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可是堂堂天子,喜欢俊哥儿怎么了。”
程处弼差点把隔夜饭给喷出来,总觉得李恪这话很不正经。
可偏偏又不好意思纠正,有些东西就是这样,越解释歪得越厉害。
程处弼无可奈何地翻了个白眼,跟他们一般,一屁股坐在屋外的行廊上。
“当然没什么,我只是觉得俊哥儿太老实,唉……”
“有句老话不知道你们听过没,宁可人讨嫌,莫要人可怜。”
“意思就是,老实孩子容易吃亏,讨嫌的孩子,更容易在这个人吃人的社会上生存。”
喜欢老实人不就觉得老实人好骗吗?程处弼不知道有哪个时代的老实人占过便宜。
他所知道的只是书本和影视里边,老实人会因为善良而获得命运的垂青。
但是在现实的社会里边,老实人,往往都是最最倒霉的一个群体。
说来说去,真不知道老实人招谁惹谁了。
不过好在,咱们程家人只是实在人,不是那种傻了吧叽,吃了亏还当是得了福报的老实人。
“……”李承乾弟兄还有李德奖都一脸懵逼地看着表情显得十分的复杂,手撑着下颔,维持着思想者姿势的程处弼。
总觉得他这话有问题,可又不知道应该如何反驳。
……
李世民打量着这位未来的女婿,现如今的老实人房俊房遗爱。
目光一扫,看到了程处弼他们那几个家伙正在那边叽叽歪歪。
看到那个眉飞色舞的程三郎,再看看这笑得温顺的房二郎,他们简直就是两个极端。
一个滑不溜手的就跟条泥鳅似的让人牙根发痒,另外一个,则憨厚实在到让人不忍心。
唉,也不知道以房卿的才华学识,还有他在朝堂之中长袖善舞的本事。
怎么就教出房俊这么个憨厚实在的娃娃来。
一思及此,李世民心中一动,这孩子着实太过老实了点,而今即将入仕。
偏生不巧,自己又要去九成宫呆上小半年。
倒不如把这小子也给带着,好歹亲自提点提点,省得他走入仕途,容易吃亏。
“遗爱贤侄,朕欲往九成宫避暑,你下半年就得入仕,倒不如,入仕之前。”
“随朕到九成宫走动走动,日后你成为了大唐的官吏,可就不会像现在这般自由了。”
“……怎么样?若是乐意就随朕往九成宫去走动走动。”
听到了这话,房俊只是憨厚实在,不是愚蠢,如何听不出陛下对自己的提点之意。
当既喜不自胜地朝着这位未来岳父恭敬地一礼答道。
“既然是陛下有诏,臣焉有不遵之理。”
李世民爽朗一笑,大手拍了拍房俊那结实而又宽厚的肩膀,却见这小子纹丝不动。
不禁有些心情复杂地摇了摇头,这小子明明是诗书传家的房家人。
房卿家虽然也算不是文弱,但也体格也至多算是文人里边较为结实的。
怎么就会生出房小二这么个武将胚子的娃娃来……
第1070章 贤侄你有这等心思,老夫焉有不成全的道理
不过那模样,倒是跟房卿年轻时一般模样,嗯……也是,肯定是亲生的。
等到程济率领着一干厨房的伙计端着饭菜到来,李世民也总算是晃晃悠悠地逛了回来。
新鲜的稻米,闻着就有一股子清香的味道,不论是谁,吃到这样刚刚收获的稻米。
都会忍不住多吃上一些。再配上老程家一脉相传的厨艺制作出来的美味佳肴。
李世民美滋滋地咀嚼着一块回锅肉,朝着程处弼问道。
“处弼贤侄,你能够在这长安试种水稻成功,依你之见,在关中推广水稻种植是否可行?”
