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世家- 第4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世民呵呵一乐,抚着长须缓缓地摇了摇头。
  “他们自己乐意闹腾,由着他们闹腾去。就像程三郎说的那样,这种不涉及身体伤害的较量叫文斗。”
  “……”长孙皇后看着夫君那张笑得很是兴灾乐祸的脸,好吧,你开心就好。
  李世民满意地打量着自己写下的那幅对联,越看越是喜爱,这么好看的书法,若只能够被收藏起来,岂不可惜?
  一思及此,李世民目光落在了亲儿子李恪的身上,眼珠子一转。
  很快,长孙皇后牵着李明达站到了一旁,李恪也很是乖巧地站在案几另外一端,看着亲爹李世民在那里奋笔疾书。
  李世民很快就写下了六个浓墨重彩,端庄大气的隶书体:大唐程氏大学。
  站起了身来,仔细地详端了半天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道。
  “恪儿,一会你离开的时候,把为父的这幅字还有那幅对联,交给程三郎。
  让他刻下来,算是老夫祝贺他的私学的开学贺礼了。”
  “???”李恪呆愣愣地扭过了头来。爹,你真是亲的吗?居然抢儿子生意。
  但问题这爹真是亲的,而且还是经常踹自己腚的那种。李恪面对着爹的淫威,只能黯然地点头答应下来。
  第二天,孔颖达起床之后,洗漱一番,来到了前厅。
  看到了那已经摆在案几上的早餐,还有昨天已经看过的《长安旬报》,不禁一愣。
  “这份《长安旬报》老夫不是已经看过了吗?”
  管事朝着孔颖达一礼,指了指那份报纸解释道。
  “老爷,这份《长安旬报》又多了新内容,而且还是跟太学和老爷你有干系……”
  “居然跟老夫有干系?怎么,该不会是那程三郎知晓了事,想要针对老夫了吧,呵呵……”
  孔颖达很是轻蔑地一笑,抄起了报纸。
  就看到了今日这份《长安旬报》第一版仍旧是在厚颜无耻地拍太子殿下和太子妃的马屁,不悦地闷哼了一声,差评……
  下意识地翻到了第二页去,果然看到不同,入眼的是加黑加粗加大的一幅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孔颖达愣愣地看着这幅对联,看到了一旁还特地注明,这是大唐程氏大学的校训对联。
  瞬间,整个人都有一种被人抢走了手中饭碗的错觉,半天都没回过神来。
  这样掷地有声,震人发聩的警世劝学佳句,实在是香到特娘的令我辈读书人想要滴口水。
  这样的好宝贝,贴在国子学,贴到太学,难道不香吗?
  可偏偏,居然被程处弼那个粗鄙武夫,拿去贴在教一帮子医者的私学门上。
  这简直就是在亵渎这对令天下读书人都会爱之欲狂的好宝贝……
  ……
  看到自家老爷呆愣愣地傻坐在那里,脸色忽青忽紫的模样,管事默默地叹了口气。
  老爷一旦出现这样的表情,必定这几天心情会很差,大家的日子怕是都不好过哟。
  “这个粗鄙武夫,敢安如此,他以为他是谁?!简直混帐透顶,居然敢针对老夫……岂有此事,简直岂有此理!”
  孔颖达顿时暴怒了起来,愤愤不已地将那份报纸给挤成了一团,直接扔到了地板上。
  愤愤不已地拂袖而去,那份色香味俱全的早餐,他甚至都没有心情去品尝,就这么铁青着脸离府而去。
  那位管事赶紧将那份报纸给捡了起来,本想直接让他拿去烧掉。
  一想到这好歹也是五文钱买回来的,扔掉岂不可惜?干脆塞回进了袖子里。
  等有闲暇,好歹翻翻里边的那《三国演义》过过眼瘾。
  就在孔颖达离开府邸之时,此刻太学之中,已然是乱作一团。
  “这个粗鄙武夫,居然写出这等佳联,还要拿挂到他那传授医道的私学,这简直就是有辱斯文。”
  “岂有此理,想不到这么绝少的警世佳句,居然会出自程三郎之手,这是天欲亡我……”
  “滚一边去,你特娘的科举落榜差不多十回了,居然还在这里装逼。”
  “唉呀……这副对联,若是我写的该有多好,若是能够在勾栏馆阁,这么凭栏诵之。”


第818章 这要是怼不过,太学五百学子的脸得往哪搁?
  “有道理,同学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今天我就去试上一试。”
  “这不是你写的好不好?”
