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世家- 第6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诸卿是何想法,都可以说一说?”
  房玄龄朝着李世民一礼言道。
  “陛下,臣的犬子房俊,就是那汉唐商行股东,臣请避嫌……”
  李世民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目光落在了长孙无忌的身上。
  长孙无忌看到了李世民投来的目光,心中轻叹了一口气,朝着李世民一礼道。
  “陛下,臣以为,此时,该当就事论事。”
  马周正想开口,看到了陛下抬手,只能悻悻地闭上了嘴。
  “另外,臣觉得此事既然对于朝廷和百姓有利,那就是好事。”
  “既然汉唐商行并未有违背朝廷律法之举动,那便合乎规矩。”
  “既然如此,那些御史的弹劾自然也就不必太当回事。”
  “虽然御史有闻风奏事之权责,若是陛下不喜……”
  一旁的房玄龄听着长孙无忌这话,如何不明白这位长孙史部的打算。
  就是和稀泥,请陛下你自己圣裁。不过房玄龄也不得不承认,这招的确高妙。
  毕竟,御史的权责,让他们可以上蹿下跳叽叽歪歪。
  他们可以怀疑,置疑其中有黑幕,陛下若是不喜,他们也不损失什么。
  若是陛下为了顾全朝局,若是派点人手去查验什么的,呵呵……
  那些世家大族在后边怂恿,怕是到时候没事都要整出事情来。
  这一切,自然都是要看大唐天子的态度,他想要怎么搞。
  李世民抚着长须,静等长孙无忌陈述完自己的观点之后,这才不紧不慢地道。
  “长孙卿之言,也有几分道理。”
  “对了,朕原本想要在交州设皇庄一座,赏赐给晋阳公主。”
  “却不料,我那闺女居然也是汉唐商行的股东,与普通百姓一般花了财帛。
  经由交州都督府采办了交州地界的十万亩荒地,准备用以耕耘种植三季稻米。”
  “???”不知内情的魏征与马周一脸懵逼地看向陛下。
  深知内情的房玄龄继续保持沉默。
  那位同样手眼通天,已经知晓了汉唐商行到底咋回事的长孙无忌则朝着李世民一礼。
  “公主殿下小小年纪,就能够有这等孝悌之心,实在是陛下之福也……
  殿下知晓陛下为了开拓交州都督府而煞费苦心。便遣人往那数千里外的交州采办荒地,用以开垦耕耘。
  为朝廷增赋,也算是为天下人作出了表率之举。”
  听到了这话,李世民直接就乐了,翘起手指头指了指长孙无忌,很喜欢你这样的说法。
  其他三位臣子都很隐蔽而又鄙夷地扫了长孙无忌一眼,这马屁实在是太恬不知耻了点。
  这才眉舒目展地又当着一干臣工的面显摆起自家那个很有爱心又聪明而且还漂亮的闺女。
  “那是自然,晋阳乃是朕的爱女,温婉机智,心思聪慧,朕甚爱之。”
  “诸位卿家想必不知道,那日,朕在九成宫外遇险之际,晋阳她……”
  李世民开始唾沫星子横飞地在那里夸张着自己的闺女在面对着那些东突厥贼子的时候是如何的冷静与机敏。
  一干朝廷重臣只能努力地让自己的表情随着皇帝陛下的精彩描述而变得十分生动。
  甚至还要配合地夸奖一下那位可爱的晋阳公主殿下,以满足陛下的成就感。
  ……
  从大唐天子提及爱女开始,几位朝廷重臣又足足多呆了半个时辰。
  还是因为天色已晚,这位宠女狂魔这才悻悻地放过了这些臣工,由着他们辞别而去。
  长孙无忌径直快步而去,而房玄龄则与马周还有魏征缓步而行。
  大家原本就不是一路人,所以自然不用太过矫情与虚伪地共行。
  听陛下夸奖自家闺女那么久的马周忍不住嘀咕了句道。
  “陛下对晋阳公主殿下之宠爱,着实是厚于诸女。”
  魏征也是无可奈何地摊开了双手道。
  “这是自然,陛下膝下诸位公主里边,唯有晋阳公主,在未出嫁前,便有实封,这便是明证。”
  朝廷之前就曾经对于陛下这种不符合规矩与常例的做法都颇有怨言。
  奈何陛下一意孤行,而且还找了许多理由来证明自己做法的合理性,大家除了翻白眼,又能如何?
