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来天的光景,想不到能够如此之快,如此一来,咱们完全可以在今年之内,将这《关中药典》呈上去。”
听到了这位兴奋得频频搓手的于詹事之言,程处弼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十来天大致能够将大唐关内药典完稿,到时候,通过太子殿下之后往上面一递。
陛下必然会龙颜大悦,到了那个时候,太子殿下完全就可以借着这个由头,将编撰大唐药典的重责给揽下来。
他米其林魏王虽然主持编撰了《括地志》,不过那玩意,主要还是官方的工具书。
哪像这《大唐药典》,这样的书籍,完全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宝贝。
想想吧,大唐千千万万的医者,如果能够人手一本,不但能够提高医者们的用药和识药水平。
同时还能够将更多的治病的药方,载入其中,让更多的大唐百姓得以解除病痛。
……
二人来到了距离校长室不远,就听到了里边传出来的打牌声。
于志宁的脸色微微一黑,最终顿住了脚步。以要回东宫去向太子殿下禀报这个好消息为由转身离去。
程处弼殷切地将于詹事送到了大学门外,就看到了不远处,几辆牛车正朝着这边行来。
“公子,公子,你订的铁炉子来了!”为首的正是程氏大学总管事济叔。
“铁炉子?”正要叫人把座骑牵过来的于志宁闻言不禁一愣,也扭头朝着那边看过去。
就看到了前边的两辆牛车上,都摆放着四五个造型十分古怪的铁制玩意。
而后面的两辆牛车上,却堆满了一旦燃烧起来,气味十分难闻的泥碳。
就算打铁的都不太乐意用,主要就是那玩意杂质多,烟太大,味道又重。
也就是穷苦人家不得已才会用这种便宜而又廉价的泥碳来作为燃料。
程处弼呵呵一乐,一脸志满意得地点了点头答道。
“没错,就是用来烧泥碳的铁炉子,如果不是学校这边的学生们已经开始烤火取暖,我都差点把这件大杀器给忘了。”
“程将军,你这是……给那些学生们用的?”
于志宁的语气不禁多了几分的不悦。
“这不合适吧?就算是那些学子一年的学费缴不了多少钱,程将军你也没必要如此。”
“什么不合适?”程处弼看到于志宁那张很不乐意的表情,一脸懵逼。
“我说于詹事,我为了程氏大学的师生取暖着想,你这是抽的哪门子疯?”
第939章 于詹事以为我为了省那三瓜两枣才烧的泥碳
于志宁直接给气乐了,哪怕是这件事本不该自己管。
可是作为一位有担当的斯文人,他实在是看不下去程处弼这种过份的行为。
“你知道不知道这泥碳虽然价格十分低廉,不及木碳的三分之一,甚至不及竹碳的一成。
可是此物烟尘极大,而且气味熏人熏得厉害。”
“也就是穷苦人家,实在没钱,才会去采办一些勉强用以取暖。”
“可是这程氏大学的……”
“停!”程处弼的脸直接就拉了下来。
“于詹事,你把程某当成什么人了?”
“你觉得我是那种为了区区一些柴火钱,就让全校师生戳我脊梁骨的人?”
于志宁闷哼了一声,不乐意继续搭理这货,叫亲随去把座骑牵来。
然后,就感觉到了自己肩膀一沉,那沉重的力道,让于志宁差点一屁股坐倒在地上。
“???”一扭头,就看到了高大英武的程三郎黑着脸大手搭在自己肩膀上。
这下子,于志宁不由得紧张地咽了口唾沫星子,但是斯文人的傲骨让他梗起了脖子。
“程将军,你啥意思?莫要以为你是武夫,就想要……”
“少废话,你给我老实点,济叔,先让人把炉子都运到我的公房去。”
程处弼朝着济叔吆喝了一句之后,大手微一用力,就如同牵着小朋友一般。
毫不费力地把这位太子詹事往大学校门内拖去。
“程三郎,你啥意思,撒手,你,你再不撒手老夫喊人了。”
“叫吧,你叫破喉咙也没用。”
程处弼阴恻恻地扭过了头来,朝着于志宁露出了一口雪亮得犹如铡刀一般的白牙。
“程某也不想跟你废话,但也不能让由你把程某埋汰成小人。”
“跟我进去,且让你看一看,这铁炉子怎么烧这泥碳,非但不熏人,而且取暖效率还远超碳炉的。”
于志宁的亲随牵着座骑,傻愣愣地站在大学校门口,看着自家老爷被程三郎拖得踉踉跄跄的朝着校园里边而去。
一脸懵逼地站在原地彷徨无计,怎么肥事?
