行双行播种,行距约半步,蔸距约一尺。
每蔸里边,都会埋入三到四粒饱满的种子。
程处弼之所以选择这片坡地,因为这里跟他后世看过到的那片茶产区很像。
后世搞扶贫攻坚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让那些贫困地区想尽一切办法自力更生。
利如种植茶叶就是一条发家致富的好路子,而且茶叶系列有多种途径,不过有不少地方都采取种子繁殖方法。
最简单方便快捷,产茶早,而且产量高。只需要头年清明前后下地播种。
认真护理,按质按量施肥,一个月左右就会出亩,出苗一个月左右中耕除草,追施催苗肥。
到翌年开春就可以间苗,留大去小,留壮去弱,留健壮去病残,每蔸留苗两到三株。
播种后第二年就可以开始采摘茶叶。所以,程处弼这才会这么急着搞。
就是为了抢在清明前后,让这片巨大的山野间,都种下茶籽。
几百人一起忙碌,相信用不了太久,这一大片连绵的山上,就会种满了茶。
等到明年差不多这个时候,茶叶就能够采收,不过今年自然是指望不上了。
不过没关系,这里也有野茶树,程处弼已经派人去收购,而且已经讲清楚要什么样的茶。
等到搞回来之后,程处弼会亲自动手,教那些已经招募来的工匠制茶。
晃荡完了这里,程处弼又再次与房俊下了山坡之后,来到了下方。
在这一大片的山岭下,正在修建房啥,只是为了能够让这里可以住人。
所以先用大楠竹搭建出了十来间屋子,其他的正常的屋子,怕是还得等上一段时间。
这十来间屋子里边,住着老程家派来的一名管事,还有老程家的家丁,以及招募来的工人。
等到这些茶园种植完毕之后,这里可是要留下一定的人手,既要看守茶园,同时还要除草,施肥。
第1233章 多他一个不多,干脆顺手给皇帝陛下也来一份
程处弼来到这里,跟那管事程文聊了起来。
管事程文,这个名字看起来文诌诌的,但实际上,仍旧是膘肥体壮浓眉怒目的程家人模样。
看到了三公子后,程文给程处弼详尽地介绍起了现在的进展情况。
“我们订购的大炒锅,怕是还得有几日才到,另外就是三公子你说的烤房,我们也已经正在兴建,就在那边。”
“用的是泥土夯实的墙体,避免在碳火烘烤的时候发生意外。”
“还有那边是我们的人暂住的屋子……”
“嗯,很好,对了一定要记住,在这里居住,室内一定要有火,不然,长期过度潮湿,不但对器具不利,对于身体也没有好处。”
“等那长宁州那边的煤运来,到时候就在屋子里升炉子,省得被烟熏。”
“多谢三公子体谅,咱们这边已经在泸州订制了一批炉子,过不了多少日子就会送来。”
程处弼就这么与房俊在这里晃晃悠悠的走动着,视查着老程家的茶厂。
时不时跟程文说上几句,那些地方需要改进,哪些地方需要怎么样。
特别是制茶的厂房,还有摆放茶叶的库房,都最好是建在高地,避免水浸。
“我已经让他们在修建砖窑了,回头,厂房还有库房,都以砖石修建,不要木制的。”
木房子虽然冬暖夏凉,但问题是那玩意容易出意外,总之防火防水防盗,还是砖房更坚实。
房俊晃晃悠悠地跟在程三郎的身边,静静地听着处弼兄交待那些注意事项。
之前处弼兄说要到这边来种植茶叶,原本一干汉唐商行的股东也有些心动。
最后还是处弼劝住了大伙,因为他要制作的茶叶,与再如今所饮用的茶制品截然不同。
毕竟这年头,那些人喝的茶汤,程处弼实在不习惯。
所以程处弼也担心,自己搞出来的红茶和绿茶,不受欢迎。
为此,综合了多方面的因素之后,程处弼觉得自己先搞一搞再说。
另外,程处弼还准备搞一搞黑茶,其实也就是现如今大唐制茶的工序给它简化下。
特别是大唐的制茶,茶叶还需要捣碎,程处弼最恨的就是喝茶叶沫子,所以很嫌弃这道工序。
总之一句话,程处弼就是想先拿出了成绩,好歹有了东西可以让他们看到,让他们品尝到。
若是汉唐商行诸位股东也想要搞,到时候再弄不迟,反正大唐那么大,适合种植茶叶的地方多了去了。
何况现如今汉唐商行的主要精力已经投入到了南边的交州还有西边疆域的凉州。
话说回来,也不知道凉州那边怎么样了,不过程处弼倒是已经拉到了亲爹的来信。
去岁末的时候,白叠布冬衣就已经制作了超过三万套,所以,赶在春末之前就可以完成五万套交予朝庭。
不过,自己能够收到亲爹的来信,也不知道亲爹他们,可有收到自己的信?
