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算上交州附近的武安州、福禄州、武峨州以及更南方的长州、爱州、驩州、棠州……
这片巨大的平原,便是五六千万亩都不成问题,不过那些都是远景目标。
加上现如今三季稻已经在交州试种成功,所以,顾大都督恳请陛下。
从岭南道人口最为密集的广州都督府一带迁民以充交州都督府。
先着力开发交州,大力开垦种植三季稻。
房玄龄扳着手指头,整个人都有些两眼发直。
“我关中有田不过三千万亩,以种小米计,一年下来,一亩岁入不过一石半小米。”
“而交州都督府,若是交州能有一千万亩水田,一亩稻谷便是两石半,一亩岁入就至少能有七石。”
李世民也忍不住拿手捂住了心口,要是特娘的真有七千万石粮食,哪怕是只把其中的十分之一运到长安。
自己莫说是收拾高昌,就算是把北边的薛延陀也收拾了都有可能。
……
哪怕是时间已经来到了夜晚,可随着大唐皇帝陛下的召唤。
陆陆续续的,一位接一位的大唐重臣,被大唐天子派来的使者唤进宫中。
原本在甘露殿偏殿呆着的诸人,已经移师到了甘露殿正殿。
三省六部的头头脑脑,全部都赶到了这里,每一个人都跟得了羊癫疯似的。
甚至于,李世民担心这些已经上了年纪的大臣们因为喜极攻心而呃屁,干脆召来了太医到场,以便施救。
而就在当日,李世民下诏,再从岭南道调兵五千,以充交州都督府,并且要在交州大搞军屯。
另外,今年之内,迁岭南道山民三千户,以填交州。三年之内,迁入交州都督府的人口要达到一万户。
唯有足够的人口,才能够耕耘足够多的田地,而也唯有足够的产出,才能够让交州变得更加的兴旺与繁荣。
又下旨命交州都督顾达令他不论用什么样的办法,哪怕是派商贾潜入林邑也好,派使者入林邑国打交道也行。
想方设法多弄到三季稻的稻种,争取让交州早日全部种植上三季稻。
面对着这位已经激动得不行的大唐天子,一干臣工们对于他的旨意,都没有谁乐意站出来反对。
毕竟大唐缺粮,这是很显而易见的事情,经常会因为赈灾而弄得国库捉襟见肘。
就连想要兴兵对付那些骚扰侵略大唐边镇的敌国,都要慎之又慎,说来说去,不就是因为缺粮?
另外,交州都督顾达晋爵安业县侯,赐良田千亩,金三千斤等……
陆知州晋爵县子,加银青光禄大夫,授金鱼袋……
至于李德奖等一干深入林邑国,取得三季稻种的少年英雄,待他们回京之后,再定恩赏。
三季稻的名字,深深地铭刻进了这些大唐君臣的心中,只要一想到这种稻谷能够一岁三收。
一亩产出七石,就没有不激动的。
……
一直到所有的意见都得到了统一,就连旨意都全部拟出来之后。
这位兴奋得跟打了鸡血似的大唐皇帝陛下,看到了那些重臣们一个二个的疲惫欲死。
这才意犹未尽地让那些哈欠连天的臣子们离开皇宫。
但是李世民却丝毫没有睡意,站在甘露殿内,打量着脚下摊开的那幅巨大的舆图。
他的目光,落在了那岭南道西侧的交州都护府上。
这幅描绘着大唐十道三百六十州一千五百五十七个县广袤疆域的舆图,哪怕是长宽都超过了两丈。
可是交州都护府,仍旧显得那样的不起眼,可就是这么个不起眼的地方,前途不可限量。
只可惜在宫中只有这份舆图,更加详细的舆图,由兵部所藏。
“可惜了,这样的舆图实在是太不精细,赵昆,明天一早。
你去兵部一趟,让兵部那边把交州都督府的舆图给朕拿来。”
看着两眼都快要冒光的李世民,赵昆赶紧大声应是,旋及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陛下,都已经过了子时了,你看是不是休息休息?”
“居然都已经过了子时了?”李世民抬起了头来,看了一眼那些殿内昏昏欲睡的宦官侍女们。
总算是恋恋不舍地点了点头。
“既然都这么晚了,朕就在这里将就一夜便是。”
草草地洗漱了一番之后,李世民躺到了榻上,可是脑子里边,却一直在转悠着一亩地可以产七石这样的美事。
一直到得天色擦亮,这才在不知不觉中睡了过去。
第994章 莫非陛下是因为更年期综合症出现了?
