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世家- 第5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哪怕是陛下已然借着由头,补偿了自己。
  可是输给程三郎这个小辈半年俸禄的八卦,还是已经在大唐勋贵圈子里边传扬了开来。
  现在想起来,李绩就不由得心中一梗,脸色也拉了下来。
  不过看到这小子已经站起了身来朝着自己行礼。
  李绩也只能拉着一长脸大步前行。“臣奉谕,拿来了交州都督府的舆图……”
  “小侄见过叔父,叔父为何脸色如此难看,莫不是哪里不舒服?”
  “要不就让小侄给你瞧瞧,小侄的医术你放心……”
  被程处弼这个厚脸皮叽叽歪歪的嘘寒问暖之下,李绩也不好意思再绷着脸皮无可奈地笑骂道。
  “行了行了,老夫可没病,把你的爪子拿开,臭小子……”
  李世民笑着摇了摇头,接过了那个木匣子,打开了之后取出了交州都督府的舆图。
  摊开之后,开始仔细地打量起来,又询问起了李绩交州都督府以及岭南道的兵力分布。
  程处弼好歹也是将门子弟,也就蹲在一边静静地欣赏着这二位长辈在那里叽歪了半天。
  口干舌糙的二人坐下之后,恰着那清肝明目还养生的菊花茶,不禁有些唏嘘感慨。
  如果大唐的粮食储备充足,百姓们的日子也能好上不少。
  而大唐在进行军事行动的时候,也不会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
  李绩惋惜的目光,也落在了这些还摆放在案几上的那些三季稻稻谷上。
  若是关中之地,也能够种上亩产两石出头的水稻那就好了。
  然后,李世民与李绩看到了程处弼抄起了一枚稻谷,就往自己嘴里边一丢,在那里咀嚼。
  李世民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不好看。“程三郎,这些稻谷可是生的。”
  程处弼嘿嘿一笑,有些腼腆地把那颗谷粒给吐掉之后说道。
  “叔叔,小侄正想跟您打个商量,这些三季稻的稻谷,能不能赏给小侄。”
  李绩这货习惯性地又怼了一句过去。
  “你要这些去做甚,难道去吃?”
  程处弼摇了摇头,很真诚地道。
  “当然不是,我想试种。”
  “在关中试种水稻?”李世民与李绩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问出了这个问题。
  “怎么,不行吗?”程处弼有些不乐意地小声嘀咕了句。
  看到他这副样子,李世民不禁一乐,笑出了声来。
  “你小子胡说什么?这里可是关中,不是江南,怎么可能种得了稻谷?”
  程处弼摸着这些三季稻,虽然他记不清楚关中有没有种植水稻,但问题是。
  这三季稻的生长期很短,正因为如此,想必以关中盆地的环境,在灞水边上,种上一两亩完全没有问题。
  其实主要还是,程处弼真心很好奇,这个时代的水稻产量为什么会低得令人发指。
  是的,这个时代的水稻产量,居然只有两石半,最高也不过三石。
  程处弼可是知道的,自己生活的大西南,哪怕是那些农家的自留地里边。
  特别是有些有钱的城里人,最喜欢的就是花钱到农村里边搞个生态农庄。
  选用的都是那种特色稻种而不是杂交水稻,自己种来自己吃。
  只洒农家肥的那些特种稻米,亩产也都在四百来斤的样子。
  怎么到了大唐,这亩产两石半,那也才过两百多斤的样子,这差距也着实大得太厉害了点。
  可惜,程处弼并没有受过专业的农业种植训练,所以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偏偏他是生长在美丽的大西南,那里种植的粮食就是水稻,其他的主粮应该怎么种,他是真不知道。
  但是对于水稻而言,他好歹知道怎么去种。
  不过,在没有搞出成绩之前,程处弼也不好打包票,毕竟这里是关中平原,能不能种得活还得两说。
  “小侄就觉得跟这三季稻有缘分,所以想试上一试。”
  “反正就算是小侄种不出来,叔叔你损失的,也就是这十来斤三季稻的稻谷而已。
  可若是万一小侄真种出来了,那也是一件好事情。”
  李世民看着案几上的那些顾达为了报喜讯而送来的十来斤稻谷,还有那几根稻穗。
  留的话,这玩意也确定保存不了几年,既然程三郎这小子有兴趣……


第996章 程三郎要在关中试种水稻,朕总要出手相助一二
  李世民眯起了两眼打量着程处弼,半天这才言道。
  “既然你有兴致那就拿去吧,说起来,老夫倒真希望你能够成功。”
  “小侄也挺希望自己能够在这关中之地试种水稻成功。”
  李绩不禁一乐,张开嘴就下意识地想要叽歪两句,戏弄下这程三郎。
  可是旋及又想到了自己上一次跟程三郎打赌,结果呢?