就在入蜀的时候,程处弼就已经让画师绘下了那蜀道的雄险崎岖。
用的可不是程家纸,而是大唐质量最厚也最硬的硬黄纸。
程处弼将这些硬黄纸裁剪成了后世的明信片大小,让画师用极细的工笔在上面作画。
而他自己则用鹅毛笔在上面写下自己对于一路上的见闻,还有强烈的个人情绪表达:吐槽……
当然,不是程处弼乐意吐,而是特娘的不得不吐,不吐不快。
首先第一点就是,路太特娘的难走,交道十分不便利,当然,程处弼肯定不能光吐槽。
自然还要赞美一下蜀中的悠美景致,以及各地的特色,人物风貌。
好在程处弼擅用细笔,除了让画师在明信片上,绘下只能占一半大小的画面后。
剩下的地方,几乎都被程处弼那一手越练越好的硬笔书法占据。
不过程处弼每一次到得地方,想要寄信的时候,最难受的不是他,而是那位画师。
每一幅画,他都至少要重复画上七八遍。
程处弼自己留上一幅,剩下的七张明信片,程处弼都会叽叽歪歪一通之后。
分别寄给不同的人,例如亲爹和亲娘一份,太子殿下一份,晋阳公主那个小可爱也有一份。
自然也少不了武媚娘这位未来女盆友的那一份。
另外还有李德奖这个倒霉货色也有一份,没办法,这位哥们原本想要成亲之后就要蹿出去浪。
结果没有想到,这哥们不愧是名将之后,火力较猛,成亲不过一两个月,他妻子就怀上了。
这下子,不但是李靖不允许他瞎溜达,就连过往最支持他的娘亲红娘子,也严令他在孩子降生之前,不得离开关中一步。
这让他极度郁闷,特别是听闻著名的妖蛾子三人组要蹿去那蜀中之后。
这家伙听闻程处弼要给太子殿下写信啥的,央求程处弼也给他去信,让他好通过其他人的角度去了解世界。
程处弼虽然觉得老子给个大佬爷们写名信片似乎有点那啥。
但问题是太子殿下同样也是大佬爷们,一个也是写,两个也是写,也就顺便了。
思来想去,程处弼觉得写都写了,多他一个不多,干脆顺手给皇帝陛下也来一份。
……
长安城内,东宫内,此刻,穿衣显瘦的排骨精太子殿下正揽着怀中慵懒的太子妃苏氏。
正在欣赏着那屋外的绿意,春天,已然来了,而处弼兄,也已经离开了不少时日。
也不知道他现在如何,是不是此刻正在跟三弟还有房二郎一起正在泸州愉快地打着竹牌。
又或者是正在烹饪着各种奇奇怪怪的美食,三个人正在大快朵颐。
犹如春倦的猫咪般靠在李承乾怀中的太子妃苏氏仰起了头。
看到了夫君明显在走神的模样,不禁轻声问道。
“夫君在想什么呢?”
“春天都来了,也不知道处弼兄的信来了没有。他应该不会忘记给我写信吧……”
“……”苏氏无奈地摇了摇头。
“夫君放心吧,程将军可是重诺之人,他既然答应了,那就肯定会写的。”
夫妻二人正说话间,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入了殿内,苏氏赶紧坐起了身来,维持住了大唐太子妃的贤淑与矜持。
李承乾也坐得笔直,就看到了一位兴奋的小宦官扬了扬手中的信封。
“殿下,程三郎的信。”
第1234章 难不成,程三郎他还能给你闺女写其他东西?
矜持地坐在案几后边的李承乾直接站起了身来,绕过了案几朝着那位宦官走了过去。
抢在宁忠之前,直接从小宦官的手中拿过了信封,看着那上面熟悉的,略显得有些歪扭的字迹。
李承乾乐出了声来,朝着娘子苏氏扬了扬。
“没想到刚刚跟你聊起处弼兄,这转眼就收到了他的信,看来为夫果然是好运道。”
太子妃苏氏抿唇一笑,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
“夫君不拆开看看?”
李承乾走了回来,坐下之后,这才喜孜孜地一边拆信一边说道。
“那是自然要拆开了,希望处弼兄的来信,不会让我失望,希望他能够带我去见识到蜀中的人情风物。”
拆开了信封之后,露出了里边的事情,是足足五张硬黄纸制作的明信片和几张信纸。
正面的一半位置,描绘着一处陡峭的山崖,而山崖崖壁上,则是用木头搭建出来的一条长长的栈道。
李承乾两眼放光,啧啧有声地道。
“原来,闻名已久的蜀道,居然是这等模样……”
那幅小巧而又精美的图画旁边,则是程处弼的手书。
虽然明信片不大,但是程处弼还是在正面和反面足足写下了三四百字。
详细地描绘了他入蜀过程,交通的不便利,导致队伍只能缓缓前行。
以致于,足足花了半个多月的功夫,这才走完全程。
……
程处弼寄来的明信片,除了蜀道,还有对于他所经过的巴西、蜀州、峨眉山等地的漂亮风景画。
当然也少不了程大才子的文字描述,看得李承乾啧啧连声,神采飞扬不已。
苏氏好奇地打量着那漂亮的明信片,看着上面那小巧却又很有意境的图画。
还有程三郎那写得如此之小,却字迹分明的内容。
“夫君,这程将军也真是颇费心思,居然连写信,都显得这样的别具一格。”
“是啊,的确是好东西,不愧是处弼兄。另外处弼兄还说。
再过些日子,等他制备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