第二天一大清早,程处弼尚未知晓三季稻的消息,仍旧按步就班地起床洗漱,美美地吃了一顿早餐之后。
这才开始收拾自己的食盒,因为今天又是休沐之日,又到了前往宫里送零日和治疗口疮的酒中精华的日子。
程处弼晃晃悠悠地到得宫门外,提着那个食盒就往里行去。
至于那些守备宫门的禁军们,对于这位程三郎进进出出,早就已经麻木不仁。
程处弼也同样,就算是闭着眼睛,程处弼觉得自己也能够径直走到那甘露殿去。
只不过,没有这个必要罢了,自己又不是闲得蛋疼,再说了,干完美食供应商的活计。
自己还得蹿去那个东宫医学馆去晃荡两圈,刷刷存在感,之后,就得蹿去城外的程氏大学打牌。
咳……是去程氏大家,与副校长李恪,还有校办主任房俊一起研究程氏大学的下一步工作。
一想到自己这忙碌而又充实的平淡生活,程处弼就不由得唏嘘地摇了摇头。
日子太过平淡了似乎也不好,毕竟,生命在于折腾,不折腾折腾,那有什么意义呢?
程处弼一边思考人生,一边提着食盒朝着甘露殿行去,很快,就来到了甘露殿前。
就看到了顶着两个黑眼圈的赵昆表情十分诡异地打量着自己。
“哟哟哟……程三郎,你小子可算来了。”
程处弼顿时警惕起来,一脸戒备地打量着这位老司机。
“赵叔,小侄跟你也经常见面,你犯不着笑得这么阴险吧?”
赵昆玩味地一笑,大手重重地在程处弼的肩膀上拍了两巴掌。
“快进去吧,陛下在等你呢……”
被赵昆推了两步,程处弼只能硬起头皮步入了殿内。
就看到了李世民哈欠连天地站在那里打量着跟前铺陈开来的舆图,也就是地图。
听到了脚步声,李世民抬起了头来,就看到了程三郎一副鬼鬼祟祟的表情。
……
兴许是心情太好,哪怕是今天程三郎这小子鬼鬼祟祟的,李世民还是觉得这家伙今天看起来顺眼多了。
“来来来,处弼贤侄,过来瞧瞧,知道林邑国在哪个地方吗?”
“林邑国?”程处弼不禁有些懵逼地看了李世民一眼,不太明白这位大佬怎么会提及这个地方。
目光一扫,看到了跟前这张比例失衡的地图,程处弼懵逼地老半天,这才不太确定地指着最下方的位置。
“这里?”
“你指错了,那里是交州都督府,再往南,才是林邑国。”
李世民抄着一根长棍,指了指更下方的位置言道。
程处弼不禁两眼一亮,瞬间就有了精神。
“不知叔叔你怎么会想到问小侄林邑国,莫非那林邑国犯我大唐边陲了?”
李世民打量着程处弼,已然料定这小子应该还不知道昨天晚上发生的一切。
笑眯眯地摆了摆手,玩味地道。
“这倒没有,不过,听说这林邑国有三季稻,不知是真是假……”
“当然是真的,可惜啊……叔叔你怎么知道?难道是李卫公跟你说了?”
“不错,李老爱卿已经跟老夫说了,他的二郎,就是被你蛊惑,蹿到林邑国去寻什么一年三熟的三季稻。”
听到了这话,程处弼当即就不乐意了。
“怎么能叫蛊惑?小侄又不是那种舌绽莲花,凭着嘴皮子就能把鸟自个哄进笼子的人。”
“行了,你小子……”李世民没好气地瞪了眼这个什么时候都振振有词的程三郎。
“你告诉老夫,你是从何处知晓林邑国有三季稻的?”
程处弼当然不可能告诉他自己是学习历史课本的时候就知道的,只能信口胡扯。
“小侄是无意之中在西市听一位来自交州一带的商人说的。”
“那你为何不直接告诉老夫?”李世民脸色一板。
看着李世民那张很刻意的脸,程处弼无可奈何地摊开了双手。
“就算是小侄说了,连我大哥二哥都不乐意相信这样的事情,叔叔你会相信吗?”
