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世家- 第6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特别是每年到采茶高峰期的时候,程处弼也会抽时间到几位相熟的朋友家帮忙。
  嗯,当然动手的时候少,动嘴的时候多,但好歹对于绿茶和红茶的工序十分了解。
  只经过杀青、揉捻、烘干后得到的就是绿茶。
  而红茶则是将茶采下来之后不管,摊开让它失去水份再揉捻,然后拿个塑料袋将揉捻好的红茶扔进去。
  口子不能完全密封,得留点空气流通。
  一个白天之后,茶色就会变成黄红色,然后再拿碳火烘干,这就是红茶。
  程处弼当年自己制过几次,自我感觉味道还不错,但是那也就是闲得蛋疼的时候自己制作来自酌自饮罢了。
  李世民听到这话,没搭理这小子,不过程三郎提出朝廷应该更进一步的开发蜀地。
  ……
  并且要将蜀地南边经营好这事,倒是很符合李世民的心意。
  蜀中乃是大唐的税赋重地,可偏偏,西边有吐蕃,南边有六诏,皆窥视蜀中之富庶安乐,时时有扰边之举。
  而大唐为此而颇为头疼,却又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法子。
  指望这小子?李世民怎么都觉得不太靠谱,可偏偏,程三郎又是一位运道奇佳的福将。
  万一这小子误打误撞,能够解决问题……
  李世民抚着长须,抬起了眼打量着程处弼与李恪。
  “你们若是想去蜀地,老夫是不可能让你们去蜀中那些富庶肥沃之地。”
  “方才听程三郎你的那番言语,似乎你对于戎州(宜宾)、泸州、播州(遵义)一带十分熟悉?”
  程处弼郑重地颔首,没有人比他更熟那一带,毕竟家乡就在那一带。
  虽然现在不知道那边怎么样,不过大唐既然能够在那边建立州县,至少说明大唐对那些有着很强的统治力。
  自己穿越到了大唐,可好歹若有机会,终究也要回故乡看看。
  提前一千多年,也要为故乡做点贡献,争取在那一带立下一些极富有考古历史价值的东西。
  咳,主要还是前者,争取让家乡的人民早日富起来,不然,怎么对得起自己大唐显贵的身份?
  正所谓达则济天下,穷则济个人。
  后世都知道在那一带多种茶叶致富,有着丰富的扶贫攻坚经验的程处弼还真不信了,自己搞不好家乡的扶贫工作。
  李世民狐疑地打量着程三郎,总觉得这小子安静如鸡的不说话,可是那热切的目光,却让人有些心悸。
  “莫非你想去那边?”
  “叔叔你还真说对了,那种地方,正是需要像小侄这样锐意进取,愿意深入基层,兢兢业业干工作的才俊。”
  “……”
  ……
  李世民没有给结果,只说要好好的考虑考虑,直接拍了拍屁股,二话不说溜了。
  留下了三个一脸懵逼的年轻人面面相觑。
  李恪直到现在才反应过来,一脸黑线地恨不得揪着处弼兄的衣领。
  “处弼兄,说好的是去蜀地,你怎么一个劲想要往南边蹿?”
  “你觉得你爹能放心咱们俩去益州蹲着?再说了,你不信别人你还不相信我?”
  “带你去那边,不仅仅让你能够吃香喝辣,还能够让你在那边赚钱,赚大钱。”
  “……处弼兄你够了。”李恪一听到赚钱,赚大钱这几个字,心疼得都快要滴血。
  之前的胡椒种植园,投了一笔胡椒;之后要搞凉州大开发,又得准备一笔财帛投入。
  现在处弼兄又叽叽歪歪蹿到蜀南那穷地方去赚大钱,想必又想要让自己掏腰包。
  就在李恪抱着心口躺在地板上一脸生不如死。
  房俊眼珠子转了半天,忍不住朝着程处弼道。
  “处弼兄,能不能带上小弟一个?”
  “你?”程处弼与李恪哥俩齐刷刷地朝着房俊看过去。
  然后互望了一眼,最终李恪大巴掌拍在了房俊的肩膀上道。
  “贤弟别闹,你乐意,你爹能乐意?”