自己应该怎么办?是直接打马去城里边报官,还是直愣愣地站在这里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
期盼着那位恶名远扬的程三郎大发善心,让自家老爷能够活着离开程氏大学……
济叔看到那位于詹事那副倒霉催的模样,咧着个大嘴乐了半天,赶紧催促着那几辆牛车把泥碳还有铁炉子都运过去。
看到位可怜巴巴的于詹事的亲随,济叔上前一步笑道。
“不妨事,我家公子就是逗着你家老爷玩罢了,你放心吧,肯定出不了人命。”
“不出人命?!”这位亲随的眼角直接就立了。
“你瞧这人,怎么没点幽默感,放心吧,于詹事好歹也跟我家三公子是同僚,怎么可能会同僚相残。”
“你要不放心,赶紧跟进去呗?”
那位亲随一想也对,赶紧蹿到了旁边将座骑给栓了回去,赶紧撩起前襟快步朝着校门内冲去。
程处弼扯着于志宁走了一段路,被路过的学生指指定定。
在于志宁强烈要求下,程处弼最终选择了撒手让他自由的跟着自己往里走。
敢往外蹿,老子再把你拽回来。
于志宁一脸黑线地跟着程处弼来到了传出打牌声的校长办公室。
程处弼步入了屋内就看到了李恪、房俊还有邓称心这三个家伙正打牌打得热火朝天。
而李恪也看到了处弼兄,还有他屁股后边跟前一个脸色十分难看的于志宁。
赶紧将手中的竹牌扔下站起了身来。“于詹事你这是怎么了?莫非那《关内药典》有什么问题。”
程处弼呵呵一乐,站到了那个火盆跟前,享受着碳火扑面的温暖一面吐槽道。
“《关内药典》当然没问题,有问题的是于詹事以为我为了省那三瓜两枣,只想给本校的师生烧泥碳。”
“难道方才于某在校门口看错了不成?”
于志宁看到了吴王殿下还有房二公子在此,顿时胆气一壮,径直怼了回去。
虽然他很鄙夷这帮子小年轻成天无所事事碌碌无为,以打牌为乐厮混日子。
但好歹有这二位在,就不信他程三郎敢冲自己动手动脚。
……
“烧泥碳?”李恪的嘴不由得咧了开来,充满疑惑的目光朝着处弼兄看过去。
“处弼兄,那玩意就算是普通百姓也没多少乐意烧,太熏人了。”
程处弼面对着这帮置疑自己的人,得,不愧是有一千四百多年沟的人,真特娘的深。
“你们先别着急,请先安静一下,泥碳是熏人没错,但是我自有办法让它没办法熏到屋子里边取暖的人。”
房俊两眼一亮,瞬间觉得自己找到了处弼兄话里的漏洞。
“莫非处弼兄你是在屋子外面烧?”
程处弼一脸黑线地看着这位房小二,难怪他有弃文从武,想必是因为他根本就文不起来。
这个时候,外面传来了吆喝声,那些慢吞吞的牛车,终于都被赶进了院子。
程处弼懒得搭理这三个家伙,来到了门口,让人先把一个铁炉子给卸下来。
这个铁炉子下方是一个四四方方,直径约有一尺半左右的底,中间是炉身,上面还有一个铁制的平台。
而这铁炉子的炉芯的配方,是按照程处弼交待的配方搞出来的。
上面小,下面宽,另外,在炉膛下方,还有铁条阻拦,防止燃料掉落进下面的灰盒里去。
这是一个标准的铁炉子,这玩意儿在南方,特别是在南方的农材,更是家家户户都在使用。
特别是到了冬天,大西南地区的农村,家家户户还是以这样的铁炉子取暖为主。
当然也有碳火盆,不过那玩意的取暖效果,远远不及铁炉子。
“处弼兄,你让我们也要烤这玩意?”