  自己半年的俸禄,落进了这小子的口袋,自己也被一票斩鸡头烧黄纸的老兄弟嘲笑了许久。
  这样的心理阴影,实在是让李绩不敢再讥笑这小子不自量力。
  可问题是,不吱声,岂不是显自己太怂了点?
  就在李绩正自犹豫不决的当口,旁边的李世民看到了李绩这样的表情,顿时来了兴致。
  “怎么,李卿家莫非是又有兴致,要跟这小子赌上一把?”
  “不不不,臣觉得还是算了。”
  “李卿,你自个也瞧着了,毕竟程三郎自个都拿不准,你若是赌上一把,其实也没什么干系。”
  李绩看了一眼这位一个劲怂恿自己的大唐天子,直接呵呵一乐。
  最不爱搭理的就是这种一个劲怂恿别人,自己蹲在旁边看笑话的人。
  虽然李绩没有跟程处弼打赌,但是,对于程处弼带走了那些三季稻拿去当稻种,李世民还是很上心。
  “观音婢,你说,咱们关中,若是也能够种植水稻,那该有多好……”
  长孙皇后看到了自家夫君一边打量着交州都督府的地图,一面唏嘘不已的夫君,不由得嫣然一笑。
  “夫君说的是,不过妾身听闻,种植水稻,可是要消耗大量的水源。”
  “而关中虽然富庶,但是水资源,其实也就是在长安附近还算丰富,至于关中其他地方就不一样了。”
  听到了自爱妻那冷静而又理性的分析,李世民的脑子总算是稍稍降温。
  “这倒真是,关中之地,就算是能够种植水稻,也应该是在近河的区域,真是可惜了。”
  “不过,为夫还是想看看,他程三郎,到底是不是真的能够在关中种出水稻来。”
  “若是关中能够种植水稻,那至少代表着,黄河以南,水源丰沛之地,都可以尝试一下。”
  “毕竟相比起其他的主粮,唯水稻的产量最高。”
  跟妻子聊了一会之后,李世民实在是坐不住了,叫来了赵昆。
  “传朕的口谕,命工部屯田司派专司农事的官员让他们去寻吴王……”
  长孙皇后看着夫君李世民在那里不停地比比划划,跟那赵昆不知道在吩咐什么。
  赵昆点了半天的脑袋,这才快步离开。
  看到了神清气爽,回到了位置上坐下的夫君,长孙皇后虽然忍住了没有问出声来。
  但是李世民还是主动地解释起来。
  “既然程三郎想要在关中试种水稻,那老夫作为长辈,总不能不出手相助一二。”
  “还是夫君想得周全,对了夫君,丹阳妹妹,如今与那薛三将军相助得如何?”
  “丹阳啊,听闻他们两口子蜜里调油似的,小日子很是和睦。”
  “对了,今日休沐,他们应该会进宫去给父皇请安,要不咱们也过去凑凑热闹?”