“叔叔,小侄觉得,这水稻的耗水量实在是太大。若是关中,也就是在长安这一带种植还行。”
“若是大规模的推广,怕是光是用水就是一个大问题,再有,小侄用的是三季稻试种。”
“它的生长期极短,这才能够顺利收获,若是其他稻种,小侄也不敢保证。”
李世民非但不恼,反倒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此言甚是有理,老夫之前也有过想法,但是关中之地虽然肥沃,可终究丰水的方地,也就是长安周边。”
接下来,一边吃饭一边聊,李世民还详细地询问了程处弼在试种三季稻的过程中。
所应用到的那些新办法,不论是石灰水浸种,还是保温催芽,又或者是扬花时间赶花。
程处弼也都作出了解释,这些手段其实都很简单,并不复杂,所以推广肯定不会有问题。
重要的是还能够起到增产增收的作用,能够早一点推广,就能够早天获得收益。
……
李世民也不得不承认程处弼这是老成谋国之言,打了个饱呃,李世民搁下了碗筷。
“贤侄啊,你有关中试种水稻成功,又为了百姓的耕作产出,献上了诸多良策……”
“正所为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此番之功,老夫倒想问一问你,不知贤侄你想要些什么?”
听到了这话,室内的吃喝声瞬间一滞,所有人都把目光落在了程处弼的身上。
李恪差点替程处弼说出口,钱,亮晃晃的铜钱,要么就是沉甸甸的丝帛。
但是程处弼却不这么想,毕竟自己暂时不缺钱,现在自己的眼界也已经放宽了。
宽到都开始搞胡椒种植园,开始准备要搞国际贸易。
李叔叔赏赐的财帛,程处弼觉得以如今自己的格位,唔……
当然不是视金钱如粪土,而是觉得自己应该为自己兴建的这种大学考虑考虑。
想想吧,后世的名牌大学都怎么来的?教学质量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
但还有另外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那就是宣传。
现如今自己这所大学也成立了有些日子了,虽然学生们都还在努力,尚未出什么成绩。
那应该如何扬名呢?程氏大学的校长程处弼朝着大唐天子李世民恭敬地一礼。
“叔叔,小侄所需要的东西很简单,就是希望陛下嘉奖我程氏大学为天下百姓耕作田地献计献策……”
“……”室内的诸人,目光都落在程处弼的身上。
李世民的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似乎明白了程处弼的用意。
“好,既然贤侄你有这等心思,老夫焉有不成全的道理。”
“回头,老夫会亲自赐一匾给你这间程氏大学。另外嘛,允许你在《长安旬报》上。”
“宣传朕嘉奖程氏大学进行水稻种植试验,献上水稻增产增收良策的消息……”
程处弼不由得大喜,赶紧朝着这位大唐皇帝陛下恭敬地一礼。
“陛下圣明,微臣多谢陛下嘉奖本校师生。”
大唐天子心满意足地拍屁股闪人。临走的时候,还特地带走了一石三季稻米。
说是这新米滋味不错,他准备让皇后还有晋阳公主也尝尝。
李承乾作为太子殿下,自然只能老老实实地跟上亲爹的步伐回长安。
程处弼给李承乾一个安心的眼神,今天买不成,明天再买呗,难不成还能天天跟你爹贴面相遇不成?
程处弼并不知道,他的那些耕作之法,特别是赶花还有泡种以及保温催芽法。
就在当天下午已然由快马离开了长安城,出了潼关之后,一路南下。
一个目标是江南,另外一个目标则是岭南诸地以及交州都督府。
……
长安城东,沿灞水顺流而下,约三十多里地,之后在东岸登岸,那里,曾经是一片采石场。
前朝修建长安城的时候,有相当一部份的石头就是从这里开采。
而进入了唐朝之后,这片采石场的好石头已经开采差不多,这里自然也就被废弃了。
原本居住在附近的石匠们,也都迁居移往他处,这一带,方圆十里都没有什么人烟。
只是偶尔才会有打柴人到这里来采些柴火。
而今日,采石场周围十多里地,都能够见到那些精锐的大唐将士,正在这片山野中严密布控。
而李世民此刻正与一干大唐名将们,正策马缓步,朝着这边行来。
至于程处弼与李承光,则是提前半个时辰赶到了这里来进行装药。
之所以如此,自然是为了保证安全性和可靠性。
已经有过多年自制鞭炮、烟花经验的大唐火器之王程处弼正在亲自负责装药事宜。
旁边不远处,摆放着十枚已经装填好了火药以及引线的竹策手雷,二号和三号各五枚。
此刻,他正在给十五号和二十号这两种地雷装药,等到装药完成之后。
程处弼考虑了半天,最终没有把那燧石发火装置安装上。
那玩意还是等到到了测试地点再行安装,不然万一半道擦石走火。
自己指不定就会成为穿越史上第一位因为自制易燃晚爆物品,把自己给弄死的倒霉鬼。
等到程处弼将两枚地雷都灌装好火药之后,将前期的工作都搞定。
李承光看到程处弼如释重负地长吐了一口浊气站起了身来,便迫不及待地问道。
“程太常,要不要让刘郎将通禀柴大将军一声?”
