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抿了一口之后,微苦却又回甘的菊花茶让薛万均精神一振。
“多谢陛下赐茶,这茶果然好喝,臣这肚子暖暖的舒服多了。”
李世民颇为自得地呷了一口菊花茶,这才又询问道。
“怎么样,昨个那程卿家的酒宴如何?”
听到了这话,薛万均不仅忆及了昨天大吃大喝份外嗨皮的场面。
一想到那干锅野猪肉,忍不住咽了咽差点滴出来的口水言道。
“臣这辈子,第一次吃到这么香的野猪肉,那滋味,到现在臣都还记得……”
看到薛万均那副模样,李世民都忍不住咽了口唾沫星子,早知如此,自己昨天应该也去尝一回。
两人这还没聊上几句,就听到了外面传来恭迎太上皇的声音。
李世民赶紧站起了身来,不大会的功夫,就看到了须发花白,精神抖擞的亲爹李渊迈着大步进入了甘露殿。
薛万均也赶紧朝着这位大唐的开国天子恭敬一礼。
“都免了,起来吧……”李渊笑眯眯地拍了拍薛万均的肩膀。
朝着李世民微微颔首之后,坐到了那铁炉子跟前搓了搓手,目光落在了李世民身上。
知道亲爹是为了什么过来的李世民赶紧朝着李渊进言道。
“父皇,孩儿方才正在跟薛卿家聊着薛万彻卿的亲事,不知父亲有何训示……”
李渊呵呵一乐,抚着长须笑眯眯地颔首道
“那薛三郎是什么样的人,老夫自然清楚得很,若是让他与丹阳能够结为夫妻,这可是好事情。”
听得此言,薛万均不由得大喜,陛下也应允了,而太上皇更是点了脑袋。
这下子,自家三弟,总算划有了个身份显贵的媳妇,愿那家伙能够早点成亲,早日生娃才是。
……
程处弼提着他那个大得夸张的食盒来到了距离甘露殿不远处,就看到了昨天躺着离开程府的薛二叔薛万均。
“小侄见过薛二叔。”
薛万均大步走到了近前,虽然顶着一对熊猫眼,但是整个人都显得十分地振奋。
“处弼贤侄快快免礼,你薛三叔他快就要娶媳妇喽。”
听到了薛万均之言,程处弼这才得知,太上皇已经点头。
陛下准备在明年春夏之交,就把薛万彻与丹阳公主的婚事给办了。
程处弼赶紧连声恭喜,薛万均大巴掌连拍了程处弼好几下,满脸感激地道。
“若非是贤侄给你薛三叔治好了他的恐女症,他哪能这么快就娶上媳妇。”
“这分情义,老夫还有你薛三叔都会记着,日后若是有用着着叔叔的地方,尽管开口。”
寒暄几句之后,薛万均便匆匆告辞,他要第一时间蹿回去,告诉自家三弟这个好消息。
看着那迈着嚣张豪横步伐,兴冲冲而去的薛二叔,程处弼也不禁扬起了嘴角。
很是羡慕老薛家兄弟之间那种亲密无间的感情,不过咱们老程家也不差。
昨天齐心协力地将大唐差不多一半的军方重臣全部拿下,那种成就感。
可不比在战场上击败这么多名将,看着他们纷纷壮裂倒下差多少。
程处弼看了一眼自己手中那个沉重的食盒,得,赶紧过去吧,自己今日期可是奉命前来投食的。
来到了这甘露殿前,不大会的功夫,就得到了应允。
只是步入了甘露殿后,就看到那对不讲武德的皇家父子。
“哎哟,老夫还当是谁,居然是你小子来了……”看到了程处弼,李渊不由得大乐。
“听闻你昨个猎到了一头野猪,可是做了一顿让人意犹未尽的美味佳肴……”
“正是,微臣今日特地给你还有叔叔都弄来了……”
程处弼乐呵呵地打开了食盒之后,端出了一口锅,搁到了一边,然后又从里边端出了一个沙锅。
随着这两口锅被揭开锅盖,一股子肉香味,开始弥漫了开来。
这让李世民与李渊都情不自禁地吸了口气。
“这真是野猪肉?”李世民讶然地问道。
“那是当然,野猪肉的味道,可是要比阉猪肉还要好上几分。
特别是这个干锅野猪肉,最适合的就是搁在小火上,慢慢的享用……”
闻着那随着热气散发开来的香味,李潘也忍不住处咽了口唾沫。
“看来老夫今日期来得正是时候,二郎,赶紧给老夫弄副碗筷来。”
“怎么样,你小子也来点?”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程处弼这不是蹭别人,只不过是在别人家吃自己烹饪的美食。
……
黄焖野猪肉软糯,干锅野猪肉绵韧焦香,真可谓各有特色。
吃了几口,李渊砸巴砸巴嘴,看向程处弼,冲这小子使了个眼色。
程处弼哪里还不清楚这位不讲武德的大佬想要做甚,只能从那食副最下面那一层拿出了一瓶酒中精华来。
李渊很满意地露出了一个小兔崽子很懂事,老夫很看好你的表情,大手一伸接了过去。
“……哎哟,你小子居然还藏着这等好东西,哈哈,老夫这几日正好口疮,治治。”
“二郎,要不要也来点?”
