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安笑道。“那是因为,此事必须谨慎周密,若是提前暴露出去。”
“说不定那些在交州没有门路的朝庭重臣,就会以此为由,阻止诸位国公遣人南行。”
“而现如今,哪怕是长安那边知晓这个消息,匆匆派人过来,到了那个时候咱们也已经站稳了脚跟。”
“何况诸位国公守望相助,程某这也才敢大着胆子,替你家殿下拿个主意。”
“莫非你觉得,你家殿下若是知道你明明看到各家各府在这大肆采办荒地开垦良田。”
“而你却什么也不做,又或者是还要去信往长安禀报,请你家殿下在长安替你拿捏主意?”
程安的话,让吴王府管事李光无比蛋疼。
李光作为殿下的心腹,对于成日寻思着把兜裆布都拿去当掉换钱的殿下心思自然也很了解。
特别是自家殿下,对于程三郎的信任程度,那就更不用说了,但凡是程三郎要搞什么事情。
自家殿下绝对会拍马赶上掺一脚,如果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导致什么差池。
李光用自己的小脚趾趾头都能够想象得到,平日里笑眯眯很好说话的吴王殿下如果对自己失望。啧啧……
李光深吸了一口气,朝着程案恭敬地一礼。
“既然是我家殿下之命,李某自然要服从,一切还请程管事帮忙参谋一二。”
看到了李光终于醒过神来,坚定地站在自己这一边,程安笑眯眯地赶紧还了一礼。
“李管事不必如此,你我都是为了自家主人打算的,自然要兢兢业业,为他们谋算才是。”
两人很是一本正经地谦虚叽歪了几句之后,又凑到了一起小声地嘀咕了起来。
最终,李光代表吴王殿下,采购下了十五万亩田地,吴王殿下自己的五万亩,十万亩自然是给那位晋阳公主小可爱的。
至于皇帝还有太子,这两位对于财帛兴趣还能有点兴趣,田地,呵呵……
爹是皇帝,儿是太子,他们需要吗?当然不需要。
顾达大都督卖掉了总共约八十万亩荒地,换来了二十四万贯财帛。
不过,钱虽然到了手,但是他可不敢乱花,只能赶紧派人往朝中给陛下送信。
适合大唐皇帝陛下,这边贩卖了大批无主的荒地获得了二十四万贯财帛。
另外,卖给了汉唐商行将近十万亩土地的山林,但顾达只收了一万贯。
毕竟这种地方的山林,几乎全是荒芜人迹的深山老林,就算是不卖给汉唐商行,也不会有什么好宝贝。
卖给他们,由着他们自己去鼓捣就是了。
随着这只队伍的到来,运送来的数万剂驱蚊剂,却让程安与莫掌柜都有些犯难。
主要还是程处弼搞的过于大瓶,两三百毫升一瓶的驱蚊剂,价格高了百姓承受不来。
低了又觉得不划算,最终,程安与莫掌柜商量之后,决定就地进行分装销售。
以大约五十毫升为一瓶开始在交州售卖,顾大都督首先下单,给将士们订了一万瓶。
有了顾大都督以身作则代言,很快,这种味道刺激,但是远远比草汁闻起来舒爽的驱蚊剂。
很快就在交州都督府诸州风靡起来。简单,易用,而且在防治蚊子叮咬方面比起野草汁强过太多太多。
程安在这边忙碌了几日,确定了一切都按照程序继续之后。
便于莫掌柜一同离开了交州,领着一票精锐,准备他们的第一次大航海之旅。
……
“果然,麻布与白叠布的织法没有什么差别,但是这麻布更稀疏,而白叠布的确可以织得更加的致密。”