  又行了数步,马周忍不住又吐了句槽。
  “看来陛下抑世家之心不坚,陛下完全可以借此为由发作。”
  房玄龄抚着长须缓缓摇头分析道。
  “马侍郎,话可不能这么说,如今朝中,世家势大,以此为因由以制世家,着实有些小题大作了。”
  “陛下明岁就要征讨那数度犯我大唐疆域的高昌,正值军国大事之关头,若是朝中生乱,于国不利。”
  “更何况,汉唐商行已在交州立足,起了表率作用,想必用不了多久,自然会有见利之人往之。”


第1217章 三弟跟处弼兄混久了,也不是等闲之辈
  汉唐商行在交州大肆采办荒地的行为,在李世民的刻意冷处理下,在朝堂之上并没能掀起什么波澜。
  反倒是《长安旬报》上,将汉唐商行愿意为国分忧的行为大肆吹捧了一翻。
  并且还将汉唐商行蹿去交州都督府的谋利行为,宣传成了是为了响应大唐皇帝陛下开发交州的意志。
  决定牺牲小利,配合朝廷,努力开发交州,争取让原本贫瘠的交州都督府而为大唐的又一个产粮区。
  这种厚颜无耻的行径,让一干世家大族甚是不齿,但是偏偏陛下都没有什么表示,他们又能如何?
  李承乾呆呆地看着这份长安旬报,抬起眼皮看向跟前那位恬不知耻,正在那里跟于志宁吹牛打屁的处弼兄。
  又低下了头,打量着手中的长安旬报,心中默默地吐了个槽。
  如此厚颜无耻的吹捧之词,也就处弼兄这样的厚脸皮才能够干得出来。
  目光下移,山东宋玉报道,长安潘安校订,好吧……看来三弟李恪跟处弼兄混久了,也不是等闲之辈。
  好不容易看完了这篇报道,虽然槽点很多,让李承乾很想吐一吐。
  但是不得不承认,《长安旬报》却能够起到极其良好的舆论宣传作用。
  想必这样的报道一出,不但是长安百姓,还有周边的洛阳诸地的富商巨贾们,必定都会望风而动。
  对于父皇想要开发交州之地,自然能够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
  于志宁也不得不感慨万千地点头承认,汉唐商行此举,再配合陛下的首肯,以及这《长安旬报》的大肆报道和宣传。
  三管齐下,将会让开发交州都督的热度,至少会在数年的时间之内都会变得十分的火热。
  “……毕竟从交州都督府受益之人越多,那我大唐,就越不可能放弃交州都督府。”
  “只要我大唐大量迁徙百姓至此,经营十数载,就可让这交州都督府固若金汤。”
  李承乾也点了点头认同地附合道。
  “于卿之言甚是有理,一年三熟的宝地,我大唐必然要长久经营才是。”
  三人又聊了一会之后,于志宁看到了太子殿下打过来的眼色,很是识趣地告辞而去。
  李承乾这才长叹了一声,朝着程处弼幽幽地道。
  “处弼兄你一去九成宫差不多半年的光景,原本还以为,等你回到长安了,咱们可以朝夕相处。”
  “却没想到,父皇告诉我,说是有意将你外放。”
  程处弼眨巴着眼看着这位表情十分幽怨的太子殿下,正想要开口解释。
  却又看到太子殿下自顾自地说道。
  “父皇有言,像处弼兄你这等才俊,年纪轻轻便留滞于京师,不经守牧地方的磨练,是难有成长的机会。”
  “小弟我也觉得很有道理,小弟也希望处弼兄能够功勋卓越,日后成为我大唐柱石之臣。”
  程处弼无可奈何地挠了挠头,你这哪有恭喜人的样子,表情就跟个深闺怨妇似的。
  幸好太子妃不在这里,不然指不定不好解释。
  “那太子殿下你不必耷拉着脸说这样的话吧,让臣觉得怪怪的。”
  李承乾仍旧是一脸萧瑟的模样,自怨自怜。
  “唉,小弟我是替你高兴,可我自个却高兴不起来,孤是太子,不是我那三弟。”
  “只能在这长安城中呆着,难得有机会走出长安,看一看我大唐的大好河山。”
  听到了这话,程处弼觉得把这话直译一下,那就是:你们都出去浪,老子这个太子只能天天在东宫呆着,哪儿也去不了,实在是心里边不爽。
  这个话程处弼可不好接,只能摸了摸鼻子苦笑道。
  “是啊,正是因为殿下你是太子,必然要坐镇中枢之地,不然,臣倒可以陪同殿下到处走动走动。”
  李承乾点了点头,眼珠子一转。
  “处弼兄,小弟我记得你那学校里边有不少的画师,可有擅长山水的?”