李世民看着亲爹那副好酒贪杯的架势,实在是不好说什么。
考虑到亲爹的身体,作为亲儿子的李世民自然也要替亲爹分担一些压力。
程处弼虽然是晚辈,但好歹给他们送来酒食,再怎么,搞点酒自然也没问题。
三个大佬爷们开始一口酒一口肉地吃了起来份外嗨皮。
至于那位忠心耿耿的毛脸侍卫头子赵昆,则已经在得到了大唐皇帝陛下的眼神授意之后蹿到了门外望风去也。
正所谓怕什么来什么,这边正吃得嗨皮,喝得高兴的当口。
温婉贤淑的长孙皇后抱着那个粉雕玉琢的宝贝闺女李明达,正在前往这甘露殿的路上。
第980章 满载归来的神医孙思邈
赵昆站在甘露殿门外,里边传来的香味,让他也是频频地咽着口水。
很快,赵昆又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旁边被自己摆在不起眼角落的那个小坛子。
那是程处弼这位很有眼色小娃娃带给自己的干锅野猪肉。
回家之后,拿个锅,小火慢慢地煸炒,最是适合下酒。
嗯,必须适合,方才自己在殿里边闻到的那股子干锅野猪肉的味道,口水都差点滴了出来。
等当值结束回了府中,再好好地享受这顿美食……
就在赵昆胡思乱想的当口,突然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正款款行来。
赵昆第一时间赶紧缩回了甘露殿内。“陛下,娘娘来了,已经快要进殿。”
原本正美滋滋地喝着酒中精华的两人齐刷刷脸色一变。
看到这对父子那几乎一模一样的表情,程处弼差点乐出声来,该!
李世民扫了一眼彷徨无计的亲爹,看了一眼表情古怪的程处弼。
当机立断地将自己还有父皇刚刚喝完还没来得及斟酒的空酒杯递给程处弼。
“快,藏你的食盒里……”
程处弼没奈何地哦了一声,正要把自己的酒杯还有酒中精华瓶了藏起来。
就听到李渊的声音响了起来。
“酒味太浓,你小子就别藏了,记住,一会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听到了这话,程处弼看着两位大佬又看了一眼连酒瓶子都已经被挪到了自己跟前,不禁有些蛋疼地嘀咕了句。
“这,这会不会显得微臣太不礼貌了……”
李渊还没来得及说话,就看到了儿媳妇已经抱着李明达步入了甘露殿。
只来得及朝着程处弼投过去一个恶狠狠的威胁眼神,这才露出了一个慈祥的笑容。
“哎哟,老夫当是谁,原来是儿媳妇还有小兕子呀。”
小兕子两眼一亮,漂亮的的乌黑的双眸弯成了两道快活的月牙泉。
“爷爷,爹爹,还有程三哥哥……”这位小可爱咯咯地笑着又跑了过来。
“爷爷爷爷,你喝酒啦?”
“哈!怎么可能,是那小子喝了,乖兕子你看,你程三哥哥跟前不是有酒瓶和酒杯吗?”