  “不是我写的怎么了,我嗓子好,多少勾栏馆阁的小娘子就好我这样的好嗓音,怎么了?”
  “……”一帮公鸭嗓太学生勃然大怒,捞衣挽袖就想要让这个播音腔见识一下人生真谛。
  一位素有重望的太学学子一脸正气凛然地站起了身来,挥舞着手中的报纸大声道。
  “肃静,请诸位同学不要歪楼,现在是俺们被那个恶名远扬的老程家鄙视,居然还给俺们下了战书。”
  “还下了战书,在哪在哪?”
  “别看我的,要看你自己买去。”
  “你还是不是同学,说好的我们要仇敌同慨一起怼老程家,现在你就这么对待自己的同学?”
  “就是,我又没报纸,谁知道你们说的是真是假……”
  “够了!”正气凛然太学学子厉喝道。“俺来读给诸位同学听。”
  “你那是山东口音,我等听不懂,我来……”播音腔太学学子再一次蹦出来刷存在感。
  “你特……算了,你来吧。”那位山东氏族出身的学子气的想要抓狂。
  最终,只能憋屈地把宣读的位置交给了这位关中土生土长的播音腔学子。
  ……
  不得不说,这位播音腔学子真的是有着一副好嗓子,声音宏亮大气,又富有磁性,至少比那些公鸭嗓强得太多。
  一口标准的关中官话,更是让在场来自五湖四海大江南北,抄着南腔北调的太学学子们都不禁眼红眼绿。
  很快,大家就都知道了大唐程氏大学校长程处弼程三郎针对太学学子还有那位孔让梨的挑战书。
  意思很简单,大意就是,你们这帮子人闲得蛋疼,吃饱了没事干,居然敢来惹我老程家。
  所以,我程某人身为大唐程氏大学的校长,决定要让尔等知晓什么厉害。
  首先放的大招就是那幅劝学对联,接下来就是给五百太学学子,还有孔让梨出了一幅上联。
  并且还语气十分轻蔑地宣称,只要太学人等,不论是学官还是学子,再加上孔让梨。
  只要你们能够在三天之内,对出下联,他程某人就愿意奉上一千贯钱,表达他的歉意。
  并且还会主动将大唐程氏大学的校名给改掉。
  听到了这样的消息,一帮子年轻而又热血的太学学子们顿时又鼓噪了起来。
  “他程三郎这是看不起谁?三天,哈……给我三个时辰,什么样的对联我对不下来?”
  “呵呵……渣渣,让开,我邓某号称百联不败,对遍太学无敌手。
  把上联说出来,三刻钟内,我若是对不出来,邓某的姓名倒起写。”
  播音腔太学学子愣愣地看着手中的报纸,听着下面的一干同学正在大放厥词,砸巴了半天嘴,缓缓地摇了摇头。
  “诸位,诸位同学,不用嚷嚷,我觉得诸位同学听完这上联再吹,咳再说大话不迟。”
  话音刚落,围拢在周围的几十号同学直接就炸了毛,又开始捞衣挽袖。
  看到人群开始骚乱,知道有很多公鸭嗓同学嫉妒自己那很受小姐姐倾慕的播音腔太学学子赶紧大声道。
  “请听上联:烟锁池塘柳!”
  “烟是烟雾的烟,锁是门锁的锁,池是一池水的池,塘就是池塘的塘,柳是柳树的柳,诸位,请对吧……”
  “……”
  “这,这是什么样的对联,这能对吗?”
  “这特娘的是什么鬼联?不能吧……”
  “这怎么对,金木水火土全有,还得对仗工整,这不是难为人吗?”
  一干原本还群情汹涌的太学学子们瞬间傻了眼,呆愣愣地看着那位播音腔太学学子,越发觉得这家伙长的那么讨厌。
  如果由那位山东腔的太学学子来念,大伙还能够以口音问题,装聋作哑装傻充愣。
  可现在特娘的谁敢说自己听不懂标准的关中官话?但问题是这么离奇的上联这可怎么对?
  一想到那位臭名远扬的粗鄙武夫,居然抄起了文学作为武器来搞太学。
  这要是怼不过,太学五百学子的脸得往哪搁?