  “有啊,怎么?”
  “要不这样,你带一两位画师到蜀中去,将那里的山水画一些下来。
  再将当地的人情风茂记录下来,这样一来,小弟我便是足不出户,也能够欣赏到与中原不同的景致。”
  程处弼呆呆地看着这位太子殿下那兴奋的目光还有语气。
  犹如困在笼子里边,只能在笼子里一边走动一边不满吆喝的哈士奇。
  程处弼抹了把脸,只能硬起头皮向太子殿下保证,每到一地,但凡是有漂亮的风景一定会让人绘下来。
  并且自己也会隔三岔五就将祖国大好河山的人情风物写信知之。
  得到了处弼兄的承诺,李承乾这才稍稍平复了心情。
  “对了处弼兄,你到那泸州去,准备如此治理当地民生?小弟我可是听说,当地的獠人可是不太好打交道。”
  “其实臣已经想好了策略,不过最主要还是得先修路。”
  “臣已经询问了家父,那泸州以南之地山势崎岖,道路也都十分艰险。
  我大唐百姓,想要多泸至前往播州,翻山越岭下来,差不多得十来天的光景……”
  “而且獠人之间,相互争斗甚烈,若是万一有事,朝庭的军队不能及时赶往,很有可能会让小风波变成大冲突。”
  程处弼想要先修路的提议,不但得到了李世民的首肯,同样也得到了亲爹程咬金的赞许。
  当然,亲爹是从军事角度去考虑,而李世民则是从民生治理,还有利于大唐掌控地方来考虑。
  “修路……可是兄台,修路虽然是好想法,但是,想要修路却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且百姓们也需要耕耘田地为生。”
  “殿下所言极是,所以,臣的想法是,花钱,而非是让百姓们服役筑路。”
  “花钱?”李承乾一脸懵逼地看着跟前的程三郎。
  “你的意思是说,朝廷修路,还需要朝廷花钱来修?”
  “正是此意,当然,这只是臣的个人意见,尚未跟陛下沟通。
  不过臣之所以想要花钱请工人,而不是让百姓利用劳役的时间来修筑道路,主要还是有几个原因。”
  第一就是,老百姓们的徭役时间不长,一年也就二十天左右。
  而且都是普通老百姓,干了二十天,老百姓就会拍屁股回家。


第1218章 小可爱跟他亲哥真不愧是亲兄妹,要求也差不多
  可能他才对于自己的工作才刚刚熟悉,但是,他的役期已经结束,你能怎么办?
  这样一来,虽然修路不花钱,但是这种做法,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
  而且,修路看似简单,实际上也是一种很讲究专业性的工作。
  程处弼有个小学同学后来进了养护段,他手底下就有一个工程队。
  程处弼对此十分好奇,而问过他,这才知道,这只工程队,就全部是经验老道的专业人士。
  常年从事道路修缮以及筑路工作,对于修筑道路之中的各种问题,他们都十分的了解。
  并懂得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工作量去解决。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你请上三五百名零时工,鼓捣两个月,怕是十里路都修不出来。
  但是这帮子专业人士领导一百名零时工,他们的修路速度,是那群乌合之众的三到五倍。
  这样的话,让程处弼深以为然,专业的事情,就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办。
  而大唐的道路交通,除了工部的专门主持修筑道路的几十位老司机外,就没有了专业的人士。
  毕竟这是在古代,技术官员不吃香,再加上除了一些重要的主干道,朝廷会调拔一定的钱粮之外。
  一般的道路,则很难得到朝廷财物的支持。
  就像从长安直达洛阳的主干道,地面都是用土砸实的夯土。
  有的地方还要使用熟土和米浆,把土烧一遍,就不会生虫或草,用米浆的话则可以砸得更加紧密。
  但是宽大的官道,也就是多集中在中原地区,至于水网密布的江南也还不少。
  但是,剑南道这边,除了蜀中盆地之外,其他沟联不重要州县官道的质量简直惨不忍睹。
  这可是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