“是啊乖闺女,你程三哥哥给爹爹和你爷爷送来了好吃的,所以啊,爹爹就许他喝点酒。”
程处弼看着这对配合相当默契的父子,目光落在了那位英明睿智的长孙皇后身上。
但见这位长孙婶婶温婉地朝着自己一笑,似乎在确定什么似的,目光扫过自己跟前的酒杯和酒瓶。
“小侄见过婶婶,见过殿下……”程处弼还能说啥,解释都不敢解释。
毕竟不论是那个喜欢拿水晶瓶警告自己的太上皇,还是喜欢把自己俸禄给弄没的皇帝。
都算得上是自己的顶着上司,三个字,惹不起。
……
李明达毫不犹豫地也加入到了吃野猪肉的战团,小姑娘吃东西的那股子豪迈劲头。
让程处弼想到了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巾帼英雄,这个时候……
李世民乘机挑起了话头,说起了准备将丹阳嫁给薛万彻之事。
而程处弼也总算是能够抽身而去,不过那位大唐太上皇陛下却也顺势站起了身来。
说是身子骨略微有些不爽利,要让程处弼给他瞧瞧,另外嘛,那锅黄焖野猪肉很合胃口,带走。
留下了李世民一个人面对自己的爱妻,长孙皇后心里边跟明镜似的,却体贴地没揭夫君的短。
颇为兴致勃勃地跟李世民谈论起丹阳公主既然要嫁,那就需要准备那些东西。
至于小兕子道别了爷爷还有程三哥哥之后,则继续抄着筷子,挟起了一块带皮的干锅野猪肉吹了吹后。
放进了口中,美滋滋地咀嚼起来,然后,给娘亲,也给亲爹各挟了一块,然后她自己再吃一块。
一家三口就这么齐乐融融地享用着这美味的干锅野猪肉。
……
元旦节当天,程府门口,四五六三个弟弟一脸狐疑地看着亲哥的背影。
此刻程三郎的模样,却惹得守在府门口的家丁频频斜眼。
因为此刻三公子的模样实在是太过古怪了点,脸上戴着犹如癞蛤蟆一般朝外突起的眼镜。
手上也套着那用羊皮制作的手套,脸上还戴着口罩。
这副模样要是晚上看到,指不定还以为是从哪里蹿出来的妖魔鬼怪。
一身古怪装备的程处弼先是拿一枚鞭炮朝着三个弟弟示意,然后搁在地上,拿线香一点。
之后就是一转身,然身后边传来了啪的一声脆响,顿时让那三个熊孩子夸张地瞪圆了眼睛,一脸不可置信地咧开了嘴。
程处弼又拿起了一枚鞭炮,对着线香一点,然后一扔。
三个弟弟就看到了那枚小小的鞭炮划出了一道漂亮的弧线,在半空炸开,又是啪的一声脆响。
“三哥,我要玩!”程老六已经快要控制不住自己了,他觉得这样的好宝贝可是比爆竹带劲多了。
看到三个弟弟那兴奋得脸都快要发红的样子,程处弼摘掉了防风眼镜,扯开了口罩。
“想玩是吧,那就得给我穿戴上这些装备,不然,甭想从我这里拿到一枚鞭炮。”
然后,卢国公府里边就多出了三个小妖怪,眼睛长得像癞蛤蟆一般突出,脸上罩着白口罩,手中也戴着皮手套。
就这么神出鬼没地出没于卢国公府,每一声鞭炮声响起,总会换来这三个小免崽子的欢呼声。
当然,直到过了子时,这三个小屁股一人挨了亲爹两巴掌,这才不情不愿地光着腚钻进了被窝。
防风眼镜,自然是用水晶镶嵌的镜片,手套是为了防止炸到手指。
口罩是为了防止这三个熊孩子想玩危险动作,比如演示用嘴叨鞭炮。
毕竟程处弼当年在乡镇卫生院见识过被无数骚操作玩鞭炮而炸伤过的熊孩子。
同一时间,那位已经都快要失踪了两年的孙思邈,终于乘着着牛车,晃晃悠悠地进入了潼关。
而在那辆牛车上,堆满了他在江南之地耗尽无数心血,寻找到的各种医方,药方,还有一些医学典籍孤本残卷。
而他的手上,还有一份那流传到江南去的《长安旬报》……
第981章 孤这个办法,其实还是效法了我那四弟
孙思邈晃晃悠悠地坐在车中,打量着手中的那份《长安旬报》。
回头一看,身后边还有叠得整整齐齐的好几份《长安旬报》。
正是得益于这些贩运到江南一带的报刊,孙思邈这才知晓了许多在长安发生的事情。
哪怕是许多事情,他只能凭着《长安旬报》知晓,但还是让他不禁悠然神往。
特别是当看到了《长安旬报》上刊登,大唐天子下诏,意欲编撰《大唐药典》委任太子殿下总览全局。
而程处弼与于志宁负责实际工作这个大新闻,孙思邈就再也坐不住了。
他在江南之地呆了两年多的时间,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本就准备寻个地方,好好地将这些资料汇总编撰。
以馈后世医家,也算是完成自己的一个小小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