  “妾身自然听凭夫君作主,不过妾身得先去看看象儿醒了没有。”
  “咱们一块过去吧。”
  夫妻二人携手而行,朝着立政殿而去。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丹阳公主与那位一身崭新衣装的薛万彻一同步入了大安宫内。
  在那位忠宝公公的引领之下,朝着宫中行去。
  李渊美滋滋地打了个饱呃,酒中精华还有小鱼干和五香豆干都已经收好。
  此刻的他,更像是一位一本正经的慈祥长者,而宇文太妃就坐在他的下首。
  这位宇文太妃姿容艳丽,身姿娇小玲珑,虽然年纪也就比长孙皇后略长两岁,但是发鬓已然有了些许的银霜。
  她的父亲就是前隋权臣宇文述,三位兄长,宇文化及与宇文智及皆死于前朝末年的动荡。
  而前朝末年的动荡,跟她那两位兄长关切十分的密切,因为正是她的大哥和二哥,在杨州弑杀隋炀帝。
  她就是在那样的乱世,随同三哥宇文士及投奔了李渊,成为了李渊的爱妃,受封昭仪。
  宇文氏在成为太妃之前。也就是李渊当天子的岁月,一直都仅仅只是一位昭仪。
  这位宇文氏在李渊的结发妻子窦氏逝世之后,就一直被李渊所宠爱。
  甚至李渊都几度起过欲立宇文氏为皇后之念,不过这位宇文氏倒也是个明白人。
  毕竟,窦皇后的几个儿子,不是龙就是虎的,没有哪一个是省油的灯。
  自己若真是登基为后,就自己那年纪尚幼的儿子李元嘉,真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成年。
  至少她的选择十分的明智,转眼之间,自己视为依靠的夫君,就因为那一场令整个大唐王朝几近颠覆边缘的动荡。
  而变成了有名无权的太上皇,之前的太子殿下一系,几乎没有一个活口留下。
  在那个时候,宇文氏真可谓是一日三惊。
  之前的秦王李世民摇身一变成为了太子,转而就登基为帝。
  之后,大唐再一次稳定了下来,而宇文氏,也庆幸自己的选择,最终母子都得以幸免。
  而现如今自己那去岁刚刚行了冠礼的长子李元嘉已经受封为韩王。
  而随着太上皇与陛下的关系渐渐和缓,他们这些太上皇的嫔妃们,也总算是能够松了口气。
  ……
  随着丹阳公主与薛万彻的到来,李渊与宇文氏坐在那里,理所当然地接受了这对小夫妻的行礼问候。
  宇文氏拉着丹阳公主的手,小声地询询问了这些日子的情况。
  那边,薛万彻则显得有些直愣愣地正襟危坐,李渊一脸蛋疼地打量着这家伙。
  半天也不知道该跟这个铁憨憨聊啥。
  这家伙倒是有问题必答,可是答完之后就屁也不吭一个,实在是让李渊觉得无趣之极。
  不过好在这个时候,看到了二郎李世民与长孙皇后连袂而来,李渊的脸上不禁多了几丝笑意。
  一番寒暄之后,李世民笑眯眯地朝着薛万彻低声问道。
  “怎么样,薛卿家,对于朕给你安排的这门亲事,你可满意?”


第997章 贤弟这样既吃过猪肉又见过猪跑的才俊……
  薛万彻一脸感激不尽地拜倒在地答道。“多谢陛下赐婚,使臣得尚公主殿下。”
  “你除了谢这个谢那个的,就不能说点别的?”
  李渊这位退位十载的太上皇终于憋不住开始吐起了槽。
  三个大佬爷们在这边叽歪,那边三个女人在低声谈笑。
  正聊着,长孙皇后似乎注意到了身材单薄的宇文太妃时不时发出一声压抑不住的低咳。
  “太妃,莫非是受了风寒?”
  “有劳皇后挂怀了,今日一早老身亲自取香焚香,不想一时之后手生,多取了香,被呛得有些厉害。”
  宇文太妃朝着这位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长孙皇后摇了摇头解释道。
  长孙皇后点了点头,犹自不太放心地劝道。“太妃,你这身子也太过单薄了,应该多吃一些才是。”
  “改日,我让太医过来给你瞧瞧……”
  宇文氏自然不会婉据长孙皇后的美意,笑眯眯地点了点头答应。
  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可是自打早上被呛到之后,就开始觉得有些胸闷,其他倒也不觉得有什么。
  大安宫内,难得地出现了欢声笑语,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干脆就留在了这里。
  陪着丹阳公主与薛万彻一起在这大安宫中用了午饭,这才辞别了上皇离开。
  等到李世民还有丹阳他们都离开之后,听到了身边传来的轻咳声。
  李渊转过了头来,看着宇文氏温声问道。“真不是着凉了?”
  “陛下,臣妾就只是有些不舒服,不妨事的。”宇文氏朝着李渊嫣然一笑言道。
  李渊握着宇文氏那柔软的纤纤素手,看着这位知大体懂进退的爱妃,沉声言道。
  “嗯,那你快去好好休息吧,若是有什么不舒服,记得告诉朕。”
  宇文氏温婉地点了点头,告退而去……
  ……
  程处弼进入了程氏大学,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门前,就已经听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边传来的打牌声。
  伸脑袋进去,房俊、李恪,还有李德,嗯,人不够,护卫来凑。
  “哟,这不是处弼兄吗?你怎么这会子才过来,赶紧的,我们都已经搞了好几把了。”
  看到这两个不思进取的家伙,程处弼无可奈何地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