程处弼与李恪还有房俊站在九成宫织娘所在的屋子里边,这里,已经有了两匹织好的白叠布。
还有两位织娘正在勤劳地在织布机上操作着,她们那麻利的动作,看得程处弼眼花缭乱,啧啧称奇。
一旁的李恪欣赏着这两位容貌甚是眉清目秀的织娘,不禁摇头晃脑地展现起了自己的才华。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三天五匹,那一定是高手。”房俊忍不住心悦诚服地道。
程处弼亦是深以为然。
看到这两位好兄弟的注意力歪出天际,李恪不禁有些唏嘘,简直就是两个不识女人香的糙老爷们。
不得不承认这位织娘果真是好手艺,哪怕是第一次织白叠布。
织出来的布匹质量,显然不比那些西域舶来的白叠布质量差。
程处弼很满意地欣赏着这些洁白而又摸起来十分柔软的棉制品。
来到了大唐这么久,终于有一种最适合制作内衣内裤的织物。
麻布总人觉得空虚,丝绸让人觉得冰凉,唯有棉布织物,才能够让纯爷们觉得舒爽。
就在三人站在白叠布跟前叽叽歪歪指指点点的当口,管事带来了一位老裁缝。
三人这才停下了议论,程处弼谢过了管事之后,朝着这位年纪约四十许人的女裁缝拿出了自己的图纸。
程处弼没有搞过时装设计,可没吃过猪肉,好歹见过猪走路。
在前世穿了二十多年的衣服和裤子,再怎么也知道衣服穿着的大概要求。
只是,这些要求,与这个时代的服装相比起来,差距着实有些大。
不过好在,大唐是一个开放而又包容的盛世。对于各种奇装异服都很包容。
第1187章 如果你反着穿,你们也可以叫它开后门
程处弼的设计,并没有给那位老裁缝带来什么疑难。
大唐除了宽袍大袖,也很喜欢窄袖,但是这位老裁缝对于程处弼为什么要设计裤子这种东西有着不同的看法。
不过,她可是惹不起这位凶名赫赫的程三郎,只能默默地保留意见。
程处弼唾沫星子横飞地在那里戳着设计图,主要是这个时代没有棉衣棉裤。
程处弼不担心这位老裁缝的技术,但是他很担心对方的自以为是。
例如像膝盖头这样的位置,反复的弯腿,这进而的棉花容易被挤走。
所以就需要对这里进行螺旋型缝制,至少程三郎是怎么知道的。
呵呵,有个喜欢冬天就只乐意穿棉大衣,棉裤,喜欢自己缝缝补补的亲爷爷,你就懂了。
程处弼犹记得小时候跟着爷爷去看过老奶奶制作棉衣棉裤,并不是做成麻袋样直接往里边填棉花。
那位手艺一流的老妈奶奶是将裤样裁剪好,将棉花铺好,再把里子和面子装订起来。
缝得十分的紧实,而且裤腿上还缝出了许多道纵线,最大程度上控制棉衣的便利性与灵活性,又还能够防止棉花到处乱蹿。
程处弼要求上身需要立领,毕竟大家都是华夏男儿,有个立领看起来很有气质。
嗯,主要是冬天,脖子要是蹭着冰冷的铁甲,太特娘的难受。
最令程处弼自己觉得满意的设计那就是前裆的那个开口。
可惜这个时代自己还没搞出拉链来,但是拉链也不太好,某些粗心大意的人容易被误伤。
最适合广大糙老爷们的,还是扣子式。
李恪与房俊哥俩眼睛直沟沟地瞅着这边,小声地在旁边议论着。
等到程处弼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完全灌输给了那位裁缝之后。
李恪这才扯了一把程处弼。“处弼兄,你前边开那道口子做甚?”