  只需要想象一个画面,粗鄙的老程家抄起文学啪啪地狂煽着太学学子的脸。
  这让大家的心情无比的纠结。
  “诸位,诸位同学,为了太学,还请诸位竭尽全力。
  务必不能让那些粗鄙武夫,拿才学来践踏我等大唐才俊的尊严。”
  “对,不错,不论怎样,我等一定会尽力而为。”
  那位自称三刻钟后就要把姓名倒起写的百联不败邓学子抹着脑门子上的冷汁,很是气极败坏地附合道。
  这副上联,简直就不是人能对得上的好不好?
  ……
  “哎哟,这不是孔司业吗,你看了今日的《长安旬报》了没?”
  “老夫有公务在身,恕不奉陪……”刚刚退朝被同僚叫住的孔颖达黑着脸朝着同僚一礼之后快步而去。
  最恨那些兴灾乐祸的卑鄙之徒,有本事你们去跟程老三那个混帐小子打擂台去。
  一想到烟锁池塘柳那几个字,孔颖达就觉得自己像是被人往嘴里边塞了一坨大便似的,要多难受就有多难受。
  重要的是,偏偏程处弼那个不讲规矩的混帐小子,居然把挑衅之词,就那么搁在了销量极大的《长安旬报》上。
  这分明就是想要让长安内外的无数人看自己还有那帮子太学学子的笑话。
  这样的行为,在孔颖达达看来,就如同把自己挂在城门楼子上让长安城内外的读书人在那里指指点点。
  现在的问题在对,被挑衅已经不是事,重要的是,程处弼出的那幅上朕,若是对不出一个适合的下联。
  哪怕不是要被许多看自己在文学圈的地位不顺眼的同僚明嘲暗讽才怪。
  文无第一,大家都是文化人,互相看着不顺眼很正常,只有鄙视武夫的时候才会统一阵线。
  长孙无忌也在缓步下着台阶,看到了孔颖达那拂袖而去,气极败坏的身影,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身边的褚遂良甚至双手合于心口,满脸虔诚地眯起了眼睛望日在那小声地嘀咕。
  “唉……真希望老天爷有眼,快把那一家子混帐玩意全给收了去。”
  “……”


第819章 下联有几个选择,孩儿都不是很满意
  程咬金胡萝卜粗细的手指头戳在纸上,呆愣愣地看着那五个字:烟锁池塘柳。
  眼珠子都快要瞪出了血丝,最终,弃文从武的程大将军如释重负地把这张纸给扔到了一边去。
  揉搓着发涨的脑门忍不住吐了句槽。“特娘的,对这玩意简直就不是人干的事。”
  “老三这小子,脑子里边怎么成日全是些奇奇怪怪的玩意。”
  大哥程处默,经过了这些日子的疗养,皮肉伤已然好得差不多了,可就是屁股还不能落地坐实。
  只能憋憋屈屈地学着斯文人正襟危坐,而且屁股还不能顶着脚后跟的那种。
  不过好歹也能够在府里边吃了睡,睡了吃,舒爽了半个月,长了至少得七八斤的膘。
  今日没想到亲爹一回府就写下了这么几个字,说是老三搞出来的上联。
  程处默很有自知之明,扫了两眼就很识趣地放弃了这种烧脑的智力题。
  看到亲爹也败阵,赶紧给亲爹满上了一杯程府秘制三勒浆一面边劝道。
  “爹,来来来,赶紧整口提提神,莫要理会三弟捣腾的那些玩意。”
  “你小子可不知道吧,老三那小子,就靠着那《长字旬报》,把孔让梨还有太学的五百学子全给怼住了。”
  “今个早朝,老孔那家伙拉着张脸谁也不敢去搭理,就怕别人问他能不能对得上此联。哈哈哈……”
  “这副上联,怕是三弟自己也没下联吧?”
  程处默扫了一眼被扔在案几上的那份《长安旬报》,牙疼般地吸着气道。
  “那就得问老三了,不过老夫觉得,这小子若是敢拿出来打擂台,又岂会不留上一手?”
  说到了这,程咬金又叹了口气,摩挲着下颔的浓须,眼珠子溜溜直转。
  “老大,还有几日到中秋?”
  “爹,没几天了吧,怎么?”程处默有些好奇地朝着亲爹看过去。
  就看到了程咬金满脸唏嘘地长叹了一声道。
  “你可还记得去岁仲秋,那帮子斯文人乘着咱们家老三不在长安。
  又在那仲秋大宴上叽叽歪歪作诗诵赋,实在是特娘的煞风景。”
  一听到这话,程处默也不禁有些脸黑,是的,他也回忆起了去岁仲秋。
  那帮子文臣又在中秋佳宴之上叽叽歪歪,甚至还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