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世家- 第4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世民看到一脸黑线的程处弼吡牙咧嘴地揉着肩膀,差点乐出声来。
  算了,懒得理会他们在底下的小动作,李世民抚着长须点了点头。
  “既然你觉得程三郎的建议不错,那就如此。”
  至于这两人之间的赌约,自然是要等到实验有了结果才能分出胜负。
  ……
  清晨,又是早朝时分,官员们正朝着两仪殿前行,一名官员凑到了相熟的同僚身边。
  “兄台,昨日内子到你府去拜访嫂夫人,说是你府中已经用上了贞观炉。”
  “原来是贤弟,没错,前天才拉回来的,你也知道,贱内身子不好。
  所以听闻了那贞观炉烧泥碳比用木碳取暖强得太多,刘某就让下人去订了货。”
  “昔日若是屋子里边取暖,所耗的木碳,一天就得十来斤,而且还不暖和。”
  “自打用上了那贞观炉后,整个屋子都温暖如春,而且一点味道也没有,实在是舒服。”
  “是啊,顾某也听内子回了府之后,就开始发了牢骚,说是家里边一点也不暖和。
  哪像兄台府中,烧着那贞观炉,整个人都暖洋洋的,而且一点异味也没有。”
  “所以就想问一问兄台,到底是在哪家铺子订的,小弟一会得空,也去订上几个……”
  不远处的几位官员,他们讨论的主题,也同样是那烧泥碳的贞观炉。
  随着报纸关于铁炉子的宣传和推广,几乎在第一时间,长安城内外以及周边州县的铁匠铺都差点要忙疯掉……


第951章 我说茂公老弟,你跟那程三郎打什么赌?
  不为别的,就因为这玩意是名声如雷贯耳的程三郎搞出来的,又得一了陛下的赞赏,并亲自命名。
  想想吧,这玩意可是陛下都试用过的,那还能差到哪去?
  在看到了报纸上的宣传那一刻起,有不少的铁器铺子就开始让师傅制作,然后买来了泥碳,把贞观炉给烧起来。
  摆在了自己的铺子门口,让那些走过路过的路人们,能够感受到那铁炉子温暖人心的力量。
  哪怕是之前不看报纸,成日只知道辛苦劳作的百姓们。
  在路过铁匠铺子,感受到了这样的热烘烘的暖意。
  也会起心打听打听这到底是何物件,为何摆在空地上,都会这么暖和。
  这样的宣传效果,实在是给力到了极点,订制量呈现出暴发式的增长。
  房玄龄抚着长须,正在乐呵呵地跟着马周一边朝着两仪殿前行,一边小声地嘀咕。
  他们所聊的话题,也正是那这几日以来,惹得整个长安朝野都在谈论的贞观炉。
  马周跟程三郎没打过多少交道,但是他还是很佩服这个挺能闹妖蛾子的年轻人。
  “随着长安的人口越来越密集,导致现如今的木碳、竹碳越来越贵。”
  “贫民百姓们经常都在为冬天的取暖发愁,而现在,居然又多了一条路子。”
  房玄龄点了点头,深以为然地道。
  “一斤木碳的价格,买上七八斤泥碳都够了,这还是运到了长安城内的价格。”
  “而且关中泥碳可是有不少的,只是过去,由于用的人太少,所以采办泥碳的量也不大。”
  “如今随着这贞观炉了出,怕是那些原本跟泥疙瘩似的玩意,已然又成了金疙瘩喽……”
  “还好陛下有先见之明,严令控制泥碳价格。”
  “陛下已经开始按排工部多派匠人寻找泥碳,准备新开掘更多的泥碳,以供应百姓。”
  “房相府中,想必也用上此物了吧?”