“那叫……”程处弼拉了张嘴,咦,老子穿了男裤这么二十来年,真的还没认真地听说过那玩意叫什么。
也不知道那玩意有没有什么正经的称呼,叫大前门?还是应该叫安全门?又或者叫……
“那叫开前门。”程处弼眼珠子转了半天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个自以为很理所当然的称谓。
房俊也一副狐疑的样子,摸着下巴嘀咕道。
“好古怪的名字,小弟我怎么觉得这个名字不太对劲。”
看到这两个历史著名人物居然去纠结这玩意的名字,程处弼直接就乐了,压低声音道。
“这么说吧,如此把这个位置反着穿,你们也可以叫它开后门。”
“……”李恪砸了砸嘴,总觉得开后门这个词很不对劲,似乎总觉得这不是什么好词。
程处弼赶紧干咳了一声,打断了两位贤弟皱眉苦思的思绪。
给这哥俩仔细地解释了一番为什么要开前门,开前门能够起到什么样的效果。
二人这才一脸恍然,然后满脸心悦诚服地朝着程处弼抱拳为礼。
“不愧是处弼兄,连这样的办法都能够想出来,下次咱们弟兄要那啥的时候,岂不是方便太多了。”
听到了两位贤弟的赞喻之词,程处弼作为年轻才俊,还是很有谦虚的品质。
“只能说是方便一半吧,毕竟这又不是全自动的,想开就开,想关就关。”
“???”李恪想象着自己让它开就开,让它关就关……哎哟卧槽,那画面也太不正经了吧。
这样的仙术,怎么能用在这种位置,用在其他地方的话,啧啧……
老裁缝很给力,主要还是九成宫中什么都有,都很方便,而且都还是各个行业的顶尖人物。
只用了一天的光景,老裁缝就带着几个徒弟,将程处弼等三人的四套衣裤给送了过来。
另外程处弼定制的棉手套,也都制作完毕。
……
李世民清晨起了个大早,行走在那仍旧郁郁葱葱的方竹林间,活动着四肢。
其他的地方,树叶都已经开始染上了秋色,唯有竹林,仍旧是翠绿如初。
四郎青雀已经回到长安了,他似乎没有什么怨言,反倒是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了《括地志》的编撰工作当中。
频频地招魏王府学士们入府,研讨学问。
这让李世民的心情好了不少,看来,四郎还是可以抢救一下。
虽然犯了过错,但是他能够知错,作为父亲的李世民自然十分欣慰。
而太子这段时间在长安也干得很不错,办起事情来井井有条,丝毫不乱。
好几位心腹臣子都上表,称太子殿下性聪敏,善纳谏,颇能听断。
这样的评价,可不仅仅来自于房玄龄,又或者是马周,就边魏征这位对谁都敢于直面铮言的御史大夫。
在奏表里边,也对太子李承乾大大褒扬了一番。
不过,在他的奏表最后,这家伙又冲大唐天子表达了不满。
认为天子怎么能成天行宫避暑,耽搁政务,差点就直指李世民是在渎职了。
一思及此,李世民就深感蛋疼,魏征是一位好臣子,但是,说话做事,太过方正。
算了算了,不跟这样的臣子计较,如此才能够显得朕有着包容四海的大度。
就在李世民在这方竹林间走走停停,考虑着正经事的当口。
三位披盔带甲的年轻人晃晃悠悠地蹿到了大宝殿门口,一打听,才知道陛下居然不在这里。
而是蹿到方竹林去了,已经因为走这一段路开始冒汁的哥仨哪里还乐意再走回头路。
干脆就跟那名宦官招呼了一声,说是要在这里等待陛下归来。劳烦赶紧去通禀一声。
很快,李世民就看到了有侍卫匆匆赶来。
听到了侍卫的禀报,李世民一脸黑线地指了指自己的鼻子。
“你的意思是,那三个家伙,让朕过去?”
侍卫强忍住笑意,用力地点了点头。
“这是程三郎他们的原话,意思是他们披挂着铁甲和棉衣,实在行动不便,所以请陛下移驾大宝殿。”
“他们,他们有好宝贝要献给陛下。”
李世民听到了好宝贝三个字,不消说,这样特别的修辞方式,铁定来自于程三郎那小子。
“也好,朕倒要看看,他们能给朕献上什么样的好宝贝。”
李世民不乐意地闷哼了一声大步而去。
第1188章 你们三个都是好宝贝是吧?
“原本还以为早上能够凉快一点,唉这天也真是的,明明都已经要中秋了,居然还这么热。”
“早知道咱们应该等到晚上再过来。”
“晚上过来,我说贤弟你这是在搞事情吧?”
“晚上这里贸然出现三个披盔带甲的人,你觉得陛下的那帮侍卫会怎么想?”
“怕是咱们弟兄还没开口招呼,就被射成刺猬。”
一干守备大宝殿的侍卫与宫卫,此刻都一脸蛋疼地打量着那三个铁甲人。
缩在殿前太阳照耀不到的地方,正在叽叽歪歪。
“这三个家伙又闹什么妖蛾子?”
“我哪知道,莫非,他们又想要蹿出宫去狩猎?”
“狩猎就去呗,陛下又不是不准他们出宫狩猎,咦,你们确定,真没看错人?”
“放心吧,三个人全瞧了脸,就是程三郎、吴王殿下还有房二郎。”
“真是奇怪,罢了,不用理会,一会自有陛下回来处置。”
没有让人等待太久,大唐皇帝陛下就龙行虎步的赶到了大宝殿。
远远的,就看到了那三个披盔带甲的身影,看清楚了三个家伙的装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