程处弼目光扫过这片开阔地,两面山坡全是被开采过,露出了斑驳的岩石。
正中央,则是一片约如同足球场大小的空地,只有少量稀疏的植物。
“不,先等等。”
“???”
第1071章 神特么的百死莫赎,老子还想再活五百年
李承光有些疑惑地看向那正在打量着这片武器试验场的程处弼。
不用他询问,程处弼就先开口解释道。
“我们先测试测试,有问题就及时处理,若是陛下他们都到了,那个时候再出问题,可就不好办了。”
“今日可是咱们大唐军器监火药署的第一次亮相,一定要足够完美。”
听到了这话,李承光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
“程太常提醒得是,一会,我大唐军方重臣,怕是会悉数到场,若是出了什么差池,我等百死莫赎。”
“???”程处弼一脸黑线地撇了李承光一眼。
神特么的百死莫赎,老子还想再活五百年好不好。
最不乐意跟这种悲观主义者蹲一块。这么说来,虽然李恪、房俊啥的虽然很闹腾,可好歹有股子朝气。
程处弼默默地吐着槽,大步朝行而地,兴许是已经废弃了不少的时候。
所以,地面上也已经生出了野草,还有一些灌木。
一旁提前一天就蹿过来这里维护场地的老熟人,也就是那位在九成宫经程处弼的妙手。
那位既没了胆,也少了盲肠的刘郎将相随于左右,比比划划地描述他率军初来这里的情景。
这里虽然已经被废弃,但是偶尔还会有人过来,昨个的时候,就曾经有个几个小娃娃蹿到这边来放牛。
不过他们很快就将那些小娃娃给驱走,并且还由此堵上了之前防御的漏洞。
程处弼突然脚下一滞,伸出了手指头笔直的指着前方。
那是一片空白地带,而且正好是片碎石所覆盖,所以没有什么野草,但是此刻。
一坨巨大而又十分醒目的牛屎,就堆在上面,就仿佛像是一头巨大的蛇盘曲起来一般。
虽然已经经过了一天,但是这种外干里嫩的牛屎,绝对是……
咳咳,程处弼赶紧转移注意力,老子现在是要干大事的人,一会扔的可是手雷,不是鞭炮。
再说了,总不能拿枚手雷插在这里边点火,这要是传扬出去。
太有损老程家才艺担当的威名,大唐火器之王的名声。
绕了一圈,程处弼很满意地后退到了已经垒起的那高约三尺,内侧为直墙,外侧则是斜坡的掩体前。
掩体内部,则是仿照程处弼曾经见到过的掷弹练习阵地搞的。
也就是掩体正前方是一排深沟,而站立的地方,左右还各有一道深沟。
如此一来,一旦发生意外失手的情况,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投弹手的安全。
刘郎将打量着那些摆放在地面上的十枚竹筒手雷,很是跃跃欲试地道。
“程太常,此物要怎么测试,要不末将来吧?”
“末将的力气不小,扔这玩意随随便便扔个十来丈没问题。”
“多谢刘郎将,不过还是我自己来吧。
好歹这玩意是我制作出来的,扔这玩意我也比较有经验。”
程处弼解到了自己的外袍,搭到了厚度达到了三尺的掩体上,活动了下手脚。
先捡起了一块份量约一斤左右的石头,练了练手。
不得不承认,不愧是在大学军训的时候,获得一干教官赞赏的军训强者。
程处弼的投掷姿态十分的标准,轻而易举地就将那块石头扔出了五十米。
连续扔了两块石头作为热身之后,程处弼示意所有人都退开。
李承光与刘郎将还有几位火药署工匠都退出了数步站定。
程处弼脸都黑了,干脆就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