  “哈哈,那可不,我家那不成器的二郎,是直接从程三郎那里弄来了一个贞观炉。”
  “当时老夫还不太乐意,觉得这小子是瞎胡闹,可结果等烧起来之后,可真是暖和啊……”
  说到了这,房玄龄不禁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老二自打跟了程三郎。
  虽然成日不着家,可好歹懂事了不少似的,跟自己在一起的时候,倒比过去话多了不少,有问有答。
  哪像昔日,蹲在自己跟前简直就像是一块木头,半天都放不出个屁,实在让人不痛快。
  ……
  同一时刻,两仪殿内,那些宦官们正在忙碌着。
  原本耸立于两仪殿内的八个巨大的用以烧碳取暖的铜炉已然撤走。
  此刻,换成了八个约有半人高的造型十分精美的贞观炉,下面都垫上了约有尺许厚的石板隔热。
  在炉身上,甚至还浮雕起了漂亮的纹饰,而在贞观炉的周围,特地用栏杆圈起来。
  这是为了防止这温度很高的贞观炉,烫伤某些好奇心旺盛而意图作死的人。
  这玩意跟程处弼当日进献的铁炉子在外形上的差距。
  简直就像是优雅而又充满艺术感的金属雕塑跟路边的铁疙瘩区别那么大。
  而这八个大型贞观炉所散发出来的热量,让整个两仪殿内,都变得十分的温暖。
  跟昔日用碳炉取暖的感觉,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另外,遵照陛下的吩咐,在天子御案后方也搞了两个铁炉子。
  过去天子一直都嫌腚太寒,现在既然要更换供暖设施,自然也要满足陛下要求供暖充足的心愿。
  等到臣工们已然聚集到了两仪殿外,随着鼓声被敲响,武孔有力的力士将沉重地殿门缓缓地推开。
  就在打开殿门的那一瞬间,一干朝庭重臣们,都感觉到了一股子暖风,迎面拂来。
  “居然这么暖和了……看来,陛下还真是关心我等,你们看,这里边原本的碳炉都换成了贞观炉了都。”
  “是啊,你们看那长长的烟管,像是一道道长虹一般……”
  “舒服,真特娘的舒服,看来今日朝议,终于不用再穿着这恼人的外披了。”
  “哈哈哈……咬金老弟,你家老三可是又立下大功。”
  “这算什么,不过就是区区几个烧泥碳的炉子罢了,对于我家三郎而言。
  发明这样的小玩意,简直就跟吃饭喝水一般寻常。”
  程咬金明明已经笑得铜铃大眼都眯成了两条细缝,偏偏还要很矜持的谦虚。
  这种很凡尔赛的语言艺术,让一看武臣都恨不得唾一口这个厚脸皮。
  程咬金看到了一脸不乐意的李绩,呵呵一乐,蹿了过去,一把揽住了这位斩鸡头烧黄纸的好兄弟。
  “我说贤弟,你跟我家老三打赌的事咋样了?”
  “谁,我说茂公,你跟那程三郎打什么赌?”
  秦琼一脸懵逼地看向李绩问道。
  李绩一脸黑线地挣开了程咬金的胳膊,一脸不乐意地道。
  “小弟就是跟着程三郎那小子闹着玩,结果倒好,你家老三居然厚着脸皮想要坑老夫半年的俸禄。”
  “哟哟哟,怎么,老弟你真被坑了?”一旁的李客师带着一脸的兴奋凑了过来好奇地问道。
  “莫要听他胡说,这小子跟我家三郎打赌,说是我家三郎若是能够制作出份量轻,且又能饱肚子的军粮来。”
  “他就输给我家三郎他半年的俸禄,嘿嘿……”
  程咬金抚着钢针般的浓须乐道。
  “还真别说,我家老三还当真把那种军粮给搞出来了。”
  听得一旁的武臣们纷纷凑了过来打听。
  “真的假的,如果真有那样的军粮,那咱们大唐将士的机动能力,可就更厉害了。”
  “那是自然,我家三郎做事扎实,不信你们问茂公。”
  看到那一双双投过来的目光,李绩很是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
  “做是做出来了,不过那玩意还得再等等,结果得问柴大将军才能知晓。”
  一双双充满贪婪还有兴奋的目光齐刷刷的都落到了左卫大将军柴绍的身上,看得柴绍一脸黑线。
  “诸位先不必着急,如今柴某刚命将士试用没多久,想要知道结果,怎么也得差不多十来天的功夫。”


第952章 贞观炉,实在是太舒服了,就是让人容易困盹
  牛进达突然想到前几日,儿子牛韦陀跟自己打招呼。
  奉了柴大将军的军令,怕是得十来天左右才能回家。
  凑到了柴绍跟前一打听,果然还真是,自己儿子是这一次试验新式军粮的主持者。
  “多谢柴大将军提携犬子。”牛进达朝着柴绍一礼,感激地道。
  “不必如此,韦陀贤侄做事谨慎细心,治军严明,严于律已,有大将之风。