  房俊不乐意地梗起了脖子道。
  “我乐意,我娘就乐意,我娘乐意,我爹再不乐意,也得乐意。”
  “……咦,这个逻辑简直天衣无缝,贤弟你可真是比之前脑子转得快多了。”
  房俊打量着这两位给他身心带来无数磨难的兄台,抬眼看向了天花板。
  老子再跟你们两个多呆几年,只不定就能够报复一二。
  人,总不能一辈子吃亏,哪怕是吃十次亏,报复一两回,好歹也能够有成功的喜悦。
  再说了,方才处弼兄那一阵叽叽歪歪大西南的各种香料和野生动物,房俊可以翘起自己的脚趾头发誓。
  处弼兄要是蹿那种地方,整不出好吃的才是怪事。
  更何况,跟着处弼兄来到九成宫这一路上,自己光是一脸懵逼的瞎蹭,就蹭到了不少的功劳。
  不论是之前的出大营抓知了猴,咳,是出大营驱逐那些突厥死士。
  又或者是因为去抓捕野猪而救下陛下与晋阳公主殿下。
  总之一句话,处弼兄的运道如此之好,自己怎么能不抱紧他,用力的蹭呢?


第1197章 《剑南道中东部地区五年发展计划纲要》?
  一思及此,房俊的脸上露出了类似于电车痴汉般的憨厚笑容。
  看得程处弼一脸莫明其妙,这孩子是不是哪根筋不对。
  算了,不理会,反正这小子既然乐意跟着,程处弼当然是乐见其成。
  朝着李恪甩了个眼色,李恪顿时心领神会。
  也对啊……俊哥儿的亲爹是谁?已经当了十年宰相的房玄龄,位高权重的房相家的二郎。
  如果跟着咱们哥俩一块蹿到那蜀南那片荒野之地。
  李恪的背后代表着皇家的支持,程处弼很自信自己能够代表武勋,那俊哥儿就可以代表着文官的利益。
  不管房相爷再怎么大公无私,自己的亲儿子,他能不多照顾照顾?
  哪怕是天天在家,抄着大棒棒把房俊抽得吱哇乱叫,离开了房府,那房二郎就是房相爷的好娃娃。
  只需要房大相爷多丢几个眼神,啧啧……
  程处弼瞬间觉得自己回报家乡,为家乡搞扶贫攻坚工作的信心不由得又多了几分。
  虽然现在开发整个大西南早了点,但是,只开发三州之地,用以作为大唐未来对南部疆域的重要根据地。
  相信李世民这位英明君主不可以意识不到好处。
  如果大唐能够加深地于四川南部,贵州中北部地区的掌控,也利于未来对南部疆域的沟通与交流。
  越想,程处弼就觉得自己的思路越清晰,大巴掌拍在了大腿上。
  “就这么办,你们两个玩。”
  “处弼兄你要去做甚?”
  “我准备去写一个《剑南道中东部地区五年发展计划纲要》。”
  “……”李恪与房俊一脸懵逼地看着处弼兄蹿出去的身影,都不太理解这位兄台说的都是些什么鬼。
  程处弼坐在屋子里边,开始抄着羽毛笔,将自己那奔涌不绝的想法和念头尽数录于纸上。
  处方体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书写的速度,很类似速记,程处弼几乎是脑子想到哪,笔就写到哪儿。
  足足花了一个多时辰,程处弼这才满意地打量着涂涂改改了好几遍的《剑南道中东部地区五年发展计划纲要》。
  审完了稿,这才唤来了邓称心,想了想,程处弼又将李恪与房俊哥俩给唤了过来。
  大概给他们解释了一下,这《剑南道中东部地区五年发展计划纲要》的主要内容。
  第一就是大力的拓展交通,确立交通枢纽,第二就是大力发展茶叶还有油菜这样适宜大规模种植的经济作物。
  林林总总,程处弼一共总结了七八条。
  修路,种茶,种植油菜,种植水果,甚至是各种中药材,养蜂,又或者是养猪。
  或者是兴办识字课堂,传授农耕技术等等。
  李恪不太理解,不过既然处弼兄每一条都那样的振振有词。那就由着呗,父皇能由着他捣腾就成。
  ……
  李世民刚刚用过了午饭,坐在案后后边,打量着那张摊开来之后悬挂在殿中的剑南道地图。
  程处弼所选择的,正是位于剑南道中东部的位置,属于是蜀中盆地的东南部地区。
  那里除了戎州与泸州有小半还处于平原外,其他地方,几乎都是在崇山峻岭之间。
  李世民实在想不明白那小子到了那里,能干得出什么名堂。
  但是偏偏,程三郎这小子还跟一般人真心不一样。
  一向能人所不能,说不定,他就是有了把握,才敢这么做。
  就在李世民摸着自己那不大的啤酒肚长吁短叹的当口。
  赵昆看到了精神抖擞的程三郎,一脸美滋滋地朝着大宝殿蹿过来。
  赶紧伸手拦住。“我说程三郎你怎么过来了?陛下要午休呢。”
  “哎呀……我都把这事给忘了。不过来都来了,既然陛下在午休。
  那就劳烦赵叔你等陛下醒了,帮我把这份好东西呈给陛下。”
  程处弼一边说着,一边从怀中掏出了十来张纸,最上面还特地盖上一张白纸。
  白纸上,用正楷书写着十六个大字:《剑南道中东部地区五年发展计划纲要》。
  “这是什么东西?”