李恪呆呆地看着程处弼让人把那铁炉子给搬进了屋中。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可是很清楚,这位兄台有时候做起事情来就是损人不利已,要死一起死的那种德性。
程处弼呵呵一乐,轻松地将厚度达到了半尺左右的石板给提进了屋内,摆放在了之前搁火盆的那个地方放下。
第940章 不从李叔叔手里边抠个三瓜两枣,这年怎么过?
再将那个搬进来的铁炉子怼到了石板上面,确认固定好之后,程处弼让邓称心去把那用陶管制作的烟管拿进来。
一面在那里操作,一边答道。
“你们慌什么,我先让你们好好的感受一下,铁炉子的威力。
说不定一会你们就会痛哭流滋抱着我的大腿求我给你们俩的办公室也安上这玩意。”
看到程处弼将陶制的烟管接起,然后在窗上挖了一个小洞,将烟管伸出了屋子。
虽然此刻铁炉子里边还没有燃料,但是,通过程处弼的操作。
已然让在场的一干人等都反应了过来。李恪惊奇地打量着那长长的烟管,还特地拿手指头敲了敲。
“居然还能这样……这么长的烟道,能把那些熏人的烟气味道都给抽走?”
“呵呵,程某会说那种没有把握的事情吗?”
程处弼指挥着人拿来了梯子,用麻绳将横起的陶质烟管牢牢地固定好。
又拿来了一些破布,塞在了那陶制烟管的接缝处。
其实铁皮制作的烟管是最好的,但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薄铁皮那玩意,现如今完全就是手工一张张敲出来的,那价格一打听下来,烟管的价格居然不比铁炉子便宜。
作为勤俭持家的程家人,程处弼当然不乐意让别人那么辛苦地挣自己的财帛。
所以就让济叔去找人烧制了陶管,这玩意虽然重是重了点,但好歹也很实用,重要的是价格很便宜。
开始拿起火钳,将那铜盆里边烧得通火的几块碳挟进了铁炉子里边,然后又扔进去了七八块鹅卵石大小的煤块。
顺手将那一旁那个装满了水的铁壶给压上顶上,然后就叫人把那个碳火盆给抬了出去。
身体单薄,肾有点虚的李恪赶紧抄起了自己的灰狐皮裘披到了身上。
……
不大会的功夫,屋内的诸人就听到了外面传来济叔的吆喝声。
“烟,三公子,烟管开始冒烟了。”
程处弼大步来到了屋外,看到了那个伸到了屋檐外的烟管的管口,开始有青烟冒了出来。
不大会的功夫,那烟就越来越大,程处弼打量了眼,不消说,铁定是烟煤。
那浓浓的烟雾,从那烟管口不停地冒出来,然后升向上空,很快就被风吹散。
“好了,诸位都进来好好感受一下,没有烟的泥碳会不会比森碳更温暖。”
随着程处弼的招呼,于志宁与李、房二人再一次回到了屋子。
渐渐地,那摆放在铁炉子上的水壶开始冒出了热气,而室内的温暖,也开始渐渐地向上攀升。
又等了一会,感觉到身上有些发热的李恪,才想起刚才看到铜火盆被拿走之后。
自己就一直披着灰狐裘,赶紧脱了下来面露喜色。“这玩意似乎真的要比那碳火给力多了。”
一旁同样披着皮裘的于志宁则抹了把脸上冒出来的细汗,凑到了近前,仔细地打量着这个铁炉子的构造。
半天似乎觉得被烤得有些厉害,只得退后两步,将身上的皮裘给脱下朝着程处弼问道。
“程将军这铁炉子造价几何?”
看到了三公子扫过来的目光,一旁边正烤得份外舒爽的济叔朝着这位太子詹事道。
“这样一套炉具,差不多四百五十文的样子。”
于志宁微微颔首之后,开始小声地嘟囔起来。
“四百五十文钱……这等纯铁所制之物,怕是用上数十载都不会有问题。”
“也就是说寻常百姓,也能够支付得起……”
说到了这,于志宁转过了头来,有些臊眉搭眼地朝着程处弼恭敬地一礼。
“那个,程将军,于某方才实在是冒失,言语上多有得罪,还请程将军莫怪。”
“没有想到,程将军居然能够想到这样的办法,简直就是化腐朽为神奇。”
“仅仅就只是加了这么一根陶制的管子,便能够让室内再无烟气之扰……”
听到了于志宁又是赔礼道歉,又是吹捧,程处弼这才大度地摆了摆手。
“其实也就是多拿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