  这项重任,再适合他不过了……”
  柴绍说到了这,不禁嘴角一扬。
  再说了,韦陀贤侄本就是程三郎的好兄弟,把这项重任交给韦陀贤侄。
  牛韦陀铁定会尽心尽力地完成这个任务。
  而程三郎居然搞出了既轻便,但是又能饱肚子的压缩干粮的消息,很快就在武臣圈子里边传遍了。
  所有人都按捺不住兴奋,低声的议论不已,毕竟都是老行伍。
  谁都清楚,打仗就是打后勤,后勤不行,将士再勇猛有个鸟用。
  只有吃得饱,吃得好,将士们才能够有足够的力气行军作战。
  正说话间,大唐皇帝陛下李世民终于步入了大殿,一干朝廷重臣们都纷纷各位其位。
  李世民步入大殿的那一刻,就已然将身上那件厚实的裘衣解下,快步来到了御案跟前。
  手中没有了那种专供暖手的手炉,这让李世民份外的觉得自在。
  满意地站在那里,等到百官行礼完毕,随着李世民那中气十足的嗓门,新的一天工作正式开始。
  ……
  朝会的时间足足持续了差不多两个时辰,而在这两个时辰里,李世民开得简直就是汗如雨下,渡日如年。
  他倒没有想到,这铁炉子居然会这么热,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两个贞观炉距离自己太近的原因。
  让李世民觉得自己都快要汗流颊背了,直到让宦官将那两个炉子的火压住,这才舒服了点。
  虽然朝臣们都觉得十分的温暖,可就是因为温度高的原因,导致朝会上那些臣工们频频地示意宦官上茶水。
  还有些年了年纪的大臣,起得太早,这会子又太过暖和,居然开始打起了盹来……
  但这总比过去那种臣工们一个二个开个朝会,嘴皮子都在哆嗦,感觉鼻涕随时都要流出来好过太多。
  而此刻,立政殿中,长孙皇后一脸美滋滋地只穿着单薄的衣裙,舒适地斜靠在榻上,欣赏着一本书册。
  一旁的晋阳公主李明达也同样穿得不多,乖巧地坐在旁边认真地练习着书法。
  时不时还扭头看一眼正在跟前小床里边熟睡的侄儿李象。
  看到了李象嘴巴动了动,李明达就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赶紧跑到了娘亲的身边。
  然后凑到了娘亲长孙皇后的耳旁小声地道。
  “娘亲,小侄儿他刚才嘴皮子在动呢,是不是饿了呀?”
  长孙皇后看着这位精力极度旺盛的闺女,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同样轻声地答道。
  “你侄儿方才刚喝过奶,他不饿。”
  李明达不禁有些失望地回头看了一眼那个小床。
  “哦……那好吧,娘亲,我去练字去了,一会侄儿有情况,我再来禀告娘亲。”
  “嗯,要不要娘亲陪你一起练?”
  “不了,娘亲你刚才照料我那侄儿,肯定都累坏了,你好好休息,我会认真练的。”
  看着这个乖巧懂事的闺女又回到了案几跟前坐下,开始认真地练习书法。
  长孙皇后露出了一个宠溺的温柔笑容,这才躺了回去,慵懒地打了个哈欠。
  有了这贞观炉,实在是太舒服了,就是让人容易困盹……
  刚刚下学从太医署归来的武媚娘道别了同伴,裹紧了身上的披风,快步朝着自己的房间行去。
  推开了房门,一股子暖意扑面而来,看着屋中那个不大的铁炉子上那正冒着热水的水壶。
  武媚娘两眼一亮,快步来到了那炉子跟前,将已经开了的水倒进了盆中。
  洗了一把热水脸,总算是感觉整个人都舒服多了,这才给自己冲了一碗热水。
  来到了床边,打开了箱子,里边有两个油纸包,这是程三郎亲自去太医署给自己送来的压缩干粮还有一包肉松。
  说是这玩意十分耐饿垫饥,而且味道还不错。
  一想到那日,程三郎给自己送来的时候,眼睛珠子上上下下打量着自己。
  还反复交待让自己多吃点,多长长肉的那副模样。
  武媚娘就忍不住俏脸一红,轻呸了一声,这才取出了一小碟的肉松,还有小半块压缩干粮。
  坐到了那个暖烘烘的小铁炉子跟前,就着热水,美滋滋地享受着一顿爱心点心。
  前天,程处弼跟李恪那家伙又蹿进了宫来,借口他们给太子妃进献了贞观炉。
  但考虑到皇后娘娘乃是国母,身边的一干女官,肯定也都十分的辛苦。
  所以,就特地进献了十来个精巧的贞观炉给皇后娘娘。
  精明无比的皇后娘娘,又焉能不明白程三郎这小子打的什么主意。
  不过还是很大度的收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