  “呵呵,这可是小侄我兢兢业业,呕心泣血,搞出来的关于如何建设好美丽的大……剑南道中东部地区的设想。”
  “……”赵昆一脸黑线地打量着这个张嘴就来的程三郎,本想让这小子直接滚蛋。
  可是想了想这才说道。“你且在此等候,我去去就来。”
  “???”程处弼看着赵昆那宽厚的背影,总觉得这个毛脸侍卫头子是在占自己的便宜。
  赵昆掀开帘子,看到陛下并没有休息而是仍旧在那里对着地图发呆,便快步走了过去。
  “陛下,程三郎过来了……”
  被打断思路的李世民眉头一皱,不乐意地道。
  “他来干嘛,朕不是让他等朕思量好了再说吗?”
  赵昆则伸出了双手,递上了一卷写满字的程家纸。
  “他说他是前来给陛下您进献《剑南道中东部地区五年发展计划纲要》的。”
  李世民接过之后,看到了最表面那张纸上,写着寥寥十余字。
  “……《剑南道中东部地区五年发展计划纲要》?这小子,怎么,就那么乐意往蜀南去溜达?”
  李世民一脸懵逼地将封面揭开之后,好在,里边的字句,好歹能够看得明白,读得懂。
  虽然有些词句让人有些懵,可是结合上下文之后,李世民还是大概能够明白他的意思。
  赵昆看到陛下凝神研读着这份程三郎自称的心血之作,站在一旁静待。
  李世民从头到尾仔细地看了一遍之后,脸色已然有些动容。
  这里边通篇几乎没有什么高大上的浮华辞藻,也没有像那些文臣一般,动不动就喜欢引经据典。
  拿先贤的话掺和到里边,再叽叽歪歪几句自己的个人见解。
  里边有的只是他对于戎州、泸州、播州的粗略了解,以及他针对这三地的地理条件,进行了细致的工作要求。
  例如播州地处大山深入,那么,播州最应该做的就是修路,另外,播州地势较高。
  很适合种植茶叶,所以,播州应该大力地鼓动百姓种植茶叶。
  而戎州水力资源丰富,又是三江交汇之地,不但适宜种植茶叶。
  同时当地竹资源十分丰富,完全可以大力开发竹木制品,形成产业化……


第1198章 沿着亲爹的步伐,回到一千四百多年前的故乡
  至于泸州,则是很早以来,就一直是蜀地南部十分重要的水陆枢纽。
  对于大唐控制南部疆域,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为此,唐武德元年复置为泸州,三年置总管府,四年升为都督府……
  李世民看得眼皮直跳,虽然程处弼的用词过于口语化,里边有些东西,有一种自以为是之感。
  但是,李世民还是能够看得出来,这小子的确是言之有物。
  翻到了最后一页之后,李世民闭上了两眼沉吟了半晌这才朝着赵昆看过去。
  “让他进来……”
  赵昆点了点头快步而去,不大会的功夫,程处弼就跟着赵昆步入了大宝殿。
  恭敬地一礼之后,坐到了李世民跟前。
  “看来,你小子对于自己准备外放任职的目标,可是下了不小的功夫嘛……”
  “小侄既然打定主意想要到蜀地去,怎么也得提前了解一下自己要去的地方。”
  面对碰上李世民的赞许,程处弼腼腆一笑,给出了一个显得很实在的解释。
  实际上就是,程处弼自打穿越以来,就一直对大西南念念不忘。
  毕竟那里是故乡,虽然这个时代算得上是莽荒之地,可好歹也有人烟。
  程处弼这几年来打听到的那些东西,再结合自己在后世的了解,虽然不敢说比朝中的臣工们更了解大西南。
  但是程处弼相信,如果自己到那边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