听得此言,李世民砸了砸嘴,表情很古怪地打量着程处弼。
“老夫当然相信。”
“???”程处弼一脸懵逼地看着跟前这位大唐天子,总觉得这老家伙今天情绪有问题。
莫非是因为人到中年,更年期综合症出现了?
不过作为男性而言,更年期的症状应该不明显才对……
“叔叔,莫要跟小侄开玩笑好不好。”
看到程处弼那副模样,李世民不由得咧嘴大乐。
“老夫可没跟你开玩笑,过来,有好东西给你瞧瞧……”
“是啊,若是老夫听到,定然也只会觉得只是一个笑话罢了。”
“不过现在,看到那些东西没有?那便是刚刚从交州都督府送来的三季稻的稻穗,还有十来斤稻谷……”
“……”程处弼口歪眼斜地打量着跟前表情显得十分一本正经的大唐天子。
忍不住下意识地伸手掏了掏耳朵,看了下手指头有没有耳屎。
看到程三郎这些怪异的举动,赵昆已然憋不住噗吡一声,放了一个哑屁。
……
程处弼呆愣愣地看着跟前那一斗金灿灿的稻谷,还有旁边那好几棵连稻穗带根须的三季稻。
半天才缓过神来,看向这位美滋滋地恰着茶汤,表情显得十分愉快地打着哈欠的大唐天子。
“叔叔,莫非是国卫公家的李二郎回到长安了?”
“这倒没有,这是交州都督顾达顾卿家,遣人从交州送来的,半个多月之前,交州的三季稻就已经收获了一季。”
“亩产两石半,一共种植了一千七百亩,共计四千一百石三季稻……”
听到了李世民的解释,程处弼这才明白,李德奖这位李二郎,已然在林邑国搞到了三季稻。
而且这哥们还领着七户懂得种植此稻的汉民在交州那里已经种植了一季三季稻。
得到了成果之后,交州顾都督这才命人快马将这个喜讯送到长安。
而这位大唐皇帝陛下就在昨天夜里,已经决定,即日起调兵五千入交州都督府。
交州要进行大规模的军屯,三年之内,向交州迁民万户,之后,会继续向交州迁徙百姓。
第995章 小侄就觉得跟这三季稻有缘分,所以想试上一试
看到李世民眉飞色舞地讲述起他对于交州都督府的安排,程处弼不禁有些错愕。
没有想到他居然会如此果决,当天才收到了好消息,居然当天就把事情给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重要的是,交州之地,自古以来,哪怕是中央帝国虽然多次占据,但是却又多次失去。
为啥,不就因为那里是蛮荒之地,而且在历朝历代的眼里,仅仅只是一片疆域而已。
得失之间,不过是一片鸡肋之地。
可是现在,由于三季稻的出现,再加上交州一带那广袤无边的辽阔平原。
足以让大唐,将那里视为一块巨大的肥肉,毕竟大唐是真的缺粮,而且很缺。
能够获得大唐的重视,只要李世民这位英明神武的大唐天子继续重视。
在他有生之年,继续迁民军屯十来年,程处弼绝对相信,在人口的优势下。
大唐绝对能够稳稳地掌握住那交州之地,成为大唐王朝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叔叔真乃一代明君也,也唯有像叔叔您这样英明果断的帝王,才能够带领大唐强盛繁荣。”
李世民不由得放声大笑起来,翘起了手指头朝着程处弼点了点。
“不过贤侄你也功劳不小,若非是你说动那李德奖南下林邑寻找三季稻种,焉有今日?”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你这句话,真不知道会羞煞多少以武犯禁之徒。”
听到了李世民这话,程处弼有些臊眉搭眼地摸了摸鼻子,好吧,反正这是大唐这两句话还没有版权。
说话间,李绩这位兵部尚书,抄着一个木匣子,晃晃悠悠地也来到了甘露殿。
进得甘露殿,看到了程处弼这小子正在跟陛下眉飞色舞的聊得份外嗨皮。
一想到自己半年的俸禄已经长着翅膀,飞进了老程家。
过年的时候,自己这事还被程咬金那个混帐玩意当面兴灾乐祸。
哪怕是陛下已然借着由头,补偿了自己。
可是输给程三郎这个小辈半年俸禄的八卦,还是已经在大唐勋贵圈子里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